电影史话
电影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翻开电影史这部斑斓的画卷,你会发现,这是一部演进在科学技术、审美情趣和商业活动之间的奇特的历史。对普通百姓来说,电影是生活中最好的调料,对身在这部历史中的人来说,电影是
最好的生活
【美国《星媒体》网站4月21日文章】题:电影史话
爱迪生和迪克森
1890年以前,科学家们主要的兴趣还是在照相技术,而非电影摄影上。当时已成为企业家的大发明家爱迪生改变了这种状况,他在新泽西州的西奥兰治附近建起了简陋的棚屋“黑玛丽”,后来成为他进行运动影像研究的实验室和世界上第一座电影院。爱迪生被一些人认为是第一台电影机“电影视镜”的设计者,实际上,他既不是发明人,那台机器也根本算不上是电影摄影机。几乎所有工作都是由他的助手威廉·K·L·迪克森完成的,他设计的齿轮系统在现代的摄影机中仍有应用,也是他在1889年首次成功制作出有声图像。爱迪生在1891年为电影视镜申请了专利, 15米长的胶片缠绕在一个卷状物上,观众(只有一个人)要通过一个放大镜窥孔来观看。这个装置要靠投硬币来运转,不可能发展为大众观看的电影,因此后来逐渐变成展览品。
吕米埃兄弟
制作供多人观赏的可视运动画面的试验在美国和欧洲同时展开,尽管没有爱迪生那样完备的工业基础设施,但法国的路易·吕米埃和奥古斯特·吕米埃兄弟仍然制作出了电影机,它集摄影机、复制机和放映机于一身,是第一部可以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电影摄影机的装置。因此,他们向公众展示这台机器的日子,1895年12月28日,和发明者的名字被全世界公认为电影史的开端。
吕米埃兄弟成功拍摄了一系列短片和纪录片,影片反映了各类运动画面:工人们走出工厂大门,海浪拍打沙滩和园丁浇灌草坪等。有一个短片拍摄了一列邮车迎面开来,使观看影片的观众们大惊失色———这最有力地证明了新发明的潜能。爱迪生的实验室中制作出来的影片则更具戏剧色彩:马戏团、舞蹈演员和戏剧演员都在镜头前表演。那时的基本设备已经按照吕米埃兄弟电影机的标准来制造了,电影也开始了在国际上的商业运营。
波特与蒙太奇
1896年法国魔术师乔治·梅里爱指出,电影不仅能够用来记录现实,也可以创造和虚构现实。在这一构想驱动下,他制作了一系列影片,成为单本影片的先驱。在位于巴黎郊区的一个摄影棚里,梅里爱拍摄了第一部在银幕上放映的故事片《德雷福斯事件》(1899年),影片长度近15分钟,随后又拍摄了《灰姑娘》(1900年)。但让人们真正记住梅里爱的是他在《月球旅行》(1902年)和《敏豪森男爵奇遇记》中表现出的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在这两部影片中尝试了使用电影机进行特技摄影。
吕米埃兄弟的纪实风格和梅里爱的戏剧风格为美国发明家埃德温·S·波特的现实主义科幻电影奠定了基础,他常常被看作是科幻电影之父。波特在爱迪生的实验室工作,他于1903年拍摄了美国第一部有看头的电影《火车大劫案》。这部8分钟的影片对电影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为他在影片中插入了不同时间和地点拍摄的镜头。波特凭这部影片开创了电影蒙太奇的先河,这是电影制作的基本剪辑方法之一,将已经拍摄的不同片段挑选出来,组接在一起构成一个相关的段落整体。
默片的领军人物D·W·格里菲思
美国电影史上默片时代最有影响的电影人是制片人兼导演D·W·格里菲思,1908年他在纽约的比沃格拉夫影片公司开始影片制作,他完善了当时电影业正在使用的基本手法,赋予镜头更多的情感叙事色彩。他还将摄影机靠近演员,以获取更强烈的感情效果,给画面以震撼力。他打破了当时统治整个电影业的观念,即如果银幕上只有两只眼睛或者一只手,观众是看不懂的。格里菲思除了通过摄影机的角度来展现此类特写镜头以外,还创建了自己的演员公司,他的学校培育出了后来的影星玛丽·璧克馥、莉莲·基什和莱昂内尔·巴里穆尔等。他还尝试着利用照明、拍摄角度和滤色镜等手段达到某种效果。格里菲思还将场景拆解成几个不同的镜头,确定每个镜头的时间长度,以达到渐进的情感效果和节奏,这是以前的电影中所没有的。他以此证明了电影剪辑是情感表达的基础,而蒙太奇的基本单位是镜头,而不是场景。
好莱坞的诞生
在1915—1920年间,美国各地的大电影院数量不断增加,而电影制作企业则从纽约附近迁到了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的好莱坞,托马斯·哈珀·英斯、塞西尔·B·德米尔和麦克·森纳特等独立制片人纷纷将自己的制片厂建在那里。英斯采用了新的生产体制,将每部电影的制作分成几个组,可以同时制作多部影片,每部影片自始至终都由小组负责人,即执行制片人监督,而执行制片人又听命于制片厂的负责人。这样,每年可以拍摄数百部电影,以满足各大影院日益增长的需求。当时出产的大部分是西部片、喜剧和情节剧,例如塞西尔·B·德米尔导演、格洛丽亚·史璜生主演的《男人和女人》(1919年)。英斯则重点表现美国内战和西部片,他从不多愁善感,他捧红了当时最受欢迎的西部片男主角威廉·S·哈特。
最早的有声电影
从无声电影向有声电影的过渡是极其迅速的,以至于1928至1929年间已经开始拍摄的许多无声电影后来都配上了声音以满足市场需求。影院老板也急忙改造放映厅,使其更适宜放映有声电影,所拍摄的电影也都根据文学作品改编而成,还伴有一些奇怪的音响效果。公众很快就厌倦了这些电影中单调的对话和静止的画面,因为演员们都要坐在一个固定的麦克风前说话。
这些问题在20世纪30年代初得到了解决,一些国家的电影导演发挥想象力,用更赏心悦目的方式拍摄有声电影,他们不再使用固定的麦克风,恢复了电影的流动画面,并发现了后期配录的优势,它可以在电影拍摄完成之后,对声音进行调配。在好莱坞,刘别谦和金·维多尝试着先拍摄一组长长的无声镜头,然后配上声音以突出画面的运动。刘别谦在《璇宫艳史》(1929年)中还使用了音乐,维多在《哈利路亚》(1929年)里使用了环境音乐来营造大自然的氛围,影片是在美国南部拍摄的,乐曲则是由美国黑人演员演唱的。导演们已经意识到,如果观众听到指针的滴答声,没有必要非让他们看到钟表。
最早的影星
30年代的大部分导演都想方设法通过影片来突出最有名的演员,例如凯瑟琳·赫本、琼·克劳馥和克拉克·盖博等,舆论普遍认为,他们的个性是所饰演人物的延伸。实际上在好莱坞一直都有将成名小说搬上银幕的风尚,并在30年代达到顶峰,当时的大片有杰克·康韦的《双城记》(1935年)和威廉·惠勒的《呼啸山庄》(1939年)等,最著名的当数维克托·弗莱明执导的《乱世佳人》(1939年)。
彩色影片的成长
拍摄彩色电影的尝试从1906年就开始了,但也只是出于好玩而已。当时使用的双色彩色印片法令人很失望,无法提起公众的兴趣。到1933年彩色印片法得到了完善,发展成有商业价值的3色彩色印片法,并首次在鲁本·马穆利安执导的《名利场》(1935年)中使用,影片是根据萨克雷的小说改编的。彩色电影日益受到欢迎,40年代在米高梅影片公司的一系列古典配乐剧中广泛应用。彩色电影在50年代得到普及,黑白影片实际上已经被排挤出去,只有一些低成本影片为了寻求严肃的现实主义效果才会拍摄黑白片,例如德尔伯特·曼的《君子好逑》(1955年),讲述的是布朗克斯一个卖肉人的梦想,还有奥托·普雷明格的《金臂人》(1955年),影片描述了一个瘾君子的一生。从70年代起,黑白画面只用来制造影片的特别效果,例如希区柯克的《精神病患者》(1960年)和彼得·波格丹诺维奇的《最后一场电影》(1971年)。近些年来,在几乎所有追求艺术效果的影片中我们都可以看到黑白镜头,例如戴维·林奇的《象人》(1980年)、斯科西斯的《愤怒的公牛》(1980年)、科波拉的《局外人》(1983年)和艾伦的《泽利格》(1983年)等。
宽银幕的诞生
1953年,二十世纪福克斯影片公司推出了宗教影片《长袍》,导演是亨利·科斯特,影片使用了新的拍摄方式,开始了宽银幕革命。随后,各制片公司迅速推出了自己的宽银幕系统,但最终只有托德—AO和Panavision系统生存了下来,它们使用的是一架摄影机,一部放映机和35毫米的标准胶片,更易于适应所有的系统;宽银幕的成功彻底改变了电影银幕的形式。配乐加色彩、宽银幕和大批的明星统治了电影业,如齐纳曼的《俄克拉何马》(1955年),惠勒的大型史诗片《宾虚传》(1959年)、迈尔斯东的惊险片《叛舰喋血记》(1962年)和里恩的《日瓦戈医生》(1965年)等成为各大影院的热播片。
大制作的倾斜
尽管宽银幕电影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好莱坞的受欢迎程度和影响力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开始走下坡路了。各制片厂花费数百万美元建立起来的影星制度宣告终结。独立于各制片厂之外,相对自由的演员们要求更高的片酬和影片收入提成。到1959年,美国的影片产量已经降至每年250部,是二战期间的一半。欧洲和亚洲(主要是日本)电影成为美国观众的新宠。
在制作传统电影的同时,好莱坞开始寻找其他拍摄方向,以迎合大众口味,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观众的兴趣。这些影片主要追求新科技和高成本带来的效果。其中有灾难片,如罗纳德·尼姆的《海神号遇难记》(1972年)和詹姆斯·卡梅伦的《泰坦尼克号》(1997年);有塑造人物形象的,如理查德·唐纳的《超人》(1978年)和蒂姆·伯顿的《蝙蝠侠》(1989年),也有科幻战争片,例如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1977年)等。
在这些商业片导演中最突出的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从描写可怕的动物威胁宁静人类社会的《大白鲨》(1975年),到探索外星生命及其同人类接触的《第三类接触》(1977年)和《E.T.外星人》(1982年),他都大获成功。
这些大型影片的高成本导致一些制片厂走向破产,还有一些制片厂每年只拍摄两三部电影,可供选择的电影数量骤减,这一现象随着90年代初的市场营销政策而进一步加剧:广告和推销的重心都集中在少数几部影片身上,导致后来几乎全世界所有的影院都同时放映这些电影,独立制作的小成本影片和各国国内制片厂的中等成本影片缺乏展映的空间。
有线电视和家庭录像
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看电影方式的变革,影院电影被家庭录像所取代。随着有线电视的发展,出现了更多的专业频道,甚至有连续播放电影的频道,这不仅严重威胁了电影工业,甚至威胁着电影本身。这种状况与50年代类似,当时的制片商们面临电视的普及,千方百计地寻求更新奇的拍摄方式,以期重新将观众吸引到电影院来。
默片之父里菲思
乔治·卢卡斯(左图)和他的《星球大战》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