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标题

拂去历史的蒙尘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2002-04-02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拂去历史的蒙尘 这曾是被法国人、英国人、西方人忽略,甚至忘却的一段历史。 这曾是在历史教科书中被简略的史实。 这是中法关系史和中英关系史中必须增'...

拂去历史的蒙尘


这曾是被法国人、英国人、西方人忽略,甚至忘却的一段历史。
这曾是在历史教科书中被简略的史实。
这是中法关系史和中英关系史中必须增补的不能省略的一页。
20世纪初,在世界列强你争我斗,瓜分世界,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有14万多中华儿郎被招募到法国等地从事劳役并被迫参战。其中近2万人客死异乡,成为长眠法兰西地下,永远不能返回中华故土的游魂。
他们的遭遇必须被公正地载入史册。他们的社会地位和人的尊严应该得到恢复和承认。他们应该得到后人的尊重和纪念。
——题记
清明节临近,法国巴黎和里尔等城市的华侨华人3月30日一大早就驱车赶到法国北方滨海的努瓦耶勒市郊诺莱特墓园附近。他们衣着整洁,表情肃穆,手捧鲜花,抬着花圈,迈着沉重的步伐向墓园走去。他们要在这座欧洲最大的华工墓园,举行这座墓地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公祭活动,隆重悼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法英的胜利作出贡献并牺牲的中国劳工。
11时30分,公祭仪式开始。由法国荣誉军人和退伍军人30个协会代表组成的仪仗队,持会旗进入墓地,分列守卫在墓园后墙前。中国驻法大使吴建民和50多个旅法华侨华人社团献的花圈和花束,一字摆放在墓园中央。花圈挽联上都写着“华工先烈英灵永垂青史”。
乐队高奏中国国歌和法国马赛曲。高昂有力、激励人心的旋律在墓园上空回荡。旅法华侨华人、中国常驻法国各个机构的代表和法国各界人士近800人,面向园中842个墓碑默哀。此时,传来一位女士轻轻的抽泣声,人们的思绪被带回到20世纪初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灾难年代。
不应忘却的历史
公元1914年6月28日,为争夺市场和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英、法、俄为核心的协约国与以德、奥为核心的同盟国,在比利时和法国西北部地区的主战场昼夜激战,大批英法青壮年奔赴前线,造成后方和补给线上劳力的极度匮乏。
为此,英法政府于1916年与中国北洋政府签订了招募华工合同。根据合同,英法在中国直隶、山东、江苏等8个省招募了20至35岁的壮丁14万多人,把他们海运至法英两国,担负修筑路、架桥、装运军火等繁重劳务。他们中的9·6万人被分配到英军,3·7万人由法军支配,1万人被“借给”了美国赴欧远征军。
1917年8月14日,段祺瑞政府对德宣战。从此,那些从未摸过枪的华工被不断送上前线,除承担挖战壕、运弹药、埋尸体等危险工作外,很多人被迫投入战斗。无论是在环境恶劣的后方,还是在极其危险的前线,华工都受到了非人的待遇,有的被虐待致死,有的病亡或累死。在敌机轰炸中遇难和在作战中阵亡的人更不计其数。
1918年11月11日,这场野蛮战争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战胜国——主要是美、英、法、日等国为了瓜分战后利益和势力范围,于1919年1月18日召开了巴黎和会。在这次会议上,日本借美、英、法、俄等国的支持,以强盗逻辑强占了德国在中国山东省的一切利益。弱国无外交!正是巴黎和会出卖中国利益的结果引发了五四运动。这是中国人民永远不能、也不会忘记的一段历史。
弱国受人欺,国弱无人理。巴黎和会期间,那些为战胜国作出贡献的华工并没有享受到战胜国国民的待遇。他们的命运很长时间无人过问。在华工们的强烈要求和团结斗争之下,1919年秋天起他们才被陆续遣返,但是实际回到祖国的只有11万人。在没能返回的近3万人中,根据各种记载的不完全统计,约有近2万人已埋葬在法国北方和比利时各地;1万多人失踪或流散在法、比等国。
80多年过去了,华工的事迹渐渐被淡忘,当今的法国人已经极少有人知道。但是,旅法华侨华人没有忘记自己苦难的先辈。法国陈氏兄弟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克威在两年前就提出要为死难华工举行公祭的倡议。他对新华社记者说,要通过大规模的公祭仪式等活动唤起法国社会对华工们的历史记忆,恢复华工们应有的历史地位和尊严,“让历史永远记住华工英烈为保卫法国洒热血、献身躯的功绩”。
让华工永载史册
诺莱特华工墓园占地约2650平方米,是在英军华工营地原址上修建的。它是欧洲最大的华工墓园,外有半人多高的围墙,入口是中式石雕牌坊楼门。3棵高大的青松下,在绿茸茸的草地上,竖立着半米多高、整齐划一的842块墓碑。每块墓碑上部横刻着“勇往直前”、“虽死犹生”、“永垂不朽”、“流芳百世”等中英文大字,下面用中文刻着死难华工的姓名、籍贯、出卒年月及编号。从墓碑上看出,他们大部分是山东和直隶省人,一些人是在到达法国几周,甚至几天后就遇难了。
据记载,阿贝维尔是一战期间英军前线指挥部所在地。当时有大批华工以连队编制在这里从事后方劳务,受到严格军事管制和非人的待遇,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他们承担着最累最苦的工作,经常在德军狂轰滥炸下劳动,生活条件异常艰苦。
很多当地居民目击并记述了当时的情景。一位名叫德瓦里古的人在日记中写道:“这些腿上缠着交叉布带,头戴小圆帽,衣服褴褛,无精打采的中国苦力,被结实而趾高气扬的英国军官和士兵手持短粗木棍,在两旁押着,就像狗赶羊群一样地劳动……”一位老妇人后来追述:“人们很难想到,半个世纪前在法国土地上,那些专程为法国利益服务的华工受到的摧残。”
华工们语言不通,水土不服,营养不良,生病无医,经常遭到毒打。他们思念家乡,又难以同家人联系。他们遭到过罕见的西班牙流感的袭击,很多人被饥饿、劳累、疾病、虐待和轰炸夺去了生命。 
在中国向德国宣战后,他们被大批强行调往前线,承担运送军火、埋葬尸体和抢挖工事等危险工作,很多人还被编入部队参加战斗,遇难或阵亡者难计其数。
仅据中国驻英公使馆统计,当时在英军服务的华工中,有名有姓的死亡者就达9900人。实际上,根据战后的清点和统计,在法军和英军中的华工死亡和下落不明者接近2万人。目前,在法国和比利时葬有华工的公墓共有69个,只安葬了1874名华工。
在艰难危险的环境中,为了抗议虐待,华工们组织了各种形式的罢工约30次。
为了抵制赌博,他们成立了互助储蓄会。他们组织夜校,学习文化,帮助不识字的人写家信,保持与故乡的联系。
战后,他们互相帮助,绝大部分人返回了祖国。选择法国定居的约3000名华工则成了中法关系史上第一批移民法国的华人。他们始终保持团结互助的传统,成立了“参战华工会”。每逢法国国庆节,他们都高举华工大旗参加游行,呼唤社会的关注。为争取基本权益,他们于1925年向法国政府提出了关于为死难华工立碑,合葬各处华工,为死难华工家属发放抚恤金等要求,但被法国政府搁置。
旅法华侨华人为参战华工争取权益的斗争从未停止。1988年11月28日,在法国华裔融入法国促进会的倡议和敦促下,法国政府终于公布了有关华工的档案,在巴黎市中心里昂车站附近的毛里斯德尼街口广场的建筑物上镶建了华工纪念铜牌,在上面用中法文刻着:“公元1916—1918年,14万华工曾在法国参与盟军抗战工作,有近万人为此献出了宝贵生命。战后,其中3000人定居法国,并在巴黎市里昂车站周围形成了第一个华人社团。”
同日,参加揭牌仪式的法国邮电和航天部长波·基列斯向当时健在的94岁华工吕虎臣和92岁的曾广培授予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他在讲话中说,法国总统密特朗希望通过立牌仪式向所有参加一战的华工致敬,并以此作为对历史遗忘的补偿。
时任巴黎市长的希拉克特地发来致敬函,感谢华工“以其灵魂和躯体捍卫法兰西的领土、理想和自由”。
为了让社会永不忘记华工的事迹,为了使代代华侨华人牢记先辈,在法国华裔融入法国促进会持续努力下,法国政府于1998年11月2日,在巴黎13区华人社区的博德里古公园内竖立了一块2吨重的花岗石碑,碑上镌刻的镏金字为:“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法国捐躯的中国劳工和战士”。
覆盖历史80多年的尘埃终于被拂去,快被时间湮没的历史得到了法国政府的承认。记录着20世纪初叶那段华工历史的上述铜牌和花岗石碑,时刻提醒着法国公众和华侨华人牢记华工的业绩和贡献。
告慰华工的英灵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是,史册却要由那些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客观公正地撰写。法国华工史迹的形成要感谢华裔史学家廖遇常教授数十年如一日的研究和努力。华工事迹引起法国官方和社会的重视要感谢陈氏兄弟公司多年锲而不舍的努力和敦促。当然,根本的原因还是今日的中国发展了,强大了,国际社会再不能像20世纪初那样对待中国了。它必须认真看待有关中国的一切问题。
壬午年清明节前夕,在法国诺莱特华工墓园第一次举行如此大规模的公祭仪式,得到了旅法华侨华人的支持,也得到了法国官方和地方各界人士的支持。这一活动的意义和影响是深远的。
在仪式上,努瓦耶勒市市长雷托卡尔·米歇尔首先发表讲话。他说,“我们在这里举行仪式,纪念上个世纪发生的、对中法两国来说都是非常痛苦和悲伤的事件。这是我们今天谁都不愿重演的历史事件”。“这片墓园是中法两国人民友好的象征,我们要借此机会表达对那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法国遇难的中国儿子们的敬意和感谢”。
专门赶来参加公祭的法国总统希拉克的代表、国会议员杜蓬,在仪式上宣读了希拉克特地写来的信。希拉克在信中说,他要向用自己的生命为法国和人类理性原则的胜利作出贡献的华工致以崇高的敬意,“他们的勇气和精神令人钦佩,法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希拉克对战争中幸存下来留居法国的华工也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们在为法国而献身的时刻作出了表率,也为法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法国总理若斯潘的代表也在仪式上宣读了若斯潘的来信。若斯潘首先“代表法国政府向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法国死亡的中国人表示深切的哀悼”。他说,华工“远离祖国来到法国,与英国盟军一起保卫我们的国家,捍卫她的自由,表现了极大的献身精神,我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希拉克和若斯潘的话表达了法国政府和人民对华工史迹的高度重视,是80多年后对遗忘华工业绩和贡献的弥补,是对埋葬在法兰西大地的华工英灵的告慰。
吴建民大使在讲话中认为,华工史迹“在中法关系史上是一段令人难忘的篇章”,华工为建立中法关系,为建筑中法合作大厦“作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在今天中法关系进入全面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我们更应该缅怀这些先烈”。
讲到这里,吴建民大使激动地说:“我们可以告慰华工亡灵的是,与他们相处的时代相比,中国人今天不仅站起来了,而且国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仅仅是开始,中国的明天会更美好。”

法国北方的诺莱特华工墓园安葬着842名死难的华工

出席公祭仪式的法国官方代表,中国驻法国大使吴建民(左三)和华侨华人代表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