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民族春节集锦
【澳门《新华澳报》2月8日文章】题:兄弟民族春节集锦
蒙古族 崇尚洁白过‘白节’
年节是我国各族人民最隆重热门的节日。蒙古族崇尚洁白,把春节称为“白节”。“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五。伊金霍洛旗的蒙古族,春节有家家挂白旗的习俗。旗上画白马,马背驮一团火,象征纯洁、兴旺。在过节前,人们要做一件新的蒙古袍,还要把当年生长的肥羊宰杀好,把洁白的哈达放在肉上,赠送亲友。除夕夜,合家聚会蒙古包“熬年”,马头琴奏出悠扬动听的乐曲,歌声不断。午夜开始用餐,吃“手扒饭”(水煮大块羊肉用铜盘盛出,食者手持蒙古刀割食,味特鲜美)。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少越好。席间还要向长者敬“辞岁酒”。初一早上,男女盛装,先给双亲和长辈叩头,请安,献哈达,敬酒,祝愿老人健康长寿。然后三五成群奔向“洁特”(村镇),挨个给各亲友拜年。
藏族 “扎西德勒”互祝贺
藏族的年节藏语称“罗萨节”(意为新年),也称(藏历年)。藏族很早就有自己的天文历法。现行藏历的正式合用是在宋仁宗天圣5年(公元1027年)。藏历年节一般在汉族春节稍后,历时3至5日。新年以前,家家户户用酥油和面粉做成各式点心,酿造青稞酒。大年初一清晨,主妇到水井和泉边背回“吉祥水”。然后把先前准备好的各种油炸果、人参果、青稞酒(象征农业)、彩色酥油花塑的羊头(象征牧业)、“切玛”(在特制的木盒内,装有酥油拌的糌粑和炒麦,上面插有青稞、麦穗和酥油做的彩花)摆放在堂屋里的方桌上。新年伊始,男女老少穿好节日盛装,全家按辈份排座,每人依次用手指拈一点糌粑,预祝新的一年农牧业丰收。仪式毕,全家人吃酥油熟人参果,敬青稞酒,互祝“扎西德勒(吉祥如意)”。初二以后,外出互相拜年。节日里还举行投掷、拔河、赛马、射箭、赛牦毛、长跑、歌舞等活动。藏族年节的特殊食品是吃“故吐”,即“九宝饭”。用粮食、蔬菜等九种食品作成。逢藏历2月29日辞旧岁时,合家团坐吃九宝饭,要
请老年人吃第一碗。
满族 叩拜祖先敬长辈
东北满族的年俗与当地汉族、蒙古族相似。从腊月二十三开始过小年,举行清洁卫生大扫除,称为“扫房”。家家做新衣、准备过年食品,包饺子,蒸各种饽饽,称为“忙年”。煮粟饭,备过年后餐用,称为“接年饭”。各家贴春联,称为“贴对子”。在院子里竖灯竿,制作冰灯,点亮升上灯竿。年节时,按正红、镶红,正黄、镶黄,正蓝、镶蓝,正白、镶白八旗所属分别贴红、黄、蓝、白四色挂签于祖宗板上,又点上映山红叶精制的盘香。设祭品于祖宗板前,称为“上供”。除夕夜12时,家长带领全家人焚香叩拜祖先,接着是小辈给老辈磕头。然后是吃年夜饭,守岁。大年初一,吃饺子,再给祖宗磕头,小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小辈压岁钱。初二出门给亲戚拜年。初五称“破五”,蒸食饺子、饽饽等面食。年节期间,歌舞说书唱戏,尽情娱乐。
壮族 踩青对歌抛绣球
壮族春节,从年三十晚上过起,正月十五结束。节前家家户户清扫庭院,修整房屋,贴红春联,洗刷衣物用具,备办宴席食品,缝制新衣。除夕夜,把酒肉菜肴糖果等年货放在敬祖宗的案桌上,供奉祖宗。大年初一清晨,人们一起床就上山“踩青”。山乡的壮族妇女则到井台去舀“新水”。以最先取得“新水”为吉利。这一天,人们穿上新衣,互相拜年。出门相遇,互相恭贺,讲吉利的话。年初二晚上,家家户户放鞭炮送祖宗。之后,人们将摆放在祖宗桌上的供品收下,称为“收桌”。在春节期间,壮乡村寨还有各种娱乐活动,如抛绣球、踢毽子、耍龙、舞狮、到歌墟对歌等。抛绣球是青年男女娱乐和体育锻炼的一种活动,是传情择偶的机会。
侗族 友好互访“抬官人”
侗族过春节,到处喜气洋洋,一片欢腾。节日期间,青年男女举行集体歌舞,边舞边唱,还有多声部合唱,称为“多耶”。相邻村寨商量好,一起做“抬官人”的友好互访赛歌活动。客寨一男青年扮演官人,坐轿四人抬着;姑娘们盛装,手提装有各种食品的竹篮为先导;若干人扮随从,前呼后拥,吹吹打打进主寨来。主寨人要拦路对歌,客寨抬“官人”的队伍要能顺利应答,方能进寨。然后主寨的姑娘唱起欢迎客人的迎宾歌和祝愿歌。这时,“官人”把带来的小礼物一把把地撒向人群,欢声笑语汇成一片。
苗族 芦笙频吹走寨忙
苗族过春节非常热闹。家家户户打糍粑、包粽子,做甜酒,熏腊肉。正月初一,自家过年。初二初三则过乡串寨,互相拜年,叫“走寨”。走寨是由青年男女数十人组成踩堂队,由长者带领去附近各寨拜年。每到一寨,在芦笙坪上跳踩堂舞。寨中姑娘、后生也来参加。舞罢,邀请客人至各家作客。晚上,客人与寨中青年男女对歌。第二日晨,两寨联合跳踩堂舞,进行芦笙大合奏比赛。之后由寨里姑娘、后生相送出寨。初四以后开始“跳花”。男女青年盛装,撑起阳伞,带上芦笙、月琴、口弦、横笛等,成群结队,前往“花场”。花场一般设在平坦的山坡上,有一根高高的木柱,上面绑着绿叶,称为“花树”。在跳花场上,先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出场,讲几句祝辞,接着,吆喝一声“喔—嗬”,到场芦笙好手纷纷上场,载歌载舞,尽兴而散。
仡佬族的节日,以年节最隆重。清朝以前部分仡佬族中保留“以十月为岁首”的习俗,在寅日过年祭祖。这种习俗来源于古代的《颛顼历》。此历曾在秦朝统一后颁行全国,其特点是建亥,即以亥月(十月)为岁首。清朝以后,仡佬族均以夏历建寅,以寅月(正月)为岁首,过春节。十月过年则称为“小年节”。年节从腊月二十三“祭灶”开始,次日起打扫室内烟尘,杀年猪,煮酒熬糖,打糍粑(年糕),备办年节家宴菜肴。出门在外的开始回家。腊月三十(小月二十九),家家贴春联,贴门神,贴年画,或张挂锦屏条幅。傍晚,烧香点烛,用杯盘分盛茶、酒、糍粑及各种菜肴献祭祖先。祭毕,全家欢聚吃“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正月初一,子时,烧清茶,礼敬天地祖宗、灶神、开大门放鞭炮。清晨,吃汤圆。年节期间,亲友互相拜年,新婚夫妇双双走拜两方亲戚。初七初八开始玩龙、舞狮、玩花灯、走花船、踢毽子、打竹绣球(篾鸡蛋)等文娱体育活动。正月十四,称为“过大年”下午或傍晚吃“大年饭”。在房舍、畜圈、园圃、道路,遍点蜡烛。十五夜,“闹元宵”,龙灯、狮子、花灯、花船汇集场镇,敲锣打鼓,燃放烟花爆竹,男女老少出门观灯。贵州遵义县仡佬族在正月初一至十五举行歌节,又叫唱“太平灯”。选优秀歌手出场赛歌,围观助兴者近千人,共祝人畜太平。正月十五以后,各地年节完毕,转入春耕生产。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