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标题

恐惧:挥之不去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2002-02-06 08: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恐惧:挥之不去 【俄罗斯《晨报》1月28日文章】题:人类难以排遣的恐惧(作者 瓦季姆·萨莫卡托夫) 堂堂七尺男儿,我却患有严重的恐高症。置身高处,总是冷汗涔'...

恐惧:挥之不去


【俄罗斯《晨报》1月28日文章】题:人类难以排遣的恐惧(作者 瓦季姆·萨莫卡托夫)
堂堂七尺男儿,我却患有严重的恐高症。置身高处,总是冷汗涔涔,甚至脑海中偶尔闪过站立屋顶的念头,都会让我心悸不已。最令我烦恼的是,恐高症让我无法感觉自己是个正常人。尽管无数人趋之若鹜,我却不敢贸然尝试高空跳伞;连驾车都不敢欣赏窗外美景。我只能安慰自己,恐惧症多得不计其数,好在上天“恩赐”给我的只是这一种。要是我患上害怕与人接触的孤僻症,就无福享受交友的乐趣;沾上嫉细菌如仇的洁癖,定会陷入神经质的恐慌;或是得了一见食物就害怕的神经性厌食症,那世上的山珍海味岂不味同嚼蜡?相形之下,恐高症的确算不了什么。
恐惧症种种
人类很早就意识到恐惧症的存在。大名鼎鼎的希波克拉底曾给一名病人下过诊断:“他对演奏长笛的女子感到莫明的恐惧。只要听到其吹出的第一个音符,就会吓得打哆嗦。”按照现代医学术语,此人所患的是非理性恐惧症。这种症状皆是无缘无故出现的,病人会感到有一股恐惧袭来,驱使他们做出有悖常理的行为。但与此同时,他们内心深处非常清楚,周围环境丝毫不会对己造成什么伤害,但就是无力抗拒一时冲动。医生称之为张皇失措。
诱发恐惧的对象无奇不有。美国出版的医学术语词典附录上,有关恐惧症的内容共洋洋洒洒6大页约400项,其数量还在持续增长。据统计,世界上每8人中就有1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恐惧症。恐高,害怕屋门紧锁,甚至还有人听到雷声、看到微生物、尖利物件、极光、仰望星空都会战栗不已。蜗牛、殡仪用品、白云、月亮……任何对常人来说司空见惯的东西都可能引发恐惧。
精神分析专家将恐惧症分成以下几类:
1、普通症状,即对某种物品感到恐惧;
2、所谓的运动型恐惧,或是情景型恐惧,如害怕封闭或是开阔的空间;
3、社会恐惧,或称“行为恐惧”,即不敢在公共场合做某事。
对恐惧症的分类还可以年龄为标准,每个年龄段都存在其典型特征。例如,儿童一般比较怕黑,听鬼怪传说时经常毛骨悚然,而少年则忌讳受制于人,并开始对死亡心存忌惮。
恐惧症的发作常常伴随一系列典型症状:呼吸异常、大脑混沌、头晕目眩、半休克或者完全休克、心跳加速、浑身颤抖、大汗淋漓、呕吐不止、胃部痉挛、失声、四肢发软、胸闷、感觉末日来临或者失去理智等。
病源与治疗
但恐惧从何而来?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这是精神分裂症的体现。然而,目前看来,恐惧症是种非常普遍的疾病,大多数患者并无精神分裂迹象。英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称之为“聪明人的愚蠢想法”,因为罹患恐惧症者以知识分子居多。它与精神分裂不同,并不会改变个性,也不会伴随其他精神异常。谁也无法确切知道诱发此病的真正原因。但专家认为,生理及心理原因兼而有之,而且它还具有遗传性。如果父母患有恐惧症,其子女患病的几率会很大。不久前,西班牙学者对那些全体成员皆患恐惧症的家庭进行了调查,发现90%被访者的恐惧症得自遗传。
某些专家也提出了一些独到见解,如纽约州的莱文森大夫。他既是心理学家、神经专家,又在内耳功能研究方面颇有造诣。他对2万多名患者进行了长达20年的观察,得出结论:90%的恐惧症患者是因为内耳功能受损而患此病的。他介绍道:“当患者的内耳功能有所好转后,其恐惧症也减轻或是消失。我所接诊的大部分内耳功能紊乱者都患有恐惧症,其特征与我担任心理医生时所接触的病人完全相同。一旦内耳功能发生异常,如调节平衡的器官失灵,你就会害怕登高、急速下降、甚至疾走。”但莱文森也承认,其支持者为数寥寥。但他提醒恐惧症患者,不妨去耳科医生那里做个检查。
总的说来,治愈恐惧相当困难。精神分析师试图通过自由联想的方法来根除它,心理医生利用暗示和催眠来改变它,而精神病学家则选择了药物治疗。所幸的是,目前存在一些治疗恐惧症的药物,如果遵医嘱有选择地服用,可能会收到一定效果。还可以通过自我催眠的方式来治疗心中的恐惧顽疾。通常认为,如果自己能够控制呼吸、脉搏,看清自身弱点,就可以告别恐惧。
不久前,亚特兰大埃默里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项全新方案——用电子游戏治疗恐惧症。其发明者芭芭拉·罗特鲍姆指出,患者在玩电子游戏时将完全沉浸于虚拟世界中,再配合完美的音响效果,就能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感觉。芭芭拉准备为害怕雷声的患者制造人工雷声、为怵于飞行的人编写模拟飞行的程序,让恐高的人玩坠入深渊的游戏,帮助他们打消恐惧。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