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85年5月6日参考消息第2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85-05-06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埃及阿斯旺高坝水库的二十年(一) '...

本报编者按:埃及阿斯旺高坝水库从1964年蓄水运行以来,对于这个水坝工程的利弊得失,国际上颇多议论。二十年来,我国人民也很关心这个高坝水库蓄水运行的实际情况。中国水利代表团曾专门对它进行了考察,现将他们的考察报告摘要发表于下:
    埃及国土面积达100万平方公里,但96%为沙漠,全国几千万人口集中居住在沿尼罗河谷1000公里狭长地带和下游三角洲约35000平方公里范围内。埃及气候干旱,年降雨量仅为50—150毫米,农业生产全靠灌溉。埃及人口增长迅速,1960年为2,610万人,到1982年已达4,500万人,预计到本世纪末将达到6,000~7,000万人。面对这一局面,如何发展农业生产,关键在于“水”。
    早在革命胜利前就有过开发尼罗河的规划,计划在上游干支流上修建一系列水库及运河疏竣工程,但工程浩大,投资多,时间长,特别是牵涉到沿河各国,工程实施困难很大,而且获得的灌溉水量有限,不能满足发展需要。
    革命胜利后,埃及政府进行了研究,经过反复讨论,并通过广泛的国际咨询,作出了修建高坝的决定,来代替原来的规划。
    埃及阿斯旺高坝于1952年起开始规划,1954年基本作出坝址和高坝规划,1960年正式开工,1964年截流蓄水,1968年正式投入运行。水库蓄水以来,工程发挥了巨大效益,但也出现了一些环境生态问题。对此,国际上颇多争议。1977年联合国水资源大会,1970、1977年国际大坝会议等都曾进行了讨论,做了不少研究。1982年10月中国水利代表团前往考察,澄清了各方争议的实际情况。阿斯旺高坝工程的效益一、灌溉
    尼罗河天然年来水量变幅为413亿立米至1,340亿立米,多年平均来水量为909亿立米。高坝建成,水库蓄水长期调节运行后,每年可保证获得水量(保证率97%)约为840亿立米。扣除蒸发渗漏损失后(估计为100亿立米),尚可净得740亿立米。根据埃及苏丹协议分水后,按规划设计,埃及可扩大灌溉面积三分之一,约200~250万费丹(一费丹约合6.3市亩),并可将上埃及利用洪水一季灌溉的土地改为常年灌溉(约70~100万费丹);相应可将一年一熟的耕作制度改为二熟或三熟,在耕作作物组成上也可增加水稻、玉米、甘蔗等耗水量大的高产作物种植面积,从而达到农业生产稳产高产的目的。
    水库蓄水运行以来,上述效益虽然由于种种因素没有能完全达到,但从已经实现的效益来看,也还是令人瞩目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一些。
    (1)由于水库的多年调节,遇到干旱年份,也能保证灌溉用水。例如1972年是特枯年,天然来水量约为540~580亿立米,农业生产未受影响,估计单是这一年,在农业上就减少了1.5亿埃磅的损失。
    (2)建坝以来,到1977年止,约共开垦90万费丹估计到1982年约100~120万费丹。
    (3)在作物组成上,玉米、水稻、甘蔗等的播种面积,有大幅度的增加。
    (4)上埃及部分农田(估计约60万费丹)改为常年灌溉后,耕作方式从一年一熟改为一年二熟或三熟,扩大了全国播种面积约6%。
    另一方面,由于灌区扩大,灌溉用水增加的同时未相应发展排水设施,而原有耕地所处位置又较低,因而出现了部分耕地次生盐碱化现象。目前,埃及政府正修建排水渠并推广暗管排水,以降低地下水位。二、发电效益
    高坝电站装机十二台,单机容量175,000千瓦,共装机210万千瓦,设计多年平均发电量100亿度,相应每年可节约燃油约200~250万吨。
    大坝于1964年5月截流,1967年开始蓄水,第一台机组当年10月15日投入运行,每年投产三台,至1970年7月15日最后一台机安装完毕,电站全部投入运行。运行以来,年发电量逐年增加,1971年为34亿度、到1981年已增加到83亿度,过坝水量利用已达93%。在全国1981年电力系统中占发电量的40.2%,高峰负荷达179万千瓦,为全国的50%。截止1981年底止,电站累计发电量达739亿度,如按埃及火电运行标准每度电耗重油344克计,共节约重油达2,535万吨。
    此外,由于高坝蓄水后洪水一般均不下泄,枯水流量加大,下游老坝水库不再担负蓄水调节任务,汛期水位也可相应抬高,电站成为径流电站,坝前水位配合高坝运行也有所降低,电站水头稳定在20米附近,其过水能力限制在1,450秒立米左右,因此,近年来发现弃水较多,未能充分利用高坝下泄水量发电。结合今后苏丹境内容克莱运河的建成,高坝来水量将进一步增加为此,决定利用左侧部分泄水孔坝段改建为阿斯旺老坝第二电站,计划安装四台转轮直径约7米的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单机容量67,500千瓦,共装机27万千瓦,以充分利用水能资源,估计与原老坝电站联合运行,年可共发电约30亿度。三、防洪
    尼罗河沿河两岸地形较低,高坝坝址以下到开罗九百余公里的河段,设有堤防防护的共约450公里。沿河除有城市及村庄外,尚有铁路等交通设施。高坝修建前,每年汛期由于阿斯旺老坝采用打开底孔敞泄的运用方式,洪水泛滥,两岸土地虽得到了尼罗河水的灌溉,但在一些大水年份广大居民同时也受到洪水威胁,防汛工作十分紧张、繁重,据估计平均每年在防汛上需费用约1,000万埃磅,遇特大洪水则远超过此数。
    高坝截流当年,即1964年发生的洪水比1946年(洪峰流量达12,700秒立米)还大,下游罗达站水位达到历史最高记录20.47米,曾动员了300名工程师和十万工人花了一个半月时间来防汛抢险,如果没有高坝拦洪,则水位还要抬高一米左右,按1946年受灾情况估计,至少有十万费丹以上沿河土地及河心洲被淹,造成的损失至少在1,000万埃磅以上。1975年洪水更大,如果没有高坝,下游水位将超过堤防最高防护水位一米以上,许多村庄及城市将被淹,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四、发展水运事业
    尼罗河在建高坝前,汛期由于阿斯旺老坝敞泄,6~9月不能通航,枯水期流量也因老坝调节流量能力有限,航道吃水深度限于1.2~1.5米。建高坝后,下游河道下泄流量稳定在930~2,600秒立米范围,创造了全年通航条件,吃水深度也增加到1.5~1.8米。据说目前年货运量约200万吨左右。沿河上溯至老坝,现有闸坝均设有单线船闸,由于水运成本低,因此今后水运事业发展潜力很大。五、库区渔业生产
    高坝水库水域面积很大(按175米水位估计,约5,200平方公里:按170米水位的估计,也有4,340平方公里),水质良好,有利于发展渔业。水库蓄水运行以来,逐年捕捞鱼量有明显增长,鱼类繁殖生长速度远比下游三角洲为快。根据初步统计,仅埃及境内水库水域,1965年捕捞量约750吨,1975年增加到15,000吨,到目前进一步增加到34,000~36,000吨,其中75%为罗非鱼。
    在高坝湖发展局(属供应部)领导下,目前阿斯旺高坝上游左岸利用天然地形已发展成一渔港,并由日本援建一渔业加工厂,投资约900万埃磅,现已投产,每天加工原鱼100吨,日产成品生鱼片40吨,鱼粉12吨,鱼油1吨。库边从事渔业生产的居民据闻已近二万人。
    如能改进捕捞、运输设施(目前均为小渔船浅水作业、手工捕捞),今后库区渔业生产发展尚有潜力。为开发渔业生产,已建立渔业研究所,并与国外合作。六、旅游事业
    埃及旅游业较发达,近年来发展很快,埃及政府设有旅游部领导这一工作,也是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据统计资料,1952年国外来埃及旅游的不过七万六千人;高坝兴建后到1964年,仅计入到阿斯旺旅游的即达16万人,1972年增至25万人,到埃及旅游总人数达54万人;1980年旅游总数达125.31万人,年收入外汇达4亿埃磅。阿斯旺高坝的建成,为发展旅游事业提供了新的旅游点,阿斯旺城也从以往的三万人增加到目前的62万人,形成了一个旅游城市。
    高坝建设中对如何促进旅游事业是作了一番考虑的,对一些古埃及文明的代表——神庙(高坝库区内有13座,另一座在老坝库内),在联合国及其它国家援助下,进行了迁建或防护,例如高坝水库内位于坝址上游约250公里的阿布新培神庙为公元前5000年的建筑,坝前卡拉勃沙神庙以及原来半淹没在阿斯旺老坝库内的费拉神庙(高坝投入运行后全年将淹掉),均已妥善迁建到高处,并设置了旅游设施,阿布新培并开辟了航线,每天有班机经卢克索及阿斯旺往返开罗,以便旅游。七、对苏丹的效益
    根据原规划设计,阿斯旺水库运行后,对苏丹除可保证灌概用水外,并可扩大耕地面积二倍,在农作物组成上可增加长绒棉播种面积,农业生产将有显著增长。其它还有发展库区渔业,及利用水库加强苏丹与埃及之间的水运事业等。水库运行以来出现的环境生态问题和埃及政府采取的相应措施
    阿斯旺高坝建成运用以来,对埃及的灌溉、发电、防洪、航运、库区渔业生产及发展旅游事业等各个方面带来了巨大效益,但由于对环境生态影响估计不足,没有事先采取措施配合,因而也出现了一些副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程效益的发挥。这些年来,埃及政府作了很大努力来消除或减缓这些影响,已取得良好效果。一、下游河道受清水下泄冲刷下切问题
    自1964年截流蓄水至1977年止,下游河段同流量水位下降了0.2~0.7米,其中大部分是在截流后至蓄水发电三年期间造成的,这以后下降幅度趋小,每年约0~2厘米,目前已趋近稳定。
    为了防止大洪水时下泄水流可能的冲刷,影响下游一系列灌溉取水工程的安全运行,埃及政府除在上游结合沙漠改造修建分洪道外,并计划对下游河道进行梯级开发,并可增加发电效益。二、水质问题
    由于建库后水域增大,水面蒸发损失增加,以及库岸砂岩中可溶盐含量影响,使库水含盐量每年有微量增加(每年约增百分之三至四),对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有明显影响。
    阿斯旺河水库淹没区绝大部分是沙漠,库区居民很少,目前也没有大量生活废水及工业废水排入引起污染,这些条件有利于保持库水的良好水质。通过电站下泄的深部库水含氧量偏低,但通过沿程河道自然净化,含氧量回升,保持了河水的良好水质。但由于下游灌溉用水增加,回归水含盐量大,加以沿河工业、城市废水未经处理即排入河道,对下游河水水质有一定影响。尽管如此,总的水质还是良好的。三、对灌区土壤的影响(1)土地肥效问题尼罗河年平均含砂量1.6公斤/立米,最大含砂量5~6公斤/立米,年输砂量平均1.34亿吨。建库后98%的泥砂迂在库内,汛期不再出现洪水泛滥肥沃两岸土地,由此引起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此,国际上有不同看法。我们认为,由于含泥量的减少,影响肥效是不大的,对灌溉不会有明显影响。主要问题是灌溉水源解决后,耕作制度、渠系规划、用水控制、排水设施没有相应跟上去,从而有一些盐碱化。近年来,埃及大力推广地下排水设施,全面铺设塑料及水泥暗管,并改善排水渠道,已取得一定成效。(2)水草问题埃及气候温和,尼罗河两岸土地肥沃,由于阿斯旺水库调节作用,灌区从季节性灌溉转为常年灌溉,渠道利用清水后透明度增加,加以一般渠道均无衬砌,化肥用量也增加了,因而出现渠内水草茂盛,增加了水量损失,也降低了灌溉效率。
    通过一系列试验、研究、实践,埃及政府采用机械除草与生物除草相结合,已有良好效果。四、海口问题
    据调查,本世纪以来,尼罗河入海口海岸线即已出现退缩,高坝建成后,泥砂不入海,加速了这个过程。目前,埃及政府计划修建海岸防护工程,解决这个问题。
    (待续) 34x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