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经济导报》八月号文章】题:美国《时代》周刊及其创办人
出版美国的《时代》周刊这份杂志的机构,在一九二三年创设时只有几万美元开办费,如今却已发展成总资产超过二亿美元、有着多种出版物和十多家分公司的庞然大物
——《时代》出版公司。
《时代》的创办人是:布里顿·哈登(BritonHadden)1898—1929,亨利·鲁斯(HenryRLuce)1898—1967。
鲁斯和哈登在大学时是同学,毕业后即联手创办《时代》杂志。开始时,他们连开办费都得由几家大财团给以支持。但由于创办人头脑灵活、干劲大,更主要是因为能够跟上时代,因而使得《时代》能够在六十年来不断有杂志停刊的情况下,不断发展,业务越搞越大。
创办人之一的哈登有一套办杂志的独特见解。他认为办一份杂志,文章的语言要写得亲切、活泼、自然和简——洁罗嗦的开场白、多余的结束语一律不要;文章的长短、句子字数都要限定。这些要求都是为了适应那些生活紧张、工作繁忙的美国读者的需要。因为读者在最短时间就可以读完这本杂志,而且能了解一周内国内外所发生的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文教、体育等各方面的大事。《时代》正是按照这样的设想办的,因而在美国新闻界独树一帜,短短几年就成为一本全美畅销的大杂志。
哈登在一九二九年去世。年仅三十一岁,鲁斯从此成为《时代》最高决策人。
鲁斯独主杂志时,《时代》已发展成“时代出版公司”。为使各部门正常运转,他建立了一个金字塔式的组织机构。金字塔共五层。鲁斯坐在顶层的金座上。第二层是鲁斯的几个心腹,分掌印刷、广告、行政、人事等大权。第三层是十至二十名首席编辑,分管国内政治、国际动态、财政金融、文化娱乐、科学技术等。第四层是近百名编辑,其中包括四十名研究员,专事核对事实并纠正文字上的错误。他们把来自各方的稿件,用同一人的口气、同一风格,简练地写成各种报道和文章。第五层是大量散布在美国重要城市、世界各大国首都的外勤记者和通讯员。这些记者不分昼夜地将各地的重要新闻发送到纽约《时代》杂志社总部。
继《时代》之后出版的是《生活》,这是一份大型图书杂志。由于图书和照片是每个人都能欣赏的,因此《生活》的读者要比《时代》的读者多五
——十倍。有的且因有一组好照片而多销一、二十万份。不过,到七十年代初,在广播电视竞争、刊物成本昂贵、广告收入减少的夹击下,《生活》于一九七二年改为不定期刊物。
《幸福》是继《生活》之后的刊物。这份杂志主要刊登经济问题研究文章,反映美国工商业重要动向,报道和分析商情、经济管理、生产组织、技术改革等。被认为颇具权威性。
此外,鲁斯还创办了专门为建筑界而办的《建筑论坛》,为迎合体育运动爱好者需要的《体育书报》。
鲁斯也不断努力扩大《时代》的国际影响。除了国内版外,它还有澳洲、新西兰、香港(面对东南亚)、日本、加拿大、南非、北欧、北美八个分版。
鲁斯去世后,《时代》的编辑方针又有了一些改变。
首先是文章风格有了变化,即语言逐渐趋向轻佻、油滑。美国文化走向色情、暴力的时代,逼使《时代》为跟上时代而改变风格。
其次是改变文章不署名的传统。《时代》的文章过去都不署作者姓名。这已成为一个特色。但记者和编辑却都希望自己成名。这种矛盾搞得相当尖锐,最后逼使鲁斯的继承者作出让步,让重要文章及报道的作者署名,同时还设立专栏,山固定的作者署名负责。
美国的时代股份有限公司,是以出版书报杂志(其中最著名的是《时代》杂志)和拥有国内票房(HBO)
——这个由政府支付的最大的电缆电视服务中心——而闻名的。同时,该公司又于五十年代初期在东得克萨斯州购买了五十万英亩的木材原林,目的是为了能保证长期供应出版书刊所需要的纸张。可是后来,该公司又因这一偶然机会而开始了林产品的经营。实际上,这个经营所从未为出版书刊而生产过纸张,却专门从事纸浆和纸板的生产,并发展成为一家大厂商。以后,时代公司又于一九七三年在得克萨斯州建起了生产建筑材料的大厂圣殿工业公司,一九七八年又以印地安纳波利斯市为基地,增建了专门生产容器和容器纸板的内陆容器公司。
目前,时代公司计划将林产品部份从总公司分出去,独立成为一家新公司,原股东在新公司中也占有股份。过去几年内,时代公司在宣传通讯方面进行了几项大的投资。除了出版书刊和经营国内票房外,还经营国内最大的电缆电视公司之一的美国电视通讯公司。国内票房去年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合资组成了新的电影制片厂——三星电影公司。去年,时代公司又创刊了它的第八种杂志《电缆电视周报》,以报道包括电缆电视和广播电视各频道在内的所有节目内容。同时,还试播电缆电视电文,为参加威廉斯堡经济高峰会议的国家首脑提供专电。
经营林产品的新公司总部将设在得克萨斯州的迪博尔。它将独立成为美国的一家大公司。去年,林产品这一部份收入是十一亿美元,占全公司三十六亿美元岁收的百分之三十二。如果独立成立新公司,将在美国五百家大企业中居第二百七十位。因此,时代公司总裁理直德·芒罗在宣布分家的计划时说:“分——意味着时代公司的部份能大于整体。”(细竹)
据新加坡报纸发自曼谷的消息报道,最近,泰国首都曼谷有一份新中文报纸问世,它的名字叫《工商日报》。和原有的中文报纸加在一起,曼谷现在共有八家中文报纸在出版发行。
本来,在曼谷经过合法注册的中文报纸共有十家,它们是:《星暹日报》、《新中原日报》、《中华日报》、《京华日报》、《泰商日报》、《泰华日报》、《泰中日报》、《世界日报》、《中原日报》和《联合报》。近几年来,由于经济困难而被迫停刊的有三家,即《泰华日报》、《联合报》和《泰中日报》。剩下的七家报纸中,真正能够站住脚的,也就是说能够赚钱的只有四家:《星暹日报》、《新中原报》、《中华日报》和《京华日报》。《星暹日报》历史最长,争取广告的条件较其他报纸优越,因而赚钱最多。据说,这四家报纸的发行量相差不大,在一万五千份到两万份之间。其他的中文报纸如《中原日报》和台湾支持的《世界日报》,其发行量不过三、五千份,勉强维持出版。《泰商日报》是泰国唯一的中文晚报,本来可以办得更好些,以争取更多的读者,然而经过多年的奋斗,成绩也欠理想。该报目前的发行量还不到一万份,不过倒是能维持下去。刚问世两个月的《工商日报》,是由几位侨商合资的公司接了《联合报》的发行执照而办起来的,由于投资不多,难于与几家大报相争,前景不容乐观。
按照泰国现政府的规定,中文报纸只能减少,不能增加。泰国的中文教育也日渐走下坡路,懂得中文的人越来越少。因此,许多泰国华裔和华人开始担心中文报纸的前途了。不过不少人仍认为,泰国中文报纸的前途仍是乐观的,理由是三十年前中文教育在泰国蓬勃发展时,当时销路最好的两份中文报纸的发行量也不过两万份。这说明现在的中文报纸读者比过去多得多。总之,不管将来怎样,从目前的情况看,泰国的中文报纸绝对不会在十至二十年内被淘汰。(木工)
【塔斯社莫斯科九月十九日电】苏联能源专家已经开始着手设计第三代太阳能电站。这种电站是应用苏联发明的热化学方法把太阳能逐步转化成热能的。计算表明,用这种方法发电,比起以锅炉蒸汽来推动发电机的第一、第二代太阳能发电站,其经济效益要高得多。
第三代太阳能发电站是通过化学工业中广泛使用的生产合成气体的过程来发电的。太阳光借助聚光镜给发电站的反应炉加热。反应炉里装的是甲烷和二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它们变成合成气体。
在合成气体的燃烧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热能,这种热能很大一部份是由太阳能转化来的。天气晴朗的时候,电站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捕捉太阳能,在阴雨天或夜间,可以靠燃烧甲烷或积聚起来的合成气体发电。
在晴天用这种方法发电,可以节省百分之三十——四十的燃料。由于热化学反应所需的温度较低,所以地球上广大地区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发电,即使在光照不强烈的温带,也可以应用。
这种热化学太阳能电站具有广阔前景。这不仅是因为它能节约大量燃料,还因为它可以利用改造现有的以天然气或煤为燃料的热电站。
【法新社新德里八月二日电】(记者:迪利普
·甘古利)印度科学家们正在研究怎样利用在某些海洋细菌的细胞膜中发现的一种紫色光合色素把阳光变成燃料或电能。
设在孟买的塔塔基础研究所的丁格拉博士说,人们已经发现色素能把光能变成化学能,然后把能量储存在细菌的细胞膜中。丁格拉博士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报告说,在喜盐细菌中发现的紫色素,同绿色植物用以把阳光变成碳水化合物的叶绿素相比,结构要简单得多。
塔塔基础研究所的一批科学家目前正在分离细菌的紫色细胞膜,他们希望这种新的光合色素能用于产生电流或氢、甲烷等可储存的燃料。植物叶子里的叶绿素能把阳光变成能,但它的效率仅为百分之一,人们试图合成具有较高效率的叶绿素,但一直未能成功。
丁格拉说,喜盐细菌细胞膜中的色素,扩大了“利用光合色素制造燃料的可能性”,而把阳光变成化学能或电能,乃是克服地球能源资源短缺的一项重要的长远办法。
色素吸收阳光之后便产生质子,质子可以通过人工的办法同电子结合,从而产生氢气。色素产生的这些质子也可以用于光电化学电池中。他说,不过还要做许多工作才能制成这种电池。
【日本《产经新闻》九月二日报道】题:地下核电站耐地震
如何使核电站免遭地震的冲击呢?最近电力中央研究所整理出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这就是:把核电站建于地下,地震的影响降低到地面建筑核电站的百分之五十以下。放置核反应堆的地下空洞以卵形为最好。
电力中央研究所作为抗震研究的对象所设想的是,在地下一百到一百五十米处,放置发电设备能力一百一十万千瓦的核电站箱函。在这种情况下,只是放置反应堆就需要宽三十米高六十米程度的洞穴。电力中央研究所首先对神奈川县营城山水力发电站(在地下六十米深处)连续进行了地震观测,结果弄清了下述情况:一、与地面相比,地震波形缩小到一半以下。二、越是在洞穴的底部,地震的影响越小。从而确立了地下式核电站可以充分确保安全的数据。
另外,洞穴的形状与挖掘工程的震动和地震造成的岩盘松弛的关系,经过分析,已经明确,与部分抽水式水力发电站采用的蘑菇形相比,卵形所受的影响可减少一半。
植物中含有的木质素与粘土混合后加热到一百五十摄氏度便形成了煤炭
【日本《每日新闻》九月十九日报道】题:美国提出煤炭形成新理论
大自然是在怎样制造煤炭呢?关于这个问题最近出现了一种新理论。它是美国阿贡实验室的兰德尔·怀南斯等人经过实验后提出来的。这一新提法是,把植物中含有的木质素这种物质与粘土混合后加热到大约摄氏一百五十度便形成了煤炭。
历来认为煤的形成是植物变成腐殖质后由于热和压力的作用而形成的。也有人进行过实验,把腐殖质与其他天然物质加热到大约摄氏四百度而制成了人造煤。
不过,怀南斯说,以四百度的高温对腐殖质发挥作用是勉强的,而一百五十度则是自然的。但这种新说法也有缺点,就是木质素这种物质的量比腐殖质要少得多。
怀南特的实验是,把木质素和含有蒙脱石、伊利石成分的粘土混合在一起,加热两周到一年后制成煤。加热时间越长,煤的质量越好。据认为粘土起到了催化剂作用。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