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80年4月6日参考消息第3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80-04-06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香港《地平线》文章:《诺贝尔奖荣获者丁肇中》(上) '...

    【香港《地平线》二月号文章】题:诺贝尔奖荣获者丁肇中
    一九七四年的十一月,一个震撼世界物理学界,特别是高能物理学界的消息,象旋风一样迅速地传开了。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实验班底——纽约长岛市国立布洛克海文实验所的闭路电视机向全世界播送一项消息:这个实验所经过十年的努力,已经发现了新的粒子。这个新粒子被命名为“J粒子”。主持这个实验班子的是丁肇中博士,他对为甚么要命名为“J粒子”作了解释。他说,由于通常英文字母的“J”代表电流,而新粒子在分解时产生了正负电子,因此就叫它为Jparticle。
    由于丁肇中博士的这一发现,瑞典诺贝尔奖金委员会于一九七六年十月十八日授予他“诺贝尔物理学奖金”,当时丁肇中博士年仅四十岁。童年时代的丁肇中一九三六年二月四日,丁肇中诞生了。是时丁肇中的父亲丁观海已远渡重洋,回到了中国,在河南焦作工学院任教,而他的母亲王隽英由于等待分娩,留在美国亚柏尔大学的医院。
    不久,王隽英带了只有两个月的丁肇中也回到河南跟丁观海教授团聚。由于丁观海教授思母心切,加上老母亲也思孙心切,他们就于当年七月回到山东日照县的老家。
    “七七事变”破坏了中国千千万万的家庭。丁家在日照县一年的安定生活也同样遭到了灾难与不幸。那时,丁肇中的母亲已经怀了第二胎。他们到南京后,由于南京告急,他们又转到安徽的合肥。这时已是四口人的丁家开始过着逃难和流浪的生涯。他们走遍了半个中国,最后才在重庆定居下来,那已经是一九三九年了。
    在重庆时,丁肇中的父亲在重庆大学和复旦大学任教,他的母亲则在四川教育学院任教。
    家庭的浓厚学习气氛,给童年的丁肇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日本飞机那时经常轰炸重庆市,造成了丁肇中上课时辍时续,然而在母亲的教导下,学习才不致于中断。好不容易捱到了抗日胜利那一天。丁家一家人欢欣鼓舞地坐了专机回到南京。
    此后,他们一家又到天津、青岛。一九四八年的冬天,他们又搬到台湾的台中市。丁观海教授在台南工学院(即今成功大学)任教。
    这时,丁肇中在台中市的丰原中学念书。不久又随着父母搬到台北。在这里他以优异的成绩念完了全部中学课程。
    在回忆中学的生活时,丁肇中无限感慨地说:“我的中学教育非常好,基础打得十分扎实。一个人在扎根基时是要狠下苦功的,若自幼便思而不学,将来难免流入轻浮。”
    丁肇中教授的话正好说明了他自己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完全是由于他在中学时的基础扎实,所以中学时代的学历对丁肇中的一生影响很大。
    中学时,丁肇中对于功课从来是一丝不苟的。由于受了家庭的影响,他的求知欲一直很旺盛。父母说的治学方法深深地印在他幼小的心灵上。为了得到正确的答案,他往往要跟同学辩论到“甚解”才肯罢休。
    但是,中学时代的丁肇中并不像有的人那样,是个只知“书中自有黄金屋”的书呆子。他能安排好劳逸的关系。他常常跟同学到碧潭等地去游泳。游泳是他最喜爱的运动之一。他宁可把整天的时间都摆在图书馆看书,而不愿将时间浪费在那些无谓的事情上。他常说:“最浪费不起的是时间!”
    所以争取利用时间是丁肇中成功的秘诀之一。在课堂上他永远是头一个举手要求回答问题的学生。但是他也并非死抱书本不放,更不把书本的知识当作死东西来看待。读活书的学习方法为今后在大学里念书铺平了道路。
    大学生活丁肇中的大学生活又是怎么度过的呢?大学的生活是决定一个人成为“那一行里面的佼佼者”的关键时期,丁肇中又是哪一行的“佼佼者”呢?
    从丁肇中高中毕业时的成绩来看,数学和化学是满分,物理是九十七分,这一切都决定了丁肇中要成为理工方面的“佼佼者”。
    中学毕业了,他被保送到台南市的成功大学。然而丁肇中却怏快不乐。他的心目中一心向往能到台湾大学去攻读。
    “我要考个状元回来!”在征求他父母的意见时,丁肇中斩钉截铁地说。
    有了理想,有了信心,不一定就是现实。参加联考后,丁肇中并没有当上“状元”,结果还是回到了成功大学。
    丁观海教授并没有责难他,反而鼓励他和安慰他。失败促使了丁肇中更加脚踏实地去学习。他在成功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第一年,成绩一直是遥遥领先的。
    大学生活后的头一个暑假,使丁肇中更加思考自己的前途了。如果说在中学时代“成为那一行佼佼者”的种子只是刚刚播种,那么这时的丁肇中,他那“佼佼者”的种子便已破土出芽了。他决定把他一生献给物理学,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他父亲。
    “学工程好坏都是吃饭,学物理却需上才才成。”丁观海教授回答说。接着他问了丁肇中:“你认为你有能力跻身物理学界吗?”他的回答也是干脆的:“只要我埋头苦干,我想我会的。”
    丁观海教授对儿子的回答是满意的,他的内心充满了欣慰,他看到儿子经过一年的生活磨炼,已经找到了人生大门的钥匙。
    在双亲的鼓励与支持下,丁肇中着手准备转学考试。
    但是意外的事发生了,它打破了丁肇中考台大的计划。
    从美国的密西根大学来了一个教授,他叫布朗。他是丁观海教授的师友,那时他已经是密西根大学工学院的院长,来到台湾访问。布朗教授对丁肇中很有好感。这时,丁肇中的母亲向布朗教授提及丁肇中去美国念书的事。布朗不但承应下来,还答应到他家住宿。可是丁肇中有他自己的想法,他准备到美国后自食其力上大学。
    一九五六年的八月,他以依依惜别的心情告别了父亲和同学,随着母亲到美国。母亲那时是应美国国务院的邀请赴美访问,顺便陪着儿子前往。
    丁肇中以身上仅有的一百美元踏上了美国的国土,这是双亲给他的全部生活费。
    但是,在布朗教授的协助下,丁肇中申请到了奖学金。
    果然,三年内他获得了数学和物理方面的学位。在密西根大学期间,他跟在中学一样,是一个爱提问题的学生。他所提的问题往往使教授们要经过多番思考才能解答。
    密西根大学毕业后,经过在东海岸接受不同的面试,他决定到普林斯顿大学做研究工作。
    在密西根大学举行优秀学生聚餐会上,他认识了建筑系的女学生露易丝·凯慧。不久他们的感情进一步得到了发展,从而使丁肇中决定留校做研究工作。
    一九六○年,就在丁肇中结婚前,他的母亲因患肠癌来到美国就医。不幸不治,在美国去世。
    一九六三年,他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尼文斯实验室工作了一段时间,为的是能经常到他母亲的墓园瞻仰凭吊。(上) qtQ品论天涯网


    【苏联《消息报》二月三日文章】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材料,世界上有将近五千万人患糖尿病。在所有内分泌腺疾病当中,这是最普遍的。
    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它是由患者体内碳水化合物新陈代谢发生障碍而引起的。这种疾病发展的主要内因在于,内分泌器官之一——胰腺不再分泌足量的特殊激素——胰岛素。
    一九二二年,才提取成纯胰岛素激素。这成为利用胰岛素激素治疗糖尿病的一个开端。
    今天,治疗糖尿病,每天给患者注射足量的胰岛素。为促使新陈代谢过程正常化,患者应当有规律地进食。
    大多数研究糖尿病问题的学者得出的结论是,遗传基因对糖尿病的产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肥胖症是糖尿病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糖尿病最经常发生在五十至六十岁人中,最初是过分发胖。如果对糖尿病治疗不及时,有可能发展成高血糖昏迷,或称糖尿病性昏迷。
    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糖尿病成人患者不用胰岛素治疗,而用低糖剂治疗。目前,采用磺胺类药物。儿童患糖尿病通常起病很猛,比成年人病情较重,成长和发育过程有可能遭到严重破坏。
    研究糖尿病的学者们认为,预防糖尿病需要从以下两个主要方面进行。
    糖是极其有价值的食品,是最普通的养料之一。它对肝醣形成极为必要。恰恰是肝醣担负着心肌、肝、肌组织和大脑的营养。
    苏联医学科学院营养研究所制定了按人口平均计算的糖消耗量的合理标准。这就是每人一年四十公斤,或一天大致一百一十克(这里包括各种食品所含的糖份,而不光是纯糖)。
    苏联专家们认为,不大活动的人如果服用大量的糖,就有可能产生不良后果。中年以上的人必须限制摄取糖,一天至多五十至八十克,包括糖果点心、蜜饯、果子酱和水果所含的糖份。
    积极运动,活跃机体,能够防止身体发胖,而且有助于碳水化合物的吸收。运动是防止机体新陈代谢遭受破坏的又一途径。
    苏联和国外,都在研究如何诊断和治疗这种疾病,直至移植胰腺。
    新的降糖制剂正在研制中,较纯和作用较强胰岛素的制造工作正在进行。
    一些国家学者已经试验成功合成胰岛素。胰岛素的合成,是一项重要的科学发明。
    治疗糖尿病的新方法在继续探索中。每种新方法都需要进行认真的检验。 qtQ品论天涯网


    【美联社科罗拉多州丹佛一月二十三日电】这里的睡眠实验所的主任们说,打响鼾可能是对人体健康的一种病害,因为打鼾的人在无形中损失了自己的睡眠,还可能引起心脏和呼吸方面的毛病。
    呼吸问题专家赫基尔博士说:“打鼾不止是吵醒丈夫(或妻子),而且还使人们得不到所需要的平静的熟睡。
    赫基尔说,谁要是连续得不到睡眠,就会变得容易发怒,抑郁不振,最后会变得难以清晰地思考。
    他说,打鼾是呼吸器官窒息的症状,这种病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体重过量的男子和扁桃体和增殖腺太大的儿童。
    他说:“病状就是肺吸气时喉部肌肉松弛和往内萎陷。因为呼吸困难而最后会以打鼾冲出来。”
    赫基尔说,“最好的治疗方法还是在食道上开一个孔。这种疗法听起来是很可怕的,但是人们要认识到,这些人不能睡眠白天会受多大的痛苦。” qtQ品论天涯网


    【合众国际社新德里三月十八日电】据印度联合新闻社今天报道,在大孟买估计有八万麻风病患者。
    据德国麻风病防治协会在孟买进行的一次调查说,麻风病患者每四个中间有一个已在不同程度上残废——往往是四肢残缺,已确诊的病例中早期患者的数字与此差不多。
    印度联合新闻社援引这次调查报告说,“在大孟买,每一千人中间有十二人患麻风病。”大孟买人口约七百万,以调查报告中的百分之一点二计算,麻风病患者共达大约八万人。
    卫生方面的官员说,在全世界一千一百万麻风病患者中,三百一十万以上在印度。
    德国人的调查报告说,在孟买的已确诊的麻风病例中,至少有六分之一是传染性的。
    这项调查报告说,有百分之六十的病人经过一定时期后停止治疗。
    【德新社新德里三月十八日电】德国麻风病防治协会名誉执行会长赫尔曼·科贝尔昨天在孟买宣布,德国麻风病防治协会将向印度提供一千三百万美元,以作为印度在第六个经济计划期间用于根除麻风病的财政援助。
    除这笔钱之外,该协会每年拨给印度约三百万美元。 qtQ品论天涯网


    【塔斯社莫斯科一月二十六日电】《真理报》今天报道,乌法市(西乌拉尔)眼科研究所在医治眼病和面部整容时采用了一种新的移植材料。医学副博士摩尔达谢夫提议,用脚掌的脂肪细胞作移植材料。
    早在当医科学生时,摩尔达谢夫就很注意脚掌脂肪细胞结构的特点。他把这种细胞用于外科手术。在动物身上,他做过多次实验。这些实验证明,异体并不排斥脚掌组织。于是在人的身上做了第一次手术。外科医生切除病人眼睑部位的囊肿,并用冷冻的脚掌脂肪细胞促使其生长。随后又进行一些新的手术,每次都获得成功。 qtQ品论天涯网


    【埃菲社利马二月五日电】秘鲁许多民间医生利用一种简单的方法诊断糖尿病:他们把蚂蚁放在病人的尿旁,如果蚂蚁向这种尿爬去,就证明病人患糖尿病;如果不这样,说明不是糖尿病。
    这些民间医生最早不知道「糖尿病」这个名字,只知道这种病名叫「甜血」,能进行诊断的这些蚂蚁喜爱甜味。
    秘鲁卫生部对这种行之有效的简便「诊断」方法非常重视,并在全国各地,尤其是缺少名医和没有化验设备的地区广泛推广。 qtQ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