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78年8月16日参考消息第4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78-08-16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香港《七十年代》署名文章《中国科技现代化的几个关'...

    【本刊讯】香港《七十年代》八月号刊登张华的一篇文章,题为《中国科技现代化的几个关键问题》,转载如下:
    在中国科技发展的过程中,有几个重要的课题,目前还较少谈到,那就是用科学的治学态度和精神,走科学的群众路线,以及对社会科学的重视。这几个课题如能加强,科技的现代化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很可能阻力重重。下面分别来谈谈这三个课题:提倡实事求是的态度
    科学上重大的突破,无一不是由于科学研究者实事求是的态度,以科学实验为治学准绳,而作出重大的发现和贡献。这些发明和发现,往往是对既有的权威理论作修订甚至推翻。“事实胜于雄辩”,虽然有许多人想用哲学或形而上学的理论来领导科学,结果往往是弄巧成拙。
    从另一方面来看,科学的发展往往不可避免地要设立不同的假说;而这些假说往往又是以哲学理论为依据的。譬如近年中国理论物理学者对“粒子不断可分”的假说研究,就为实验工作者提供了理论上的基础。这个哲学理论的假说经得起实验的考验。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官方对科学的发展,在科学实验结果未定时,绝不应该诉诸“权威”强下定论;而应该采取“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开放态度,让科学实验的结果来判定真理。
    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应该在中小学的教育中就培养出基础。教育者应该让学生明了科学理论发展的曲折道路,用科学史上许多先例来提倡实事求是的诚实态度。反之,若把科学研究看成用来证明马恩经典里某些断章取义的言论,那就完全违反了科学的精神和辩证的原则了。集体力量大于个人力量
    社会主义生产的大前提,是主张提高个人的积极性,并以“大协作”的精神来达成集体的共同合作。在科学发展上,这个态度更是重要。现代科学是日新月异的飞跃进步,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试看近年来诺贝尔奖金自然科学方面的得奖者,其学术成就往往是代表着几十或几百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得奖者不仅是卓越的科学家,也是成功的企业领导。
    中国在科技发展方面,一向主张走群众路线;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更容许大规模的集体参与,因而可以达到一些欧美国家所难以达到的成果,例如胰岛素的合成等等。若能善加利用现代的科技工具(如电子计算机),则中国在生态族学、流行病学、物候学、地震预测研究、以及气象研究等方面,将能在不久以后成为世界最先进的典型。在这些科技的领域中,中国的群众力量可以大大地发挥,达成欧美少数专业学者所无法达成的境界。
    最近中国科技大学招收“神童班”,引起海外一些人士的意见。对于特殊学童(包括智力特高和特低的儿童),本来是应该有特殊的教学方法,使他们都能尽量对社会有所贡献。但是若在社会上提倡“神”童的观念,使得一般人误以为:天生记忆力理解力特佳的人,就可以成为大科学家、促进科技的发展。这种误解会造成很不好的反效果。事实上,所谓“天才”,在科学发展史上有大贡献的例子是寥寥无几的。重要的科学发现,往往是在基础知识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几个人或者一组人,用这些基础知识造成突破的进展;也就是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当政者若能了解这个事实,就应该更加强调“群众路线”的重要性,而用适当的方式对待“神童”或“天才”。社会科学的现代化
    大家谈到科技现代化时,总是偏重于自然科学方面,而忽视了社会科学。事实上,社会科学的进步往往是决定性的因素。因为,广义的社会科学研究,基本上便包涵了整个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而这些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是主宰着自然科学的进展的。
    一个国家对于自然科学研究的决策,应该配合政治经济的健全发展;否则出了四人帮之流的当政者,便会把辛苦经营的科技成果和人才毁于一旦。
    如何使政治经济等社会科学现代化,使人民能够充分表达意愿、发挥力量,使当政者能够更有效地为人民服务;如何使国家的领导阶层能够在反映人民意愿的情形下,作出正确的重要决策,并能建立健全的新陈代谢接班制度,这个课题值得大家共同讨论。
    以下举几个小例子来谈谈。
    以法律学的研究来看:如果法治不能上轨道,当政者和人民不严谨地遵守法律,“守法”和“法治”(而非“人治”)的观念不能深植人心,则纵有多么优异的科技成就、多少卓越的科技人才,也有可能会被压制、打击而失去他们的功能。
    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也是科技现代化所不可少的条件。若是科技方面有了新突破、工厂里有了技术革新,然而工厂管理不善,比方原料不足、出货太慢、人手分配不当、工作效率低、浪费人力和机器等等,那么革新了的科技等于白费。工业管理上的现代化,往往比技术革新更重要。
    另外,在科技现代化的过程中,资料的管理与流通往往成为一个严重的“瓶颈”。在过去,重大的科学发现,常需数年之久才能达到科技人员的手上;而今日的科学研究,不要说几年,即使只是几个月的差距,就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如何把图书资料管理现代化,加快知识的流通,是不容忽视的。最近有些海外学者,向中国提供一些科技方面的新资料,却发现并不能很快地被利用,因为首先中国科技刊物的印行不够多、不够快,消息传达慢;其次,只有少数人能够得到新知识,大多数人并不能获益,因为图书馆的管理方式仍然落伍。在某些大学中,对学生阅读的书籍刊物有许多不必要的限制。作为国家高等教育接受者的大学生,往往不被准许借阅就读学科以外的书籍刊物。
    近年来,各门不同学科所起的相互影响作用、所产生出来的新学科往往成为近代科学中最宝贵的一环。例如微生物学者研究工厂废物处理而对工业污染研究有所突破;统计运筹学者研究采矿工程而对企业管理有新的贡献;物理学者钻研生物学而促成了分子生物学的突飞猛进……。这些例子真是不胜枚举。
    至于图书馆仍采用闭架式而非开架式管理,是值得改进的。大幅度地限制人民的阅读范围,是四人帮之流不信任人民的愚民政策。对人民的思想作不必要的限制,从长远来看只有反效果。
    以上举的几个社会科学的例子,主要是想说明:社会科学的研究往往比自然科学更需要重视,而科技的现代化则有待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齐头并进的发展。
    一九七八年六月 dDo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香港《文汇报》八月十一日刊登一篇题为《大气与健康》的文章,全文如下:
    大气即空气,直接参与机体的气体代谢、物质代谢和体温调节。一个人每天必须吸入大约一万一千余升的空气,才能保证吐故纳新过程的正常进行。断粮五周,断水五日,人尚能生存,而断绝空气五分钟,人就会死亡。
    在一般情况下,大气的化学成分是稳定的,其中氮气占百分之七十八点零九,氧气占百分之二十点九五,加上氩气、二氧化碳共占大气总量的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卫生学上关心和研究的重点,是构成大气主要成分以外的百分之零点零零一中所含的微生物、尘埃、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3,4苯并蓖……。这类物质叫大气污染物,它危害很大,能恶化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影响人体健康。
    大气污染的来源,主要是人类生产活动、生活活动消耗的燃料,跑逸的原料、半成品、成品,排出的废气等造成的。有些地理环境,异常的气象条件,都能加剧大气的污染程度。大气污染物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进入人体,以呼吸道的直接进入,危害最大。一是每天吸入的空气量大,污染物吸入量也就多了;二是肺泡面积比体表面积大二十五倍,与污染物接触的面积大,吸收作用强;三是呼吸道富有水分,易将污染物溶解、吸收。另外,人体皮肤每天约分泌二十克皮脂,是大气污染物的良好溶剂。每天通过饮食,由消化道也能带进大气污染物。
    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既取决于污染物的性质、浓度、持续作用的时间、选择作用的部位,也取决于人体的敏感性(如年令、健康状况等)。可以分两种情况:急性作用:短时间内使大量的人得病,甚至死亡。慢性作用:在大气污染物的浓度、长期连续作用下,使各种人群某些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致癌作用是慢性作用的又一表现。现有各种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能产生一系列多环芳烃化合物,其中的3,4苯并蓖,是强致癌物。一公斤煤可产生6—14万微克3,4苯并蓖,一百支香烟产生1到4点4微克3,4苯并蓖。尽管目前对肺癌的病因还不大清楚,对某些诱因的认识也不一致;但是,大气污染是造成肺癌和死亡增加的因素,是不容置疑的。被污染的空气,会夺走人的生命,这是无情的现实。 dDo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台湾《联合报》八月九日译载《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一篇文章,题目是《运动员饮食新观念》,转载如下:
    许多人一向相信,运动员要在比赛前多吃大鱼大肉,最好吃一大块牛排。但是据美国运动医学权威罗格·迈克尔博士说,现在营养学家已知道,人体不能很快的利用蛋白质。另一方面,在耐力试验期间,碳水化合物却可以相当快的变成精力。有一种称为「吃饱碳水化合物」的观念,已证明非常有效。在过去三十年里,有许多运动科学家,特别是北欧的运动科学家,曾说明在运动期间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功能。在短跑和跳高等激烈运动中,大都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酸做身体的「燃料」。
    运动员在参加一场重要比赛前应该吃些什么?迈克尔博士说:「假如身体健全,而且没有超重。我建议以六天为一个周期。前三天的食物以脂肪和蛋白质为重,后三天的食物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多吃通心粉、面条、薄饼、糖浆、水果、米饭、淀粉质食物等等。这是长距离赛跑选手,游泳选手,职业运动员在准备一场大赛前最常用的摄生法。这样的食物可以伸长人体代谢营养物的时间,在较长的时间里产生较多的精力。」迈克尔博士说,在一次大赛前象这样吃六天食物是很安全的,但是「吃饱碳水化合物」的长期效果,目前还不太清楚。 dDo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