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78年7月18日参考消息第4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78-07-18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香港《远东经济评论》文章:《中国:农业上的困难有待克'...

    【本刊讯】香港《远东经济评论》四月十四日刊登一篇文章,题为《中国:农业上的困难有待克服》,包括两则关于中国农业问题的报道,摘要如下:农业的困难有待克服〔英〕戴维·博纳维亚
    中国的农村政策——实现全国现代化目标的关键——在各个不同地区和部门的实施正在出现着不一致的情况,很可能会引起政策上的争论。
    中国农业计划者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是反常的冬天和春旱、缺乏肥料和化肥以及仍然没法解决的某些重要的关于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问题。同时,关于什么是尽早实现农业机械化——这个目标本身也是成问题的——最好途径的争论仍然在进行着。
    无数次报道提到脱产人员的问题。
    广东省的一个公社造成了严重错误,它不仅把劳力调用到非生产方面,而且非法调运生产队的粮食。
    湖南省一位地委说,直到今年春天,“某些地区还是增产不增收,没有执行多劳多得的原则,也没有实行按劳分配。分配方案没有兑现,挫伤了干部和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
    关于农村妇女同工同酬问题,也有争议。安徽省一个生产大队承认妇女实际上插的秧比男人多,但工分等级却低于男人(一般情况如此)。
    广西省的“土政策”受到批评。那里的官员仍然受“四人帮”政策的影响,力图废除自留地,限制自留地种粮食,禁止农民自己养鸡、鸭,并砍掉超过定额的私人果树。
    数量与质量的矛盾在广东省引起了注意。有一个生产大队竟允许它的劳动生产率下降,一年不如一年。
    很多地方改了工分分配不合理的现象,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福建省的一个县曾组织了一个包括干部、会计、贫农参加的“民主小组”来处理这个问题。
    关于把基本核算单位从生产队过渡到生产大队最后到公社的政策,强调的重点显然不同。舆论的一般趋向是宣称最终要过渡到以公社一级为基本核算单位,但同时又都承认现在只有为数很少的生产队仅仅具备把基本核算单位过渡到大队一级的条件。
    奖励制度:缺肉现象,特别在广东省,情形更加严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省现调整了收购生猪奖励制度——实际是一种分红制度。广西省在前领导公布的十项禁令下,农村集市中的蔬菜、水果、木材、炭和竹器等,完全断绝了供应。现在正在逐步恢复。农村管理愈来愈受到重视。
    最多的争议似乎是围绕着到一九八○年实现机械化的问题。
    和四川一样,广东省也已经宣布决定不坐等国家支援,利用本地资源实现机械化。
    在湖南省省会长沙召开的农业机械化会议,号召农业机械厂多负责维修和调换不合格的设备,并赔偿农民因此而遭到的损失。广东省通知农民不得再把拖拉机用于运输。
    四川省的一位高级官员指出:“除非农业上去,否则工业和全国经济都上不去,即使上去了,也会被农业拖下来。”搞点副业(香港)马楚
    由于粮食和副食都是定量的而某些重要的轻工业所需要的原料也来自农产品,因此,中国政府没有任何站得住脚的理由,可以使自己对农业不如对工业那么重视,农业和工业的政策差别并不反映政府的侧重点,这是由于两个部门本身性质的差别造成的。
    总之,这个差异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文化革命中受到破坏的主要是城市里的秩序和工厂里的规章制度,除极少事例以外,农业生产或农村的农业管理制度并没有受到损害。
    第二,除去极少数国营农场以外,农民的收入并不是按照工资制付给,而是以工分计算,实际上是一种计件工资制。
    如果年终结算是负数(这种情况在某些贫瘠或气候恶劣地区可能发生),这时从理论上说是农民负债。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不必偿还给政府。换句话说,农民的收入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以收成决定的工分值以及他自己劳动所得的工分数。因此,农民十分关心收成,尽管土地或收成不属他们自己,他们也竭力争取丰收。中国的领导者可以相信农民的积极性。
    第三,虽然农民的劳动是影响收成的一个因素,但是即使他们懒散的话,正常的田间劳动程序也能完成,因为大部分农村地区都有过剩的劳力。
    由于农业劳动力过剩,人们可能会怀疑中国是否有实行农业机械化的需要。一般说来,在城市发展到使工业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前,减少农业劳动力是不明智的政策。在中国,很明显,城市还没有做出这样的准备;否则,知识青年就不会被迫离开城市到农村去。无论如何,支持农业机械化有三个原因:
    △机械化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可以用以扩大农作物区和改造灌溉系统。直到现在,前者还没有得到大面积的发展,而后者则只是当农民在冬闲时才进行的工作。
    △按照副总理兼国家计委主任余秋里在第三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上的讲话,农业机械化的目的,不仅是增加拖拉机和机引农具的拥有量,而且要使排灌系统现代化,使用更多的化肥和农药,增加用以扩大农作物区和平整耕地的机械拥有量。
    △在同上报告中,预计到一九八○年拖拉机和手扶拖拉机将各自比现在增长百分之七十和百分之三十六。据估计,到一九八○年的总台数将大致相当于每五十公顷土地有一台标准型拖拉机。这个比率大大低于大寨的样板。在大寨,每九公顷地有一台拖拉机。这个比率则更低于日本的约每公顷地有一台拖拉机的比率。简言之,中国政府的现代化标准比一般人想象的低得多。而这样一个低水平的机械化,并不能产生严重的劳力过剩现象。
    这并不是说机械化的政策是解决一切农业问题的万灵药。自五十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实行了“以粮为纲”的政策,要求每省努力做到“粮食自给”。在某些情况下,这个政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华北平原,那里大部分土地是碱性地而传统的农作物是小麦。但是碱性地特别不适合种小麦,因此,过去这里时常发生饥荒,几乎每年都需要救济。为了达到“粮食自给”的目的,当地建了很多水库、运河和机井,以便改种水稻而不种小麦。水稻是高产作物,并且有强得多的耐碱性。然而,在土地较适合于种植经济作物、农民对种植经济作物有较多经验的地区,实行“粮食自给”政策,其效果并不是很好的。在这些地方,扩大种粮区就意味着减少种植经济作物区,而在大多数情况下,经济作物的价值比粮食价值要高。因此,从贸易的角度看,“以粮为纲”的政策是否适合一切地区,是令人怀疑的。
    强调粮食生产的另一不利效果是忽视了副业生产。虽然从理论上说,中国政府宣传农、林、牧、付、渔全面发展的政策,但事实上,那些同时强调粮食和副业生产的人,就有被谴责为“走资派”的危险。例如,在中文著作中看到关于农村的描写,常把强调粮食生产和相当重视副业生产者之间的争论,说成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粮食定量本身就表明了粮食不富裕。但是,中国的定量,实际上超过多数粮食出售不受限制的国家的个人消费量。某些副食品如肉、鱼、旦、糖、动物或植物油以及蔬菜,其中有的是定量,有的是中国供应不足的,如果都能充分供应的话,根本就不存在缺粮问题。因此,缺粮问题事实上也就是缺少副食的问题。由于这一点,忽视了副食生产对达到粮食自给的目标,是有害的。
    此外,忽视副业生产也正是为什么大部分副食都是定量供应的原因。副食供应影响到生活水平。生活水平又影响到人们的情绪。人们的情绪,特别是工人的情绪,影响到工业发展的速度。工业发展的速度则影响到经济全面现代化的实现。而经济的全面现代化却是中国领导正煞费苦心地想达到的目的。因此,从这个观点来看,应该重新考虑尽快地改变目前对待副业生产的态度。
    目前的副业生产是从两方面进行的——以大队为基础的集体经营的副业生产,和以农户为基础的私人经营的副业。一般来说,这两种办法的区别,不在于技术和设备,而在于所有制和产品的分配。集体经营的副业生产产品和农作物一样,属于大队所有,必须按政府定价卖给政府。
    农民只能分到它的一部分价值,因其余部分将并入公积金。农户的副业产品则属农户自己。个别农民可以把产品以高于集体副业产品的收购价格出售,或者他们可以保留产品为个人所有。由于这些原因,农民对他们自己的副业生产比对集体的副业生产积极得多。
    因为自留地是搞私人副业的基地,中国政府应该把那些地区,如北京郊区,在文化大革命中收归国有的自留地退还给农民。政府还应该在全国农村扩大自留地面积。
    如果这些问题仍然得不到重视的话,农业机械化政策的效果是令人怀疑的。 MOQ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