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日期

1980年11月4日参考消息第3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80-11-04 19: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法报文章:《杰作的奥秘》 '...

    说在巴黎的《科学为艺术服务》展览会,展出了各种艺术杰作,说明了研究和保护它们的方法。如果没有现代的科学技术,这些艺术品恐怕不会再放光芒
    【法国《世界报》10月13日文章】题:杰作的奥秘(作者:勒贝罗尔)
    《科学为艺术服务,杰作的奥秘》展览刚刚在巴黎大宫殿开幕,它是文化遗产年的一项大型活动,展出了各种艺术杰作,说明了研究和保护它们的方法。许多机构和实验室为展览会做出了贡献,因为在物理学、化学和信息论领域里取得的重大进展,为进行科学研究开辟了新的富有成果的道路。
    这些展览的一个实例就是按照原样建造了拉斯喀山洞的公牛馆。新建的大厅从体积、颜色、壁上的绘画、光线的明暗,甚至温度都与原来的山洞一模一样。此外,还对威胁这些绘画生存的病害以及挽救这些史前杰作的方法做了说明。
    某些方法,特别是X线照相技术,就像真正的“巫术”一样。X射线揭示了一个小型埃及方尖碑的奥秘,这块方尖碑是空心的,里面有一副人类胎儿的骨胳。X线照相还做出了令人吃惊的发现:这里,伦布兰特画的一幅青年男子的肖像,覆盖了另一幅画,画面一位年轻夫人正俯身对着一只摇篮。那里,画着一位身着华丽长裙的贵夫人的画,被克洛德·德吕埃的画“亨利四世的胜利”盖住了。古代的贸易往来如果不经过分析和研究,让
    ·富凯的画“圣母哀痛耶稣之死”将仍然不为世人所知。这幅画一直挂在努昂一雷—方丹(安德尔—卢瓦尔省)的教堂里,直到1931年才引起人们的注意。人们对这幅画的绘画材料进行了X射线微量荧光和微量化学分析,通过对绘画的技巧、颜料和粘合剂的鉴定,确定了这幅画是十五世纪的作品。X线照相、红外线照相和放大照相技术则进一步确定出这幅画是让·富凯的手笔。
    科学方法还可以检验出赝品。卢孚宫博物馆保存的“圣母和圣婴”本来被认为是十五世纪锡耶纳流派的作品,但X线照相得不出这样的结论,反过来,却发现了画面上故意弄出来的裂痕;接着,进行了微量化学分析,发现这幅画使用的颜料是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的。
    科学分析还说明了古代进行的贸易往来。人们对在中东发现的铜器和青铜器进行了从整体到细部的光谱定量分析,并对其微量采样中的30多种化学元素进行了紫外光谱分析。然后用电子计算机对分析结果进行处理,知道了这些金属的来源:公元前四千年时,铜来自伊朗高原,从公元前三千年起,铜就产自安曼山了。大饱眼福书画刻印艺术在展览会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现代技术对这门艺术尤为重要。例如,紫外线荧光使模糊的字迹又变得清晰可见,激光全息照相可以对笔迹进行分析,正是这种分析进一步证明了德雷菲斯事件中那张著名的清单不是出自德雷菲斯这位犹太军官之手。显微镜检查可以发现在图书馆里肆虐的昆虫的幼虫,用显微镜还检查出一种淀粉正混到埃及纸莎草纸的文稿里。气相层析则表明大红色的羊皮纸的颜色不是来源于骨螺的贝壳,而是来源于不那么值钱的植物。
    展览会使人们大饱眼福。1959年在圣德尼的克洛泰尔一世王后的墓穴中发现的金首饰(饰针、耳环、扣钩、腰带扣、图章戒指等)是第一次对公众展出,使人目不暇接。西藏神像和阿格德的青年男子像以其优雅的风度使人陶醉。普朗塔热内的珐琅和王储的酒杯精美绝伦。布尔日教堂的彩画玻璃窗不高不矮、赏心悦目。
    如果没有现代的科学和技术,这些艺术品恐怕永远也不会再放光芒。 XDz品论天涯网


    【埃菲社华盛顿10月8日电】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位医学教授在医学史上首次对病人使用遗传工程。克莱因博士治疗两名患无法医治的血病的青年妇女,把正常基因输入骨髓细胞。
    由于他的研究引起争论,克莱因向《洛杉矶时报》发表了谈话,因为一个联邦机构正在研究克莱因是否遵守关于对人进行试验的法律所规定的准则。他治疗的第一个患者年21岁,是7月10日和11日在耶路撒冷哈达什医院,第二个患者年16岁,7月15日在那不勒斯大学综合门诊部。
    这两名妇女患了名叫次型儿童母红血球性贫血的病症,从她们身上抽出少量骨髓,把骨髓细胞暴露在能产生血色素的基因下。
    血色素是输送组织所需要的氧气的血素。之后,把抽出的骨髓细胞送回到患者身上,希望这些细胞开始正常地制造血色素。
    三个月后,结果并不令人鼓舞。
    这位博士对该报说,还要过几个月才知道这次试验是否成功。目前这两名妇女活着,情况良好。
    这种病症在美国是少见的,而在地中海国家是普通的,因此,克莱因说,他在美国国外做了这种试验。
    迄今为止,遗传工程只在实验室里进行,一般的科学信念是,还需进行数年研究才能把遗传工程应用于人。 XDz品论天涯网


    【美《读者文摘》十月号文章】题:明信片成了热门收藏品
    1965年,伦敦会计师浦曼用一便士买了一张明信片,上面是十九、二十世纪更替时期画家阿方斯·穆查署名的“新艺派”作品画的是一个罗衣曳地的长发妇人。最近这张明信片的价值鉴定为一百镑,比原价涨了24,000倍。浦曼的经验,让人明白为什么明信片正成为最热门的收藏品之一。
    据估计,西欧和美国共有一百万名认真搜集明信片的人。新成立的收藏家会所如雨后春笋。去年西欧举行了三百多次明信片展览会,前往参观的有几十万人,有的还从澳洲、阿根廷、日本等地远道而来,总值港币24,000万元的数百万张明信片转了手。不少拍卖行,包括有名如伦敦的苏富比公司,现在也拍卖明信片。
    明信片种类多少,没人知道,但估计最少也在一千万种以上,主题无所不包。巴黎一位收藏家珍藏1500张1914年以前的愚人节卡片;另一位则专门收藏以墓碑和坟场为主题的。历史学家视旧明信片为社会史的珍贵资料,记载了许多史籍所没有记载的事件,例如1900年左右在布列塔尼举行的一次婴儿选美会,1904年圣彼得堡(列宁格勒)一家大服装店的火灾等,都印在明信片上。英国作家华特豪斯说:“明信片写出了日常生活史。”
    据说明信片是奥地利经济学教授赫曼发明的。1869年,他说服奥国邮政局提供一种普通信封邮件的廉价代用品。施行的头三个月,便有三百多万张明信片寄出。到了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明信片在欧洲和北美已普遍使用,和摄影技术结合之后,流传更广。有些专家认为第一张摄影明信片是1889年巴黎博览会印发的,上面当然是崭新的艾菲尔铁塔。今天,差不多每一张明信片都可以估价,这就要归功于法国收藏家席拉和雪尔·纽丹最先编辑出版的年刊“‘纽丹国际明信片专集”。该集附350余幅插图,内有各种明信片的背景资料,分类法、买卖商和收藏家名单,以及专用辞汇一览表等。不少有资格成为收藏家的人拥有大量明信片而不自知。据估计,欧洲起码有3500万张1914年以前的明信片藏在陈箱旧柜里无人理会。收藏家英国退休陆军军官浩特说:“翻箱倒柜是第一步。”
    搜集较近代的明信片机会很多,所费无几。除了周年纪念卡之外,以艺术展览、大型会议为主题的明信片,以及各种商店、酒店、制造商和各行业印发的宣传卡,都是初入门者收藏的好对象。这些卡最好和独特的事件有关,上面的照片要精美,以他处没有出现过的为佳。其他条件相同的话,盖有邮戳用过的明信片,比未用过的更有价值。 XDz品论天涯网


    【法新社日内瓦10月22日电】题:十多亿人身患热带病或受到热带病的威胁
    在世界卫生组织召开的有关热带病问题的一次学术讨论会结束后,日内瓦人士说,今天世界上仍有十多亿人身患热带病或受到热带病的威胁。
    另外,在热带地区的许多国家里,为了达到经济目的,生态环境被破坏,这就加剧了某些热带病的影响,这些热带病不但没有缓和,而且越来越严重。这次讨论会研究了下述6种热带病: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锥虫病(非洲的昏睡病)、利什曼病和麻风病。目前,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世界银行的援助下,世界卫生组织的专门计划正在研究上述疾病。这一专门计划是1976年提出来的,其目的是要制造出疗效更佳的药品、疫苗,更好地进行检查和采取其他手段,以便控制这些疾病及其传播“媒介”(昆虫等)。
    经过这次学术讨论会,至少可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抗疟疾菌苗的研究工作“进展良好”。现在主要是要研究如何延长抗疟疾菌苗的疗效期。关于昏睡病,情况好转的希望不大。现在每年约有2—3万人患昏睡病,而且大都是致命性的。关于麻风病,与会的医生们对研究出一种新的诊断法表示满意,这种方法能在出现临床症候以前就发现疾病。 XDz品论天涯网


    【日本《朝日新闻》9月20日报道】题:比糖甜3000倍的甜调料,既不会患虫牙、肥胖症,也不会致癌
    日本已经先于世界各国出售一种和虫牙、肥胖无缘的、爱吃甜食者值得一尝的新的甜调料。那就是从西非产的植物红果中提取出来的“索马丁”。据说,这种甜调料甜的程度是糖的3000倍,是迄今人们所知道的物质中最甜的。“它是经过7年试验的结果,毫无突变原性和致癌性等”。是超糖时代的一颗新星,也许会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这种新调料“索马丁”,是真正的蛋白质。结晶为灰白色,抗酸,也比较耐热。没有糖精那种苦味。甜味很象糖,但又稍稍不同,甜味出得晚,慢慢扩散,能持续很久。它有容易挥发的食品香味成分,所以也有增加食品香味的作用。
    索马丁甜的程度,在通常的使用范围内,是糖的2500——3000倍,超过日本大量使用的天然甜调料斯特维奥赛德和人造甜调料糖精(都是糖的300倍),是迄今人们所知道的物质中最甜的一种。
    由于用量少,所以热量近乎于零,而且也不会导致生虫牙。这一点已由美国国立齿学研究所通过动物实验证实。
    这种甜调料含在一种葛郁金科植物成熟的果实内。这种植物高约2米,叶子呈卵形,向四面八方伸展,生长在从西非的塞拉利昂到扎伊尔的多雨的林区。果实一年收两次,红色三角锥形。当地居民很早以前就开始食用了。1841年,一个英国外科医生把它介绍给欧洲。1968年从中提取出了索马丁。英国制糖公司塔特—莱尔糖业公司在西非和东南亚,把它作为椰子和橡胶园中的杂草进行人工栽培取得成功,并确立了提取索马丁的技术。
    因为是蛋白质,所以进入体内后,可被分解成氨基酸。该公司正在办理向英国卫生部和美国食品医药品局出售的手续。由于日本对天然物没有限制,所以就提前在市场上销售了。 XDz品论天涯网


    【美《华盛顿邮报》7月13日消息】题:鸟身上带的流感病毒对人可能是个威胁
    研究人员查出了大西洋里5百只海豹的死亡是一种流感病毒造成的,他们说,这种病毒传染鸟类,而且可能导致影响人的一种新型流感菌。
    昨天在新英格兰水族馆的一个工作间里,一个由14名研究人员组成的小组,鉴定了过去六个月里造成从缅因到康涅狄格一带海豹死亡的疾病是“动物流行性肺炎”。
    安大略圭尔夫的圭尔夫大学的一位动物病理学家杰拉西说,解剖了4百多只海豹尸体后得出的结论是,这种肺炎是由一种病毒感染引起的,可能还有一种细菌引起并发症,这种细菌已鉴定为菌质。这些科学家说,这种病毒与一种影响鸟类的菌株有密切的关系。几年前,一种类似的病毒曾在欧洲家禽中引起了一场严重的流行病。
    孟菲斯圣朱迪儿童医院的病毒学家韦伯斯特博士说:“这项研究成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是关于鸟病毒转移到哺乳动物身上的第一个有记载的例证。”
    韦伯斯特是一位研究动物病毒的专家。他说,有证据证明,有几种动物流感已进而感染人,造成疫病流行,例如1968年香港流感,它同一种鸭流感和1976—1977年的猪流感在基因方面有某些类同之处。
    据信1918—1919年造成世界范围大约2,000万人死亡的那个流行病是从猪传染开的。韦伯斯特说,接触这些病毒的研究人员没有受到不良影响,但是他说,病毒基因结构的可能变化能使它对人有传染力。
    海豹流行病开始于去年12月,以科德角韦尔弗利特附近的比林斯加特肖尔岛上的冬季群栖处的年轻海豹的死亡率为最高。从缅因到康涅狄格都有海豹死亡的消息。新英格兰水族馆馆长普雷斯科特说,今年早些时候进行的一次调查表明,科德角一带的海豹竟有20%得了这种流行病。 XDz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