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日本《每日新闻》二月二十一日刊登该报编委小木曾功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中苏对立的漩涡,中国慎重地接近亚洲国家》,摘要如下:
    在万隆会议开过恰好二十年的今天,中国对东南亚和南亚,仿佛已慎审地开始了外交活动。考虑到苏联针对亚洲越来越积极地开展外交活动,中国进行这种活动是不消一说的。与此同时,为了给东南亚国家根深蒂固的同台湾的政治、经济关系打进一个楔子而进行这种活动,也是一清二楚的。对于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五个成员国,借同中国有邦交关系的马来西亚的首都吉隆坡这块地方,从二十一日起也开展了乒乓外交。但是,中国要在这一地区的外交竞赛中一再得分,从过去的经纬来看,似乎是相当艰难的事业。
    中国的《人民日报》(一月五日)全部列举了马来西亚等五国的名字,对东南亚国家联盟作了积极的评价。
    《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和《解放军报》三家报刊共同撰写的元旦社论和在先前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等,也使人感到了中国的亚洲外交的“起动声”。
    但是,中国越想正式展开亚洲外交,就会越发使东南亚引起对空前激烈的文化革命外交的回忆,不得不面临除菲律宾外同东南亚国家联盟各国都有邦交关系的苏联的反击。这是不言自明的。
    苏联对亚洲的接近,是从一九六八年开始的。同年春天,柯西金总理访问了印度、阿富汗、伊朗和巴基斯坦,苏联太平洋舰队也访问了印度洋沿岸各国,加紧同东南亚各国建立外交关系。
    在经济方面也是如此,例如同马来西亚之间签订了经济和技术合作协定,由苏联购买这个国家出产的橡胶,继美国之后上升到第二位。象印度尼西亚所表现的那样,东南亚国家联盟各国正努力通过使实现越南和平之前对美对日一边倒的经济靠向苏联集团,以此来削弱华盛顿和东京的影响力。另外,在对苏联集团接近的背后,也隐藏着准备将来对华关系正常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中国的影响这样一种目的。
    另一方面,美国正在减少对亚洲的援助,以纠正过去那种过多插手的情况,这必然会使得过去在该地区的美中苏势力均衡发生变化。
    苏联在中国对亚洲的外交开始动起来之前,为了先发制人,已于七四年向这个地区派遣了副外长费留宾,并向马来西亚派遣了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团。
    对于没有邦交的菲律宾,也于七三年派遣了经济代表团,苏联船只一年有六百艘在新加坡停泊。据说,在新加坡开设了分行的莫斯科人民银行以低于国际利息的金融成本向东南亚的非产油国提供了美元贷款。
    苏联在亚洲的存在,除了菲律宾以外,都是由国家关系保证的。新德里同莫斯科也由印苏友好和平合作条约连接起来,苏联在印度的影响是大的,中国的亚洲外交在各地都不能不与“苏联的厚墙壁”对峙。
    还有,北京的亚洲外交也必然不能不同中国正在把与之增进友好作为外交基调的日美两国在亚洲的政治、经济利害,复杂地纠缠在一起。因此,北京轻举妄动,就很可能同中国“改善与日美的关系,同西欧国家密切关系”这一外交基调发生背道而驰的矛盾。
    再加上掌握印度尼西亚实权的军部对中国的戒心还是很强烈的。对泰国、新加坡和菲律宾等国来说,可以说也有这种情况。
    在这种环境下,中国外交积极地动起来,对中国来说当前较之有利方面更容易产生不利之处。所以,中国的外交活动势必慎重,不得不采取低姿态。它将致力于乒乓等体育外交和有助于在亚洲煽起对苏戒心的情报宣传活动。
    为此,首先将提高谴责苏联外交的音量。隔了二十年之后,中国的亚洲外交仿佛已经开始。
    【本刊讯】南斯拉夫《新闻晚报》二月二十日以《表面的平静是危险的》为题刊登南通社驻北京记者沙拉诺维奇发自北京的一篇报道,摘要如下:
    党的月刊《红旗》第二期在此间引起了热烈争论,在外国观察家中意见十分不一。争论之所以发生,是由于下述事实造成的,即这期杂志可以说是紧接着期待十年之久的人大会议结束后出现的。许多人曾认为,“文化革命的风暴”业已过去,平静时期开始了。
    这期杂志的尖锐调子比其他任何时候提得都更加有力。
    人们认为,对私有制,即自留地等的批评是与刚刚通过的承认私有制存在的宪法相矛盾的。
    在这里,很明显也是毛泽东主席的观点,即认为,表面的平静是危险的。其背后隐藏着阻止向前发展的东西。
    因此在这个有八亿多人口的国家里解决办法是保持“紧张”,保持一定程度的紧张,即革命气氛,这有助于管理如此众多的人口,有助于动员他们并不要求物质刺激的诚实地工作。而这也正是进步的前提,增加积累的前提,即“新的跃进”的前提,这一跃进将会缩小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鸿沟。
    这种“革命的紧张”将会尽可能地继续下去,当然会出现一些波浪。在现时来说,这种波浪正值直线上升,这是完全有计划的,有目的的。
    这同宪法毫不矛盾,而只是对宪法的进一步解释,也是对私有制的解释,因为宪法已公开承认这一事实,并预言私有制要有一个转化过程。那么为什么这一过程不马上开始?鉴于上述一切,新的“直线上升的波浪”不应理解为是要来一阵暴风雨,而是新的广泛动员,是新的大规模发展,这一发展通过一阵浪潮将会导致更大的政治经济动员和巩固。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二月十一日刊载美国马萨诸塞理工学院地球和行星科学系主任弗兰克·普雷斯的一篇文章,题为《论地震预测》,摘要如下:
    地震预测是象占卜和星相学一样古老的一个课题。
    近几年来,地震预测的研究在科学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许许多多地球物理学家和地质学家,主要是美国、苏联、日本和中国的科学家在从事以地震预测为直接目标的研究。这些研究者中的大多数人相信,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中国的预测研究计划可能是规模最大的。
    苏联,中国和美国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地球地壳发生的可测量的变动是地震的预兆。若获得进一步进展,就能提前许多年预测到大地震的发生。
    专家们还期望也研究出一种短期预测的方法,可以在几周或几天内测量出来的方法。有了这双重的能力,就有可能制订一种补救的策略,这肯定能够减少伤亡和财产的损失。
    若能提前很长时间预测到具体的地震事件,就能促使在受影响的地区加固现有的不稳固的建筑物,而且可以使当局执行现有的条例,并考虑修改新建筑的建筑规定和土地使用规定。
    这样就可以展开关于防震措施的长期民众教育运动。实现了短期预测就可以制订救灾计划,就可以实施从单薄的建筑物,或特别易燃的、或危险的地区,例如可能发生塌方的地区撤出的措施。
    如何把地震预测的消息通知公众的问题以及这样的预报(以及可能是错误的警报)产生的后果问题,现在正在研究。
    我认为,美国的计划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不可能在十年之内使预测成为现实。在现在的经费数字的情况下,许多可能是重要的方法不能进行试验。甚至现在,积累的资料超过了整理研究的能力。
    由于缺乏资金,有很多研究人才的大学和工业部门没有充分参加这项工作。若一年再增加三千万美元,就能使预测成为在十年之内能实现的目标。
    【合众国际社旧金山二月十八日电】人们认为加利福尼亚州最终肯定要发生大地震,为了同这场地震竞赛,科学家们现在说,他们只要再过两年就有能力预报这种灾难了。
    有名的一九○六年旧金山地震在里氏震级标度上是八点三级。
    这个州的大部分地方断层线纵横交叉,在少数开阔地区可以明显看到。但是一般说来,没有人看到圣安德列斯断层的西侧以每年一英寸的速度向北推移这个过程。
    地震是不断增长的应力造成断层一侧的陆块突然折断与另一侧形成新的排列时发生的。
    目前美国地质考察局正在旧金山以南一百英里的霍利斯特地区加强考察这一过程,那里每年要发生四、五次中等地震以及数以千计的小地震。
    一九七三年政府沿一条长三十英里的断层设置了一百五十架仪器来进行测量。去年感恩节发生了一次中等地震,使科学家们证实了他们的预报能力。
    他们在发生地震的前一天预测了这次地震。他们惊讶地发现,三类情报显示了同一结论。
    他们当时认为,每一类情报都表明即将发生地震,但是谁都没有预料到这些测量结果证实了其它测量结果。这些仪器是:
    测量地球表面倾斜的倾斜度测量计。发现在发生地震之前地面倾斜度要颤动大约十天。
    测量磁场的轻微变化的磁强计。随着应力在地下积聚,据信磁场要受到岩石的传导性变化的影响。
    测量远处无关地震的压力波的地震仪。压力波在穿过即将发生地震的霍利斯特地区时减慢。
    在感恩节事件后又发现了还有第四项仪器也曾经发出同样的信息。这就是激光计,它们的射束准确地测出穿过断层的两个固定点之间的二十英里距离。
    这些事态发展使麦凯尔维宣布对预报工作的前途产生了巨大的新信心。麦凯尔维是华盛顿地质考察局局长。
    全国地震研究中心分析了霍利斯特的资料,那里的专家们说他们希望再过两年能够对受考察地区的中等和较大地震发出明确的预报。
    下一步将是沿旧金山、洛杉矶和六百英里长的圣安德列斯断层的其它部分布置仪器网。
    地震学处处长伊顿猜测,建造和管理这个仪器网每年要花费二千万美元。首席科学家华莱斯预示,最终将能够在地震发生前若干小时极准确地测出来。
    如果他们没有说错,那么将在易于发生地震的地区,如东京、南美洲西海岸、地中海东部建立类似的仪器网。
    长期以来日本人和苏联人一直在研究预报问题。苏联人报告,在堪察加用监测岩石的导电性的方法,在塔什干用测量井水中放射性气体的办法成功地预报了地震。
    有了准确的预报,死亡就可以减少。可以事先把水库里的水放掉,警告人们不要呆在家里和动员救灾工作。
    但是预报一定要准确。专家们已在担心由于错报引起的在法律上应承担的责任:市民的大量出走,取消集会、劳动力的请假和总的经济混乱。
    去年,全国科学院开始准备地震预报的新时代。它成立了一个委员会来研究在法律上应负的责任问题。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