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回望近现代史,总让人感叹于中华民族之灾难深重、命运多舛,救亡图存之岁月多艰、惊天动地。1931年,穷凶极恶的侵华日军踏进中国,积贫积弱、风雨飘摇的中华民族骤然陷入“最危险的时候”。家国破碎、山河喋血。生死存亡关头,中国共产党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一大批中华民族的英雄壮士用血肉在祖国的河山筑起了一道道不朽的长城。历史再一次让人们清晰地看到,人民军队因何是人民自己的军队,人民军队英雄品格因何铸就,人民军队因何能够爆发出惊人的战争伟力!
(一)老团长抛出的问题让人刻骨铭心,因为答案如此不忍细看
三天两夜的火车、两天一夜的汽车,把我们那批新兵送到了遥远西陲的一个边防团。恰巧,满头银发的老团长就曾在晋西北抗日前线参加过多次战斗、获得旅团授予的“抗日英雄”称号。他在礼堂给我们新兵讲话,站着讲,不坐,他臀部被日军的炮弹炸伤过,坐久了就痛。他讲得最多的是抗日战争中的战斗经历,但他讲的是战例、部队的勇敢顽强和英雄气概,不吹嘘自己。讲到最后,他双手叉腰,抛给我们一个问题:“抗日战争虽然以中国人民的胜利告终,但今天我们每个军人都要思考,日本那么一个弹丸小国,为什么敢对人口是它十倍、国土面积是它近三十倍的中国发动侵略战争,而且在短时间内就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台下立即窃窃私语,举起许多只手。但老团长双手往下压了压:“我今天不要你们急着回答,我只要求你们每个人都必须在心里认真去想这个问题,想明白了,就会懂得怎样做一名合格的革命战士!”
老团长喜欢看篮球比赛,每年新兵来到部队,他都要组织一场新兵与老兵之间的球赛。通常情况下,都是老兵队大比分赢球。但这一次,老兵队输了。团长铁青着脸怒斥老兵队:“你们队员比新兵队多,个人技术比新兵队好,又有长时间的训练磨合,但你们却输了,为什么?因为你们今天的表现,就像当年日寇铁蹄践踏下的中国,人心不齐,没有配合,各打各的,一盘散沙!”老团长的这番点评,令我心中豁然一亮,这不正是对他给我们新兵讲话时那个提问的一种回答吗?
事实上,早在中国的明朝时期,日本就开始了对我东南沿海的骚扰和侵略。16世纪末统一日本的庄园主丰臣秀吉敲着中国地图说过一句惊人的话:“誓将唐之领土纳入我之版图……灭亡中国,迁都于中国,天皇居北京!”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形成的日本军国主义,更是将穷兵黩武和侵略扩张作为立国之本。一个日本军阀曾吹嘘说:“只要给我派出3艘巡洋舰、1个师团,用1个星期就可以灭掉中国。”此言何等嚣张狂妄!但一个令人悲怆的事实是:抗日战争期间不少伪军投敌,鲜有人挺身反抗;南京大屠杀时十几个日本兵看押上千俘虏,这上千俘虏如同上千只绵羊,无一人敢带头搏命;在沦陷区,往往一个班或者一个排的日本兵竟然统治着一个县城……
再想想老团长向我们抛出的那个问题,那一问焉不振聋发聩!
(二)民族存亡的关头,谁在力挽狂澜
我在部队从事文学创作后,一直想写一部抗战题材的作品。于是我研读史料,调查采访,搜集素材,不断有所收获。然而就在近几年,不时听到一种声音,说抗战的主力军是在正面战场上对日作战的国民党军队,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只是在敌后打打游击而已。
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对日作战不假,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在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也是真,但谁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还是让事实说话吧。
日本侵略者1931年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是中国共产党率先提出武装抗日的主张,发表《八一宣言》,呼吁国民党政府立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随后召开瓦窑堡会议,斡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的第二天即通电全国,号召“团结起来,筑起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在洛川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国共产党说到做到,4万多名红军指战员以抗日大局为重,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万余名红军和游击队员组成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众多抗日武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深入敌后,游击作战,与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抗日军队形成合力。从卢沟桥事变到抗战结束,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共进行作战12.5万多次,歼灭日军52.7万余人、伪军118.7万人;许多战役(战斗)成为经典战例,如:平型关战斗、阳明堡夜袭战、神头岭伏击战、黄土岭战役、百团大战、晋察冀边区冬季反“扫荡”、车桥战役……
不胜枚举的战例,60余万人的伤亡(其中包括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新四军第4师师长彭雪枫等一大批高级指挥员),构成了人民军队英勇抗战的恢弘画卷。至抗战相持阶段的中后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在敌后所抗击的日军,已占侵华日军总数的75%,极大地牵制和重创了日军,使其不得不调集重兵对八路军、新四军展开围剿,因而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也就转化为抗日的主战场。这一点,可以看看日伪军是怎么说的——北平伪政府的《新民报》1943年12月4日载文:“中共军……潜行于地下,发动正规军二十万,配之以六十万之农民游击队,与组织突破二百万之农民自卫团……吾人对解决大东亚战争之关键之中国事迹之终局,乃在解决中共军……”再看日本《朝日新闻》1944年1月15日刊发的一则电讯:“华北军发表昭和十八年(1943年)年度综合战果,充分说明了过去以重庆军为对手的华北军,在今天已完全转变为以扫共战为中心的事实……敌大半为中共军……交战回数一万五千次,与中共军的作战占七成五。我方收容的十万九千具敌遗尸中,中共军约占半数。而七万四千的俘虏中,中共军所占的比率则只有三成五。这一方面暴露了重庆军的劣弱性,同时也说明了中共军交战意识的昂扬……”
对此,谁还能有什么怀疑!
(三)时间在往前走,英雄的面孔已成永恒,而对那场战争,我们亦须从记忆的平面升华至记忆的深度
70多年前那场旷日持久的抗日战争,如果仅仅停留在记忆的平面是不够的,还要有记忆的深度,惟此才能使悲剧不再发生,屈辱不再重演,生灵不再涂炭!
那么,何谓记忆的深度?这就是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何谓抗战精神?习主席对此有过精辟阐述:“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正是有着这种精神,在国难当头之时,人民军队高擎民族气节与理想信念的旗帜,血火淬炼,涌现出无数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
冷云——东北抗日联军妇女团指导员,为掩护大部队突围,她带领其他七位女兵毅然放弃渡河,与日伪军展开激战,在背水弹尽的情况下,冷云对大家说:“我们是共产党员、抗联战士,宁死也不做俘虏!为祖国的解放而战死,是我们最大的光荣!”她们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乌斯浑河,高唱着《国际歌》集体沉江。
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掩护部队转移,五位战士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顶绝路。日伪军误以为咬住了八路军主力,遂发起猛攻。五位战士临危不惧,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最后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
……
还有另一种抗日豪杰,比如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在中华民族遭受日寇铁蹄蹂躏的危亡时刻,毅然回国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谱写了《到敌人后方去》《黄河大合唱》等音乐作品。尤其是《黄河大合唱》那雄浑激扬的旋律,发出了抗日救亡的冲天怒吼,呼唤着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和战斗精神……
鲁迅先生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人民军队中不计其数的抗日英雄身上,闪耀的就是“民魂”的光芒,他们也是肉身凡胎,却有着如此壮举,皆因为他们有理想、有信念、有筋骨;他们在抗战的烈火中燃烧自己,提炼出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一精神财富凝聚成中国军人的铮铮铁骨与核心价值,必将在人民军队鲜红的血脉中代代传承!
写到这里,我想起毛泽东同志的一首十六字令:“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在关系到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和这支军队所生发的抗战精神,就是“赖以拄其间”的中流砥柱!
军史顾问: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 彭玉龙 李 赟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