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伟平 尹帮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与“怎么建”的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不断创新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共产主义价值观在当代中国实践中的具体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地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与“怎么建”的统一。它内蕴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和目标,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路径。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自觉的产物
所谓核心价值观,就是在一定的文化价值观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或支配性地位的观念,是标志一个文化价值观体系之性质的观念。①核心价值观是一定价值主体精神文化的灵魂,是其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根基。一定价值主体往往通过核心价值观对自身进行自我设计、自我建构和自我认同,明确地回答“我是谁”“我要做什么”“我要往哪里去”等“哲学三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自身进行自我设计、自我建构和自我认同,明确地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做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往哪里去”之类根本性问题,(公众号: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并在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比较中彰显自己的特色和个性。如果缺乏立足中国文化传统和具体国情、优越于西方资本主义“普世价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么,“社会主义”的本质就可能不够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就可能不够鲜明,“中国道路”的前进方向就可能给人不确定的印象;就难以在国际交往中抢占理论上和道义上的“制高点”,难以在舆论宣传领域占据主动和主导地位,从而解决近代以来一直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妖魔化”的时代难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我认识、价值自觉的产物。它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不断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共产主义价值观在当代中国具体化的产物。
19 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旨在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和压迫,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彻底解放、人与社会自由全面发展为内核的共产主义价值观,在西欧率先开启了波澜壮阔的共产主义运动。“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以列宁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俄国化,取得了苏维埃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从此翻开了光辉灿烂的一页。但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知一直处在摸索之中。“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①其间,由于不尊重客观规律、思想和模式僵化、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等问题造成了严重的失误。20 世纪末期的“苏东剧变”,庞大的苏东社会主义阵营短时间内土崩瓦解,令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损失,也令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创立的共产主义价值观受到不少攻击和质疑。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毛泽东等坚决反对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俄国革命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主张确立中国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的主体地位,通过自己的调查研究,向群众和实践学习,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宗旨,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群众路线,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公众号: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一直处在摸索之中,我们党提出了改变中国“一穷二白”面貌,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但实践中却没有始终不渝地加以贯彻,社会主义建设遇到了诸多困难,积累了经验与教训。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了,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忽视群众利益的维护和民众生活的改善,让“我们吃了一个大亏。”
20世纪80年代,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痛定思痛,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刻反思。邓小平在总结“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时诚恳地说:“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③面对积重难返、百废待兴的困难局面,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冲破了教条主义的干扰,重申了毛泽东创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地将社会发展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勇敢地开启了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
鉴于“社会主义是什么”尚未完全搞清楚的现状,邓小平声称自己是“实事求是派”,明智地倡导“不搞争论”④,主张以“三个有利于”为价值标准(即“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2页。),用“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大胆地试,大胆地闯”②。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理论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国两制”等震惊世界的创新性思想,(公众号: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在实践中更是通过踏实苦干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国民生产总值已经高居世界第二,广大人民“全面脱贫”,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在探索过程中,邓小平逐渐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的概括——“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③,并以此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走向深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④。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⑤在新时代,改革开放进入了“深水区”“攻坚阶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面深化改革究竟如何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究竟往哪里去,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摆在党和人民面前的一个全新课题。“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⑥置身新的时代背景,面对新的实践诉求,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必须树立理论自觉和价值自觉的意识,创造性地凝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价值层面深刻地回答“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两个内在相关的问题。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论自觉和价值自觉,中国共产党开始聚焦从价值维度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2006 年10 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要概念。党的十七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⑦;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⑧(公众号: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2017年10月,党中央立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全局,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定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于统治地位,具有引导、规范作用的价值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价值观念。它是反复征求各方面意见、综合各方面认知、凝聚各方面共识做出的价值论断,反映了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觉醒和价值自觉的产物,它的提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历史性事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12个基本范畴,是一个内容丰富、层次分明的有机整体。在国家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体现国家的性质、理想、价值信念和具体的发展目标,回答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的问题。“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对近代中国所遭受的侵略和屈辱的铿锵的历史回答,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现实目标。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人民对于社会生活的美好期望,回答了广大人民希望“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的问题。“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既描绘了理想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渗透着一个社会评价是非善恶的价值尺度。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回答了我们“应该做什么样的公民”的问题,同时也为广大公民的价值追求设立了清晰的目标,明确了广大公民立身处世的基本价值规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相互区别、各有侧重、各具特色,但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辅相成,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系统地“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①。(公众号: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创立的共产主义价值观与中国具体实际、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价值思想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表征着当代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程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引领。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表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价值表达,从价值维度深刻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两个高度相关的问题,具体且深刻地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
根据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国家的思想文化建设必须以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人民群众的丰衣足食为基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深受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欺凌,吃过太多贫穷落后的苦,人民“富”、国家“强”,始终是人民的渴盼、民族的愿景和国家的期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逐渐清晰地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②“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③;(公众号: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而且,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必须通过更有效率地调动资源来组织经济、社会的发展,比资本主义更快速地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升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体现出来。在此基础上,因为“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还必须更合理地“分配蛋糕”,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平等”“公正”的需求,实现全面脱贫、“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④。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彰显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相对于弱肉强食的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性和强大生命力。
在中国人民获得解放、建立了全体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制度之后,民主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显著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是被资本所操纵、被金钱所腐蚀的虚伪的民主,是少数资本家和特权阶层的民主。而社会主义民主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全体人民当家作主”,是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的“全过程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①。这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②民主是以法治为基础和保障的,全体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地位、广大人民的合法权益和依法行使民主权利,都需要法治加以确认和保障。在全体人民当家做主、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过程中,国家的一切权力都属于人民,各级行政人员都是“人民的公仆”,必须“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严格依法办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整个国家在党的领导下,把社会各方面都纳入法治化轨道,全体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
“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③“文明”是人类创造的一切文化成果的总和。人民精神生活的充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前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④。从外延来看,“文明”涵盖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五个方面。物质文明表现为生产力快速发展、社会财富极大丰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并且能够更加公平地使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公众号: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精神文明表现为文化投入持续增加、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全覆盖、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提高,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广大人民的精神生活日益充实,道德水准稳步提升。政治文明表现为人民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和政治素养不断提高,国家治理水平不断改善,治理能力不断增强,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不断建立健全,法律体系日趋完备,立法、执法和司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文明表现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平衡发展,民生不断改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整个社会呈现稳定、和谐、欣欣向荣的景象。生态文明表现为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入人心,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建设、共同生活于“美丽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⑤“和谐”是“和而不同”的“多样性的统一”,它包括人与自身的和谐,即身心健康;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即社会和谐;民族、国家之间的和谐,即世界和平;人与自然的和谐,即生态文明。中国哲学讲究“天人合一”,中国文化“以和为贵”,中国人做人做事讲究“适度”,推崇“中庸之道”,这给中国烙下了深厚的和谐文化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⑥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文化传统虽然重“和”,但在历史上,传统的和谐思想受封建专制制度的限制,往往成为统治者获取政治合法性、维护既定社会秩序的手段。西方资本主义虽然也向往“和谐”,但它建立在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础之上,注定被贪婪的资本和“资本的逻辑”所支配。虽然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改善劳动环境、提高工人待遇、建立社会福利政策,暂时缓和了社会矛盾,(公众号: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使得社会貌似呈现出一派“和谐”景象,但它不断加重国家的财政负担,不断透支国家的未来,从根本上看无法实现长久、可持续的“和谐”发展。只有迈入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才能在全体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有效地解决各种“矛盾”,实现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乃至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谐”。马克思曾经构想,共产主义社会必定是一个和谐社会——“这种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①。只有在消灭了私有制和“资本的逻辑”、没有压迫和剥削的共产主义社会,全体人民当家做主,成为国家的主人,每个人的发展不再以压迫、剥削他人为条件,才能真正实现自主自立、自由全面发展。
公民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支撑,是国家价值目标和社会价值取向得以实现的基础。只有每一位公民具有爱国情感、敬业乐业、多做贡献,国家才能摆脱积贫积弱、落后挨打的局面,才能从“站起来”“富起来”进一步走向“强起来”。只有每一位公民以敬业乐业的态度“为人民服务”,诚信、友善地与人相处、合作,才能创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环境,彰显社会主义国家大家庭的文明、和谐。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本质之间具有内在统一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答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定位和发展方向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之魂”,是新时代社会主义中国奋勇前进的“航标灯”。如果没有理论自觉和价值自觉意义上的、反映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价值观,那么,我们就不可能真正弄懂“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也不可能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给我们提供什么样的愿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指引我们走向何方。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类共同价值的双向互动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②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核心价值观,一方面必须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凸显其“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另一方面,又必须承接全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和“人类共同价值”,凸显其世界潮流、国际视野和全球共识。后者蕴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和对未来世界的价值构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化背景下倡导的“人类共同价值”,是反映全人类的立场和根本利益、世界人民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价值观。
价值观具有鲜明的主体性。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价值观(特别是核心价值观)与该民族、国家具有同一性,是该民族、国家的人民长期生活实践的产物,是该民族、国家的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价值表达。由于不同民族、国家的自然条件、历史发展进程不同,文化传统、利益考量不同,因而其核心价值观往往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或者说“个性”。即使是同一民族、国家,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也可能形成不同的核心价值观。(公众号: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尽管各民族、国家的核心价值观是多样化、差异化的,具有相应的地域性或民族性,各民族、国家理应珍惜、维护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但也应该尊重、宽容其他民族、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并基于这种多样性、差异性而发掘其中的共通性和普遍性。毕竟,特殊与普遍不是完全对立的,“特殊中有普遍”。例如,不少民族、国家的核心价值观都推崇“仁爱”“平等”“公正”“诚信”“友善”“和谐”之类的德性,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类“道德金规则”。
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③人类共同价值是人类长期历史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凝练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念、信仰和理想,包含着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什么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怎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体构想,各民族、国家处理国际关系时相互交往、沟通、合作的基础,是构建全球治理新体系和国际关系新秩序的共同价值准则。
二战以来,随着信息科技、交通工具特别是资本所驱动的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跨地区的全球性问题日益凸显,人类历史正演变为马克思论述过的“世界历史”。各民族、国家面临的生存环境、活动空间的超地域性,必须处理的资源、环境、市场、文化冲突等全球性问题的相关性,不断冲破以往历史实践中形成的狭隘视野和封闭意识,(公众号: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突出民族、国家之间的公共利益和共同诉求,彰显“地球村民”的“类意识”和整体精神。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各民族、国家秉持“天下一家”的理念,反对各种形式的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摒弃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从整体和全局的高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倡导各民族、国家在公共利益和共同诉求引导下,凝成基本的价值共识,构建休戚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合理、公正的国际新秩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类共同价值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是内在关联、相互作用、辩证统一的。我们不难发现,人类共同价值的“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富强、平等、公正、民主、自由”等,在概念或者概念的含义方面几乎是相同或者相通的。
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背离人类共同的文明发展大道的结果,而是在全球化、信息化、智能化背景下对人类共同价值的吸纳和发展,它与人类共同价值在方向上具有一致性。
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与人类共同的先进的价值理想息息相通。借鉴、吸收全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和人类共同价值,既是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又是超越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实际需要。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①如果背离全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和人类共同价值,甚至像新中国成立后“左”的时期那样,“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意气用事、不计后果地“对着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可能偏离时代发展的潮流、文明发展的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广大人民群众都难免遭受损失、付出代价。
俄国“十月革命”以来,中国正是顺应了世界浩荡的历史潮流,选择先进的社会主义才拯救了苦难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是向世界开放、日益融入世界,吸纳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依法治国、生态伦理等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才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和“中国道路”。迈入新时代,党中央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更加关注时代和世界的发展趋势,积极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将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人类共同价值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视野和未来发展方向。
另一方面,人类共同价值虽然是一种“底线价值”,但必须以先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汲取、消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否定不人道、不合理、极其虚伪的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后,对一种更人道、更合理、更先进的人类共同价值的追求和实践。它与西方资本主义的“普适价值”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资本主义的“普适价值”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之上,无法摆脱贪婪的资本和“资本的逻辑”的支配。从表面上看,资本主义社会人人“生而平等”,都享有自由表达、民主投票的权力,享有各种各样的人权和成功的机会;但实际上,整个社会遵循的只是“资本的逻辑”,通行的只是“资本的特权”。广大劳动者虽然工作环境、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不断改善,但劳动者相对而言仍然十分贫困,只有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的自由;社会贫富分化愈演愈烈,赤贫的流浪者充斥在繁华城市的大街小巷。在这个“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中,资本主义社会所存在的内在矛盾根本无法解决,广大劳动人民也根本不可能享有真正的自由、民主和人权。(公众号: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至于对待世界上其他弱小的民族、国家,西方资本主义更是极尽侵略、掠夺、霸凌之能事,不仅秉持双重标准,无视他人的自由、民主和人权,而且连他人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权也不当回事。社会主义是在否定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建立的,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广大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形态和社会形态。在社会主义社会,私有制作为社会基础被消灭了,剥削阶级作为阶级被消灭了,人作为“人”而站立起来了,成了自主、平等的社会公民。全体社会成员依照社会分工参加劳动,理论上不允许剥削和压迫现象出现,每个人都享有真实的自由、民主和人权。当然,囿于历史文化传统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等还面临一定的问题,但这完全可以通过改革、发展而不断加以完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共产主义价值观的中国化,是全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也是当今世界最新、最先进的文明成果。人类共同价值必须尊重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汲取、消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向共产主义价值理想不断靠拢。目前,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国共产党不仅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使命,而且应该为推动人类进步事业、实现美好的共产主义而不懈奋斗。因此,在世界普遍交往中,我们必须深化世界人民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使人类共同价值汲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使先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更为广泛的理解和认同,从而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义正当性、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类共同价值描绘了一幅中国和世界未来发展的基本轮廓,为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未来指明了正确方向。①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遵循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健康发展乃至整个世界和平发展的必由之路。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迈入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中央立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全局做出的重大决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是割裂的,而是一个“一分为二”又“合二为一”的社会系统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明确了建设现代民主国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群众福祉、培养“时代新人”的价值取向,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具体方向,是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顶层设计”,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本遵循。
第一,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和理想,以之作为团结、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思想基础。
核心价值观通过“我们是谁”,以及“我们要做什么”“我们要往哪里去”,将“我们”从思想和灵魂深处凝结在一起,驱动“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们”(当代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表达,作为“我们”的价值共识,是增强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精神纽带,是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公众号: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对一个民族、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如果一个民族、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①
当今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文化价值观深刻变革的历史时期。中国是一个有着14 亿多人口、56 个民族的大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多样的文明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而且目前正处于改革开放、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变革时期,正处于从古老的农业社会向新型工业化社会以及信息社会(或者说智能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因而文化价值观转型、变革的广度和深度都显得前所未有的突出。根据我们近年来开展的社会价值观调查,②当前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复杂程度超出历史上一切时代,传统与现代、“中”与“西”、“左”与“右”、先进与落后、精华与糟粕等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并存共处,令现实的中国几乎成为人类“价值观博物馆”。面对“多元并存、互相竞争”的“价值观图景”,面对广泛存在的“信仰缺失”“价值失范”,面对道德频频“失守底线”的窘境,面对日益普遍、尖锐的价值矛盾和价值冲突,用什么样的主导价值观引领、凝聚、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是关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景和命运的重大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③只有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重建以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为核心的国民信仰体系,以核心价值观为“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④,才能在尊重差异中增强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从而凝聚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人群的意志,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激励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万众一心,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第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顶层设计”、制度改革和政策设计,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良性互动。
所谓制度,泛指以一定的运作模式或规则规范对象行为的社会结构。制度与价值观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双向互动关系。制度是相应统治思想、观念等的“外化”,内蕴或体现着一定的价值观;而制度一旦建立并开始运作,往往又会不断强化或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制度与价值观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离开了制度的“外化”和支撑,价值观就会失去根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了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共同期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必须融入并引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和法律体制、社会和文化建设体制,以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融入并引导国家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过程。迈入新时代,从发展的角度考虑,能否设计和确立完整、准确地体现共产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比资本主义制度更加先进、更加合理、更加高效的体制机制,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前途和命运,也因为目前“只有中国才能救社会主义”,因而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前途和命运。
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一方面,必须立足中国人民的立场,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顶层设计”、制度改革和政策设计,推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的体制机制建设;另一方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与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结合,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影响,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理想、制度的信心、认同和热爱,(公众号: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深化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接受和认同,努力实现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和“正反馈”。在它们之间的双向互动过程中,所有的制度、政策、法规都必须由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根据具体的事实情况,独立地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以评价,不断地进行改革、创新和完善。习近平总书记精辟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而不是看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主观臆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①
第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国民教育的方向,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是事业发展最关键的因素”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与能否通过国民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③息息相关。国民教育是一项“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系统工程,其中价值观教育居于枢纽地位。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信念、信仰和理想,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和未来。也正因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实现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④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人的培养和塑造。在中国人民争取解放的战争年代,党的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培养共产主义信仰坚定、具有吃苦耐劳、不怕牺牲精神的革命者。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新人”概念,要求通过普及大众教育,培养又红又专、“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⑤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⑥。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邓小平立足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提出“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⑦,成为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崇高道德素质、较高科学文化水平、遵纪守法的“四有新人”。(公众号: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党中央聚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出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伟大战略,要求“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的引领作用”⑧,根据诠释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价值观制定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⑨。党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发布了一系列文件,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并贯穿国民教育、培养“时代新人”的全过程。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⑩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特别重视通过国民教育培育和塑造青年一代。他要求抓住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确立的关键时期,帮助青少年弄清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往哪里去,美好社会应该怎么建设;弄清在文明和社会转型时期,(公众号: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价值观多元复杂、价值秩序比较混乱的情况下,如何才能做到信仰坚定、素质过硬、品德高尚;从而引导广大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①,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简介:孙伟平,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尹帮文,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求是学刊》2022年第4期
发布时间:2023-03-09 10:13:00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