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要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这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
运用好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思想武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时代特征相结合,“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强大的政治优势。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结晶,是推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科学指南,是经过实践检验、富有实践伟力的强大思想武器。
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发展,迫切需要我们深入回答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全党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强调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告诉我们,离开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理论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不断推进我们的伟大事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新的胜利。
近代中国面临的历史任务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高度契合,使中国共产党人最终选择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这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中国所面对的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创立。马克思、恩格斯致力于回答和解决“资本主义向何处去、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问题,共同创立和发展了“为人类求解放”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致力于回答和解决“帝国主义向何处去,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问题,不懈推进马克思主义俄国化,既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分析俄国问题的伟大的认识工具,同时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解决俄国问题的伟大的实践工具;既创立了列宁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马克思列宁主义阶段,同时又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发动了震撼世界的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从科学的理论变为现实的制度、丰富的实践。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中国共产党人一直讲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自己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和中国的这种渊源关系一直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心中占有很重的分量,这源于俄国十月革命的实践和榜样,源于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中国共产党人学习、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动和自觉,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武器”使“中国的面目就起了变化了”。
近代俄国向西方寻找真理的艰难历程和俄国十月革命,深刻启迪了具有相同或相似国情的中国先进分子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所采取的内外政策特别是新的对华政策,与西方列强所施行的对华政策形成了鲜明对比。在进行了认真研究和比较之后,毛泽东同志指出:“列宁在一九二〇年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中,描写过俄国人寻找革命理论的经过。俄国人曾经在几十个年头内,经历艰难困苦,方才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有许多事情和十月革命以前的俄国相同,或者近似。封建主义的压迫,这是相同的。经济和文化落后,这是近似的。两个国家都落后,中国则更落后。先进的人们,为了使国家复兴,不惜艰苦奋斗,寻找革命真理,这是相同的。”正是基于此,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在十月革命以后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创立了中国共产党。正是基于此,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旗帜,并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写入党章。
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运用好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思想武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时代特征相结合,“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强大的政治优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也有一个服中国的水土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早在80年前的1942年,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我们要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只有一般的理论,不用于中国的实际,打不得敌人。但如果把理论用到实际上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这样就用得了。”
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是一个持续推进的历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围绕这些主要任务,解决这些主要问题,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围绕这些主要任务,解决这些主要问题,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完成这些主要任务,解决这些主要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围绕这些主要任务,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自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博大胸怀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指导我们的伟大事业。10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充分彰显。
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结晶,是推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科学指南,是经过实践检验、富有实践伟力的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就是人民立场,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座右铭,“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赤子情怀。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观点就是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的科学回答。
伟大时代孕育伟大理论,伟大理论引领伟大实践。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也永无止境。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发展,迫切需要我们深入回答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前更加错综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为指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作者简介:林建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湖北日报》2022年8月10日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