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也是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百年历程一以贯之的主题。为了实现这一梦想,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潮流浩浩荡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逆转,这不仅源于当代中国不断提高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和党的坚强领导等,而且,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提供的强大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成果,随着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进程的推进,日益彰显出巨大优势,也为第二个百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一、党的百年制度探索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近代以来,为了使中国人民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乃至国家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毅然决然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并领导中国人民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国家制度。百年来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将道路开辟、理论创新、文化发展与制度建构有机统一起来,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重重考验和艰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臻成熟定型,有效保障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各个发展阶段历史任务的完成,其实践逻辑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逻辑是一致的。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制度探索、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构,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乃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熟和定型,党的制度探索始终伴随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制度探索
“建立什么样的国家制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的一个历史性课题。”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近代中国的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也曾经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民族独立与复兴的意义,并先后发动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特别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中国历史上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实现了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然而,由于缺乏先进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无论是资产阶级改良派,抑或资产阶级革命派,都不能担负起实现民族独立和复兴的历史使命。随着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制度模式的纷纷“破产”,探寻科学的、崭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国家制度成为无数仁人志士接续奋斗的目标。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党始终将推翻旧制度、建立保护劳苦大众利益的新制度作为自己的初心理想和使命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致力于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提出了关于未来国家制度的主张,并领导人民为之进行斗争。”毛泽东在大革命时期提出,中国革命的“目的是建设一个革命民众合作统治的国家”。党在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思考未来国家制度建设的问题。1931年11月,党在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明确提出,苏维埃政权的性质为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工农民主专政,其国家建设的目标为“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具体设计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民主集中制、法律体制及工农权利等问题,为将来新型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积累了经验。延安时期,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研究。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中,毛泽东对中国革命胜利后的国家制度进行了构想。他认为,中国革命的目标是建立一个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以此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各方面力量。西柏坡时期,毛泽东在1948年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中国革命胜利后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其政体是民主集中制基础上的人民代表会议制度。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由被压迫的地位变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构
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启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历史时期。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制度进行了不懈努力。基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得以建立,民主集中制成为开展各项民主活动或制定人民民主制度的主要原则。同时,遵照《共同纲领》制度设计要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初步建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并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得以确立,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根本制度保证。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公有制结构逐步形成,计划经济体制得以确立。此外,党领导人民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律创制活动,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党勇于自我革命,不断对政治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毛泽东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以此作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要改革与生产力发展需要不相适应的经济政治体制及其运行方式,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十年总结》等文章中提出“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毛泽东要求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精简党政机构、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积累了经验。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也曾经历各种风险和挑战的考验。在中华民族何以复兴的十字路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锐意改革和大胆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逐步确立,成为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进程的根本保障。
改革开放之初,党领导人民迅速完成了各项国家制度的恢复和重建,以1978年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恢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起点,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制度陆续得到恢复和重建,形成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各项政治制度。对单一公有制形式进行了改革调整,逐步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针对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中存在的问题,邓小平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基于此,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成为这一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重新恢复,党和国家干部人事制度逐步完善起来。同时,党十分重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及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以法制建设为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愈加清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邓小平在1992年年初的南方谈话中指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按照邓小平设想的关于制度建设和成熟定型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持续推进。201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胡锦涛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完成的“三件大事”,从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到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建立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这次讲话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概念,从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体制机制等几个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进行了系统论述,初步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基本架构,具体阐释了制度建设之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论述了制度建设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日趋成熟,为保障人民生活实现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继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制度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4.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趋成熟定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完善,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发挥了重大作用。”2012年11月29日,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 “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必然需要成熟完善的制度加以保障,因为制度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前提和基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在邓小平提出的“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的目标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实践的后半程主要历史任务为“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立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使我们的制度安排更好体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更加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这就明确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联系。
党的十九大在对十八大以来的五年进行总结时,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列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工作成就,并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入新的实践创新阶段,也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党的十九大还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明确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进一步强调了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探索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肩负的使命。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总结党的制度建设经验和制度优势的基础上,接续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关于制度建设的时间表,提出了到建党100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三个阶段的制度建设目标,“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是能够持续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这一制度能够保障我们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考验、克服无数艰难险阻,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稳步前进。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
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日益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回顾了党领导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创造的伟大成就。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不断迸发新的活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是我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最大底气。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领导人都曾经进行分析和阐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系统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全面依法治国等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相统一的制度优势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日益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庆祝全国人大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从四个方面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势:“能够有效保证人民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充实的权利和自由,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能够有效调节国家政治关系,发展充满活力的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促进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促进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促进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能够有效维护国家独立自主,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福祉。”这四个方面的内容集中表现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相统一的制度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是人类制度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古老的东方大国建立起来的亿万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国家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显著优势和强大生命力,具有坚持党的领导、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优势,“保障我国创造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保障我们抵御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各种风险挑战。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肩负着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使命,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从制度设计到制度实践,从新民主主义制度的初步探索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成熟定型,都是党和人民百年奋斗的创造性成果。党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设计者和领导者,并将制度变革和创新不断推向深入。无论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实践,还是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都离不开党的领导及其制度体系的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离开人民民主而空谈民主制度,民主制度便没有了效力。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的第一道难题便是如何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其在政治方面的诉求就是发展人民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制度建设体现人民意志,党和国家的活力持续增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随着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日益完善,抵御各种风险挑战的制度优势不断彰显。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发挥的重要支撑。法治是衡量一个政党执政能力与执政水平的重要尺度,也是评价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从党的十五大明确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重要部署,再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依法治国的制度优势日益呈现出来。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权力关进笼子”、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方略。邓小平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随着依法治国从理念走向实践化、制度化,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有了法制和法治的双重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愈加稳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愈加不可逆转。
2.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各项事业亟待发展,还面临着国外资本主义阵营企图“扼杀”新生政权的严峻形势,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等重点领域的重大进展与突破。通过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一切成就表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能够最大限度地集中力量开展社会主义建设,这是推动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重要法宝。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领域,集中的基本前提是民主,离开了民主,集中便无从谈起,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才能够有效集聚各方力量。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得以发挥的重要保障。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将民主集中制贯穿各项活动之中。改革开放以来,民主集中制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根本性制度,被写入宪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色和优势。在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实践中能够有效保证各项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从而实现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积聚力量办好各项大事。
对于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国家而言,如何实现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积极性,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面临着严峻挑战和风险考验。党在长期的制度实践中逐步建构了一套民主的、科学的、充满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能够保障中华民族筑牢命运共同体,战胜各种风险和挑战,保持社会长期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衡量一个国家的制度是否成功、是否优越,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看其在重大风险挑战面前,能不能号令四面、组织八方共同应对。”号令四面、组织八方的能力水平既是一个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和水平,也是国家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面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而至的考验,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得到充分彰显。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共筑全民抗疫的坚强堡垒,形成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的重大战略成果,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生命安全。
3.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制度优势
中国共产党在进行社会主义制度建构和创新的过程中,一直注重把握制度建设与生产力发展的张力,并致力于依靠先进的社会制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邓小平指出:“我们相信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的制度优越。它的优越性应该表现在比资本主义有更好的条件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体现为制度自身的科学性和前瞻性,能够在协调社会生产关系的过程中,摆脱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切束缚。“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为此,党不断对经济体制改革进行探索,实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并在实践中发挥其制度优势。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公有制得到确立,并逐渐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物质资源极度匮乏的时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提出计划和市场不应作为区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标志,两者只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逐步取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地位愈加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新时代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内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蕴含着党和人民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科学认识,是同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迸发出巨大活力,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极大提升,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工业和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2020年,受到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世界各国经济受到严重影响,而中国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并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成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进一步加快。经济领域取得的成就,源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制度优势的发挥。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优势的发挥,必将为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物质力量。
4.坚持先进思想和价值观引领思想文化建设的制度优势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延续发展的持久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党一直十分重视文化建设,从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再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逐渐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而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在引领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制度优势。
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是党在治国理政实践中确立的根本制度,也是关乎文化前进方向和前途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也是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之于意识形态乃至文化制度体系的关键作用和意义,这也是党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新认识和新贡献。在党的领导根本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根本政治制度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的确立,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党始终保持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民族精神和社会思想层面的价值规定性,凝结着全体人民的价值追求。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世界文明有益成果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强国过程中,成为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凝练。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积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民教育、精神文明、文化产业中的引领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活动常态化、制度化,有效凝聚和激发了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根本保障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臻成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持续提升的历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保障。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发展。两者构成了相辅相成、内在统一的紧密联系。制度改革和创新是社会最深层次的变革,制度保障是社会变革和实现民族复兴最为坚实的条件。党的十四大首次明确提出“到建党一百周年的时候,我们将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的发展目标。经过多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已然成型,治理效能不断显现,并朝着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相比过去,新时代改革开放具有许多新的内涵和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度建设分量更重,改革更多面对的是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对改革顶层设计的要求更高,对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更强,相应地建章立制、构建体系的任务更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只有坚持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只有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确保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确保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新的百年奋斗征程中,必须以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为主轴,继续深化各领域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成熟,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的实际效能,以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向前发展。
1.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这是新时代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科学阐释,也是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理论贡献。关于如何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问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等六项制度,以期构建完善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制度的形式纳入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确立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充分体现了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和气魄。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正是党深刻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实践、历史经验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判断。“不可逆转”的关键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也是确保我国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党需要自觉加强自身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确保党始终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核心。
2.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体系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与发展的动力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生成于广大人民的实践之中,与人民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具有十分鲜明的人民性价值特征。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体系,不论是保障人民主体地位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还是实现人民物质利益的基本经济制度,或是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都要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建设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凝聚了党和人民的意志,其代表和维护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党领导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探索和实践时,始终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取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构想,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制度思想;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体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在密切联系群众的过程中汲取人民智慧,发挥人民在制度创造中的首创精神,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价值目标有机统一到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实践之中。
3.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制度好不好,优势明显不明显,只有经得住“大变局”的风险挑战与考验,才能形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科学部署,有效诠释和践行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形成鲜明对照,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立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发挥制度优势,提升国家治理效能。如何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成为党治国理政亟须解决的重大而又复杂的课题。人类社会历史上不乏好的制度,但制度优势没有发挥出来,甚至走向失败的例子也不胜枚举。制度的关键在于执行,从“中国之制”转向“中国之治”,首先要强化政治引领,坚持党的根本领导制度,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居于领导地位,这种领导地位是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能够把多元主体的利益进行整合,妥善化解矛盾,形成共治合力,提高治理效率,从而形成统一高效的国家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过程中,要注重把握制度体系与治理体系之间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关系,做好顶层制度设计与各领域治理实践的结合工作,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坚持改革创新,既要大胆探索、勇于革新,也要善于总结经验、稳中推进,以实现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的平稳过渡和有效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4.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持续推动制度完善与创新
任何一项制度都不是一成不变、一劳永逸的,制度的探索和创新没有终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这场“大考”,在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尚需改进的体制机制问题和薄弱环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该坚持的坚持,该完善的完善,该建立的建立,该落实的落实,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越是“大考”和“大变局”,越是能够检验制度的绩效及其与现实的适配程度。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的风险挑战之严峻前所未有。“我们要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运用制度威力应对风险挑战的冲击。”
“科学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一大区别,就在于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把社会主义看作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是如此,这一制度是党领导人民守正创新的制度成果。制度体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要辩证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变”与“不变”,变的是体制机制,不变的是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作为一个逻辑严密的科学制度体系,起“四梁八柱”作用的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与之相连的具体制度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变革。同时,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也应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巩固和完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继续加强制度创新,加快建立健全国家治理急需的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制度。”
总之,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华民族不断走向伟大复兴的百年奋斗历程,也是党一以贯之探索和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二者相辅相成。党把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经过总结、提炼并加以规范形成制度,制度体系的确立、成熟和不断完善,以及制度优势的彰显和发挥,保障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发展,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进程。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社会主义制度的构想,是具有显著优势和鲜明中国特色的制度体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践的发展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也会日益巩固和完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制度保障。
(作者系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