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面临的重大现实任务和时代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要立足时代,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加快构建具有理论阐释力、现实说服力、传播影响力的中国话语体系。
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之源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强大的真理力量,就在于我们勇于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并用以指导实践。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坚持理论创新”作为党百年奋斗十大历史经验之一,不仅突显了理论创新在推进党的伟大事业中的关键作用,也揭示了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奥秘所在。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构筑思想之魂。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恩格斯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这句话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科学理论的根本特征——发展性。纵观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一段在批判中实现理论创新的历史。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通过理论创新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理论形态、思想内涵、语言特点,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展现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满足实践之需。实践是理论之源,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源动力”。科学把握不断变化发展的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基础。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之所以能够不断推进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在于能够始终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从而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竭动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需要,用鲜活丰富的中国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飞跃。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回答时代之问。时代是思想之母,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不仅要系统回答“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代课题,又要以宽广的国际视野和深厚的人类情怀,高度关注和积极回应涉及全人类命运的全球性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不断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重中之重
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具有科学性和彻底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本质和核心。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这一重大成就的取得,得益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的有序推进,其中至关重要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得到持续深化,源源不断地为中国话语体系建设提供价值引领、学理支撑和话语支持。
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中国话语体系建设提供政治导向,发挥思想引领作用。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思想,中国话语体系作为思想理论体系的外在表达形式,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中国共产党领导。当今世界,各类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频繁,国际思想文化领域斗争深刻复杂。意识形态领域理所当然要由马克思主义占领,否则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趁虚而入。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为中国话语体系建设提供学理支撑,丰富意识形态话语供给。中国话语体系建设不仅需要国家政治权力提供外在保障,更需要通过理论权威合理阐释社会问题、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我们积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通过理论创新实现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统一,用学理道理哲理讲好中国故事,为话语体系建设提供学理支撑,加强话语内容供给。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能够优化中国话语表达,强化话语效果。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能够以具有实践性、时代性的话语形式将原创性、时代性、抽象性的理论逻辑转化为更为直观的生活逻辑,形象生动地讲清当代中国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挥凝聚思想共识、价值共识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打造带有中国印记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提升用理论话语讲中国故事的能力,让中国观点变成世界语言、成为国际共识,提高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建设的实践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建设思路,既为我们在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话语体系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也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推动力量,要勇于立时代潮头、通古今变化、发思想先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建设更具引领力和凝聚力的中国话语体系贡献力量。
加强学科建设,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涵式发展。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导地位、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的重要任务,也是一项重要战略工程。我们要积极构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引领,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学科为支撑的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既要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涵和特点,也要抓住学科发展中的基础性、导向性和战略性问题,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提升学科建设的科学性、思想性和学术性,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涵式发展。
加强学术研究,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阐释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需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体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术解释力、吸引力、影响力。要深入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重点是要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的科学研究和学理阐释。同时,要以开放的心态,积极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其他学科交流对话,主动借鉴其他学科建设的历史经验,敢于并善于回应当代社会提出的问题和挑战,实现学术研究与解决现实问题的有效结合。
发挥学者作用,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力。全国各大高校既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力军,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主要实践者。作为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体,高校肩负着培育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任。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发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坚持政治、学理和大众的有机统一,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不断增强思政课话语体系的亲和力、感染力、解释力和影响力,从而实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学生头脑,不断增强中国话语体系的影响力。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兼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2-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