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主义

王国富、蔡莉萍:以承认理论重建物化概念的规范性

字号+作者: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2020-12-13 22:20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王国富、蔡莉萍:以承认理论重建物化概念的规范性 '...

王国富、蔡莉萍:以承认理论重建物化概念的规范性

 FKs品论天涯网

 FKs品论天涯网

  自卢卡奇提出物化概念以来,物化现象一直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主题之一。马尔库塞关注发达工业社会对虚假需要的生产,揭示人们忙碌于对虚假需要的满足,成为失去批判思维的单向度的人。鲍德里亚揭示出丰盛物品正在改变人的存在状态,身处富裕社会的人成为被消费品定义的符号存在。物化表现形态的不断花样翻新构成物化概念与时俱进的内在驱动力。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霍耐特对卢卡奇的物化概念进行规范性重构,在当代社会哲学背景下复兴物化概念,为批判理论对社会病态的分析找到理论切入点。FKs品论天涯网

  FKs品论天涯网

批判经济理性 回归价值理性FKs品论天涯网

  FKs品论天涯网

  卢卡奇物化概念探讨的对象不是认识论的真假问题,也不是道德的善恶问题,而是商品交换活动中人采取的利益最大化的实践态度问题。在卢卡奇看来,主体正是在商品交换活动中被经济理性视为可计算的存在,无论是自己还是对方,都逃不脱利益最大化的诱惑。经济理性强化商品交换双方对潜在经济获利计算的欲望,要求交换双方采取感情中立立场,抛弃情感上的好恶等一切私心杂念,成为追求交换效率的经济人。为此,卢卡奇指出资本主义商品交换关系必然导致人成为物化的存在,人与人的关系采取物的表现形式。FKs品论天涯网

  在商品交换中,人依据可计算的原则衡量他人,把他人视为实现经济利益的工具,忽视他人作为人的独立价值。商品交换关系导致交易者把对方看作利益最大化的工具,同时也导致人把自身理解为利益最大化的主体,用物的利益衡量自身的存在,成为物化的存在。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商品交换中,交换双方互相否认对方完整的人格和独立的价值存在,导致人的价值和尊严蜕变为纯粹的经济价值,以至于人与人的关系具有物的性格。FKs品论天涯网

  霍耐特认为,物化的本质是对承认的遗忘。我们在实践活动中太过偏执于单一目标,以至于我们不再注意其他的、更原初的目标。在此前的社会批判理论中,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指出,启蒙理性执着于控制自然,导致启蒙在打破自然神话的同时,又确立理性的神话。哈贝马斯认为,启蒙理性蜕变成技术理性,在控制自然的单一目标中忽略人的多重存在价值。霍耐特则认为,从经济理性向价值理性的转变,有助于确立人对他人的承认,避免把他人看作实现经济目标的纯粹工具,同时把自己从商品交换的单一视域中解放出来,摆脱自身的物化状态。商品交换关系导致人在利益最大化的经济活动中陷入被分割的片面化境地,把他人和自己都理解为获得经济利益的物化存在。FKs品论天涯网

  从经济理性对人的工具化的片面理解,走向价值理性对人的独立存在的价值认可,彰显了卢卡奇的总体性概念在社会批判理论中的思维意义。从总体性概念出发阐释人的价值理性,重视承认他人的独立价值,不仅是对他人的认可,同时也是对自身多重存在价值的认可。价值理性关注的人是具有多重价值追求的、非计算性的总体性存在。总体性的社会人需要与他人和社会保持密切联系,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相互承认的具有独立人格的价值主体。FKs品论天涯网

  FKs品论天涯网

规范性预设社会存有论证明FKs品论天涯网

  FKs品论天涯网

  霍耐特认为,卢卡奇使用物化概念揭示商品交换关系对人的物化过程,实际上已经预设了在发生物化之前人与人之间本真的存在状态。但卢卡奇的失误在于没有对物化进行规范性建构。霍耐特认为物化理论为了批判扭曲的、病态的实践态度,预设物化之前就已经存在一种本然的相互承认的实践概念,然而这种相互承认的预设需要人类学证明和社会存有论证明。霍耐特应用发展心理学对儿童的认知关系进行研究,指出儿童之所以能学会将自我关联到稳定且持续存在的客观世界,是因为他借助第二人的观看视角,慢慢地学会将自己原来的、自我中心的视角去中心化。阿多诺指出,人类凭借早期模仿所爱之人发展出心智。卡维尔认为在对他人心灵状态的任何可能认知之前,必然已存在着一种态度,在此态度中,主体感觉自己参与着他人的内心世界。FKs品论天涯网

  霍耐特认为发展心理学理论和卡维尔的分析都支持此论题。即无论是发生起源或是就范畴而言,在人类社会行为中皆存在一种承认优位——“承认”优先于认知,对人之“共感参与”优先于中立地认知他人。在霍耐特看来,康德和罗尔斯形式主义的正义理论,用来衡量社会秩序合法性的规范原则不是来自现存机制的内部,而是独立发展的。霍耐特指出,只有把社会的基本领域看作一定价值机制的体现,并且这种价值能够证明自己有益于各个特殊的正义原则的实现时,才算是成功地运用这种价值进行社会分析。为此,霍耐特把对消除物化的社会机制的探讨与对人类本然实践态度的证明结合在一起。霍耐特认为人与人之间原初的、本然的实践关系,构成现代社会的爱、权利和团结三种基本承认形式的基础,在三种基本承认形式的社会实践中也应当能够看到原初的和本然的承认关系的影子。FKs品论天涯网

  FKs品论天涯网

转向主体际哲学FKs品论天涯网

  FKs品论天涯网

  卢卡奇对物化现象的分析奠基于主客体哲学思维,指出商品交换关系中从来没有对平等自由的交换主体的承认,交换者从特定的立场出发,无不是把对方视为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客体。商品交换的双方在形式上都是平等、自由的参与者。但参与商品交换的人都以经济的可计算原则看待他人和对象,不关心他人作为主体的独立价值,只把他人看作自己经济获利的不可或缺的客体对象,导致他人被抽象化为无生命之物。经济理性促使人们从经济可用性出发观察对象,在商品交换关系中确立可计算原则的权威,以至于人们在观察自身的时候也不自觉地采用可计算的经济合理性原则。物化状态下的人把物看作有利可图的对象物,把他人看作有利可图的交换客体,把自己能力单纯视为实现获利机会的利益增殖资源。有鉴于此,霍耐特运用承认理论彰显交换双方互为主客体的依存关系,从主体间性出发建构主体际哲学范式。只有主体际哲学超出主客体哲学范式,才能不遗忘对人的独立价值的承认,避免从经济理性出发片面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存在价值,使得人能够成为具有多重内涵的总体性存在,摆脱被工具化和计算化的物化状态。FKs品论天涯网

  霍耐特运用承认理论对卢卡奇的物化概念进行规范性重构,弥补卢卡奇没有对原初的相互承认的实践关系进行论证的缺陷。霍耐特不仅对人与人之间真正的、本然的实践关系作出社会存有论证明,而且在现实社会领域探讨实现三种基本承认关系的具体机制,即实现本真的承认关系的理论预设与本真的承认关系的实现机制的有机结合;完善了承认关系的预设、承认关系的遗忘、承认关系重建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机制;从多视角出发探讨人与人原初的实践关系的重建问题。FKs品论天涯网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霍耐特对物化概念的重建没有超出资本主义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框架,这种立场的局限导致他只能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挖掘有助于实现承认关系的具体机制,试图在改良资本主义生产和商品交换关系的基础上消除承认遗忘的物化现象。从这个意义说,一方面,霍耐特从承认理论出发对物化概念的规范性重建,拓宽了物化的研究视角;另一方面,对原初承认关系的社会存有论的证明,可以说是从规范层面完善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但从对商品交换关系和资本主义生产的批判来说,霍耐特无疑要逊色于卢卡奇。因为霍耐特采取在资本主义框架内寻求消除承认遗忘的现实机制这一保守做法,使得其物化理论表现为承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合理性基础上,变成了有所顾忌的社会批判。FKs品论天涯网

 FKs品论天涯网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528FKs品论天涯网

网络编辑:保罗FKs品论天涯网

发布时间:2020-12-13 22:20:00
马研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站编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