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主义

卜祥记:《资本论》:哲学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内在贯通

字号+作者: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2017-06-03 09:10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卜祥记:《资本论》:哲学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内在贯通 '...

卜祥记:《资本论》:哲学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内在贯通

 dHa品论天涯网

 dHa品论天涯网

马克思开启的哲学范式革命与新哲学道路,绝非出于单纯的学术兴趣,而是本质性地发端于并完全从属于马克思所关注的重大现实课题——批判“剥削人民”的资本主义社会,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解放。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切入点,回答了这一现实性课题,彰显了马克思哲学的现实性品格。dHa品论天涯网

马克思最初由康德哲学转向黑格尔哲学,是因为在他看来康德哲学导致了应有与现有的对立,而黑格尔哲学则以概念辩证法破解了实体与主体的壁垒,从而展示出一条通达现实的理性路径。也正是这一点,使得马克思在柏林大学时期走近鲍威尔,并成为青年黑格尔派的重要成员之一。然而,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已经初步意识到单纯宗教的或思想的批判不足以解决德国问题。dHa品论天涯网

这必然促使马克思越出自我意识的内在性,以哲学的“暴风雨”疯狂地敲打“风神琴”的琴弦,从而切中德国现实,走向以《莱茵报》为理论阵地的政治批判。正是对德国现实政治的批判,推动了马克思由“对物质利益的困惑”引发出对黑格尔哲学的怀疑与动摇,从而引导马克思走向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走向对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的思考。基于此,马克思历史性地开启了哲学范式革命和政治经济学批判,二者的汇聚点就是《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dHa品论天涯网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既是马克思新世界观的理论发源地,又是马克思的哲学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学术性与现实性品格完美结合的第一部重要作品。在该手稿“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部分中,马克思已经初步制定了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它的理论总结和后续表达就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而且这一原则以及作为这一原则核心的“感性活动”或“劳动”概念的科学规定,又成为洞悉“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本质关系、展开国民经济学批判的理论出发点。dHa品论天涯网

从作为科学事实判断的“劳动”出发,马克思展开了对“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关系的深刻辨析,这一全新理论出发点的确立具有重大意义:其一,这是一个完全不同于人本学唯物主义基于理想状态的预设言说异化现实的理论路向;其二,这也是一个完全不同于国民经济学从私有财产出发言说异化劳动的理论路向。如果说马克思此时对于前一界限尚无明确意识,那么对于这后一界限,马克思则不仅有直接的自觉,而且它恰恰就是整个“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部分的理论主题。生发于“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部分的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就是对其理论前提的批判,是对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之因果关系的追问。这彻底证伪了国民经济学的私有财产的理论前提,摧毁了国民经济学从私有财产出发言说异化劳动的理论路向。同时,这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最终实现哲学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内在贯通作了初步的准备:如果整个国民经济学的理论前提是有问题的,如果这一理论前提已经被彻底颠覆,那么依据全新的理论前提去重构国民经济学的全部理论体系,就成为一项不仅必要、而且非常重要的任务。这一任务在《资本论》中得以完成。dHa品论天涯网

当然,马克思此时还只是初步性地提出了这一重大课题,但即便如此,他已明确地意识到这一课题的开展必须首先解决两个前提性的任务,即由异化劳动所生成的私有财产关系如何历史地生成为工业资本,以及劳动是何以异化的。必须看到的是,这两个问题的综合性破解,直接意味着对资本主义来历的历史叙事和理论铺展,间接但却本质性地意味着对人类历史的宏大理论叙事,意味着唯物史观的草创。同样必须看到的是,正如马克思“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理论及其结论的全部科学性,植根于作为“感性活动”的“劳动”之理论前提一样,对人类历史之宏大叙事的唯物史观也有赖于劳动理论的坚实奠基。正是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之理论环节的必然性、重要性和过渡性:该提纲既是对《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哲学学术性升华,是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立场的公开宣示和全新哲学范式的诞生,又本质性地服务于如下本质性宗旨:为唯物史观的草创确立坚实理论基石,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宏大叙事中言说资本主义的来历,从而决定性地走向《资本论》研究,建构起无产阶级关于市民社会的科学——政治经济学。dHa品论天涯网

马克思的哲学道路及其《资本论》研究走向,让我们清晰地认识到:第一,真正的哲学必须走向现实的深处,马克思的哲学与政治经济学本无确定性的理论界限。尽管每一个学术性的哲学概念与哲学问题都是特定社会现实的理论表达,但只有直接关注并直接通达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现实问题的哲学概念和哲学问题,才是特定时代所需要的哲学概念和哲学问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以劳动、感性活动或实践概念为基石的实践唯物主义,对整个旧哲学概念体系的超越,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哲学范式的革命;以劳动与交往、自发分工与异化劳动、私有财产与工业资本以及资本的内在否定性为概念链条的唯物史观,才成为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范式的具象化理论体系;而这一理论体系——即所谓的马克思哲学,不仅本来旨在、而且必然走向对“市民社会”时代课题的破解,走向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发展规律的研究;反过来说,以《资本论》为代表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本身就是马克思的活的哲学。第二,坚持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就是要继承马克思哲学的灵魂,运用马克思哲学的立场与方法,聚焦“中国道路”,紧扣“社会公正”和“生态文明”,吸取中国文化智慧,破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构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dHa品论天涯网

 dHa品论天涯网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330dHa品论天涯网

网络编辑:保罗dHa品论天涯网

发布时间:2017-06-03 09:10:00
马研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站编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