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时代是一个思潮泛滥的时代,站在不同立场、代表不同利益群体的社会思潮纷纷出笼,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对于马克思主义也产生了各式各样的看法,马克思主义“多元化”、“歧义化”的声音屡屡出现在报刊媒体之中,严重影响着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把握。在这种情况下,认真研究一下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很有必要。
一、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革命的世界观,不能把它庸俗化为非阶级性的理论
把握一种理论体系,最根本的就是要理解这种思想体系的本质内涵,而理解一种理论体系的本质内涵,就必须看到它所有产生的社会阶级基础,看到它所代表的利益集团和阶级,看到它的阶级立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深刻地体现在它同无产阶级的内在联系方面。
早在马克思主义创立之初,马克思就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头脑,而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是这种新哲学的心脏,“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 (1,P17)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也指出,“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的新派别,一开始就主要是面向工人阶级的,并且从工人阶级那里得到了同情,这种同情是它在官方科学那里既没有寻找也没有期望过的。” (2,P313)可见,马克思主义从一开始就是“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列宁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这一思想,反复强调,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科学的世界观,是指导无产阶级的理论武器和行动纲领,其力量在于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来源并服务于工人阶级的革命运动,它本身就是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革命运动在观念上的反映和结晶,始终致力于为包括无产阶级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为工人运动提供强大的理论武器和行动纲领。“马克思的学说直接为教育和组织现代社会的先进阶级服务,指出这一阶级的任务,并且证明现代制度由于经济的发展必然要被新的制度所代替”。(3,P148)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至关重要的方面,就在于阐明了无产阶级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创造者的历史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阶级意识,教会了工人阶级自我认识和自我意识,用科学代替了幻想,使无产阶级真正形成为一个阶级,从自在阶级上升为自为阶级。在此基础上,指导工人阶级的革命和建设实践。
无产阶级政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马克思主义密不可分。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给社会主义理论以牢固的基础,揭示了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指出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性,为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指出了正确道路,为人类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是工人阶级政党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理论,就不会有坚强的社会党,因为革命理论能使一切社会党人团结起来,他们从革命理论中能取得一切信念,他们能运用革命理论来确定斗争方法和活动方式。”(3,P 95)没有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所谓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也就无从谈起。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获得信念,以之为纽带把一切力量团结起来,确定斗争策略和战略方针。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之所以能够成为无产阶级的强大思想武器,在于其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各国的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同革命性结合了起来,……把二者内在地和不可分割地结合在整个理论本身中。”(3,P 297)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继承和发展了人类思想发展的优秀成果,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而成为人类最伟大的科学思想体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伟大功绩,在于他们用科学的分析证明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资本主义必然过渡到不再有人剥削人现象的共产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伟大功绩,在于他们向各国无产者指出了无产者的作用、任务和使命就是率先起来同资本进行革命斗争,并在这场斗争中把一切被剥削的劳动者团结在自己的周围。”(3,P 81-8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不断得到实践证明并在实践中丰富发展。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又是革命的理论,其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武装、推动、指导工人阶级的革命实践,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一切反动阶级思想家之所以总是对马克思主义报以仇视和憎恨,其根源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的这种强烈的革命性。“马克思学说在整个文明世界中引起全部资产阶级科学(官方科学和自由派科学)极大的仇视和憎恨,这种科学把马克思主义看做某种‘有害的宗派’。……全部官方的和自由派的科学都这样或那样地为雇佣奴隶制辩护,而马克思主义则对这种奴隶制宣布了无情的战争。”(3,P 66)为了消除和攻击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一切反马克思主义者总是企图把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变成庸俗的马克思主义。为此,工人阶级政党必须捍卫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必须“维护这个具有起码理解力的人都认为是正确的力量,反对毫无根据的攻击,反对败坏这个理论的企图。”(3,P 96)因为,“只有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成为工人阶级的旗帜。”(3,P 92)
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世界观的本质,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必然是阶级性的理论,具有鲜明的阶级立场,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了阶级分析方法,不应该离开分析阶级关系的正确立场。任何否定阶级性,用非阶级的观点、非阶级分析的方法来看待马克思主义、看待社会主义理论的做法,都是不正确的。正如列宁毫不留情地指出的,“一切关于非阶级的社会主义和非阶级的政治的学说,都是胡说八道。”(3,P 62)“谁若还说什么非阶级的政治和非阶级的社会主义,谁就只配关在笼子里,和澳洲袋鼠一起供人观赏。”(3,P 64)当前,一些寻找各种借口企图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或者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不敢坚持的人,应该重新认真看看列宁的这些话。
二、马克思主义是内容丰富而逻辑严密的思想体系,不能把它庸俗化个别词句或常识体系
对于马克思主义,列宁有一段经典论述:“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马克思是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的三种主要思潮——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同法国所有革命学说相联系的法国社会主义——的继承者和天才的完成者。马克思的观点极其彻底而严整,这是马克思的对手也承认的,这些观点总起来构成作为世界各文明国家工人运动的理论和纲领的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3,P 7)这个论断,言简意赅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严整全面性。马克思主义不仅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革命性,而且是一个包含着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在内的内涵丰富而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一块整钢,各个部分不可割裂、不可孤立。
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内容及其内在联系,充分表明它是一个内容完备而逻辑严密的思想体系,是一个彻底全面的世界观。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给无产阶级指明了如何摆脱一切精神奴役的出路;经济学理论阐明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中的真正地位,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给无产阶级指明了任务和道路,它们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机整体。列宁反复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完整性和逻辑严密性。例如,“马克思学说具有无限力量,就是因为它正确。它完备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了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3,P 67)他还说,“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3,P 68)
革命理论同革命实践、理想信念和革命精神的统一,进一步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完整性和思想完备性。马克思主义始终是理论和实践相统一、思想与政策相结合的整体。“马克思的学说把阶级斗争的理论和实践结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谁把冷静地肯定客观情况的理论曲解为替现状辩护,以至于尽快地使自己去适应每次革命的暂时低潮,尽快地抛弃‘革命幻想’而去从事‘现实主义的’小事,那他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3,P 107)马克思主义不仅包含着深刻的理论,同时也包含着坚定的信念和高昂的革命精神。马克思主义者们应该学习马克思坚定的革命信念,强烈的革命热情,启发、动员和组织工人阶级坚持革命斗争的本领,以及决不因为革命暂时失败而灰心丧气的坚韧不拔的精神。
在谈到马克思主义完整性时,有一个问题不能不注意,这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是不可分离的,决不能把他们的思想割裂甚至对立起来。一些人正是从所谓的马、恩对立来破解马克思主义,声称在创始人那里马克思主义就不是完整和统一的。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多元化、它的内在冲突一开始就存在着。对此,列宁是这样说的:要研究马克思主义,“要正确评价马克思的观点,无疑必须熟悉他最亲密的同志和合作者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的著作。不研读恩格斯的全部著作,就不可能理解马克思主义,也不可能完整地阐述马克思主义。”(3,P 50)同样,“要了解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对于无产阶级有什么贡献,就必须清楚地了解马克思的学说和活动对现代工人运动发展的意义。”(3,P 51)
马克思主义本身的严整全面性,要求人们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其理论体系和全部精神,而不能断章取义、只言片语地仅仅死记硬背马克思主义的个别词句,导致对马克思主义支离破碎的理解。在《致伊•费•阿尔曼德》中,列宁针对阿尔曼德只抓住《共产党宣言》中“工人没有祖国”这句话就否认民族战争的错误做法,明确指出这是“片面性和形式主义”的。那么,如何克服这种片面性而全面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完整体系呢,列宁给出了明确答案:“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都要(a)历史地,(b)都要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c)都要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3,P 163)就是说,必须历史地、联系地、具体地看待马克思主义,而不能割断各个原理之间、理论同实际之间的内在联系,否则就会把马克思主义肢解,导致马克思主义的碎片化、教条化。20世纪70年代后期,邓小平特别强调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而不能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地搞“两个凡是”,同列宁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作为深邃的真理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对社会生活和无产阶级实践的高度理论抽象,具有特定的话语体系、逻辑层次、概念系统和理论架构,其深度意义并不直接呈现在人们面前,社会大众要掌握它必须经过理论阐述、讲解、灌输。任何时候都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为常识体系和习惯话语。当前,一些人在提倡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提出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大众性的观点,这值得商榷。如果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就是大众性的话语体系,常识性的知识体系,那就不存在大众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来自于群众实践,但它不等于群众认识,它来自于实践又高于实践。群众实践只是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素材,但并没有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必须经过理论家的思维加工,群众实践才能上升到理论层面。马克思主义同群众实践不可分离,这一点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有大众化的可能性;马克思主义高于群众实践,是彻底严整、逻辑严密的真理体系,这一点则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三、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不能封闭僵化地对待马克思主义
恩格斯在谈到马克思主义时明确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4,P562)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不是封闭僵化、固定不变的理论,它始终随着人类文明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处于开放状态,其部分内容会在特定时代主题面前被提到首位,个别论断也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品格。
马克思主义本来就是人类优秀文明的继承和发展,它吸收了同时代最先进的文明成果,同时必将随着人类思想进步而丰富和发展。列宁多次论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分析马克思主义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他说,马克思主义“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一种故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恰恰相反,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是在于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他的学说的产生正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伟大的代表人物的学说的直接继续。……马克思学说是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的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社会主义的当然继承者。”(3,P 66-67)马克思主义同人类文明一样,将会随着历史发展而永远处于开放状态当中。
马克思主义同人类社会实践紧密联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历来着眼于活生生的群众实践,着眼于客观形势的变化,着眼于发展着的社会实际,善于从群众实践中学习,创造新的理论观点丰富和发展自身,而不把自身的理论当作一成不变的公式来切割实践。“马克思主义决不局限于只是在当前可能的和已有的斗争形式,它认为,随着当前社会局势的变化,必然会出现新的、为这个时期的活动家所不知道的斗争形式。马克思主义在这方面可以说是向群众的实践学习的,决不奢望用书斋里的‘分类学家’臆造的斗争形式来教导群众。”(3,P 100)
既然马克思主义要反映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际,那么,随着具体的政治形势和直接行动任务的改变,“马克思主义这一活的学说的各个不同方面也就不能不分别提到首要地位。”(3,P 158)理论观点是如此,斗争形式和策略更是如此,“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一定要历史地来考察斗争形式的问题。脱离历史的具体环境来谈这个问题,就是不懂得辩证唯物主义的起码常识。在经济演进的不同时期,由于政治、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等条件各不相同,也就有各种不同的斗争形式提到首位,成为主要的斗争形式,而各种次要的附带的斗争形式,也就随之发生变化。不详细考察某个运动在它的某一发展阶段的具体环境,要想对一定的斗争手段问题作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就等于完全抛弃马克思主义的立脚点。”(3,P 100)不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而僵化地死守某些斗争形式和策略,决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十月革命后,列宁对欧洲共产主义运动中出现的“左派幼稚病”思潮,作了深刻批判。他指出,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它的精髓、它的活的灵魂,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左派幼稚病”者不察具体情况而只是空谈,所谈的马克思主义纯粹是口头上的,提出的策略是臆想出来的,根本没有注意到本质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本人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典范,他们善于针对不同的政治经济条件的具体特点把问题的不同重点和不同方面提到首位加以强调,善于针对不同国家的民族工人运动的不同阶段给战斗的无产阶级确定不同的任务,制定不同的政策和策略。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具体实际、具体环境相结合,善于把握实际变化的特点,抓住特定时代的主要矛盾和时代特征,及时调整自己的政策和策略,“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对每个历史关头的阶级对比关系和具体特点作出经得起客观检验的最确切的分析”,根据“确切肯定的客观事实来确定自己的任务和活动方式”。(3,P 166、167)
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必须同实践保持密切联系,必须以活生生的、发展变化的实践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也必须根据时代变化来确定重点,发掘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同当下实践联系最紧密的方面,对当下实践作出科学的理论指导,同时用当下实践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如果仅是一般性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而不考虑当下实践需要,就很容易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为此,必须要系统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全部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哪些内容是符合当下实践需要的东西;深入研究当前的实践,分析当前实际所提出的重大问题,真正把握当前的矛盾;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当前实践密切相关的理论发掘出来,指导实践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用实践中产生的新观点、新经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根本上说,这就是理论与实际的关系,就是方法与行动的关系,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创新的基本路径。
四、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方法和行动指南,不能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
1895年3月,恩格斯在致桑巴特的信中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4,P691)
这个论断在列宁的著作中无数次地得到强调,他反复指出,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教条,不是什么一成不变的学说,而是活的行动指南。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就会把马克思主义变成一种片面的、畸形的、僵死的东西,就会抽掉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会破坏它的根本的理论基础——辩证法即关于包罗万象和充满矛盾的历史发展的学说”,就会破坏马克思主义理论同现实实际之间的联系。(3,P 157)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是要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根据实际生活的特点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同现实结合起来,使之具体化为符合实际的政策和策略,而不是把理论作教条固守不放。列宁指出,“必须弄清一个不容置辩的真理,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和任何理论一样,至多只能指出基本的、一般的东西,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3,P 169)
作为行动指南而非教条的马克思主义,坚决反对教条主义、公式主义的作法,后者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成不变的公式和戒律到处照搬,只能为死教条而牺牲活的马克思主义。他们仅仅记住和应用个别词句,教条主义地重复或照搬某些口号和论断,“只会无谓地背诵记得烂熟的公式,而不去研究新的生动现实的特点。”(3,P 168)不把马克思主义当作科学方法论用于分析具体情况,不把马克思主义同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决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也不可能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政策,不可能在实践上获得胜利。“如果谁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英美工人运动的劝告可以简单地直接地应用到俄国来,那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就不是为了弄清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不是为了研究各特定国家工人运动的具体历史特点,而是为了打知识分子的、派别组织的小算盘。”(3,P 127)这些人只能是假马克思主义者,让他们来领导革命,必将把无产阶级的事业引向失败。
正因为马克思主义只是提供了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论而不是照搬照抄的公式和教条,因而,马克思主义必须要尊重各国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在同各国实际结合的过程中,以民族化的形式存在和发展。列宁指出,“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做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党人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我们认为,对于俄国社会党人来说,尤其需要独立地探讨马克思的理论,因为它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来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3,P 96) 他还指出,“只要各个民族之间、各个国家之间的民族差别和国家差别还存在(这些差别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以后,也还要保持很久很久),各国共产主义工人运动国际策略的统一,就不是要求消除多样性,消灭民族差别(这在目前是荒唐的幻想),而是要求运用共产党人的基本原则(苏维埃政权和无产阶级专政)时,把这些原则在某些细节上正确地加以改变,使之正确地适应于民族的和民族国家的差别,针对这些差别正确地加以运用。”(4,P200)当前,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大众化和时代化,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五、马克思主义需要通过理论灌输来武装群众,不能自发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
工人阶级要实现自身的解放,必须依靠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而马克思主义也必须同工农群众紧密联系,才能形成巨大的物质力量,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但是,工农群众因其自身局限性不可能自动产生阶级意识,不可能自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为此,无产阶级政党必须通过理论武装教育,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到工农群众的头脑当中。在这个方面,命令主义地对待群众不行,尾巴主义地迁就群众也是错误的。
工农群众要在社会斗争和生产实践中实现自身的政治解放、精神解放和社会解放,从自在的人上升为自为的人,从必然状态上升到自由状态,必须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和引领,而马克思主义就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真理体系,是引导工农群众解放自己的指导理论。但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一般群众,既不可能自发地产生马克思主义,也不可能自动地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战士,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和社会主义思想不能自动产生,而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6,P76)
因为历史原因,不论工人阶级还是农民阶级群众都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他们缺乏深刻的理论分析能力,缺乏对实际生活的深度认识,很容易相信资产阶级的宣传,成为资产阶级思想和政权的俘虏,自愿地做资产阶级的附属品,维护资产阶级统治。正如列宁所说,“资产阶级所以能够维持,不仅依靠暴力,而且还依靠群众的不觉悟、守旧、闭塞和无组织。”(3,P 170)因此,为了实现革命目的,无产阶级政党决不能迁就群众的这种落后性,决不能仅仅跟在群众的后面随声附和。
无产阶级政党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对广大工农群众进行思想教育和理论灌输,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教育和武装群众,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阶级意识和历史主体性。针对“工人阶级自发地倾向于社会主义”、“纯粹工人运动就能够创造出而且一定会创造出一种独立的思想体系”的自发主义观点,列宁明确指出,无产阶级政党决不能满足于工人阶级的自发倾向,必须积极地对广大群众进行耐心的、坚持不懈的教育,把社会主义思想和政治自觉性灌输到无产阶级群众中去,引导他们改变自己的错误观点,提高其政治意识和阶级觉悟。“为了向工人灌输政治知识,社会民主党人应当到居民的一切阶级中去,应当派自己的队伍分赴各个方面。”(7,P363)
六、马克思主义是在斗争中不断发展的革命理论,不能修正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
思想交锋和斗争历来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方式、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从一开始就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想的斗争中创立、发展并不断获得胜利的。为此,马克思主义者既要批判所谓的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不完备论”,也要批判放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修正主义,通过批判来捍卫马克思主义,并在捍卫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任务决定了它前进的每一步都必须要同各种反动思想进行坚决斗争。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其直接任务就是指导工人阶级推翻旧社会、建立新社会。因此,它必然遭到各种非无产阶级尤其是反动阶级的痛恨和反对,这些错误思想总是千方百计地攻击、篡改、诬蔑马克思主义。“马克思的学说直接为教育和组织现代社会的先进阶级服务,指出这一阶级的任务,并且证明现代制度由于经济的发展必然要被新的制度所代替,因此这一学说在其生命的途程中每走一步都得经过战斗,也就不足为奇了。”(3,P 148)马克思主义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传播和扎根,必然使资产阶级的攻击更加频繁,更加激烈,而马克思主义正是在斗争中日益壮大、日益发展。
客观实际的迅速变化必然会导致社会思潮的迅速膨胀,代表不同利益集团、不同社会群体的思想观点纷纷出笼,给马克思主义带来巨大冲击。在社会主义运动低谷之时,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也极其活跃,他们大肆攻击马克思主义,提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不完备论”等论调。20世纪初就是这样的时期,列宁指出,“目前,国际社会民主党正处于思想动摇的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说一向被认为是革命理论的牢固基础,但是,现在到处都有人说这些学说不完备和过时了。”(3,P 94)面对这些冲击,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坚决站出来,进行坚决彻底的斗争,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正如列宁所说,“资产阶级的刊物炮制了比过去多得多的荒谬言论,而且散布得也更加广泛。在这种条件下,马克思主义运动中的瓦解是特别危险的。因此,弄明白目前必然发生这种瓦解的原因,并且团结起来同这种瓦解进行彻底的斗争,的的确确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时代任务。”(3,P 162)
当马克思主义以其科学真理性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或成为指导理论之后,一些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就改头换面,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以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形式出现,表面上自称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实际上则是放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采取偷梁换柱的方法把各种非(反)马克思主义观点硬说成是马克思主义的,企图从内部颠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的胜利,逼得它的敌人装扮成马克思主义者,历史的辩证法就是如此。”(3,P 63)修正主义就是这样的思潮。在19、20世纪之交,伯恩斯坦等修正主义者,借口实际的变化,以“革新”理论的名义,篡改和修正马克思主义。他们不仅没有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而且严重地篡改、阉割、倒退了马克思主义。如列宁所说,“他们并没有把马克思和恩格斯嘱咐我们加以发展的科学推进一步;他们并没有教给无产阶级任何新的斗争方法;他们只是向后退,借用一些落后理论的片言只语,不是向无产阶级宣传斗争的理论,而是宣传让步的理论,宣传对无产阶级的死敌、对无休止地寻找新花招来迫害社会党人的政府和资产阶级政党实行让步的理论。”(3,P 95)
马克思主义不仅要反对反动思想家的攻击,而且要同马克思主义内部的错误思想进行斗争,反对各种假马克思主义。教条主义的假马克思主义者,断章取义地重复一些背得滚瓜烂熟的口号词句、个别论断,却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活的灵魂。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作片面的理解,根本不研究实际,不了解社会实践的变化,而一味空谈。正如列宁毫不客气地批评召回主义者时指出的,“重复那些背的滚瓜烂熟、但并不理解、也没有结果思考的口号,结果就使得空谈盛行,这种空谈实践上完全是非马克思主义的小资产阶级思潮。”(3,P 161)其结果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造成严重的恶果。因此,完整准确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批判教条主义的假马克思主义,也是捍卫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方面。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人借口把马克思主义具体化,打着把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旗号,放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俄国的经济派就是打着“适合俄国条件并且为俄国条件所需要的马克思主义”的旗号,企图以改良主义来篡改马克思主义。例如,“他们总是革命内容是资产阶级的这一事实得出肤浅的结论,认为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动力,而无产阶级在这个革命中则负担次要的、附属的任务,认为无产阶级不能领导这个革命。”(3,P 106)为此,列宁特别强调,“各国社会民主党应该设法继续发展并且实现这个理论,同时要保卫它,使它不致像许多‘时髦理论’……那样常常被曲解和庸俗化。”(3,P 92)
也就是说,在对待马克思主义方面,既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公式,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也不能放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修正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坚决捍卫和科学对待不可偏废,理论创新和原则维护不可偏废。在这个问题上,列宁的一段话我们应该牢记不忘:“应当时刻不忘我们的最终目的,随时进行宣传,保卫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不被歪曲,并使之继续发展。”(3,P 308)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 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7、《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网络编辑:客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