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林建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字号+作者: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2022-12-19 10:21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林建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林建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编者按: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的根本的观点。方法论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最一般、最根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理念。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本的政治立场、彻底的理论品格、独有的精神气质和科学的思想方法,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提炼和科学概括,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坚持和继承、创新和发展,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灵魂。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习近平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是党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强调,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其要求之一,就是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强调,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其要求之一,就是深刻领会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聚焦到把握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上。实际上,这就是要求我们弄清楚、弄明白党的创新理论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持之以恒以“六个必须坚持”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谋求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为人类求解放的历史使命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任务高度契合
  党的二十大报告单列一个部分论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深刻总结了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经验。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真经”。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历史地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
  党的十八大后不久,习近平指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19世纪40年代,在对现实资本主义社会的彻底批判和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科学论证中,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此后,马克思主义跨越19世纪、20世纪、21世纪,传遍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大洋洲。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历史,也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不断丰富的历史。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运用其科学真理解决各国面临的实际问题。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与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面对这一历史任务,各种各样的主义和方案都尝试过,又都失败了,都没有能够改变中国的前途命运。马克思曾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总结中国共产党28年奋斗史,毛泽东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植根中国并展现出强大力量,既具有历史必然性,也具有现实可能性,主要体现在:其一,马克思主义担负的历史使命与近代中国面临的历史任务高度契合;其二,近代中国与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国情相同或者近似,十月革命后的苏俄(以及苏联)对中国采取了不同于帝国主义国家的政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也意味着同时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并不断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我们党深刻认识到,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首先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所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进行了理论概括,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又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的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我们党百年积淀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新时代10年创造的新鲜经验,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了关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创立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习近平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进行了深邃思考、科学判断、正确回答,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它们彼此呼应、相互贯通,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构成了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习近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伟大时代产生伟大理论,伟大理论指引伟大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新时代中国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余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接续推进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接续创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今天,我们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扎根、深入人心,赋予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普遍真理新的生命活力。正如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19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马克思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没有辜负马克思主义,正如同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三、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其进行了科学概括和高度提炼,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这“六个必须坚持”,对于我们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道理学理哲理具有重要意义。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的根本的观点。方法论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最一般、最根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理念。世界观与方法论是一致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形成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以及无产阶级建党学说,从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必须致力于实现以无产阶级和劳动者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政治立场。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唯物史观认为,无产阶级是一个被资本主义统治的锁链彻底束缚住了的阶级,无产阶级的革命和无产阶级自身的解放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的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是完全一致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彻底解放它自己。最后,是否始终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要“知其言”,还要“知其义”,更要“知其原义”;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更要“知其所以必然”。这个“义”和“原义”、“所以然”和“所以必然”,最主要的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如果不能够完整、系统、深刻地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我们就不能真正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就不能真正领悟蕴含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中的道理学理哲理,就不能真正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谋求发展。
  1.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视域中,“人民”二字的分量最重。党的理论创新、党的创新理论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人民的美好幸福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坚持人民至上,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红线和主线,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价值取向。习近平强调,“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我们胜利前进的不竭力量源泉”,因此,“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坚持人民至上,归根到底,就是使党的创新理论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2.必须坚持自信自立。自信是我们党在长期斗争中铸就的精神气质,自立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贯穿党的百年奋斗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动体现了独立自主的探索和实践精神,贯穿着走自己的路的坚定决心和信心,特别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既不能刻舟求剑、封闭僵化,也不能照抄照搬、食洋不化。坚持自信自立,归根到底,就是在历史自觉中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
  3.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只有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只有创新,才能把握时机,引领时代。贯穿守正创新的一个主要点,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同时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以新的实践创造新的理论。对待马克思主义,既不能采取教条主义或本本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实用主义或经验主义的态度。坚持守正创新,归根到底,就是既不能削足适履,也不能削履适足,还不能赤脚走路,而必须按足制履、制履适足,穿合适的鞋子,走前景光明的新途和正道,此即谓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唯有如此,才能行稳致远。
  4.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思维始于问题,创新始于问题,发展始于问题。2006年11月24日,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的短评《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中指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增强问题意识,科学对待问题,对问题进行分类分层,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直面的现实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归根到底,就是深刻懂得理论的根本任务是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不断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5.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系统观念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新时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全面深化改革、调整利益关系,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真正做到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坚持系统观念,归根到底,就是认清我国基本国情,知其所来、识其所在、明其将往,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维方法。
  6.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始终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进步一边。今天,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我们必须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提供中国答案,贡献中国智慧。坚持胸怀天下,归根到底,就是坚持海纳百川,期冀美美与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致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六个必须坚持”,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本的政治立场、彻底的理论品格、独有的精神气质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它们构成了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和灵魂,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必须遵循和把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坚持好和运用好的立场观点方法。总之,“六个必须坚持”既是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点和“金钥匙”,也是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点和“金钥匙”,同时标志着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成熟、党的理论创新更加自信。“六个必须坚持”的提出,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拥有了坚实的哲学基础。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谋求发展,同心同德、勇毅前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
  (作者:林建华,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思想教育研究》2022年第11期
发布时间:2022-12-19 10:21:00
马研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成果快递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站编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