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主义

赵朝峰: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归和生成逻辑

字号+作者: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2023-01-30 09:4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赵朝峰: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归和生成逻辑 '...

赵朝峰: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归和生成逻辑
  从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历史纵线和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纵轴进行考察,现代化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必须实现现代化。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这条道路上进行了不懈探索和努力奋斗。中国共产党是先进政党,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担当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不但创造了符合中国实际且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也为世界现代化作出了中国贡献、提供了中国方案。
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中国是世界上伟大的国家,中华民族渊远流长,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种贡献是不可磨灭的。鸦片战争后,中国在西方坚船利炮面前败下阵来,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在近代屈辱与古代辉煌的巨大反差对照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产生了民族复兴的强烈愿望。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简单复古,而是要把中国全面建成现代化国家,永远立于时代前列并引领时代发展。
  (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途径
  现代化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特定概念。学术界对现代化的定义虽然表述不一,但其核心内容则大致相同,意指工业革命以来以蒸汽机广泛使用为开端的先进生产力发展,影响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诸方面的过程和结果。工业革命以来以先进生产工具为主要标志的生产力是现代化的核心要素。马克思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工业革命以来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现代化的发动机,使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变化,产品工业化、生产社会化、生活城镇化、社会法治化等构成了现代化的共同特征。现代化的过程中因与不同的社会制度相结合而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人类文明形态。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本质上就是不断以先进生产力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发展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回复到古代农耕文明,更不是退回到小国寡民的传统社会,而是要建立在先进的生产力基础之上,力争使国家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同时,还要分析产业革命趋势,立足时代发展前沿,顺应时代潮流,实现现代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历史性跨越,并形成对资本主义文明明显的比较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正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因此,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逻辑发展的必然。现代化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辩证统一,前者为后者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指明了具体的实现路径,后者为前者的推进提供了更加明确的具有民族意义的奋斗目标。在近代以来的奋斗史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成与推进成为可能。这一道路具有时代引领性特征,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体现和根本途径。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更加鲜明的价值旨归。
  (二)中国式现代化塑造的文明新形态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标志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引领时代前进的存在状态,集中表现为新文明形态的形成,如同古代中国的辉煌所凝结成的中华文明一样。文明是用来表示人类个体或社会整体进步的肯定性评价,承载了历史进步的全部。人类在摆脱野蛮时代后开始进入了文明时代,从古代渔猎文明、农耕文明到现代工业文明的变迁,代表了历史的依次进步。文明作为人类创造的伟大成果,是物质与精神、政治与经济、文化和社会相协调的综合发展表现。文明性质和面貌的变化尽管受诸多复杂因素影响,但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了文明的发展和存在状态,从而使文明呈现出阶段性特征。
  现代文明与现代化社会相联系,是指近代工业革命以来的文明形态,最初表现为资本主义文明。马克思说:“‘现代社会’就是存在于一切文明国度中的资本主义社会。”既然“现代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那么传统的现代化文明就是资本主义文明。而资本主义工业化基础之上的西方现代文明自然在一段时期会产生巨大的示范效应,“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但是,资本主义现代文明有其内在不可调和的根本冲突,即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即马克思所说的“社会上文明过度”导致“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由此出现了主张超越资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俄国十月革命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取得了胜利,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文明。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价值向度,是既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又秉持新发展理念重视各方面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全方位影响从而开出现代文明之花,结出现代文明之果,最终凝结成人类文明新形态。
  (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通过中国式现代化实现
  后发国家的现代化首先要立足于本国国情,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赶上时代。1987年,党的十三大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同时,党的十三大又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内涵及党的任务作了说明。从时间层面来说,这个阶段“从五十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内涵层面来说,这一阶段要逐步摆脱贫穷落后,让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充满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会经历一个逐步由农业国、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的阶段向现代工业国、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占很大比重阶段的转变;从任务层面来说,这一阶段以“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奋斗目标。由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任务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被共同置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时空,也正是在这种时空观照下,我们才能更好理解这一任务和使命。
  中国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内在逻辑的统一性和实现时间的一致性在中国共产党此后的相关论述中得到进一步的明确。“到本世纪中叶,我们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001年,我们党提出,“从二十世纪中叶到二十一世纪中叶的一百年间,中国人民的一切奋斗,则是为了实现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再次重申了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空统一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非凡成就,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由赶上时代逐步进入引领时代的阶段。2017年,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研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本质而言,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的什么主义。进入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仍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阶段是一个动态发展、阶梯式递进的发展变化过程。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的丰富内涵作了全面阐释,包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等重要内容。这些论述整体性升级表达了党的十三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阐释。由此可见,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定性虽然由“现代化国家”发展为“现代化强国”,但依然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置于同一时空。党的十九大还对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在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届时,中国将“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也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得以实现的具体表现。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演讲时说,21世纪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的发展目标,“我们形象地把这个目标概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就意味着21世纪中叶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实现之日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时。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相联,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将不会就此停歇,还要继续发展并引领时代前进,进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更大胜利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体性升级。
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创造的伟大成就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和必然,但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习近平指出:“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与新时代的各个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独立自主,坚持开拓创新,成功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西方列强的侵略改变了中国历史内在发展的趋势和进程,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严重阻碍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近代先进中国人试图通过实业救国、工业救国、科技救国、教育救国等方案求得国家现代化的努力都“一概幻灭”。事实一再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没有国家独立、人民解放,现代化建设不可能成功推进。因此,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必须“使中华民族来一个大翻身,由半殖民地变为真正的独立国”。由于没有先进理论武器的指导,诸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救亡图存的探索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中国共产党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全新政党组织,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中国人进行现代化的努力真正“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深刻阐述了革命的最终目的是“从侵略者、地主、买办手下解放农民,建立近代工业社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本身不是现代化,革命只是推翻落后反动生产关系、建立新的政治上层建筑的手段,为现代化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社会主义不能建立在落后的农业经济基础之上,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的前夕,党的七届二中全会重申革命胜利后的任务是“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并要求党的工作重心必须实现从乡村向现代城市的转移。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为建设真正的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前提。
  (二)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现代化的根本任务从基本内涵而言,是要把握现实需求,立足时代前沿,推进各项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在革命、建设、改革与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新中国成立后,为尽快改变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面貌,保卫国家的安全,在国民经济恢复完成和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建设正式开始。这一时期,为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新中国编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由此确定了用“五年计划”(后改为“规划”)推进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模式,“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956年底,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一五”计划提前实现,为中国工业化建设的起步打下了坚实基础。20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和国际形势的紧张,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更加急迫,毛泽东指出:如果不“争取彻底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国家的状态”,“挨打是不可避免的”。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将现代化由工业现代化扩展为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等四个领域的现代化,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在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再次重申“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明确“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经过新中国20多年的艰苦努力,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从无到有”的问题,还建立了独立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以及国民经济体系。
  1978年改革开放的帷幕拉开后,中国现代化的具体内涵不断深化和拓展。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新时期最紧要的使命任务,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中国最大的政治”。同时,现代化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明确四个现代化“并不是说现代化事业只以这四个方面为限”。此后,现代化逐渐替代了四个现代化的提法。鉴于中国当时的具体国情,邓小平将现代化称之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和“小康之家”。经过不懈努力,20世纪末,中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这个小康水平“还比较低”。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从21世纪开始中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瑏瑠。经过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部署和全国人民的努力奋斗,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历史性飞跃,中国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赶上了时代。
  进入新时代后,根据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部署和党的十九大作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战略安排,我们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成就,发生了一系列历史性变革,中国已经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
  现代化就是掌握历史主动、把握时代脉搏的过程。中国的现代化成功实现了从追赶时代到与时代并跑的伟大跃进,部分领域已经开始引领时代发展。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光辉历程也积累了历史自信,凝结出宝贵的现代化经验,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现代化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新中国成立初期,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一开始就与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1953年底公布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学习和宣传提纲指出:“我们必须用一定的速度逐步地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除去发展国营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以及合作社商业外,必须逐步实现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否则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不但不能认真地支持社会主义工业的发展,而且必然会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事业发生种种矛盾”。这也正是中国的现代化具有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确证。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极大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和独立完整工业体系的形成。但“当时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没有完全展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随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特殊的国情,集中深刻思考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现代化前面的“‘社会主义’四个字”,创造性地提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根据自身情况去“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从形式上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都强调独立自主和中国特点;从内容上看,二者也逐步呈现出高度的关联性。党的十三大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确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由此也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高度一致性。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总结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二条原则被看作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更加深刻认识的标志,更加突出了二者的统一性。党的十四大总结了改革开放14年的经验,直接用“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质和目标的凝练总结和高度概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的现代化”是同一事物在社会性质和国家状态方面的不同表达,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我们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与党的二十大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重大原则中的核心内容高度一致,对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在一致性提供了理论指南。
三、中国式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实际又体现了科学规律
  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突然搬就的“飞来峰”,而是有其内在的科学逻辑。习近平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一)中国式现代化切合中国实际
  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准确把握“中国式”和“现代化”这两个关键词。为什么是“中国式”?就是因为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中国自己的国情和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而形成的伟大创造。
  在战略安排上,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分阶段按步骤实施。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在国民经济恢复后从1953年起开始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准备以二十年时间完成中国的工业化”。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后,周恩来又提出了两步走的战略设想。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着手实施第二步战略目标。1987年,党的十三大从经济建设的角度明确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1997年,党的十五大及时把1987年确定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又从经济总量、制度建设等方面以新世纪第一个10年、建党100周年、建国100周年为时间段作了三个阶段的具体规划。2002年,党的十六大在正式宣布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后,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012年,党的十八大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作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部署,形成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表述。在小康社会即将全面建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实现之际,2017年,党的十九大又作出两个阶段部署。中国式现代化有步骤、分阶段的发展战略,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具体化为切实可行的行动,在不断积累成就和经验基础上,不失时机将建设目标由“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升级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分段快走,梯次抬升,争取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体现了雄心壮志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在发展顺序上,中国式现代化选择了赶超型的并联发展模式。作为后发的现代化国家,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基本情况就是一穷二白”,落后的现实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不可能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发展轻工业积累资本再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中国选择了在优先发展重工业基础上推动轻工业发展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改革开放后,针对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中国要在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必须加快现代化建设赶上时代,否则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党的十三大指出了中国肩负着“既要着重推进传统产业革命,又要迎头赶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双重任务”。这就意味着中国的现代化不能走寻常路,必须采取并联式的现代化模式。党的十六大作出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部署,“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党的十八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迎头赶上、赶超发展、叠加推进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点,符合中国具体的发展实际。
  (二)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社会主义作为科学的社会形态有其内在的建设规律,主要体现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认识。邓小平从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定性出发,作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科学论断,其中内含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与根本目标。习近平坚持以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为指导,科学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全面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强调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使社会主义实践有了领导保证。
  在领导力量上,中国式现代化和社会主义都强调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如前所述,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侵略使得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在危难之际,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诸多探索和尝试,但均以失败告终。直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诞生了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政党—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才迎来了新的希望。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才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可以说,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先进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各项事业也得不到发展,社会主义不可能成为现实,中国式现代化也不可能取得一系列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积极调动更多的资源,凝聚更加广泛的共识,汇聚更强大的力量,使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并确保现代化建设始终沿着光明的、正确的、胜利的方向前进。
  在根本任务上,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本质都要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人类高级的社会形态,应当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水平的生产力。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不断解放生产力和不断发展生产力。中国式现代化也要求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必须建立在发达生产力的基础之上,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等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素。
  在价值目标上,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主义都强调要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党的性质宗旨的重要体现。而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和现代化的性质也就决定了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三)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人是社会生产力、社会生活和社会历史的主体。客观世界充满了矛盾运动,矛盾运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自身解放,并塑造了不同的人类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既是立足中国实际和中国国情的伟大创造,又是对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伟大证成。
  在根本动力上,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社会矛盾运动规律。中国式现代化一方面重视发展生产力,初始就以发展先进生产力、实现工业化为初衷,另一方面又重视解放生产力,把变革生产关系作为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手段,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动态平衡中不断向前发展。党的二十大把“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通过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增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
  在价值追求上,中国式现代化贯穿着实现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中国人民的现代化,坚持以人为中心,摒弃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思维,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单向度发展,坚持和平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摒弃了西方掠夺侵略的老路,使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世界更加和谐相处,最终实现个体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在世界影响上,中国式现代化促进了人类文明互鉴并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选择。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标志。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的人才知道。现代化并非只有一种模式,人类通往现代化之路并非只有一条,那种认为西方现代化才是人类现代化唯一模式的错误论断,是典型的“西方中心主义”思维,对此,我们要清醒认知。适合本国国情实际的、生长在本国历史文化土壤中的现代化之路都应该受到尊重。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立足中国国情和历史文化土壤探索出的现代化新路,拓展了人类现代化新的实践,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不但有利于世界各文明互鉴,而且能够为那些既想发展又想保持发展独立性的国家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概而言之,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侵略改变了中国历史内在发展的趋势和进程,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经一系列救亡图存的实践探索和努力奋斗后,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根本途径。历史的滚滚车轮所镌刻的实践痕迹也无不证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内在逻辑的统一性和实现时间的一致性。中国共产党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全新政党组织,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中国人进行现代化的努力真正“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式现代化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创造了伟大成就,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发生了一系列历史性变革,中国已经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将不会就此停歇,还要继续发展并引领时代前进,进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更大胜利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体性升级。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完成党的二十大确立的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明确了具体路径、增强了必胜信心。新时代新征程,面临新形势新要求,担当新使命新任务,我们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简介:赵朝峰,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求索》2023年第1期
发布时间:2023-01-30 09:40:00
马研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站编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