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主义

郭建宁 魏月妍: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字号+作者: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2023-01-29 10:02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郭建宁 魏月妍: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

郭建宁 魏月妍: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重要内容和突出亮点,深刻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创新精神,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推进理论创新的主题、总纲和统领,就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理论形态
  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两个行”“两个结合”“六个坚持”等的深刻阐释,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彰显“两个结合”的科学理论,是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的科学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一)归根到底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中国共产党百年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始终围绕着一个主题、贯穿着一条主线,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行,一方面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开放性,是科学的思想指南和强大的理论武器;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自觉推动理论探索和创新,创造性地提出并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既在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真理性的彰显,也在于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两个结合”,与时俱进、守正创新,不断丰富发展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用新的科学理论指导新的实践,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时代化才能充满生机。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理论品格,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理论创新和发展的宝贵历史经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又是有特定时代特征、历史经验和现实基础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第一,“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核心问题,构成了理论的主题主线。
  第二,“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集中展现了理论的内在机理。“十个明确”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回答“是什么”的问题,是支撑理论框架的四梁八柱。“十四个坚持”是党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高度凝练,是基本方略,具有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回答“怎么做”的问题。“十三个方面成就”展现了理论的涵盖领域,在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中集中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构建了科学严密的理论框架。
  第三,一系列原创性思想展现了理论的丰富内涵。比如:在共产党执政规律层面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提出全面从严治党、自我革命等党的建设新理论新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层面丰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形成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中国梦、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全过程人民民主、文化自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式现代化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概念新范畴;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层面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如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等世界发展新理念新主张。
  (三)“两个结合”“六个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
  在党的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将“两个结合”“六个坚持”概括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两个结合”“六个坚持”深刻指明了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本质要求和前进方向。
  “两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原创性的”,集中体现了这一思想理论的显著特征、鲜明标识和基本内容。此外,党的二十大后首次出京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讲话时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深刻表明了“两个结合”是党理论创新的关键路径。只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更好地指导中国实践;只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赋予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六个坚持”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哲学高度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核心价值取向,是党理论创新的源泉;自信自立,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特质,要坚定信心,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以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发展马克思主义;守正创新,是理论品格,要在方向道路立场等根本性问题不动摇的基础上,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问题导向,是理论创新的根本要求,要增强问题意识,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系统观念,是党治国理政的科学思想方法,要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思维方式把握和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胸怀天下,体现了世界眼光和人类关切。“六个坚持”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彰显了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理论创新的政治立场、价值取向和科学方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实践创造
  今天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其关键和本质就在于解决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的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当今最主要的实践创造和成果体现,就是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
  (一)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努力实现现代化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一以贯之的主题。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提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1964年周恩来强调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到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小康之家”,再到十三大“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十五大“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等,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努力实现现代化。进入新时代,十九大明确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同时进一步提出“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的战略安排。十九届六中全会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确定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明确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了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和全面依法治国;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完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和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等,从整体上实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跃升。
  (二)党的二十大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建构
  聚焦“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核心问题,中国式现代化初步实现了从概念阐释到理论建构的递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提供了理论支撑。
  首先,五大“中国特色”阐明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标识和独特优势。从基本国情出发,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决定了中国在现代化的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上必然具有独特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效率和公平的辩证统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体现了实现物的全面丰富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强调中国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发展道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表明中国坚定维护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坚决摒弃依靠战争和殖民掠夺的现代化方式。
  其次,九个“本质要求”揭示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路径与价值旨归。一方面,“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大优势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道路和旗帜,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28年发展的主题。另一方面,现代化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进程,贯穿国家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其中,“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求在经济工作中实现质与量的统一;“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核心要义;文化领域“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民生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动效率与公平的统一;生态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厚植现代化发展的绿色底色;在国际层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合作共赢;成果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文明做出新贡献。
  再次,五个“重大原则”表明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立场和根本遵循。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面临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的局面,未来会经历更加严峻的重大考验。面对这一艰巨性与复杂性并存的形势,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牢牢把握以上“重大原则”,以坚定的立场和决心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实支撑和根本遵循。总的看,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前进方向、基本特征、核心价值与精神动力等作了系统阐释,初步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框架。
  (三)党的二十大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在坚持十九大战略安排的基础上,党的二十大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进行了宏观展望。首先,提出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展现了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完整图景。其次,在此基础上强调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中心目标,即到本世纪中叶“建设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重要表述,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提升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视野和高度。再次,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未来五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整体布局中的重要方位,未来五年至关重要,是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同时在经济、政治、文化、民生、生态、国防和外交等领域进行重点部署,这些主要目标任务的实现将大力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进程。二十大报告的这些重要论述科学谋划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是指导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行动纲领。
  (四)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这一本质要求有两层含义。一是将中国发展纳入人类文明演进的视野,提升到文明高度。文明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最高标志,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样态属于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这就要求中国式现代化从任务、方向和目标上要实现从发展到文明的跨越,从而拓展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内涵和空间。二是要创造人类文明“新”的形态。与西方国家以资本为中心、两极分化、物质主义膨胀、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逻辑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是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基于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长期探索的成果。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既有人类现代化发展的普遍特征,更有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价值旨归。这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是内在生成的,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中国式现代化正在走出一条人类文明发展的新路,展现出人类文明形态新的图景。
  (五)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未来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目标和光荣使命,即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这一重要表述明确宣示了在新征程上走什么路的问题,即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一以贯之的主题。道路决定命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作为一种路径、一种方案,是党坚持独立自主,掌握现代化发展话语权和主动权的深刻体现。实现国家强大和民族振兴,不能照搬照抄,也不能封闭僵化。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之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党的二十大的庄严宣示。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文化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时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结合”的提出尤其是对“第二个结合”的理论概括,凸显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认识高度,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和精神力量,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一)厚植中华文化土壤,传承和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述和强调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提出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激活中华文明的重要论述。一方面,凝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点,如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特别是二十大报告概括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的思想精华。另一方面,强调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当代表达。如“以人民为中心”蕴含了“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的民本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天下情怀,“文明交流互鉴”彰显了“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的文明理念、“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激励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这些理论观点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是新的时代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激活中华文明的鲜明体现。
  (二)实现贯通融通,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理直气壮、很自豪地“去挖掘、去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高度契合,这都为中国共产党推进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为治国理政提供了有益启示。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释了“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的关键路径。实现贯通融通,既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又应持续研究和挖掘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民群众共同价值观念的高度契合点,立足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加以激活转化、提炼阐释,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三)赓续和弘扬中国精神,凝聚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精神是国家强盛、民族兴旺的基石和灵魂,绵延发展的中华文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概括了中国精神的内涵,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又概括为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对“四个伟大精神”的系统阐释彰显了中国精神强大的精神感召力。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党在百年奋斗中构筑的精神谱系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新时代的伟大进程中赓续和发展了伟大建党精神,是时代化的中国精神的生动体现。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二十大报告在主题中开宗明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回答了党在新征程上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走好新的赶考路。同时以“三个务必”的时代要求彰显了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极端重要性,展现了党以奋发有为的姿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的精神面貌。
  (四)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造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先进文化的引领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对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什么样的文化自信,以及如何在文艺、哲学社会科学、考古和传统文化传承等工作中坚定文化自信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都作了深刻阐释。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中心任务下谋划文化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主要着力点在于:一是“举旗帜”,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二是“聚民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汇聚民力;三是“育新人”,开展思想道德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道德素养;四是“兴文化”,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文化事业,健全文化产业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五是“展形象”,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全面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增强中华文明影响力。文化自信自强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要求,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时代特征
  任何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形式和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中国发展的全新历史起点。立足新的历史方位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对所处时代的科学判断和对时代特征的深刻把握。
  (一)统筹“两个大局”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论断,体现了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对全球大势和时代特征的深刻洞察,对科学把握中国与世界互动的深度考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前和今后一切工作的中心和奋斗目标,处于“战略全局”的地位。同时,中国的发展与对世界的认识无法分离,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党对国际环境和世界发展大势的科学判断,构成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外部环境。习近平总书记统筹“两个大局”的辩证思维和大历史观,将中国与世界、国情与世情紧密联系,为党在新时代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有利于在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中深刻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新特征新要求和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面临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风险挑战。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两个大局”的世界视野,坚持胸怀天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和实践方案,不仅是顺应和平与发展这一历史潮流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人类社会面临重大挑战这一全球性困境的必然选择。在这一理念指引下,中国共产党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打造“一带一路”等国际公共产品、呼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加强文明交流互鉴等,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担当。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在二十大闭幕后的多个外交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呼吁和倡导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世界和平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的真诚期望和坚定信念。
  (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同时,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深层次矛盾,在经济发展、重点领域改革、意识形态建设、党的建设等方面存在顽固性和多发性问题。有矛盾就会有斗争,我国面临的伟大斗争在新时代有了许多新的历史特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这是对我国目前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作出的重大分析研判。新时期的伟大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在严峻复杂态势下,党的二十大提出必须牢牢把握坚持斗争精神这一重大原则,同时强调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就要求全党以积极主动的精神面貌,一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二要增强斗争意志,面对重大考验和严峻风险挑战,要毫不动摇坚决斗争,毫不退缩主动应战,直至取得最终胜利;三要加强斗争本领,把握斗争方向、掌握斗争规律,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四)把握历史主动
  面对当今国内外严峻复杂的局势特征,习近平总书记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把握历史主动”的重要论断。把握历史主动既是实践要求,也是方法论,更是时代精神。第一,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是当前和今后我国发展面临的总体态势。在国际层面,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建设覆盖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提出全球发展和安全倡议、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等,主动引领世界发展潮流和方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构建良好的外部条件;在国内层面,党集中力量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解决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如全面准确完整贯彻新发展理念、开展反腐败斗争与党的自我革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牢固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等,为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夯实稳定基础。第二,党的二十大将坚定历史自信与增强历史主动并提,凸显了必须掌握在历史经验中增强赢得历史主动的能力。同时,要掌握辩证思维和系统观念,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积极拓展发展新空间,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主动防范化解风险,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第三,深入研究历史发展规律和世界大势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鲜明的时代精神。在“两个大局”相互交织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承担了更为厚重、更为艰巨的历史使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鲜明宣示的:党要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作者分别系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3年第1期
发布时间:2023-01-29 10:02:00
马研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站编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