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洁、徐 强: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研究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 当前,做好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极其重要,因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当前,移动互联网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成为虚假谣言、错误思潮、反对言论的集散地。 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高校必须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并将其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来抓,积极探寻相关的应对策略,以切实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实效性,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一、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现实考量
移动互联网主要是指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并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新兴媒体形态。它具有传播的即时性与互动性、信息的海量性与共享性、交流的个性化与群体化等特征。在数字化技术的驱动下,移动互联网逐渐成为各种舆论信息扩散传播、社会思潮碰撞融合以及思想文化交流发展的重要场所。当网络上出现大量虚假和迷惑性信息时,易混淆视听,使大学生在庞大而复杂的信息洪流中逐渐迷失自我,进而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选择产生困惑、迷茫甚至无所适从。由此,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须依托移动互联技术,适应社会变化和时代趋势,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这是高校发挥自身重要职能,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体现。
(一)应对国际社会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重要手段
移动互联技术凭借其所具有的信息传播“无屏障”优势,逐渐成为不同意识形态斗争的新阵地。 西方发达国家巧妙利用网络论坛、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它们极力鼓吹西方政党制度与价值观念的优越性,并肆意发布质疑中国共产党历史合法性与抨击我国社会制度的言论,企图影响大学生的政治态度,诱导学生否定甚至排斥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此外,部分国外基金会等各类组织机构还以各种形式在高校培育“代言人”,意图策反部分师生。因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而临的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如何赢得青年大学生。而依托移动互联网开展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则有利于解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入脑入心的问题,提高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强化大学生的政治意识,帮助大学生把握政治方向,增强思想定力以及辨别错误观点的能力,进而有效应对国际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打好意识形态领域防卫战。
(二)国家培养合格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思想保证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移动互联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遍应用为社会信息的流动模式、话语形态等带来了新的变化,复杂多元的网络信息很大程度上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社会意识淡薄、理想信念动摇、政治观念淡化,这更加凸显出高校开展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因势利导,积极开展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这一青年群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认识与高度认同;有利于实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提高大学生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积极性;有利于引导大学生主动向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培养其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这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
(三)促进和谐校园构建的内在需求
和谐校园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以学校为纽带,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发展合力,并在促进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协调运转的基础上形成的健康有序的稳定状态。构建和谐校园是与时俱进、彰显时代性的做法。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而对愈加隐蔽的“非意识形态”“去意识形态”现象,而对大学生信息交互的网络依赖、高校课程教育的MOOC浪潮以及传播内容的复杂多样等现象,国家主流意识形态能否赢得大学生的理解、认同和支持,则关系到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全局。为此,只有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与使用新媒体,最大限度地减少移动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冲击,并依托移动互联网开展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相关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在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才能真正实现大学生个人与社会以及自身发展的和谐,增强大学生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最终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四)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意识形态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在教育引导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大学生作为国家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对国家发展的前途与命运具有直接的影响。实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需在提高其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对一些问题缺乏理性的思考和正确的判断,思想认知处于“碎片化”状态,且时常出现情绪波动与选择迷惘的情况。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不良网络信息的泛滥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构成了极大威胁,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与精神障碍。因此,及时进行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是提升学生的思想素养,培育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强化学生的信息处理与理性应用新媒体的能力,促进大学生健康全而发展的迫切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面临的机遇
高校作为知识、人才的汇聚地,是意识形态生产和传播的中心与前沿阵地。移动互联网打破了时空的界限,为各种网络信息的交汇扩散、各种社会思潮的交锋较量、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融合提供了新的载体,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移动互联网以其独特的传播优势,给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和诸多新机遇。
(一)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主体性增强
教育主体是指在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制作、控制以及传播信息的,能够引导广大学生客观接受相关信息的个人或者组织,承担着传播正而向上的信息以及阻n、控制不合乎时代发展潮流的,阻碍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不良信息传播的任务,以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但是,传统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极易因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存在的诸如地位、性格等的差异而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存在缺乏互动交流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而移动互联网则在适应现代人崇尚自由、渴望参与这一特点的基础上,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进行自由平等的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由此,移动互联网时代所体现出的教育自主性使得学生能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并在内容丰富的网络环境中,自由地选择浏览信息,探索与寻求新的学习内容,进而实现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互动交流。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自主地接受相关信息,并逐渐成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活动中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主体,主体性得以增强。
(二)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时空性拓展
移动互联网自身所具有的快捷性与开放性特征,使得大学生能够随时随地随心地接入任何一个网络端口,享受网络传播带来的便利,或查阅资料,或搜集信息等。由此,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管理范围已不仅仅局限于学生校内生活的某一段时间或者其校园这一现实的物理空间,而是凭借移动互联网所具有的时效性打破时空限制,解构传统的“围墙”功用,为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学生共享信息或者在线上与教育者进行互动探讨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引导着学生将自己获取的信息转化为有意义的知识。与诸如听专家讲座、开主题班会等传统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方式不同的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依托移动互联技术,将图像、声音、文字等相融合,并借助微信、微博、手机短信、网络论坛等较为灵活且能够彰显个性的方式发送到学生面前,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更为全面、更加积极地获取信息和发表对相关社会热点信息的看法,并及时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这符合学生的内在需求与个性化发展的要求。概而言之,移动互联网创造了能够为学生提供思想服务的、与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管理特质相契合的新的教育环境。
(三)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实效性提高
传统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高校大都采用“灌输式”教育,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是“权威”,相对而言,受教育者则居于“劣势”地位,被动地接受相关教育信息。这使得受教育者极易产生逆反心理,削弱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效果。而移动互联网则在融合“两微一端”等多种信息传播媒体特点的基础上,将相关教育信息进行合理加工,并通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给学生,以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此外,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海量的信息既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也为实现教育主客体间的互动交流,进行网络问答解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学生对移动互联网上呈现的信息资源可以进行二次开发、重组甚至是使之再生,其目的在于通过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内容的不断补充与更新,使之更加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的心理要求与接受习惯,进而在完善相关教育内容的同时,丰富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者与大学生所共享、共建的学习资源,以强化教育的凝聚力和说服力,进而提高其实效性。
(四)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新合力形成
当前,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全方位深入各行各业,人工智能、无人驾驶、共享单车从概念走向现实。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在借助互联互通的移动互联技术基础上,使学校、家庭、社会之间能更好地通力合作,形成教育合力。首先,高校凭借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发挥着学校教育的主导性作用,促进了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之间合力的形成。通过新媒体新技术有针对性地将教育内容融入高校所开设的相关课程中,提高了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其次,通过方便快捷的移动互联技术,促进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合力的形成。在开展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过程中,高校教育者充分考虑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微博、微信、QQ群等新媒体平台让家长在工作繁忙之余,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状态的同时,也及时获得家长对学生优点及不足的反馈,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最后,通过移动互联网创造的人类生活新空间,促进了高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合力的形成。积极运用社会教育所具有的引导性作用,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保障。简而言之,移动互联技术让信息交流可以跨越万水千山,有助于学校、家庭、社会之间形成粘性更强、效果更佳的教育合力。
三、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面临的挑战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在讲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时指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任何技术都是一把双刃剑。移动互联网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新变化与新问题同在。面对复杂、多元的移动互联网环境,传统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理念、方式等均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一)高校部分教师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理念滞后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海量化信息传播为大学生选择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他们往往更倾向于通过独立判断进行信息的选择与应用。而部分教育者却固守传统,仍一味地将学生理解为“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忽视学生的感受,抓不住教育的关键,难以实现与学生之间的话语对接。部分教育者在面对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时,刻意回避,不及时向学生作出回应并加以引导,致使一些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悖的现实问题不能被学生正确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学生原有的理想信念,甚至对教育内容产生了“表面很美好,现实不美丽”的怀疑或抵触情绪。这在降低教育内容对大学生吸引力的同时,也使得大学生的部分学习时间被依托于网络传播的非主流意识形态所抢占,引发大学生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危机;教育者所具有的地位层级与身份属性也被逐步消解,逐渐丧失其树立威信的信息优势。传统的主导地位受到冲击,天然具有的支配权与先导权被逐步解构,进而导致教育者在引导与控制相关教育活动的过程中陷入极其被动的局面,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实效性大幅降低。
(二)高校传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方式单一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多样性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目前,部分高校教师没有跟上时代发展潮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黑板+粉笔+讲解”的单向说教与内容传输,强调面对面地对学生进行理论灌输,方式方法单一,致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这种为“教育”而教育的教学方式较为抽象,缺乏寓教于乐的教育内容,既无法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对休闲娱乐时间“碎片化”的需求,也不能满足大学生随时随地进行沟通的需要,缺乏互动性,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此外,高校在开展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过程中,往往沿袭传统,采取诸如理论考试、组织讲座等方式“强迫”大学生参与其中。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校教师大多具有较丰富的知识积累和较高的学术理论水平,但往往因忙于科研等多种原因而忽视教学方法的改进,致使教学方式方法单一,出现单向灌输、形式呆板,“重理论、轻实践”,不能将最新知识有效传递给学生等问题。这就使得教师自身知识难以与大学生实际需求进行有效对接,不利于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高校师生媒介素养有待提高
移动互联技术的传播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是全新的,其对教育者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教育者缺乏对于网络技术发展应有的敏感度,或者是无法熟练使用相关的网络技术,则可能会丧失教育的有利时机。当前,西方价值观念在网络上肆意横行,“全盘西化”问题较为严重。个别高校教师受到诸如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异质思潮的影响,理想信念趋于模糊,政治信仰日益迷茫,被发展为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代言人”。同时,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在促进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朝着开放化、多样化方向发展的同时,也为以充满功利色彩的各种错误思想观点与具有庸俗趣味的不良信息滋生蔓延提供了条件。这使得大量的负面信息进入大学生的视野,进而对信息甄别判断能力欠缺的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致使其思想出现混乱,政治立场发生动摇,甚至导致行为失范。依托移动互联网进行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有效传播也难以顺利开展,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所具有的价值引导功能随之弱化。
(四)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环境复杂化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利用他们在移动互联技术方面的优势,采取不正当手段,故意贬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刻意放大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依托移动互联网,呈井喷式地制造各种杂音,意图构造相对独立且复杂的信息环境,以扰乱大学生的思想意志,颠覆这一年轻群体的主流价值观,这就加剧了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环境的复杂性。同时,相对于现实的物理空间而言,移动互联网为人们构建的则是一个与之相区别的虚拟生活空间,且具有极强兼容性与非排他性。它主要依托网络技术与超现实的想象力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图景进行生动地再现。而在这一虚拟场景中,移动互联网实体实质上是缺席的,出现的仅仅是传递交流意义的虚拟角色。这对社会认知能力较差,且时常处于情绪波动状态的大学生的信息交流行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导致大学生在面对海量化信息时产生诸如恐慌、迷茫的状态,既不利于学生健全心理机制的形成,也极易诱发人际关系异化、网络成瘾、网络孤独等问题。这也增加了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环境的复杂程度。
(五)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机制有待完善
在传统媒体环境下,高校掌握着校园信息传播的主导权,能够在剔除阻碍学生健康发展、危害校园安全信息的基础上,再以先进的思想、主旋律的声音传播校园信息。但是,作为个性化、开放性特征明显的媒介形态,移动互联网在传播相关信息的过程中,大多会脱离学校、教师、家长等权威的控制。由此,以移动互联网为载体传播的信息可能会与教育者所宣传的不同,甚至截然相反。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不良信息的传播、隐藏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使得大量诸如网络谣言、“网络愤青”等非理性、情绪化的网络舆情不断出现,并通过概念模糊或曲解含义的方式在大学校园里肆意传播,冲击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进而使得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面临着难以避免的现实挑战。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管控难度的加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建立相关的细则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对不良现象进行严加管制。这很容易产生“蝴蝶效应”“破窗效应”,使大学生的思想陷入混乱,政治立场逐渐动摇,甚至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构成威肋。目前高校在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监管方面仍需加大力度,对移动互联网披露的信息需严格审核并加以规范。
四、移动互联网时代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前,“要充分用好网络手段,通过网络直播、网络视频、网上交流等形式”,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广大青年大学生心中,做到全网跟进,积极回应大学生的关切。高校必须在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战,在正确把握新时期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与学生学习成长规律的基础上,依托移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更新传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面对移动互联技术不断发展所带来的挑战,应更新传统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观念,树立适应移动互联网发展要求的新教育理念。
1.树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教育者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遵循,理性认知新媒体,积极树立“既倡导开放,又强调导向;既注重科技,又关注人文;既具有全球性,又彰显个体性”的新型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理念,并明确自身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具有的主导地位,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在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过程中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在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教育者应明确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目标,并在深度挖掘大学生表现出的个性特点与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打破传统的“我说你听”的关系结构,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我教育,尊重学生主体性,有效解决主流意识形态的入耳入脑入心问题,致力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树立创新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善用讲故事、打比方等“接地气”的话语方式阐述治国理念,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教育者可以尝试转变先前“居高临下、空洞说教”的话语方式,逐渐学会运用学生熟悉的文体风格或流行的网络语言,将马克思主义这一“硬”理论加以“软化”;可以结合网络时事热点,因势利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平等、自主的学习氛围中感受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理论的穿透力;可以依托新媒体平台积极推广中国优秀的文学影视作品,在陶冶学生情操的同时,有效抵制多元文化的冲击,传播正能量;可以通过分析新媒体平台上传播的社会热点等实际问题,找到更多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将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落细落小落实,增强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
(二)创新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方法
当前,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要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不断增强教育的实际效果。立足于多元多变的移动互联网,不难发现,单一的、机械的教育方法难以适应网络时代的育人实践。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环境,应着眼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向,创新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方式方法和平台载体,探索方法手段,将更加新颖的方法、更加先进的传播载体应用于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过程中。
1.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要坚持不懈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课堂承担着发现并培育学生个性与天赋的重要任务。高校应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搭建新的教育教学平台,在强化课堂教学内容时效性、新颖性的基础上,唱响网络新媒体的主旋律,推进优秀理论成果的数字化进程,进一步将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内容通过多媒体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影响力,切实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新媒体中的地位,进而有效发挥课堂教学在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中的作用。当前,要把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2.以校园文化为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应在关注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延伸人才培养的其他方面,努力将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大力净化校园网络空间,及时将内容健康、格调高雅的文化产品提供给大学生,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使之自觉抵御诸如“网络语言文化”“洋节文化”以及各种“恶搞”、恶俗现象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侵蚀。
3.以社团活动为新阵地。校园文化社团活动是学生依据兴趣、爱好等自发组织的团队力量,为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监督、共同进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应成为高校开展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的新阵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可将学生社团组织的知识竞赛、文艺演出、重大节庆纪念日、校园主题教育活动等制作成微电影,并将视频上传至网络与学生分享。由此,实现宣传思想工作在新媒体平台上的渗透与发展,做到在充分挖掘与整理校园实践活动中富有的价值理念的同时,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增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度,进一步扩大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的影响力。疏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与讨论,进一步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直观性,深化学生对教育内容的认知、理解与吸收。同时,高校还有必要充分挖掘新媒体所具有的潜力,依托网络视频、手机等,搭建宣传思想工作立体化平台,并及时向学生发布学校各项重大政治性活动的相关信息,以拓宽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抢占校园网络宣传制高点,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具有学校特色的、专门的意识形态工作示范性主题网站,强化对学生的教育与引导,从而确保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三)提升师生意识形态安全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是指在各种信息交叉渗透、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所应具备的对各种信息认识、评判、运用的态度与能力。当前,应着力提升师生的意识形态安全媒介素养,强化其大局意识,帮助他们正确、客观地认识网络上传播的信息,增强其政治敏感力与防御能力,并规范其网络行为。
1.提高教师的新媒体教学应用能力。高校应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培养一批媒介素质过硬,熟悉网络用语,移动互联技术的现代化、信息化运用能力较强的高素质教育工作者,使之了解并能够熟练使用诸如Word文字处理、Excel信息加工、PPT课件制作演示等网络应用技术,并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基于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平台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要通过对新媒体教学优势等相关内容的宣传,进一步深化教育者对新媒体教学意义的理解,努力打造出一支既懂教育艺术又懂新媒体技术的现代化、信息化较强的高素质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队伍。
2.规范大学生运用新媒体的行为。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学生的语言习惯和关注点极具时代性。大学生在关注网络舆情信息、表达自己观点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因自身缺乏正确的价值判断而获取不良信息的现象。由此,高校有必要将道德教育融入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过程之中,广泛开展媒体道德与法制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在使用新媒体时,能够以理性的觉悟、反思的态度自觉遵守诸如使用文明网络用语、不浏览非法网站等网络道德规范,以确保大学生在良好道德的引领下,遵纪守法,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四)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国家安全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为有效应对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复杂多变的环境,需要形成政府、高校、媒体等多方面的教育合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进一步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可控性与实效性。
1.从政府着力,形成正确的思想舆论环境。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政府应强化主流意识形态阵地的制度化、法律化管理,有效利用红色主题网站等新媒体平台,发挥网络信息“把关人”的作用,加强对舆论的监管,进而牢牢掌握舆论的引导权,充分发挥舆情导向职能。当前,必须通过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大力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并在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文化诉求与精神取向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下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2.从高校着手,创造健康的校园媒介环境。高校既是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最系统化的宣传阵地,也是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舆论场所。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应设立专门的信息审核部门,加强对校园网络信息管理机构的建设;应培养舆情联络员,把控好各种信息的有效传播,及时拦截或删除新媒体散布的不良信息,强化对网络信息源的监管,减少有害信息在校园内的扩散传播,以确保校园网络空间的清朗,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创造健康向上的校园媒介环境。
3.从新媒体着眼,营造积极的传播环境。高校在开展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应依托新媒体,引入实效性较强的教育内容,并加以合理开发,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可读性与指导性。同时,积极发挥新媒体的教育引导功能,解答学生存在的思想困惑,及时回答他们关心的社会问题,促进教育环境由传统的“权威环境”向现代的“人文关怀环境”发展。此外,还应尊重学生自主性,提升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以增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情感认同,为大学生营造积极的传播环境。
(五)完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有必要对已有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机制进行调整与完善,破除制约其发展的障碍,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机制保障。
1.建立齐抓共管工作机制。高校应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在育人方面的正能量,积极动员校党委宣传部、学生处、校团委等职能部门的作用,依托校园新媒体建立起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长效机制,严格把关校园网上传播的意识形态相关信息,促进由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相互协作的意识形态工作新格局的形成。与此同时,高校还应积极开展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专项试点工作,有效依托新媒体技术实现校报校刊的数字化,并着力建设诸如辅导员博客、校务微博等有助于师生互动的平台,进而实现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向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具体工作渗透的教育教学目标,建立起学校、院系(部门)负责,基层党支部落实的目标责任制与工作机制,强化各职能部门的责任意识,着力提高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科学化水平。
2.创建教育评估机制。作为实现科学管理与正确决策的需要,教育评估是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克服经验主义与形式主义,确保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任务的完成。为此,高校应立足于教育目标,设定科学的评估标准,对评估教育过程是否达标,教育任务、内容等是否完成,教育主客体间的互动关系是否正常等内容着重评估考量,进而确保评估结果的全面客观性与科学实效性。此外,评估程序还应遵守民主、公开的原则,不搞形式主义,客观分析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加以纠正与调控,以全面实现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目标。
3.健全奖惩问责监督机制。面对网络上散布的各种谣言,高校应积极把握前沿技术,加强对网络宣传阵地的建设与监管。应大力研发适用于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监控软件,健全相应的标准体系,主动研判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时监测各种不良情况的出现,并对其进行精准分析,加以化解,避免校园突发事件的发生或矛盾的升级。同时,高校还要对在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过程中有突出贡献的师生给予相应的奖励,并鼓励高校师生敢于向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低毁党、社会主义和国家的言论亮剑,做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以增强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活力,切实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4.构建教育反馈机制。教育反馈是教育者掌握教学进度,了解教学效果,促进师生交流的重要途径。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向教育者反馈自己对某一社会现象、理论热点、时政方针的认识与理解。同时,教育者也能够根据第一时间获得的反馈,及时调整自身的教育方法与进程,从而进一步增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提高教育效果。此外,依托新媒体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一定程度上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为此,应着力将线上反馈与线下反馈有机结合,以全面掌握相关教育信息,科学制定或调整教育教学方案,提升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实效性。
总之,面对快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信息传播革命,高校必须正确把握移动互联网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不断适应新变化,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对策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用好“两微一端”等新技术和新应用,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积极性,占领信息传播的制高点,以全面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进而扩大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来源:《学术论坛》2017年第6期
网络编辑:岚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