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五四”青年节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着重讲了“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其中,他讲到:“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 习总书记对核心价值观的这种理解和解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德”,标志着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超越
每个时代都蕴藏着这个时代的价值理念,每个时代都呼唤着人们的价值追求。我们今天培育和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它形成于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追求民族独立的百年历程,植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灿烂文明,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实践经验。可以说,理解了核心价值观,就理解了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走进了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指出,人们的精神生活总是与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相依赖,相适应。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同样,价值观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代表,也是具体的历史的,不是抽象的,绝对的。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倡导的核心价值观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德,揭示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渊源,展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崇德尚道的独特品格,是解读古老东方文明代代相传,经久不衰的“基因”和“密码”。
从个人层面来看,价值观本身就是道德规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的价值准则即“个人的德”。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敬业要求人们忠于职守,服务人民。诚信强调了做人要诚实守信,诚恳待人。友善提倡人们相互尊重,和谐共处,形成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从传统文化看,自古就有这种鲜明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管子·牧民》里提出“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的爱国主义思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彰显了中华民族刻苦勤奋的敬业精神;孔子的"言必信,行必果"成了中国人立身行道,诚信处世的准则;“仁者爱人”体现了儒家思想与人为善,营造和谐人际关系的追求。从新中国建立以来,这些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一直就是我们道德规范的内容。1949年《共同纲领》提出以“五爱”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全体国民的公德。1982年《宪法》规定:“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2001年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20个字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就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06年3月,我党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褒荣贬耻、我国古代的“知耻”文化传统。从这些内容中可以看出,我们现在倡导的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与我们一直传承的“立身行道”个人道德品行是一致的。在这里,以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了对接。
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变革的决定力量。一个时代的先进价值理念,总是与这个时代人民的劳动创造相结合,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我们不是数典忘祖的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提倡文化复古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德,不是对传统道德理念的机械套用,照搬照抄,其中的深刻含义是把“个人的德”上升为核心价值观,使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精神境界与时代发展同步,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融合。这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改造升级,使其真正能展现当代中国人民迈向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的精神风貌,从而更好地弘扬中国旋律,发出中国声音。面对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融交锋复杂格局和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形态多样化的新特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气,深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积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正如习总书记强调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1]。
二、“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德”,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海纳百川,引领潮流的制度自信
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个人的德,还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是一种大德。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提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不但立足本国基本国情,
还吸收世界各国人民的实践经验。在借鉴人类一切有益政治文明的同时,又充分表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大德”。
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指出了国家的本质,认为国家是实行阶级统治的暴力机关,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随着工业革命后,生产力的各个要素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散,以资本主义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对内剥夺人民劳动果实,对外实施侵略扩张,施行殖民统治和争夺世界霸权的道路。一切鲜活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贫穷没有出路,落后就要挨打。建设富强的现代化国家,是近代以来无数中华儿女追求的梦想,也就是“富国为德”。把国家经济搞上去,促进国家繁荣发展,这是最大的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是中国对全体国民的道德义务,更是一种道德责任。民主产生于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作为反抗封建统治专制制度提出的一种国家治理形式,它保障了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和行使国家权利的自由,是人类对美好社会管理方式的诉求。在我们这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的无产阶级专政国家中实施的民主,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无论在内涵,目的,本质上都有根本不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铲除了民主对金钱的依赖关系,从根本上保证了国家各项权利始终掌握在人民手中,而不是少数人手中,从而真正体现人民意志。可以说,核心价值观提倡的民主,不仅有“人性”之美,还有更崇高的“德性”,是真正的民主之德。文明即人的精神文明和社会精神面貌,是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标志。当代中国建设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立足基本国情,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其最终价值目的,是在建设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与社会和谐统一,从而达到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和谐是中国人独特的价值理念,我们倡导求同存异,在对立中寻找包容,是解决各种复杂社会矛盾的法宝。我们建设的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社会,又是人民各尽所能,又各得其所,和谐共处的美好社会。
同样,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也体现着“社会的德”。自古至今,人们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社会的遐想。我国古代思想家老子提出“小国寡民”、“无为而治”的社会理想,提倡“治大国如烹小鲜”。儒家思想描绘了“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大同社会”的美好愿景。近代西方启蒙思想家,希望建立财富均等,权利平等的“乌托邦”。这些思想都蕴含着人们对自由,平等,和谐社会的不懈追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今天,我们把社会建设与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统一起来,提到同等重要的战略高度,不断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幸福感,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社会的需求。这一系列举措上升到意识形态上,就是我们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所提倡的自由、平等、
公正、法治四个方面。自由包括了人的意志自由、生存和发展的自由。平等指的
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也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习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讲话时说“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 把核心价值观概况为国家的德,社会的德,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国家管理,社会治理方面的鲜明特色和优越性。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支撑着我们的核心价值观,这种“大德”也必将引领世界进步的潮流。
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德”,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
使核心价值观成为凝魂聚气的旗帜和引领社会道德风尚的标杆,关键在于践行,实践是核心价值观的生命。习总书记把核心价值观归结为一种德,就是告诉我们要以德为本,积极实践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外延。要求我们从小的道德修养上做起,严私德,守公德,明大德。使核心价值观刻入每个中国人的灵魂之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让核心价值观这一高尚的道德情操蔚然成风,从而形成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让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春风化雨,真正成为当代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和民族品格。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在“行”。德即“德行”,按照汉语的词语逻辑关系解释,“德”与“行”是统一的整体,是分不开的。也就是说,德的内涵和表现,从来就不是空泛的文字概念,而是实打实的行动,行为,品行,才能称之为“德”。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本质,道德从本质上看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社会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经济关系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道德体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完成,使得古老的中国走上社会主义崭新道路,确立了公有制为基础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从根本上保证了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并为生产力的持续释放,向更高水平迈进奠定了基础。雄厚的物质基础必然产生先进的价值观念,使核心价值观
的实践有了厚重的物质依托和力量源泉。如今的中国,有数千万舍小家,为大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共产主义道德的先进同志来领导;有数亿辛勤劳动,践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高尚公德心的人民群众,这是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力量。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深入人心,实践到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的“德行”就一定能传遍中华大地,成为连锁中国人精神力量的纽带。
德行重在养成。三国时期的政治家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提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告诉我们德行的养成要从修身养性中着手,从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中积累。习总书记在对青年践行核心价值观时强调人生观,价值观是总开关,“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由此可见,我们践行核心价值观时,不能“搬山填海”、“移花接木”,而是要正本清源,滴水石穿,把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贯穿于人格培养的各个阶段。随着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建立完善的过程中,一些消极负面影响也日益显现。东西方各种文化思潮交汇混杂,主流声音在得到弘扬传播的同时,也受到相当程度的干扰,一部分人,特别是青年的价值观变得模糊,扭曲。与此同时,在思想文化领域,某些别有居心团体和个人滥竽充数,假借弘扬“真善美”,利用社会热点事件争夺大众舆论控制权,充当所谓“正义卫士”和“道德标杆”;一些人奉行“娱乐至上”,对历史事实和革命人物进行戏说、歪曲、调侃甚至攻击;炮制无底线,无节操的新闻事件和真人走秀来吸引大众眼球,挑战公序良俗,败坏社会风气,这些负面因素对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和坚守核心价值观提出了巨大考验。习总书记对青年如何养成核心价值观时嘱咐道“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不要顺利的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一遇挫折,就怀疑动摇,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坚守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成就自己的宝贵人生。” 我们相信,只有“正本”方能“清源”;只有从点滴的人格修养做起,才能让核心价值观涓涓细流汇入大海,形成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和磅礴力量。
来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年第5期
网络编辑:保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