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1年12月,苏联解体刚好20周年,20年前的12月21日,11个加盟共和国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宣告苏联解体,四天后的晚上7点30分,在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74年的镰刀锤子旗被红蓝白三色旗取代。光阴荏苒,20年后,当初投向“资本主义民主”怀抱的俄罗斯人对于今日的民主现状是否满意呢?
游行和集会已成家常便饭
在莫斯科一年之中,总有很多不同的政治组织,举办游行和集会。在我们的口语中,总是把这些活动归为一类。但是在俄语中,确实分的很清楚。一种是游行,就是一群人按照事先申请好的路线,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而集会则是相应的组织申请固定的地方,在那里聚集。多数情况是,游行的末尾都会有集会。而集会则不一定有游行。
举办游行或者集会的组织多样。有的是单独一个政治组织举办,有的则是几个组织联合举办。有的参与的人多,有的参与的人少。比如有的游行,动辄上千人。甚为壮观。有的则是没几个人。反正,申请好了合适的路线,莫斯科的内务部门批准的话,就可以举办。举办游行或者集会的组织倾向也是不同的。有左翼的,也有右翼的。乃至民族主义的游行。
其中俄罗斯共产党的游行笔者以为最好看,尤其是5月9日的胜利日游行,一方面春暖花开,人们都愿意出来遛达。更主要的是,那些老兵们,不管是否参加过卫国战争,都会从箱底拿出珍藏多年的军服,别上得来不易的勋章。合着老战友,站在队列里,接受旁观者的注目礼,或者是小女生送的鲜花。而对于外人来说,和这些挂满勋章的老兵合影,也会有成就感。
对于中国人而言,观摩俄罗斯共产党的游行可能还会有一些亲切感。那种红旗飘飘的感觉,似乎把我们的记忆带回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自不用说。就是八十年代初,偶尔也会有几十号人打着红旗,敲着锣鼓到街上走一圈。多数是庆祝获得了什么上级的奖励之类。
而且红色组织的人看上去总是慈眉善目的多一些。他们一边走一边也会喊着口号。比如“革命”,“我们的祖国是苏联”之类。由于俄共是反对党,所以在队列中也会有些漫画,嘲讽执政者或者是北约之类——苏联曾经的敌对组织。
不过也曾经发生过两个共产党的游行。一次在集会的指定地点。一些打着共产主义标示的人,排成方块游行,只是比较奇怪的是,人数远远不如往年多。仔细一看,原来这个党打得旗号,是俄罗斯未来共产党。这是一个从俄罗斯共产党分裂出来的组织。自己组织过中央委员会。俄联邦司法部还是承认以久加诺夫为首的中央委员会是俄罗斯共产党的“正宗”。但是游行的时候,未来共产党也申请的是相似的路线。莫斯科的内务部门就安排了这一组人先走。过了好一会儿,俄罗斯共产党庞大的队伍才沿着这条线路前进。
相比较俄罗斯共产党的游行中显露出来的激情。执政党统一俄罗斯组织的游行相比较味道就会淡很多,有时候更像是一大群人集体散步。
以上两类组织的游行相比较还算正常的。极端民族主义者的游行,对于华人或者是其他有色人种而言,就没那么平和了。每年总会有一些极端民族主义者联合起来,进行游行,他们的口号是,“俄罗斯是俄罗斯族人的俄罗斯”。反对其他民族的移民。虽然莫斯科执政当局经常宣导民族和谐,但是每年都会批准这类组织的集会。
新闻自由:属于能够在媒体发表观点的人
“Facebook和v—contact等互联网社交平台,推动了公民社会的成长。”12月10日,在传说的“苏联解体后最大规模示威”中,一位来自反对派的演讲者如此总结。因为这次示威的人员动员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社交网络完成的。20年前,这在俄罗斯是根本无法想像的事情。
“取消新闻检查!”苏联末期戈尔巴乔夫主导的公开性浪潮中,人们发出了这样的呼声。1990年6月,当局通过了《苏联出版与其他大众传媒法》。这部法律取消了新闻审查、确立了言论自由、给予多种主体以创办大众传媒的权利。大众传播得到了大发展,一时各类报纸纷纷出笼,向公众传播各类消息报道。
结果连公开性的提倡者戈尔巴乔夫本人都受到牵制。根据历史学家麦德韦杰夫的记载,1991年8月15日,尚未公开的《新联盟草案》意外在莫斯科的一家报纸上刊登,戈尔巴乔夫本人大发雷霆,下令追查泄密者,但此时国家实行的政策,报纸完全可以不用透露信息来源,追查自然没有结果。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各个媒体力图获得自身独特的定位,获得相应读者的青睐,抢占市场。各个媒体的记者大显身手,并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追踪信息、深度发掘,发挥了舆论监督的作用。而一些新闻节目也以调侃政治人物为乐,比如1994年到2002年的一档电视节目“木偶”就讽刺过叶利钦。
自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寡头势力逐渐形成,按照派系控制了不少大传媒集团。不管是在1996年的还是在2000年的总统选举中,这些媒体都为叶利钦及其继任人普京摇旗呐喊。但也有一些例外,如传媒大亨古辛斯基策划建立了独立电视台,发出了不少独立于政府的声音。
本世纪以来,随着一些寡头被打击,他们旗下的媒体也逐渐被亲政府的企业纳入旗下,比如俄罗斯的国家天然气公司就控制了独立电视台的大部分股份。相对而言,政府对电视媒体的控制要更多一点,对传统纸媒的干预较少。同时在反恐的旗帜下约束媒体的报道内容。如2002年轴承厂文化宫劫持人质事件,到2004年的别斯兰学校人质事件。两次人质事件的爆发使当局反思媒体在报道这类突发事件中的作用。因为在当局看来媒体无孔不入的报道泄露了当局反恐的部署,2006年反恐法等法令,相应的新闻报道受到限制。
这样的种种限制,在西方和俄国内的反对派看来是不民主的。比如以往发出独立声音的独立电视台,据外媒比较,火力下降很多。而比较独立的俄罗斯新报则托庇戈尔巴乔夫旗下。
在俄罗斯办一个报纸并不难。获得批准的难度不大。据2010年统计,俄罗斯有9万3千各类媒体。其中百分之九十是非国有的。各大政治力量都会发行自己的报纸。而在电视台里,也经常举行辩论类节目。让不同观点的政治人物唇枪舌剑。在这些人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自民党的党首日里诺夫斯基,他在电视台的表演总是慷慨激昂。不久前的一次电视辩论会上,身为国家杜马副主席的他差一点和对手拳脚相加。
技术的进步,互联网的发展,使得言论空间展开了新的领域。正如开头所言,反对派认为这促进了公民社会的兴起。在俄罗斯上网,没什么信息的阻隔,网上游览各个地方畅通无阻。“俄罗斯不要普京!”这样批评执政者的字眼很容易在网上找到。
各个政治力量都能在网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不管是亲政府的还是反对现政府的。或者是那些极端力量的。比如在俄罗斯共产党的网站上,就可以看到嘲讽统一俄罗斯党的图片。比如有一张画着,统一俄罗斯的票仓在精神病院,而俄罗斯共产党的票仓则是莫斯科大学。
当然在俄罗斯当记者,有时候也会遇到危险。这是因为记者或者触怒了一些利益者,所遭受的报复。也是因为俄罗斯一些地区动荡,如车臣,无法提供记者足够的安全保障。据国际记者联合会的统计,自从1994年到2009年,在俄罗斯有超过300名记者遇害。(朱嘉珑对本文亦有贡献)
权力制衡:当弱势议会遭遇强势总统
权力制衡是西方民主体制保障的重要一环。在苏联末期,俄罗斯人就接受了三权分立想法。但现实是残酷的。独立不久的俄罗斯,却用事实证明,权力制衡有时候只是一句空话。
1993年,苏联刚刚解体,俄罗斯政局初定,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为代表的政治力量希望俄罗斯建立议会制国家,叶利钦为代表的力量希望建立总统制政体。随着双方的矛盾发展到极端,议会派和总统派形成了武装对峙。1993年10月,叶利钦炮轰了议会派盘踞的白宫,逮捕了反对派。在反对派缺位的情况下,叶利钦主导了俄罗斯新宪法的制定。该宪法于当年12月12日由全民公决通过,确立了总统制。
可想而知,九三年宪法是在叶利钦以武力解决争端后通过的,本身就缺少权力制衡。在这部宪法中,规定“俄罗斯联邦的国家权力由俄罗斯总统、联邦会议(联邦委员会和国家杜马)、俄罗斯联邦政府、俄罗斯联邦法院行使。”乍一看,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但是在实际上,这几个权力并不对等,总统的权力具有明显优势。
总统本身不仅肩负“按俄罗斯联邦宪法和联邦法律决定国家内外政策的基本方针“的责任,又是“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组成并领导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同时他还可以绕过议会,以总统令的方式颁布法律性文件。权力可谓很大。
这也就是为什么自从1993年宪法通过以后,包括俄共在内的力量要求修改宪法的呼声一波又一波,要在宪法中体现权力制衡的原则。那几年在杜马中占优势的俄共很难对总统形成实质的约束。
比如总统可以提名总理,但是总理的提名需要杜马通过。如果杜马连续三次不同意总统对总理的提名,宪法赋予了总统解散杜马的权力。1998年,叶利钦提名基里延科担任总理,提名在被杜马连续否决两次的情况下,叶利钦放话要解散杜马,最终,基里延科在第三轮通过杜马的投票。
再来看看,立法机关对总统权力的反作用。立法机关也有对总统的弹劾权。不过要实现这一权力,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杜马将上下而求索”。首先弹劾案要由杜马(相当于议会下院)提出,经上下两院三分之二议员投票通过,还需要最高法院出具的总统有犯罪迹象的结论报告,另外由宪法法院确认指控的结论报告,最终才能由作为上院的联邦委员会做出罢免的决定。不难看出,弹劾总统的难度何其大。1999年5月,以俄共议员团为首的259名议员联名弹劾总统,虽然声势浩大,但最终提出的五项弹劾都在杜马内被否决。(姚望)
网络编辑:张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