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以来,党和国家相继颁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等文件,对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建设、全面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提出新要求。当前,从统筹推进思政课课程内容建设、加强思政课教材体系建设出发,加大各类教学资源的开发与保障,更好地推进教学资源的全域开发、高效运作与互动共享,已成为促进思政课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内在要求。
01
新时代对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建设提出新要求
在新时代守正创新推动高校思政课内涵式建设、高质量发展,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教学资源要在形态上更加系统集成、在功能上更具可适用性,使之成为高校思政课提质增效的有力支撑。
第一,要求教学资源成为思政课高质量建设的支持系统。教学资源建设是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高校思政课的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教学资源的供给系统及其质量和水平,直接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人才培养各方面。作为协调教与学之间关系的信息纽带,教学资源不仅构成教学体系的基本要素,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具有赋予内涵、引领方向的作用。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建设,事关以怎样的信息充实教育教学内容、以怎样的内容激发青年学生的学习需求、以怎样的方式丰富学生的理论视野,是一项推进教学过程中各个要素之间提质联动的系统工程。资源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关乎思政课教学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水平,因而也关乎教学的成效与人才培养的成效。因此,推进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就需要对思政课教学要素相互耦合的各个方面进行结构和功能的考量,进而厘清教与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就需要在更为合理地统筹和运用现有教学要素的过程中有效实现教与学之间的动态平衡。教学资源的不断融合与流动,将进一步深化教学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思政课教学提供集约式的资源保障系统。
为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提质增效,近年来,党和国家相继颁发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对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建设提出的要求明确而聚焦。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9年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大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资源供给”,[2](P12)并提出“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享”。[2](P14)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2020年印发的《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要“推进数字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库建设”。[3]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把“建设‘大思政课’,调动各种资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突出实践教学,将生动鲜活的实践引入课堂教学,将课堂设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一线,全面提升育人效果”[4]列为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点指标,要求各高校思政课教学科研机构和教务处遵照执行。这些文件,不仅提出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必须抓好教学资源建设的问题,也对教学资源的类型、性质提出了要求。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效用的最大化,将成为思政课教学资源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基本着力点。
第二,要求教学资源在形态上更加系统集成。习近平指出,“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1]这是思政课建设要形成的格局和视野。在这样的形势和任务下,“思政课教学内容要跟上时代,只有不断备课、常讲常新才能取得较好教学效果。思政课上学生会提一些尖锐敏感的问题,往往涉及深层次理论和实践问题,把这些问题讲清楚讲透彻并不容易”,[1]而教学资源的建设,将为思政课在激浊扬清、立破并举中发挥应有作用提供支撑。
站在国家战略高度来看,当前高校思政课建设承载着服务新时代国家改革与发展大局、面向青年学生思想理论需求的双重使命,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要成为在意识形态建设领域连接国家和青年学生之间的桥梁,任务艰巨而繁重。特别是在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不断膨胀且日益多样、信息传播的途径更加众多而便捷的条件下,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如何通过价值引领直面多样社会思潮的较量,如何对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展开学理的解剖,进行历史与理论、现实与问题相结合的分析,如何揭开多种社会思潮迷雾背后所隐含的西方意识形态渗透之真相,都是思政课教师必须面对的新挑战。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者、生产过程、生产结果以及传播方式都发生巨大变革的形势下,教师可能不再是知识传播和信息发布的权威,课堂也可能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中心,这就使得高校思政课所要坚守的不仅是课堂中三尺讲台上的话语权,而且更需要在课堂下、社会中、网络上占据话语的主动权和制高点。因此,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学既聚焦教材又观照现实,需要教学资源更加系统集成,助力思政课教师对复杂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综合研判,从而更好地对学生形成引导力、感召力、说服力。
任何一种形态的资源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不同形态的资源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在相互交融的过程中获得更高的价值和效用。思政课教学资源建设,也要遵循“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进、积厚成势,再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5](P38)的方向,使各种类型、各种形态的资源汇聚成一个各有侧重、相互支撑、内在关联的系统。思政课教学所需要运用的资源是多种类型的,充分运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将有助于讲好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运用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将有助于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来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从“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2]的要求来看,思政课建设需要做好各类教学资源之间的价值同构、系统集成、协调互动、有序流动等工作,需要运用系统思维来打破资源分散的壁垒,有效探索不同形态教学资源的整合方式,充分发挥资源的整体效应。
第三,要求教学资源在功能上更具可适用性。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使教学资源在数量、种类、形态等方面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在传统型资源与数字化资源并存、历史资源与现实资源交汇的条件下,思政课教师就面临资源的选择问题。如何为特定的教学内容选配合适的教学资源,如何为思政课教学提供适恰的资源,已成为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在纷繁复杂的资源和信息面前,如何因循思政课所必须要发挥的政治引领功能来开发和挖掘教学资源,如何按照教学所设定的目标选配资源,是直接事关我们“怎样培养人”的大问题。
习近平指出,“现在这一代年轻人,也在变化之中,他们的心态、思想也在改变。”[6]高校思政课在应对新时代青年学生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多样变化的问题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引导功能。为此,《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从多个方面提出了加强教学资源建设的要求。一是课程体系类的资源建设,通过调整创新思政课课程体系,加强思政课课程群建设,在保持必修课课程设置相对稳定的基础上,结合各学段特点开发选修课体系,开设一定数量的选修课,并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设“四史”类、宪法法律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课程模块等。二是教学内容类的资源建设,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系统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三是教材体系类的资源建设,通过加强教材体系建设提升思政课教材的政治性、时代性、科学性、可读性,由国家教材委员会统筹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建设,并加强各级各类教材指南、教材图谱、教学指南、示范教案、经典书单等研制,以及建设思政课网络教学资源库。四是“加大思想性、理论性资源供给”,主要是指通过进一步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来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优质的学科、学术资源,增强对课程教学的学理性支撑。从发挥教学资源可适用性功能的角度来看,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学科体系类资源的建设均须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把握好思政课教学资源建设的方向和理路。因时制宜而言,体现在对思政课教学资源与时俱进的建设要求上,教学资源要及时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经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最新研究进展。因地制宜而言,主要是对思政课教学资源的空间整合,特别是利用信息化手段搭建网络教学资源库,促进教学资源的多样性和整体性。教育部正在行动中的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建设,以及“一省一策思政课”集体行动,就是发挥不同地域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总结凝练一批先进的工作经验并推广做法。各地各高校在推进规范性要求和自选项目的过程中,融入自身特色,也是更好地发挥各类教学资源适用性的过程。
02
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把完善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作为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就必须直面当前教学资源建设领域现有的积累与缺陷,存在的机遇和挑战。尽管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日渐丰富、发展迅速、应用广泛,但客观上也存在着精品较少、缺乏标准、分布不均等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教学资源日渐丰富但精品较少。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包括虚与实、显与隐、小与大等多种表现方式。如果说网络空间提供的各类数字化信息是虚拟资源的话,那么教学课堂配备的统编教材应该是实体资源;如果说教学活动所涉及的物质资料为显性资源的话,那么精神文化就属于隐性资源;如果说学校各学段分层式课程是教学中的微观资源的话,那么“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联动就是宏观资源。在加快构建“大思政课”的格局下,教学资源在具体表现方式和数量上日益丰富是必然趋势,但资源的价值取向也更加复杂,需要我们在正确价值引领下做好资源的拓展、辨别、甄选、整合和利用等工作。
在当前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重复化、断层化、形式化等问题值得关注,这些问题也容易导致实际应用领域资源精品数量较少、选择范围有限。其一,是思政课虚拟与实体教学资源存在着简单重叠的现象,特别是“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从原理到原理”的资源堆砌,缺乏满足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中能够唤起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兴趣的高质量素材,实体资源与虚拟资源之间的结构布局尚不合理。其二,是思政课显性与隐性教学资源存在着脱节断档的现象。当前,显性教学资源供给过剩与不足并存,有效的优质资源不足,其他资源闲置与浪费现象严重;而文化渗透、环境熏陶等精神领域的隐性教学资源则挖掘不足、利用不足,且与显性教学资源之间的衔接不够,导致这两类资源未能得到立体化的呈现。其三,是思政课微观与宏观教学资源存在着贯通不足的现象。微观而言,各学段之间教学资源缺乏流动性;宏观而言,教学资源与生动社会实践、复杂社会形势、学生思想理论困惑之间的衔接不够,从而使得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的资源互动与贯通存在障碍。这些问题的不同程度存在,就容易导致教学资源的运用与“解渴”学生思想的期待之间尚存在距离,倘若学生在各学段、各门类的课堂上看到的是似曾相识的案例、听到的是大同小异的故事,那么思政课的针对性、吸引力就将大打折扣。
其次,教学资源发展迅速但缺乏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建设,从专家指导、平台保障、项目支撑、课程建设等方面,加大对高校思政课教材、教学等研究和探索,教学资源发展迅速。具体表现在:一是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等机构和专家组织为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建设提供智慧支持;二是建立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全国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服务平台等网络媒介为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建设提供服务资源;三是举办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等活动,为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建设提供项目资源。与此同时,中国大学MOOC、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工作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线开放课程等平台也提供了诸多资源和便利条件。充分发挥智慧资源、服务资源、项目资源和学习资源所具有的基础性支撑作用,进一步优化教学资源构建,推动资源建设的科学化发展,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当前的教学资源建设体系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缺乏统一的标准。其一,思政课教学资源的审核标准尚未建立。存在教学资源结构缺陷、质量良莠不齐的现象,部分教师仅从课程内容角度开发教学资源,部分教学资源未经严格审核进入教学空间,导致部分青年学生在追求丰富学习资源的过程中因缺乏资源素材质量辨识力,而容易在海量碎片化信息中迷失方向,未能结合自身实际需求筛选和利用优质资源。其二,思政课教学资源缺乏整合且整合不够规范。思政课教学资源是一个动态生成的开放系统,各种不同维度、各有侧重的教学资源应形成有机的衔接,使其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系统性作用,实现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中国与世界、虚拟与真实之间的结合。但当前的问题是,资源整合不够,导致各异构系统之间的交互性、共享性不足,各类教学资源之间常常存在“孤岛”现象,使得优质资源供给不足、资源布局不协调等问题时有发生。各高校的教学资源建设大多独立进行,相互之间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尚未形成,这是导致当前思政课教学资源共享渠道不畅通、缺乏统一的开发和管理标准、资源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的主要原因。
最后,教学资源应用广泛但分布不均。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重在应用。随着教学资源开发和快速增多,资源应用的问题越来越值得重视。思政课的课堂中可以利用的资源种类繁多,教学课件、影视资料、图文信息、媒体技术、网络资源等,这些都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常用的资源类型,并得到广泛应用。这些资源的应用,对于促进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教学形式更加灵活多样、教学效果更加精彩纷呈、学生学习更加积极主动等,均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校通过“打造一批思政课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探索建设融媒体思政公开课,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享”,[2]扩大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应用场景和范围。
与此同时,教学资源应用中各种不均衡的现象也逐步显现,主要表现在区域、校际、个体之间的不均衡。一是区域之间教学资源不均衡。不同地区的教学资源,由于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客观性因素的差异,以及各地在经费保障、技术支持、议题设置等方面的不同安排,不同地区在开放利用具有区域特点的教学资源上存在不平衡现象,教学资源的开发在质与量上存在差距,部分地区优质教学资源协调发展,而部分地区则处于劣势地位。二是校际之间教学资源分布不均衡。在历史与现实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具有影响力的教学名师和示范基地分布在少数高校,多数高校在教学和科研领域尚未形成丰富经验、在理论教学资源与实践教学资源之间尚未形成有益补充,各高校之间在师资队伍、学科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教学资源中的名校名师效应较为突出,一些高校名师与平台集聚,部分高校则优质资源显著短缺。三是教学资源的个性化匹配度不强,导致资源使用效果的分布不均。多数教学资源的建设注重普遍适用性,但不同程度忽略了教学对象的个体差异,不同学段、不同专业的学生由于其在成长经历、知识结构、认知能力、身心特点、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使得其对教学资源的选用和适应也存在差异,一些教学资源与教学对象的诉求之间未能紧密联结,针对性不强,未能充分发挥教学资源应有的纽带作用。
03
构建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发展新格局
新时代对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建设和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从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建设所取得成绩与存在的不足出发,站在教学资源建设为实现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最大化服务的角度,需要充分挖掘并有效整合思政课教学虚拟与实体、显性与隐性、理论与实践等各类育人资源,需要优化教学资源的标准体系、服务体系、管理体系建设,从而不断拓展教学资源的应用场景,实现资源共建与智慧共享。第一,加强整合,汇聚合力。主要是加强三个方面的资源整合:其一,加强虚拟资源与实体资源的整合。习近平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7]因此,要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优势,利用“报+网+端+微+屏”的融媒体矩阵来实现传统的实体资源与网络虚拟资源的有效衔接,遵循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原则,在适应时代变化、协同多主体、凝聚价值共识中融合多方资源,促进教学资源平台的整合。可以通过搭建专题资源库、案例资源库和问题资源库,抓住重要事件的时间节点和话语先机,对时政热点和学术动态开展专题研讨,对分散在虚拟与现实之间的教学资源进行重新布局、分类管理;可以通过沉浸式体验、互动式参与、启发性叙事等教学方式,提升师生对教学资源的整体把握能力;可以通过在各类在线平台开展云端交流等方式构建双向互动的师生关系,在教师主导下激发学生参与建设和运用教学资源的主体意识等,由此来深化虚拟资源与实体资源的整合,构建结构化、模块化、个性化更强的开放性资源系统。
其二,加强显性资源与隐性资源的整合。习近平在提出“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1]教学要求的同时,还指出“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1]这就要求两类资源在教学中能结合起来运用。一方面,是针对教材的资源研发,可以通过对思政课系列教材以及专题教学指南、案例教程、示范教案、优秀讲义等的研究,挖掘各学段课程中的显性和隐性资源;也可以借助知识图谱等可视化引擎实现两类资源的关联对接,研发可读性强的线上教学资源。另一方面,是区域性教学资源的开发,可以发挥本地本校的各类资源禀赋,找准贯穿于教学的显性、隐性资源与日常生活、学校教育、课程建设、社会发展之间的价值轴承,特别是整合利用党史馆、校史馆、领袖故居、革命遗迹、英雄纪念馆、专题展览馆和建筑群等显性资源,以及红色历史、红色精神、红色歌曲、红色影片、红色故事等隐性资源,将这些有形、有声、有色的教学资源结合起来,引导青年学生积蓄红色文化、汲取榜样力量、凝聚精神动力。
其三,加强理论资源与实践资源的整合。“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6]要做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联动贯通,就离不开思政课教学活动中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资源,以及两者之间的结合。一方面,要深耕细作,向内深挖高水平理论资源。作为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思政课在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术性研究、学理性阐释,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方面意义重大。要以“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为主线,将习近平在会议活动、考察调研、外事出访、指示批示、致电致信中的重要讲话精神及时融入思政课教学资源;要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为契机,从建党百年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凝练教学资源。另一方面,要开拓延伸,向外寻求高质量实践资源。要把“思政小课堂”中的理论精髓接洽到校外实践平台,通过学生参与红色精神传承、人民城市建设、乡村振兴发展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生走向社会、走入社区、走进乡村,进一步体察国情民意;要把“社会大课堂”中的实践素材引入到校内课堂,既优化实践资源内容供给,又加强理论资源价值导向,构建起立体化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资源互动体系。
第二,优化体系,提高效率。主要是推进三个方面的体系优化:其一,推进教学资源标准体系建设。构建与高质量思政课建设相匹配的教学资源标准体系,首先是推进对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和客观性标准的制定,可以从教学资源配置与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资源整合与教学实际效果、人才培养质量和资源建设实际情况等方面探讨,以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建立指标体系;其次是明确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质量分级标准,明确标准化教学资源在规范教学系统、保证教学质量、平衡教学生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最后是加大对思政课教学资源标准体系建设的资源支持和投入力度,通过专项研究、专题研讨等途径,形成一批具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
其二,推进教学资源服务体系建设。这项工作需要各级教学部门和管理部门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念,统一思想、协同配合,重视思政课教学资源建设中的技术技能学习、原创性研究和针对性服务,促进多主体共同参与,实现课程资源、实践资源和网络资源的有效联结。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加强资源建设中的技术技能学习正日益凸显其必要性和重要性,数字化、智能化资源体系的建设与应用,都需要教师主动参与各类设施设备使用的技术培训,不仅网络技术、媒体技术等新兴技术需要开展培训,而且各种传统资源、实践资源等的运用也存在如何进一步提高技术技能的问题。而对教学资源开展的应用时机的适合性、应用对象的适恰性、应用目的的针对性研究,则属于教学资源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原创性研究,这些研究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大有助益。此外,针对性服务是以教学对象的个体差异为服务起点,针对不同学段、不同专业的学生形成“共性资源”和“个性资源”的梳理排摸,建立起动态数据支持下的专项资源服务。
其三,推进教学资源管理体系建设。思政课教学涉及对高校办学治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等多方面育人资源的运用,因此高质量教学资源管理体系的建设尤其重要。一方面,需要建立一个整体推进、运转高效的运行体系,布局教学资源的辨别、甄选、开发、拓展、整合、利用等多个环节,并以更加智慧化的方式打通各个环节,形成畅通的资源供应链。另一方面,需要建立一个科学规范、系统完备的保障体系,从整体上统筹学段、学校和地方各层级的教学资源,形成教学资源集聚效应,而且要建构起资源合作与协调的体制机制,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展资源的管理与应用,使得各类资源能有效地应对各种常态化教学和应急性需要。
第三,共建共享,改善生态。主要是从三个方面促进形成教学资源建设和发展的良好生态。其一,发挥主体能动性,充分调动思政课教师参与资源建设的主体意识,发挥其在资源建设中的主体性作用。“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思政课教学资源的供与需,教师具有重要的发言权、主导权,怎样为学生量身定制符合其认知特点、身心特征的学习资源,怎样面向教学需要与学生需求而开展对各种教学资源的深度挖掘与融通转化,怎样实现资源供需之间的精准对接,思政课教师承载着独特的使命。
其二,加强各类平台建设,要搭建各类有利于推进思政课教学的交流合作平台、资源共享平台。从思政课的课程建设目标出发,充分利用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时代的新技术新环境,组织设计与研发既能够普遍适用又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课件库、案例库、素材库、试题库等教学资源,以此为基本构成要素建成可供开放共享的资源平台,使师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浏览、查询、下载,并在特定的范围内开展师生之间、校际之间的交流互动,也能使不同类型高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思政课教师可以围绕同一资源展开集体备课、教学研讨、集中攻关、交流先进技术和经验、共研教学应用方案等。
其三,构建良好的资源生态,要在充分发挥学校作为开发思政课教学资源主战场优势的同时,构建起家庭、学校、社会和区域资源共建的格局。要善于形成“大思政课”理念统摄下的“大资源”阵地建设,从时空优势上看,“大资源”阵地具有立体可感性。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各类教学资源,往往更容易拉近理论与青年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能够打破教学资源主体多样、要素分散的时空局限,使不同时间、场域的教学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与信息共享,可以大大缩短理论“从抽象到具体”“从内化到外化”的周期和成本。从经验优势上看,“大资源”阵地具有渠道关联性。面对教育教学的数字化转型趋势,想要更好地调动各方渠道参与“大资源”建设,就要从现实场域延伸到虚拟空间,通过线上线下分工协作、协同管理,为各渠道之间在相互促进中共同提高资源质量创造条件,从而为教学资源建设营造更好的生态环境。
(作者简介:张琪,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