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主义

斯大林最后的讲话

字号+作者: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2011-08-22 16:09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斯大林最后的讲话 '...

斯大林最后的讲话
  斯大林在苏共十九大最后次会议上的发言,莫斯科,1952年10月14日。(四个月后斯大林去世)

  同志们,请允许我以本次大会的名义向所有兄弟党团,向到会的代表们,向那些关心着我们的人们表达谢意。感谢他们兄弟般的问候,祝愿和信赖。

  (掌声)

  这样的信赖对于我们是如此的宝贵,它意味着对于我们党的支持,意味着对我们党为人民光明未来而斗争,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支持。

  (掌声)

  有人愚笨错误地认为,我们党已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不再需要他人支持。这是丑陋的。我们的党和我们的国家永远需要世界兄弟人民的信赖,认同和支持。

  这种支持的特点是:兄弟党对于我们党和平意愿的一切支持都是与他们对于本国人民反战运动的支持相联系的。1918年,1919年,当英国资产阶级武装干涉苏维埃时,英国工人掀起了口号为“不许干涉俄国”的反战运动,这是支持,首先是对人民反战斗争的支持,然后才是对苏维埃的声援。当多列士同志与陶里亚蒂同志宣布,他们的人民不会使用战争去反对苏维埃人民(掌声)的时候,这是支持,是对法国意大利反战工农的支持,也是对呼吁和平的苏维埃的支持。支持的这种相互性清楚地表明了:我们党的利益绝不与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利益相冲突,相反,与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而苏联的利益也绝不能与世界和平运动相分离。

  当然,我们的党不能欠账,仅一味地接受兄弟党的支援,我们的党有义务,也必须给予他们支持,支持他们人民的自我解放,支持他们人民的和平运动。正如大家所见,目前我们的党正按照这个在行动着。(掌声)当我们的党在1917年夺取政权后,当党采取实际措施打碎资产阶级和地主的压迫时,兄弟党代表们对我们的勇气和成绩表示了赞赏,并将我们称之为世界革命和工人运动的“突击队”。他们是有所期待的,期待“突击队”的成功能够改善那些资本重压之下的人民的处境。我认为,我们的党没有辜负这些期待,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苏联粉碎德国日本法西斯暴政,将欧亚人民从法西斯奴役威胁之中解放出来的时候。(掌声)

  是的,当仅有一支“突击队”,且它不得不孤军奋战时,要完成这样光荣的先锋使命是非常困难的。是的,过去是如此。而如今一切都不同了。从中国朝鲜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又诞生了新的“突击队”——人民民主国家。如今,我们的党已能够更加顺利的开展斗争,对自己的事业也更加充满热情(掌声)那些还未夺得政权的,尚处在资产阶级残暴法权统治之下的共产党,民主党和工农党,应得到特别的关注。他们现在的处境自然是艰难的。然而他们的艰难比不上我们俄国共产主义者在沙皇专制下所面对的那些—— 任何微小的运动和前进都被判为最严重的罪行。俄国共产主义者挺住了,没有惧怕困难,赢得了胜利,那么这些党也同样会如此。

  那么,他们的艰难为什么比不上我们俄国共产主义者在沙皇专制下所面对的那些?

  首先,在他们的眼前有着苏联,人民民主国家斗争胜利的榜样。他们能够从这些榜样身上汲取教训,总结成功经验,少走弯路。

  其次,资产阶级自己作为解放运动的首要敌人,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变得比以往更反动,断绝了与人民的联系,削弱了自身。于是这就为革命民主党派进一步开展工作创造了条件。(掌声)

  以前,资产阶级纵容自身的自由主义,维护自身的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并以此博得大众的支持。而现在呢,自由主义已消失的无影无踪,再没有所谓的“个性自由”—— 个人权力只有那些掌握资本的人才拥有,普通大众不过被当作是运作所需的人形原料。人民和民族的平等权力遭到践踏,取而代之的是少数剥削者的充分权力和大众的无助。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旗帜已被扔进水里。我认为,你们——来自各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代表们,必须举起这面(自由民主的)旗帜,举着它继续前进,如果你们希望团结大多数的人民到自己周围。除了你们,没有人能再将它举起。(掌声)

  以前,资产阶级被视为民族的领袖,它捍卫着”高于一切”的民族权力与独立。而如今,“民族原则”已再无痕迹。资产阶级正靠出卖民族权力与独立去换取美元。民族独立与民族主权的旗帜已被扔进水里。毫无疑问,你们——来自各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代表们,必须举起这面旗帜,举着它继续前进,如果你们想成为自己祖国的爱国者,想成为民族力量的领袖。除了你们,没有人能再将它举起。(掌声)现在的情形就是这样,显然,一切条件都有利于那些尚未掌握政权的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开展工作。

  因此,所有的一切都证明,兄弟党可以在资本统治的国家内获得进展,赢得胜利!(掌声)

  我们的兄弟党万岁!(掌声)

  祝我们兄弟党的领袖们健康!(掌声)

  人民和平万岁!(掌声)

  打倒战争元凶!(掌声)

  
发布时间:2011-08-22 16:09:31
马研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人物故事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站编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