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主义

张建云:工作在广袤的田野上 生活在现代化的城市里——黑龙江农垦农村就地城市化及其启示

字号+作者: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2012-05-31 10:53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张建云:工作在广袤的田野上 生活在现代化的城市里——黑龙江农垦农村就地城市化及其启示 '...

张建云:工作在广袤的田野上 生活在现代化的城市里——黑龙江农垦农村就地城市化及其启示

  黑龙江垦区横跨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小兴安岭山麓,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土质肥沃,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农业一向被认为是弱势产业,但黑龙江农垦人并不这样认为,他们以农业科技创新为突破,以机械化为手段,通过合理组织、科学管理,坚持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商品化,从而极大提高了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财富贡献率。如今,黑龙江垦区已成为我国耕地规模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中华大粮仓”,每年粮食商品量可保证全国一亿人一年的口粮。2010年,黑龙江垦区粮食总产达363.6亿斤,粮食商品量339亿斤,播种面积、综合单产和总产连续7年创历史新高。现代化农业的高度发展从根本上带动了垦区经济发展,垦区建成了以食品加工为主体、门类齐全的大型农业产业群,并带动交通运输、服务业、旅游业等的发展。

  在区域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上,本着让垦区农民过上城市人生活的基本思路,围绕城乡一体跨越发展的目标,垦区以“撤队并区”为突破口,在不向大中城市转移农村人口的情况下,按照规划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等原则,在大片大片森林和田野之间打造了一座座农业新城,形成了以农业现代化带动农村就地城市化的发展模式。黑龙江垦区提出的“工作在广袤的田野里,生活在现代化的大都市”这个豪迈的口号和目标,在理论上是对传统城市化理论的扬弃和创新,在实践上则是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又一伟大创举,对解决当前我国传统农业区农村城市化问题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一、因地制宜,以现代大农业带动传统农业经济发展

  传统农业区要实现就地城市化必须要有产业支撑,问题的关键是发展什么产业。传统城市化理论认为,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推动力,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城市化进程也就是非农产业向城市集中而发生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由此,农村要实现就地城市化,就要在当地农村大力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使二产、三产成为主导产业,以此带动劳动力和人口越来越多地从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业部门,进而形成以工业为中心的产业聚集,带动当地农村实现就地城市化。今天看来,这种农村就地城镇化模式,第一,适合信息技术和现代交通都不发达的工业化发展初期;第二,适合在那些交通便利、有工业传统且工业基础较好的地区,如东南沿海各省市。但是,对于传统农业区,特别是广大中西部农业区,农民世世代代从事农业生产,传统优势产业就是农业,工业基础较差。按照传统城市化理论,这些地区要发展,就要规划工业园区,以求发展工业,但是因为自己没有能力发展,只好等外部来投资,而资本却不会或很少到这些地方投资。所以,这些地区在传统城市化理论指导下,其经济发展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差距越来越大。

  黑龙江垦区始终立足于自身的农业优势,在建设现代化大农业进程中抓住了两个根本点,第一,就是创新农业科技,使农业高科技化。这突出表现在垦区以稻治涝,促进粮食增产方面。黑龙江垦区四江环绕,河流贯通,低湿易涝耕地面积大,这些地方旱田作物难种、难管、难收,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以稻治涝”,变“水害”为“水利”无疑是上好策略。然而,垦区位于高寒地带,冬寒春凉,无霜期短,历史上一直以种植麦豆为主,几乎与水稻无缘。但是,农垦人没有低头,经过多年摸索和钻研,创造性地开展了寒地水稻种植技术、寒地水稻冷害防御技术、寒地水稻“三化”栽培技术、寒地水稻优质米生产技术等系统研究工作,并一个个获得突破性成果,成为寒地水稻栽培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动力,也使垦区水稻生产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垦区水稻总产已占粮食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对垦区粮食总量的不断攀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垦区在保护性耕作、测土配方施肥、良种繁育、模式化栽培、病虫害防治、节水灌溉、农业航化作业等新技术应用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垦区集成创新的一大批作物丰产关键技术,为确保粮食产量持续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外,垦区还以农业机械化为重点,一方面不断引进国外的先进农机设备,一方面积极研发大量先进适用的农机具,如今在农垦区可以找到全世界最顶尖的农业机械,农机化程度不仅领先全国,在全世界也处于先进行列,垦区的农机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已达96%以上。高水平的农业机械化不仅使人们从繁重的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而且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粮食生产屡创新高奠定了的基础。

  第二,通过“统分结合”提高组织化、合作化能力。改革开放后,垦区干部群众经过不断探索,形成了以“四到户(土地、机械、盈亏、核算到户)、两自理(生产、生活费自理)”为特征的“大农场套小农场、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其原则就是:宜统则统、宜分则分。一方面,家庭农场承包土地,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主体,另一方面,强化国营农场的宏观调控和管理、服务功能,在统一经营国有资产和资源、统一规划发展目标、统一组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统一家庭农业生产基本制度、统一指导农业生产布局、统一实施农业技术标准、统一提供技术推广服务等方面,为家庭农场提供优质高效的社会化服务。其中最主要的是实行以管理区或作业站为单位的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管理、统一作业标准、统一科学轮作“五统一”,特别是在播种、田间管理、植物保护、收获、飞机航化作业上,实行统一管理,集中作业,以防止各行其是,贻误战机。家庭农场与国营农场分与统的辩证统一,减少了浪费,提高了效率,极大促进了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

  在现代农业发展基础上,垦区人紧紧抓住农产品这个优势,建成以了食品加工为主体、门类齐全的大型农业产业群。今天,垦区拥有几乎所有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形成了以种植业、养殖业、特色经济为主的产业链。垦区着力打造、培育、壮大了一批大型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如九三粮油工业集团、完达山乳业、北大荒米业、北大荒薯业、北大荒丰缘麦业、北大荒药业等,已成为在全省乃至全国具备领军地位的龙头企业集团。在这些品牌产品和企业推动下,垦区的农业优势正在转化为工业优势,显示出无限美好的前景。与此同时,垦区努力在农产品高精尖加工上出成果、出效益。有了精深加工,原始农产品就被赋予了无可计量的附加值,普通大米市场售价也就4元1公斤,但是谷维素(米糠产品)市场售价是10万多元1公斤。目前,黑龙江垦区已拥有大豆异黄酮、维生素E、乳珍、冻干粉针等20多项在国内领先的核心技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明显提高。垦区以农产品为依托,围绕农产品进行深加工的工业模式,既能最大程度地利用垦区的农业优势,为工业发展提供便利,同时,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又提升了农业的附加值,工业与农业发展互动,起到了互相带动的作用。同时,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还带动了旅游业、农业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繁荣发展。

  黑龙江垦区经济发展表明:不能抽象地、教条地理解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一方面,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推动力、工业是农村经济腾飞的引擎,这只有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在人类历史发展一般规律意义上才是对的,对于具体国家、具体地区来说,决不意味着都要经历工业化的全部过程。另一方面,农业工业化并非是农业非农化,发展工业并不意味着发展与农业没有直接联系的第二产业,也就是说,在那些工业基础较差的地区,如传统农业区特别是广大中西部农业区,并不一定要放弃传统农业优势,发展与农业没有直接联系的第二产业,而是通过因地制宜,创新农业科技,由农业起步,带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并逐渐建立起以农业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带动工业和服务业发展,形成一二三产业良性互动、融合发展的局面。所谓农业工业化从根本上说也就是农业科技化、产业化和社会化,这不仅是农业现代化的本质要素,也是近代以来工业发展突飞猛进并迅速成为经济发展主力军的根本原因所在。这也说明,只要农业实现了科技化、产业化和社会化,农业与工业就不再有本质区别,农业也会如工业一样,甚至比工业的劳动生产率更高。

  二、传统村庄适当聚集是大势所趋

  现代化大农业带动垦区经济发展,为垦区实现农村就地城市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应该以何种方式实现农村就地城市化呢?按照传统城市化理论,农村与城市的根本区别在于生活在农村的农民从事第一产业,生活在城市的市民从事第二、第三产业。而实际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随着农业的产业化和商品化,在农业园生产农产品与在工业园生产工业品已没有什么本质区别。随着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农村与城市的根本区别表现为农民能否享受到和城市居民一样的水电气、道路交通、网络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及养老、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和教育、文化、公共管理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由于公共产品是用来满足公众的共同需要,在消费上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作为社会公共事业,一般都由政府来承担。而在我国广大农村,特别是传统农业区、山区,传统村庄自然形成,布局分散、零乱,有些村庄自然条件恶劣,有些村庄只有三五户、几十户人家,人数相对较少。为了保证农村居民获得优质足量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适时适度引导村庄合并就是大势所趋。

  黑龙江垦区有9个分局、113个农(牧)场及若干分场,自然形成了140多个小城镇,还有2200多个生产队(居民点)呈自然村落状态分布在垦区各地,过着打井取水、燃薪做饭取暖的传统农村生活。如何根本改善这些人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使他们过上和城市人一样温暖舒适的现代生活?农垦总局1996年就提出了以小城镇的发展来带动城乡一体化跨越发展的战略。2006年,黑龙江垦区明确提出“撤并生产队,建设管理区,发展小城镇”的建设思路,之后,开始了大规模的撤队并区建设。按照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具有北方园林特色、能够集聚产业要素等要求,垦区构建了“四个五”城镇体系,即5个10万人口以上的农垦中心城市,50个2万人以上的重点城镇,50个1万人以上的一般城镇,500个1千人以上的管理区。5个农垦中心城市,即依托现有的五个独立分局小城镇,以产业为纽带,把宝泉岭农垦城、红兴隆农垦城、建三江农垦城、牡丹江农垦城、九三农垦城建设成为产业特色鲜明、载体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良、人口在10万人以上的中心城市。50个重点城镇,即确定50个具备一定规模和资源,并且基础条件好、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农场小城镇作为重点城镇,通过调整布局规划、加大撤队建区的力度,引导农业人口向城市聚集,形成2万人以上的重点城镇。50个一般城镇,即确定50个独立分布的中小型农场小城镇作为一般城镇,小型农场原则上不设管理区,人口全部向小城镇集聚。500个管理区,即按照5万亩耕地1千人的规模,将现在的2千多个居民点(即原来的生产队)调整为500个管理区,拆除其余1500多个居民点,使人口向附近农场小城镇或管理区转移。搬迁后的居民点,除少数改建为畜牧养殖小区外,其余土地全部整理复垦。

  在“撤队并区”城镇化建设中,黑龙江农垦总局党委以把垦区建成和谐普惠区为目标,持之以恒抓好“住、路、水、能、树、教、卫、文、保、富”十项内容为重点的民生工程。住房方面,大力推进廉租房建设和危旧房改造,并放手发展建筑业、房地产业及生活服务业等产业。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垦区遵循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分期投入原则,城镇搞好以“三供两治一清洁”(即供水、供热、供气,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清洁能源)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区搞好以“三供一清洁”(即供水、供热、供气,清洁能源)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覆盖城乡的“路网”、“电网”、“水网”、“气网”、“信息网”和“生态环保网”等。公共交通方面,为了解决聚集起来的农民离田地远、下田耕作不方便等问题,垦区在大力加强道路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做到路修到哪儿,公交车就开到哪儿,农民种地实现公交化。农机具管理方面,建设专门的“农机具管理区”,不但农机具存放方便,有专人看护,能够得到专业维护,所有人还可以开展租借等业务。在社会保障方面,垦区在养老、医疗、就业等方面建立起了日益完善的保障体系,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做到逐步覆盖全垦区居民,统筹层次逐步提高。在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供给方面,适度聚集也使垦区农民能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农垦总局提出了完善总局、分局、农场、管理区“四位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目标,分局建设“四馆一场一园”(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文化体育广场、主题文化公园),农场建设“两馆一场一园”(文化馆、图书馆、文化体育广场、主题文化公园),管理区建设“一室两场”(综合文化活动室、小型健身广场和篮球场)。农垦小城镇的发展,同时也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更多的就业机会,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黑龙江农垦农村城镇化建设表明:撤队建区、适度聚集,既方便政府聚力为农村居民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也有利于形成聚集效应。否则,政府怎样向村民“点式”的城镇提供“树状式”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资金和维护费用?而过于分散也不会有聚集效应产生。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向是城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城市化是什么关系?这不仅是个理论问题,而且更是一个实践要求我们必须要做出回答的现实问题。传统城市化理论强调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推动力,认为农业是低效产业,农村是落后地区,农民是要被转移到非农业领域的群体;认为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地方就是农村,城市居民从事非农产业。由此有人提出:城市化不能解决所有三农问题,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15亿人左右,那时候城镇化率可能会达到70%,但农村人口仍占30%,也就是说,仍有4.5亿左右的巨量人口在农村生产和生活;城镇化会解决一部分“三农”问题,但不能简单地认为,通过城镇化就完全可以解决“三农”问题[1]。有人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建设的是农村,而不是要把农村变成城市。城市化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的核心内容[2]。“工作在广袤的田野里,生活在现代化的大都市”,黑龙江农垦农村城市化的方向是明确的,方向就是城市,不是农村,尽管这里种植业和养殖业是主导产业,但是,垦区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实现了农业的高科技化、产业化和社会化,农业成为高效产业,成为创造高附加值的产业,成为带动垦区经济腾飞的支柱产业。在现代农业带动下,以农业为中心的工业、运输业、服务业、旅游业等行业日益繁荣,成为大量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行业。在垦区,特别是农忙时节,常常一工难求。垦区农场职工的收入也年年攀升,目前人均年收入1.6万元,职工平均年收入3.2万元。在垦区经济发展基础上,通过撤队建区、适度聚集,通过政府加大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实现农村就地城市化。在黑龙江垦区的茫茫原野上、在绿树和稻田掩映之间,一座座新型农垦小城镇拔地而起。而城镇化又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了良性循环,促进了垦区经济向更高、更快、更好的方向持续发展。实行这种农村就地城市化方式,农民既不离乡也不离土,要比放弃传统农业优势、通过征地夺去农民的土地去发展与农业没有直接联系的第二产业的方式,要积极稳妥得多。

  黑龙江农垦区以农业现代化带动农村实现就地城市化的实践表明,在传统农业区,农村就地城市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不是城市化不能解决三农问题,而是传统城市化理论不能解决三农问题。传统城市化理论之所以不能解决三农问题,因为它以孤立静止的形而上学眼光看待农业和工业,把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对立起来,看不到现代化大农业的本质,也看不到农村就地城市化的本质。黑龙江垦区农村就地城市化的实践表明,当前我国城市化的关键是农村城市化,而农村城市化的关键不在于让农民进城就业,而在于让农民造城就业;让农民造城就业的关键不在于放弃本地农业优势去发展与农业没有直接联系的乡镇工业,而在于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化农业带动农村就地城市化。农村就地城市化,就是在我国广大的农业区,特别是那些发展第二产业有困难的传统农业区,不改变农业性质、不向大中城市转移农业人口,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化农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现代农业科技,提高农业附加值,使农业成为高效产业;同时,在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以农业为中心的产业聚集、公共基础设施的改善和修建及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社会化供给等,引导农民向中心村、中心镇、县城等适当聚集,最终实现农村文明向城市文明的靠拢和融合。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市化的方向是一致的,这个方向只能是城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向是城市,这是什么样的城市呢?什么样的居所才是人类诗意的栖居?传统农村显然不是。城市以其高效、便捷及特有的聚集效应吸引着人们,农村城市化是人类自近现代以来从未停下的脚步,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努力追求的一个目标。但是,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城市化呢?像北京、上海、广州等这样的大城市,一大堆棘手的城市问题:爆堵的交通、污染的空气、拥挤的医院和学校、昼夜不停的各类噪音、人满为患的公共场所、时刻警备的社会治安……让人实在是感觉不到生活在这样的城市里有什么幸福可言。拥挤、污染的大城市和封闭落后的传统村庄一样,同样不是人类追求的幸福居所。

  让我们再去看一看黑龙江农垦那些掩映在绿树和稻田之间的农业城镇吧,在这里,农业是核心产业,围绕米、面、油、乳、肉、药、薯等的工业和服务业分布在垦区上百个小城镇里,每一个喜欢农业及与农业有联系的行业的人都可以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在这里,水、电、气等基础设施齐全,学校、医院、老年公寓、体育广场、街心公园、文化活动中心等一应俱全。在这里,街道整齐,绿树飘摇,鲜花盛开,蓝天白云,空气清新,像一个大公园。但是,这里努力追求和实现的却是现代城市文明所提供给人们的一切舒适与便捷,信息网络、现代通讯、公共交通、超市、餐饮、娱乐、休闲及各类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方便、快捷、高效。这里唯独没有大城市的拥挤、污染、烦躁与不安。既具有城市的高效和便捷,又具有乡村的宁静与清新,黑龙江垦区的小城镇以其美丽的现实告诉人们:森林城市、田园城市才是人类诗意的栖居之地。参考文献:

  [1]于猛.城镇化率不是越高越好[N].人民日报,2011-04-11.

  [2]岳珍.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道路的关系探析[J].新西部,2008(6).

  

  网络编辑:嘉扉

 

发布时间:2012-05-31 10:53:43
马研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国情调研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站编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