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节选自《为共和国铸造钢铁脊梁——莱钢道路与莱钢经验研究》一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的第一章“艰苦奋斗的曲折历程与赶超型发展的辉煌成就——中国奇迹的一个缩影”,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课题组所撰写的莱钢系列调研报告的一部分。因篇幅较长,共分为三部分刊出,并略有删节。
第一章 艰苦奋斗的曲折历程与赶超型发展的辉煌成就——中国奇迹的一个缩影
在山东省中部,有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生活、工作着一群淳朴而伟大的工人,他们倾力铸造着共和国的钢铁脊梁。这里有共和国的骄傲,改革开放的骄傲。这里是“中国奇迹”的一个缩影。
这里就是莱芜,一座因钢铁发展而建立起来的地级城市。
这里就是莱钢,一个全国著名的特大型国有企业集团。
莱钢艰苦奋斗的历程和辉煌业绩,可歌可泣。莱钢道路和莱钢经验,值得深入研究。
历史几经沧桑。当世界的眼光又一次投向东方,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令世人感到震惊。惊羡中国或者妒忌中国者有之,学习中国或者妖魔化中国者有之。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中国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演绎了赶超型发展的“奇迹”。人们不禁要问:中国为什么能发展这样快?“中国奇迹”是怎样发生的?中国的国有企业在“中国奇迹”中发挥了什么作用?“莱钢道路”对“中国道路”的开拓与创立作出了什么贡献?
这些问题的答案,需要从中国无数个个案中来寻找并解读。聚焦莱钢,解剖莱钢,能够找到好的答案。这是因为,莱钢是“中国奇迹”的一个缩影,莱钢是中国钢铁战线上的一面旗帜,莱钢经验彰显着中国工人阶级的智慧和经验。于是,我们站在全国高度审视莱钢,就是要研究莱钢,面对莱钢并反思中国。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莱钢道路和莱钢经验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莱钢赶超型发展的辉煌成就,用事实证明和回答了上述问题。
(一)发展的阶段性战略决策与赶超型发展的实现
莱钢从建厂至今,已经走过了43年的历程。如果从20世纪60年代国家筹划建设三线算起,已接近半个世纪。43年来,莱钢走过了建设、改革与发展几个阶段,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了赶超型跨越式发展;莱钢人艰苦创业,勇于拼搏,谱写了中国工人阶级为共和国铸造钢铁脊梁的英雄篇章。
莱钢是怎样建成的?莱钢发展的阶段性战略决策是怎样作出和实施的?莱钢赶超型跨越式发展是怎样实现的?
1.历史从这里开始(1969年11月—)
(1)谋划和运筹——历史的起点(略)
(2)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关怀(略)
(3)莱钢:国有企业的历史使命
莱钢的诞生,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筹划的结果,是按照建设三线准备打仗的方针设计的。因此,莱钢的诞生,在当时的形势下,具有“军工”企业的特征,是国防建设的产物。
国家准备打仗,亟需钢铁发展,企业应运而生。
莱钢是名副其实的国有企业。作为国有企业的莱钢,从诞生那一天起,就肩负着神圣的职责:为国防建设作贡献。国有企业的主要职责,就是为国家积累物质财富,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国有企业的生产资料为全民所有,所有制为全民所有制。作为国有企业,比之其他所有制企业承担着更为繁重而光荣的使命。不仅要按照国家计划生产出亟需的合格产品,还要负担诸多社会责任,除了缴纳税金,还要负责就业、教育、医疗等大量的社会工作。莱钢的诞生,正可谓应国防建设需要而生;国家对莱钢充满了期望,人民对莱钢充满了期望。
推进工业化、现代化。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推进工业化进程,向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前进,一直是中共党人的追求。20世纪60年代,在中苏关系交恶以后,随着苏联专家中途撤走,中国又遭遇三年自然灾害,中国工业的发展步履维艰。尽管我国在核工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例如原子弹、氢弹爆破试验成功,但从总体上看,工业发展特别是重工业发展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莱钢的诞生,虽然直接原因是为了备战,但也顺应了我国工业化发展的趋势,为共和国工业发展增添了实力;莱钢跻身于钢铁行业,对于推进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共和国铸造钢铁脊梁。
莱钢在为共和国铸造钢铁脊梁。其中,伟大的生力军、生产建设者,就是莱钢人。正是他们,在为共和国铸造钢铁脊梁的伟大实践中,奉献热血和一生,导演出了波澜壮阔的、活生生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活剧。钢铁行业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世界上所有发达强国,其钢产量都占有相当的比重。把钢比作一个国家的脊梁,以此来说明其强弱,是符合常理的。换言之,钢铁就是国家的脊梁。莱钢的诞生,初衷虽然是国防建设的需要,生产枪钢、炮钢;但从总体上看,不仅增强国防的实力,也不断增加了国家钢生产的总量,增强了国家的整体实力。
上述,就是莱钢的历史起点。莱钢的诞生,正如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一样,在未来的岁月里,将经风雨见世面,茁壮成长;当然,也要历经坎坷,经受各种磨难和考验。
2.艰苦创业筑钢铁长城(1970年1月—1982年12月)
莱钢的创业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人民创造历史、建设新世界的生动展现与缩影。莱钢的诞生,是国防建设的产物。“备战、备荒、为人民”,国家急需钢材。其背后更深刻的动因,是我国工业化与现代化这一基本历史进程的要求。
众所周知,旧中国的钢铁工业非常落后,产量很低,从1890年建设的汉阳钢铁厂至1948年的半个世纪中,钢产量累计仅760万吨,到了1949年,年产也只有15.8万吨。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毛泽东和党中央的领导下,针对钢铁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家制定了“以钢为纲”的工业发展指导方向。鞍钢的扩建,包钢,武钢的建设标志着新中国钢铁产业的新纪元。在“一五”初期,几大钢铁企业逐步由恢复开始发展起来。苏联156个援建项目中有8个是钢铁项目。
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之后,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在认真总结苏联经验和教训基础上,转变到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走大、中、小相结合之路。确立了除鞍钢,武钢,包钢外,还要在山西太原、四川重庆、湖南湘潭、安徽马鞍山、北京石景山创办中型钢铁企业;在河北邯郸、河南安阳、山东济南、江苏南京、新疆乌鲁木齐、贵州贵阳、安徽合肥等十八个省市,创办小型钢铁企业的产业布局。钢铁产业逐步建设发展形成了“三大”、“五中”、“十八小”的格局 。
1958年9月13日,毛泽东亲临武钢1号高炉观看出铁。这一刻标志着武钢建成投产,也标志着新中国兴建的第一个钢都诞生。经过全国上下的一致努力,我国仅用了10年时间,钢产量就从1949年的15.8万吨,达到1959年的800多万吨。“一五”计划规定1957年钢铁工业产值为33.1亿元,实际达到46.5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9.8%。钢铁产量1957年生铁594万吨,钢535万吨,钢材436万吨,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25.2%,31.7%和31%。钢材品种1952年全国能冶炼的钢种170个左右,到1957年增加到352个,1952年可生产的钢材品种300多个,到1957年增加到4000多个。
20世纪60年代中期,动荡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使我国钢铁工业发展举步维艰。更加严重的是,我国生产板材的设备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家电、轮船、汽车等工业所需要的板材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按照中央和国务院确定的“三五”计划(1966年—1970年),1970年要达到1600万吨钢。“三五”计划实质上是一个以国防建设为中心的计划,要从准备应付帝国主义早打、大打出发,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抢时间把三线建设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战略大后方。在国防工业方面,首先把常规武器中最基本的东西搞起来,同时保证最尖端方面一些最急需和周期长的工程项目的建设。“到1970年,主要装备的生产能力,除造船外,三线地区占一半左右。经过5年或稍多一些时间的建设,三线地区将成为一个门类比较齐全的新的工业基地。”
1970年,当莱钢建设起步时,中国的钢产量如何?资料显示,1968年904万吨;1969年1333万吨,1970年1779万吨。而此时的美国11931万吨,苏联11589万吨,日本9332万吨,西德4504万吨,英国2831万吨,法国2377万吨。1970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0383亿美元,德国为2089亿美元(含东德),日本为2030亿美元,法国为1470亿美元,英国为1241亿美元,中国仅为919亿美元。这一年,美国经济总量首次突破万亿美元,日本虽然仍是资本主义世界第2位,但两德的总量则以微弱的优势超过日本,法国开始扩大对英国的领先优势。
我国急需钢材是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国防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国家工业化的迫切需要。钢产量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石油是国家发展的血液,钢铁是国家发展的骨架和脊梁。一个国家钢铁业不发达不强大,国家的骨架和脊梁就不强健,就无法昂首挺胸站立于世界。纵观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历史,无不如此。在传统战争中,战争的对峙,从某中意义上讲就是钢铁的对峙,有钢铁作为坚强的后盾,战争的胜算已占50%,因此,各主要军事国都将钢铁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此外,战争爆发,需要钢材,战争结束,重建家园也需要钢材。因此,对钢材的需求,始终是刚性需求。
从国防建设建立三线的意义上说,莱钢的选址和初建,无疑是为国家安危做准备的重要举措。从全局上看,中国不仅需要军队这个长城,还需要“钢铁长城”。莱钢已成为“钢铁长城”的一员,在未来的发展中,将成为“钢铁长城”的中坚。
(1)起步和创业
白手起家,从零开始。
莱钢的创业史,基本上是白手起家、从零开始。尽管当时已将新成铁工厂、莱芜铁矿、沂蒙生建钢铁厂、新泰冶炼厂和即将建设的谷家台铁矿划归莱芜钢铁工程指挥部,但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这些企业几乎都处于“半生不死”的状态,有的“下马”后才恢复不久。更主要的是,这时的莱钢,一吨钢也没有,没有条件炼钢。
“701”钢铁大会战。
1970年2月,莱芜钢铁工程指挥部由济南迁至工程现场办公,对外使用“山东省701指挥部”代号名称。4月,按照边勘探、边设计、边施工的建设方针,工程会战全面展开。
“701”大会战,得到了全国各地的支持。有资料记载:全国冶金战线上的大批专家和技术骨干,“文革”中山东省委、省政府机关已被解放的大批干部,从解放军这所大学校招来的5000多名复员军人,纷纷从全国各地云集莱钢。同时,在莱芜及周边县区,一场支援“701”建设的群众运动也掀起了热潮。按照军队建制组建的民工团从四面八方浩浩荡荡地开进了“701”工地,群山沸腾,炮声隆隆,仿佛打响了第二次莱芜战役 。“会战时期,全省参加莱钢工程会战的设计、勘测、施工、运输等队伍59个单位,20000多人,参加设备制造会战的生产厂矿共356家。莱芜、新泰、沂源、沂水等市县,选派了15000多名民工,支援了莱钢建设,担负着土石方开挖和运输任务。”
在大会战中,有一支重要的技术队伍。
据资料记载,冶金部从鞍钢、马钢等众多钢铁企业抽调技术骨干力量充实到莱钢工程建设之中,山东省动员了全省的物资力量和技术力量,全力支持“701”工程会战。全省有360多家企业承担了莱钢设备制造任务。一时间,建设莱芜钢铁基地,成为山东省和济南军区的一件大事,“到三线去,那里是毛主席最放心的地方”,成为许多技术人员、知识分子的梦想。在会战中,技术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大会战的队伍中,有一支重要力量是民兵团。
据材料记载,民兵团共分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国营专业施工单位,共11个,如冶金部第十七冶金建设公司等,他们承担主要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任务;第二类是地方集体建筑队,如颜庄建筑队、黄庄建筑队等,他们主要承担平房、沟堑、护坡、挡土墙等建筑工程的施工任务;第三类是由莱芜等地的农民组成的四个民兵团,他们主要承担土石方工程施工任务,这一部分人员最多,劳动强度最大,也是参加莱钢建设会战的主体队伍。三类民兵团分工协作,在莱芜大地上展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会战 。
在大会战的队伍中,还有一支重要力量就是能顶半边天的妇女。
在参加会战的人中,莱芜的劳动妇女也积极参加了进来。妇女在会战中也干着和男劳力一样的活。她们推独轮车,抡大锤,与男劳力一样挥汗如雨,不停歇地奔波在工地上。在工隙里,她们拿起针线给男劳力们缝补。黄宪翠和徐敏花就是当时参加会战的女民兵,她俩在工地上抬着大筐与男民兵比赛,肩压肿了,腰累酸了,但从不叫苦叫累。在15000多名民兵大军中,她们只是其中的两名。
在大会战中,莱芜人民为莱钢作出了巨大贡献。
为了保证莱钢的顺利建设,莱芜人民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整个大会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担负嘶马河改道工程的,便是来自寨里、方下两个公社的民工。建厂要占用耕地,在那个完全靠种地维持生存的年代里,莱芜人民毫不犹豫的放弃了祖辈们开垦耕种的田地。开山需要炸药,莱芜县政府全力提供保障,不给莱钢建设增加一点负担。钢材运输铁路线要穿过村子,安家岭全村搬迁让路。各地民工需要有地方住宿,周边村子的居民热情腾出房子安排民工。从天明干到天黑,从酷夏干到严冬,莱芜人民不计报酬不求回报,用无私的奉献谱写了莱钢建设的感人篇章。在大会战中,莱芜县地方政府大力支持,鼎力相助。为了保障莱钢建设和生产的秩序,保护国有资产,莱芜县人民政府采用特事特办的方式,为大会战保驾护航。
大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
据1972年1月19日山东省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关于报请审批莱芜钢铁基地设计任务书的报告》中称:根据中央指示,该工程(注:莱芜钢铁工程)于1970年开始组织全省大会战,两年来,在中央和省委的领导下,全省军民努力会战,工程进展较快,已完成工程量1.3亿元,铁矿已部分投产,1971年完成铁矿石38万吨;4座100立方米高炉已投产,1971年完成生铁8万吨;特钢正在配套,1971年完成钢2.5万吨。即将建成的项目有50平方米烧结机两座,620 立方米高炉一座,42孔焦炉一座和2500吨水压机一台。
大会战历时3年,直至1972年底结束。“这一阶段全厂集中力量进行基本建设,劈山开岭,修路建厂房,形成声势浩大的工程会战局面,史称‘三年会战’时期。”
(2)艰苦奋斗,百折不挠
莱钢人的创业景象,可歌可泣,催人泪下、令人感奋的历史画面,它将永远镌刻在历史篇章中。
生活条件:
提起生活条件,一位叫“天涯”的网友为了纪念父辈所经历的艰难岁月,写了一首歌词《莱钢40年》,颇能说明当时的情形:
1969年,热血男儿汉;泪别亲人脸,涌入山沟间。寒冬腊月天,开拓着石岩;三砖一个碗,燃烧着心愿。炼钢男儿汉,不分昼夜天;参天的熊焰,成就着梦圆;曾经的云烟,为之赞叹;今日的火焰,耸入云天。Music:中国60年,辉煌烟花燃;莱钢40年,步步紧相连。岁月轮回转,多难勤为先;汗洒悬崖间,山川变画卷。炼钢男儿汉,不分昼夜天;参天的熊焰,成就着梦圆。曾经的云烟,为之赞叹;今日的火焰,耸入云天。
作品简介:天涯于2008年底,在莱钢医院儿童病房陪儿子打针时,认识一位莱钢的退休老人,听他老人家述说着莱钢1969年刚建厂时,是多么的艰难,整荒燃草,开山辟岭,寒冬腊月天,三个石头垒成一个锅,北风呼呼地刮着,他们相拥着围成一个团圆,挡着寒风,锅里煮着野菜,没有一点油丁。
天涯深深感怀:感怀莱钢老前辈——夏天天作被,冬天草挡寒。春秋两季不得闲,每月给远在千里的亲人寄钱(一个月20元人民币)。深情写下了《莱钢40年》。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一起,祝愿莱钢老人安享晚年永远安康。祝愿新时代的生力军燃烧青春勇往直前。祝愿我们的企业我们的莱钢永远笑傲江湖。
我们认为,这个叫天涯的朋友写得很生动,很感人,写出了第一代莱钢人创业的艰辛,表达了后辈人对他们的敬爱。对此,我们课题组也有同感。故将原文抄录如上。
工作条件:
43年前,大会战使用的工具,非常简陋。但是,莱钢人克服了种种困难,搞基本建设,硬是完成了就连今天也不可想象的艰巨任务。例如青石山,即便用现在的施工机械也很难在短期内顺利开平,但在那时的施工现场,民兵团们却用最原始的劳动工具完成了最艰巨的施工任务。
一份材料描写了当时的工作条件:“安家岭的整平,炮锤、铁钎,是最有战斗力的工具。……碎石块和泥土的转运也完全靠人工。独轮木车,便是当时民工们最先进的运输工具。会战的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差,伙食虽然能及时供应,但在定量供给的制度下,很多人都不能吃饱。更多的民工需要从家里自己带饭,那时候的主食便是莱芜煎饼,菜就是自家腌制的咸菜疙瘩。由于工期紧任务重,所以不管刮风下雨劳动都不能停下来。防雨工具是斗笠、蓑衣和塑料布,很多民工在雨中根本不用雨具,冒雨干活,顶风下力,光着脚在工地上的泥泞中继续会战。”
就是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从1970年到1975年,莱钢从艰难中起步、成长起来。当时的目标是:1972年1月,确定为铁矿石200万吨、生铁80万吨、钢55万吨(包括电炉钢5万吨)、钢材50万吨的设计规模。9月改称莱芜钢铁厂,为省属地区级企业。1973年起,转入边基建边生产阶段。1975年5月第二铁厂620立方米高炉投产后,转为以生产为主。
(3)生死边缘,困难重重
初步建设起来的莱钢,步履维艰。
转炉钢系统有铁无钢,几近解散下马;亏损、亏损、再亏损。
尽管620立方米高炉投产,但是也只是能够炼铁而已。当时,炼成的铁,还要运到青岛钢铁厂去,在那里炼成钢。莱钢620立方米高炉,由于受“文化大革命”及矿山配套工程等影响,推迟到1975年5月20日投产,当年生产生铁12.87万吨,1976年达到20万吨,1980年增加到22.89万吨。1982年高炉大修时,炉缸、炉底采用自焙炭砖砌筑,上料系统增加了槽下筛分设施。据《莱钢志》第一卷称:1976年度全厂亏损3905万元,超过建厂以来任何一年 。《莱钢志》第三卷则称:“1975年5月,莱钢工程会战主体工程620立方米高炉的建成投产,标志着莱钢转入以生产为主的历史阶段。但由于工艺不配套,装备水平不高,基础管理工作落后,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全厂的生产情况不正常,企业亏损严重” 。
痛苦的徘徊。
据1979年国家基本建设调试简报第1期《清理在建项目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山东莱钢厂骑虎难下》一文称,莱钢处于濒临下马的境地。一篇文章记录了莱钢亏损的情况:“由于10年动乱和国家调整压缩基建规模的影响,莱钢部分主体工程停建缓建,致使工艺不完善,生产不配套,电炉炼钢系统年产钢只有6万吨,转炉钢系统“有铁不炼钢、开坯不成材”,那时的莱钢,名为钢铁联合企业,实为生铁输出基地。以至于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9年,莱钢全年仅完成工业总产值13164.5万元,产钢5.46万吨、铁36.06万吨、钢材3.65万吨。至1982年,莱钢已连续亏损13年,累计净亏损达22895万元,相当于总投资的近二分之一。” “‘六五’末期莱钢生产的最大特点,一是现有的设备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生产水平较低;二是普碳钢系统没有形成综合生产能力,铁多钢少、开坯不成材、工序不配套、能力不平衡。”
(4)磨炼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培育莱钢精神
坚定的信念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是莱钢人取得大会战胜利的思想保证。在莱钢工人和干部心目中,一心想的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一心想的是把“三线”建设好,争取早日把厂房建成,多建高炉,早日出钢,多出钢。
奉献青春和热血。
在“701”大会战中,在莱钢建设的初期,莱钢的工人和干部经受了考验和洗礼。他们以无与伦比的冲天干劲,投入到建设之中。他们奉献的是青春和热血,奉献的是自己的聪明和智慧。莱钢厂区的每一块土地,都曾洒过工人、干部的汗水甚至鲜血,每一棵绿树,都有他们辛勤汗水的浇灌;每一座厂房和车间,都是他们亲手建造的。莱钢有一句话颇为流行感人:“为了莱钢,奉献青春、奉献一生、奉献子孙”。
莱钢精神的培育。
在艰苦的环境中,莱钢精神在酝酿,莱钢精神在培育,莱钢精神在形成,莱钢精神在成长。“20世纪70年代初,数万名建设者抱着‘建设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崇高愿望,从全国各地来到了远离城市的泰沂山区腹地,在荒山窝里扎了根。建设者们住草棚,睡地铺,三块石头架口锅,吃的是高粱面窝窝,风餐露宿,生活异常艰苦。面对如此恶劣的条件,建设者们没有被吓到,他们以苦为荣,以苦为乐,斗志昂扬,日夜奋战,用汗水甚至鲜血移走了一个个山包,填平了一道道沟壑,建起了一座座厂房,开出了一条条铁路,在群山之中建起了初具规模的十里钢城,并使之成为山东省钢铁生产的重要支柱企业,靠的的是团结奋斗、艰苦创业的精神。”
“团结奋斗、艰苦创业”的莱钢精神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这是一种得天独厚的精神,是一种忘我奋斗的精神,是一种能吃苦、耐大劳,敢于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要问莱钢人,为什么能有这样的精神?因为莱钢人心系国家,心系国防建设,他们舍小家,不怕牺牲、乐于奉献,在穷山沟里战天斗地,贡献自己的青春。莱钢精神体现了伟大的工人阶级对国家的忠诚,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忠诚。
这一代莱钢人。
共和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那些曾经奋战在“701”工程大会战中的所有建设者;永远铭记那些创业者的历史功勋;永远铭记他们的光辉业绩。
“在加强三线建设的过程中,集中了我们国家一大批优秀干部、优秀科技人才和其他优秀知识分子。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数十年如一日地在三线企业中默默无闻地工作着、生活着,为了祖国的国防建设、工业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宝贵的青春和聪明才智。他们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史上是功不可没的。这一大批成绩卓著、经验丰富的科技专业人才,今天仍然是我们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宝贵财富” 。这是薄一波对三线建设的部分总结和思考。正是这些干部和科技人员及知识分子,与广大工人群众合力,共同创造了英雄的莱钢。
莱钢精神陶冶和熏陶了莱钢人,成就了莱钢人。什么是莱钢人?莱钢人的内涵是什么?我们认为,莱钢人的内涵是:热爱莱钢、奉献莱钢,具有艰苦奋斗的优良品格和坚韧不拔的思想意志的这些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凝聚了一种气壮山河的团队精神;这是一个大家庭,他们以钢铁事业为己任,是在莱芜山区生生不息、默默奉献的这些人;改革开放以后,他们又是解放思想、勇于创新,走在时代前列的这些人。
如上所述,可以看出,建厂初期(大会战)至“六五”前期,孕育并初步形成的“莱钢精神”,在莱钢发展史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从战略发展阶段的视角看,更具有统摄全局的意义。诚然,“团结奋斗、艰苦创业”的莱钢精神还只是雏形,但已深深地在莱钢人身上扎下了根。此后,这一精神将不断丰富和发扬光大,成为莱钢人不断取得胜利的法宝。无论在任何困难面前,无论何时何地,莱钢精神将始终激励着莱钢人披荆斩棘,奋勇向前。
从1970年至1982年这个历史阶段,是莱钢艰辛创业的阶段。万事开头难。这个阶段在莱钢发展史上,具有奠基式的历史地位。为未来奠定了物质基础,特别是播下了莱钢精神的种子。烈火炼真金,磨难成大材,预示着莱钢在未来的发展中,将成大气候,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
3.抓机遇成功实现转型(1983年—1999年)
对历史和对莱钢人而言,无论怎样说,1983年都是不平凡的一年。因为这一年,是莱钢的转折年。1983年以前的艰苦岁月,无论怎样困难,都能克服。但是,不堪回首的是连年亏损。以莱钢人的性情来看,怎么能够忍受习惯于戴亏损帽子?莱钢人憋足了气,要摘掉亏损帽子。莱钢人在等待,在寻找机遇。
机遇和契机从来都青睐于有准备的人们,眷顾历经沧桑和磨难的人们。莱钢人终于在寻找契机中抓住机遇,成功地实现了转型。莱钢的转型,是在原有基础上迈上了新的台阶,鸟枪换炮,草鸡变凤凰。此间,其阶段性的转变,是在长期亏损的情况下,不放弃,坚定地走下去,对莱钢的未来作出了正确的战略决策,直到1999年5月以组建莱钢集团为标志,完成了一次质的转变。
(1)转机和契机
在莱钢发展史上,莱钢人终于迎来了转机的1983年。
由于采取边设计、边施工、边生产的方式,影响了投资效果;中期,由于国家缩减基建投资,莱钢停缓建了大部分主体工程项目,使得转炉钢工序间脱节,没有形成一条完整生产线,相当一个时期,是有铁无钢,加之管理落后,企业处于长期亏损状态。1983年,莱钢实行了全面整顿。1月,按照莱钢党政联合制定的《莱芜钢铁厂关于集中统一改革现行体制的试行方案》,全厂开始实行人财物,供产销初步集中统一管理体制。3月30日—4月1日,召开了中共莱钢第一次代表大会。党委负责人作题为《振奋精神,开拓前进,为开创莱钢建设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提出了“全厂齐动员,奋战八三年,甩掉亏损帽,开创新局面”的口号。
全面整顿使莱钢发生了变化。当年实现利润110万元(实际1000多万元)。1983年12月31日莱钢建成第一座25吨转炉,结束了转炉钢系统有铁无钢的局面。
“七五”期间:30万吨钢配套。
进入“七五”期间,莱钢抓住国家以煤代油政策,制定并实施了30万吨钢配套规划,1985年11月10日,莱钢第二座25吨氧气顶吹转炉建成投产,1988年建成500毫米热轧窄带钢生产线,具备了年产30万吨钢生产能力(包括电炉5万吨生产能力)。
但是,由于产品结构不合理,工序间不匹配,装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等因素,企业经营仍举步维艰,处于微利状态。
(2)抓住机遇:“八五”、“九五”时期利用外资改扩建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的改革开放加快了步伐。对于国有企业,中央和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企业发展。例如,1985年9月1日《国家经委、国家体改委关于增强大中型国营工业企业活力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中指出,“给部分大型企业直接对外经营权,先选择少数企业进行试点。……经批准的试点企业,在国家统一的对外方针、政策和计划的指导下,有与外商谈判、签约的权力,直接对外开展与本企业出口产品有关的技术引进、技术合作、合资经营、合作生产、合作开发、补偿贸易、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工程承包等对外业务;自行进口本企业所需的设备、仪器、零配件。” 1986年10月11日,《国务院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指出,为了改善投资环境,更好地吸收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出口创汇,发展国民经济,“国家鼓励外国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在中国境内举办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1986年12月5日,《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指出,“各地可以选择少数有条件的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企业之间互相投资,或联合投资新建企业,一般宜采取股份制形式。”
当时得知亚行拟在中国选10家企业投资,莱钢立即抓到这次机遇,实现企业的再发展。1986年,根据原冶金部有关通知,莱钢敏锐地捕捉到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迅速组织精干力量,积极准备并形成了翔实的利用外资改扩建方案和可行性报告。1986年7月30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以(86)鲁政函64号文向国家计委和冶金部就莱钢利用外资改扩建提出意见。1987年3月,国家计委批准了山东省和冶金工业部联合上报的《莱钢利用外资进行改扩建项目建议书》,确定了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并把这一项目列入国家利用外资增加1000万吨钢生产能力的总体规划。莱钢成功搭上了利用外资新增千万吨钢的早班车,拓宽了发展空间,迎来了脱胎换骨的良机。
1989年7月18日,国务院国办通【1989】37号文对莱钢利用外资改扩建项目进行了批复。利用外资改扩建,为莱钢腾飞世界搭建起高耸的脚手架。改革开放为莱钢利用外资提供了契机。通过配套改造,莱钢变成一个现代化的钢铁联合企业。莱钢拥有了9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
对此,一份材料这样写道:“90年代初,莱钢抓住利用外资发展钢铁工业的机遇,争取到全国冶金系统首家利用亚行贷款进行改扩建的项目,共利用外资2.53亿美元,加上国内配套资金,共计投入41.34亿元人民币进行改扩建工程。先后建成了50吨超高功率电炉、中小型轧机生产线、中型型钢生产线、3台连铸机等13个重点项目。在同类企业中,装备水平和技术档次明显胜出一筹。从原料供应、烧结到高炉都采用计算机控制,高炉采用无料钟炉顶和富氧喷煤等一系列新技术,使两座高炉系统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转炉炼钢工序实现了铁水预处理-转炉-炉外精炼-连铸四位一体的组合优化工艺技术,利用转炉冶炼合金钢,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从日本引进LF/VD炉外精炼和在建中的中型轧机,从意大利引进的中小型轧机和150方坯合金钢连铸机等,都达到了钢铁行业国际先进水平。”
(3)莱钢精神的丰富和确立
莱钢有意识地总结、培养、倡导莱钢精神是从1985年开始的。1987年3月,在莱钢第三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团结奋斗、艰苦创业”被正式确认为莱钢精神。这次会上,时任厂长作了题为“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全面完成1987年生产建设任务”的工作报告。同年6月召开的中共莱钢总厂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总厂党委书记在党委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发扬莱钢精神。此后,在历次职代会、党代会、政治工作会议、计划工作会议等重大会议上,都把莱钢精神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加以倡导。
1989年4月,赵志浩省长到莱钢调查研究,听取了总厂领导关于莱钢建设的情况汇报后,对“团结奋斗,艰苦创业”的莱钢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建议增加“改革创新,争创一流”两句话,使莱钢精神更加完整,更加符合莱钢的情况和特点。4月15日,总厂召开职代会代表团团长会议,讨论并通过“团结奋斗、艰苦创业、改革创新、争创一流”为莱钢精神。会议认为,充实后的莱钢精神符合莱钢实际,既反映了莱钢的过去,又展示了莱钢的未来,充满时代特点 。之后,总厂发出通知,要求在全厂范围内大张旗鼓地宣传莱钢精神,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一个广泛、持久地宣传、学习和发扬莱钢精神的群众性的教育活动在全厂铺开。
莱钢精神的形成和确认,得到了中共山东省委的充分肯定。由省政协常委王方明等在莱钢调研后写成的《培育企业精神,促进莱钢振兴》的调查报告,经省委书记姜春云、副书记马忠臣批示并刊登在1989年26期《山东通讯》,对弘扬莱钢精神、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产生了积极重要的影响 。
(4)成功转型
1997年莱钢股份成功上市。
1997年莱钢股份成功上市,无疑是莱钢历史转折中的重大事件。
1997年8月21日公司召开创立大会暨首届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公司章程、公司筹建工作及筹建费用报告和莱芜钢铁总厂与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签订的《服务合同》、《供应合同》、《产品包销合同》,选举产生了公司第一届董事会、监事会。选举李景常为董事长,姜开文为副董事长,聘任了公司高级管理人员。
股份制改组为莱钢资本运营成功铺路。莱钢通过积极推进股份制改组,组建企业集团,通过对资本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工艺技术结构和管理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构建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实现了工厂制向公司制的转化。从此开始,莱钢股份以一个负责任的上市公司形象地出现在广大投资者面前。
自1997年上市以来,在短短几年内,累计实施现金分红24.69亿元,堪称重视回报股东的典范。还在资本市场上连续挥出大手笔:入主鲁银投资,通过资产置换,使这个连续3年被冠以ST(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实现赢利;参股齐鲁证券,重组天同证券,莱钢不仅成为其第一大股东,而且成为了山东资本市场上举足轻重的企业。
1999年5月组建莱钢集团。
莱钢股份的上市,既募集了资金,又给莱钢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998年度实现利润总额43,552.93万元,其中:主营业务利润:57,428.26万元;比1997年增加15.03%;其他业务利润:641.78万元;净利润:36,780.44万元,比1997年增加21.25%。截至1998年12月31日,莱钢股份公司主要产品产量完成情况良好:全年共生产钢1822744吨,生铁1591210吨,钢材1452720吨,连铸坯、初轧坯、烧结矿、球团矿、焦炭、大锻件等都较好地完成了年度计划。公司占主营业务收入10%以上的产品为钢材和钢坯,分别占到主营业务收入的81.52%和10.74%。公司《1997年年度报告》中披露的1998年盈利目标为:利润总额38,000.00万元,1998年度公司实现利润总额43,552.93万元,完成了预测数的114.61%。公司本年度利润实现数超出盈利目标数,超出部分高于利润目标数的14.61%。1998年度公司实现净利润36,780.44万元,每股税后利润0.463元 。
在此基础上,1999年5月,莱芜钢铁总厂已完成了企业改制工作,更名为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此前,1998年9月8日,召开了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会议经过充分讨论,决定将公司第一铁厂、第二铁厂重组为烧结厂、炼铁厂和设备维修厂;将轧钢厂重组为中型型钢厂和轧钢厂;决定将公司经山东省阳光会计师事务所评估后的各类汽车以及为汽车配套的装载机、汽车吊、汽修设施、备品备件、货车场、办公用房等相关的财产物资1710.51万元有偿转让给莱芜钢铁总厂。1999年5月改制后,莱芜钢铁总厂已不复存在,形成了一个大型的钢铁集团公司,其中包括了已组建的莱钢股份有限公司、鲁碧建材有限公司、莱芜矿业有限公司、鲁南矿业有限公司、矿山建设有限公司、商业有限公司、万和建材有限公司、新泰铜业有限公司、淄博锚链有限公司、济南经贸有限责任公司、冶金建设有限公司等29个子公司,还包括自动化部、动力部、运输部、生活城房部、医院、党校/培训中心、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部、教育处等10个直属单位。
这时的莱钢已今非昔比,从一个钢铁总厂一跃而成为大型的钢铁集团公司,完成了质的转变,实现了新的飞跃。
(5)企业改革的重大成果
“七五”时期确立厂长负责制,积极推进承包经营责任制,改革管理模式。莱钢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先行者。
首先是领导体制的改革。1985年4月确定了莱钢领导体制改革的初步方案,实行厂长负责制,提出厂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其次是推行经营责任制,即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第三是改革生产经营管理方式,对供销体制、基本建设管理体制、集体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第四是改革管理模式,提出了“长计划,短安排,精心经营、灵活经营、以优取胜、以新取胜”的生产经营方针,从走规模效益型道路到走质量品种效益型道路,确定了走质量品种效益型发展道路的战略方针。第五是改革劳动工资制度,实行劳动合同制,建立企业内部工资浮动升级制度。
1992年开始改制改组,探索用股份制形式改组国企,选择锻压厂和特钢冷带车间进行股份制改组的内部试点。1993年在亚洲开发银行的帮助下,积极推进股份制改组工作,1997年8月21日成立了莱芜钢铁有限公司,8月28日莱钢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同时,积极深化内部配套改革,进行三项制度改革,实行精干主体、分离辅助、下岗分流、减人增效和再就业工程,实施了集中统管、住房制度改革、医疗制度和劳动保险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改革。
创立莱钢集团公司,组建莱钢集团,是莱钢发展史上的大事,是企业改革的重大成果,也是莱钢发展的里程碑。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党中央明确提出用3年左右的时间,通过“三改一加强”,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莱钢作为重点国有改制企业,在实行公司制改造、实施集团化发展战略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符合党的十五大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要求。
(6)处理事故的辩证法
安全事故与促进转型的完善。
随着莱钢股份成功上市和莱钢组建成为集团公司,应该说,莱钢的实力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莱钢已经脱胎换骨为现代化的大型钢铁企业了,但是,这仅仅是针对硬件来说的,就生产管理、技术水平、特别是职工的素质来说,与一个现代化的大型钢铁企业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
1999年3月10日,莱钢的炼钢厂发生了“转炉喷爆事故” 。这起事故,震惊了整个莱钢。不仅炼钢厂的干部和工人需要反思,就是整个莱钢的领导层和广大工人也在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严重的事故?事故发生以后,炼钢厂领导班子坐下来,认真寻找事故发生的原因。他们发现在管理制度上有漏洞,工人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也需要提高,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发生严重事故是坏事,如何把坏事变成好事,也就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此杜绝严重失误的发生,从中吸取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这里面有辩证法。
炼钢厂党委带领全厂认真总结教训,对教训的认识深刻,分析总结到位,采取了应对措施,寻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1999年12月,炼钢厂的干部在一份杂志上,看到了由国际组织学习协会创始主席,世界管理大师彼得•圣吉等人倡导的学习型组织理论及其实践的案例,觉得方法独特,很想拿来试一试。炼钢厂党委进行了研究和讨论,最后决定引进学习型组织理论。炼钢厂引进学习型组织理论,从管理的高度上系统思考和应用学习型组织理论,不断探索,大胆实践,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此后,炼钢厂的面貌发生了巨变,一举成为整个莱钢集团公司的先进典型。
回顾上述莱钢发展这一阶段,其正确的战略选择、制定并实施,首先是坚持不下马,利用改革开放的时机,下决心全面整顿,迅速转亏为盈,莱钢没有失去在即将到来的中国经济腾飞时期涌入发展大潮的基础;接着是利用外资改扩建,全面实施科教兴厂战略,加大对技术改造的投资力度。这一时期,国家经济体制发生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重大变革,与此同时,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在企业全面走向市场和银根紧缺的双重压力下,莱钢借国家改革开放之机,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科技管理,充分利用外资和内资进行大规模改扩建,使生产能力不断扩大,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
事实上,早在“七五”时期的1986年7月,莱钢就提出过利用外资改扩建的设想。1987年国务院批准莱钢利用外资改扩建,总投资3.6亿美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矿山、炼铁、炼钢、轧钢及辅助配套设施,整个工期分两期进行。但是,由于“八九”政治风波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经济制裁,亚行的贷款未能即时生效,整个工程只进行了前期准备。“1991年在各方面的努力下,亚行对莱钢利用外资扩建工程进行了再评估,并于1992年4月正式签订了利用外资贷款协议。莱钢利用外资分为两部分,其中亚行2.21亿美元(包括亚行普通贷款1.33亿美元,亚行融资贷款8800万美元),商业贷款3200万美元。”
改扩建工程分两期建设,先后通过了国家验收。与此同时,莱钢加大对技术改造的投资力度,展开较大型技术改造项目15个。“莱钢利用外资改扩建工程的投产,使莱钢由一个工艺装备水平落后的地方钢铁企业,一跃发展成为一个生产工艺配套、主体设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莱钢在国民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将企业完全推入市场化迈出较大步伐的转折时期,及时地抓住了利用外资的机遇,正确选择制定了利用外资改扩建、实施科教兴厂战略这一重大战略举措,是富有远见卓识的。不仅解除了莱钢面临的困境 ,而且为莱钢铺就的未来跨越式发展之路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九五”时期莱钢股份上市、成立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推进战略性资本运营,无疑是莱钢重大的战略举措。
莱钢集团有限公司的成立,一举使莱钢集团成为“以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为核心企业,联合钢铁行业和其他行业的企业组建而成的集科研、生产、贸易、金融、服务为一体的经济联合体,是以钢铁产品为主,实行多元化经营的多层次、多行业大型钢铁企业集团” 。调整和优化了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促进了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形成了群体优势,进一步实现了规模效益,提高了市场竞争能力。
此外,“九五”末期,莱钢炼钢厂引进学习型组织理论,是颇具战略眼光的重大举措,为日后整个集团公司创建学习型企业特别是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先行探索,勇于实践,走出一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之路,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从1983年到1999年的这一历史阶段,莱钢抓住了机遇,转型是成功的,为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实现跨越发展新辉煌(2000年—2010年)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时,无论是在中国还是整个世界,都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就全社会发展而言,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就钢铁行业本身来说,其变化之快,令人瞠目。
从世界范围来看,高新技术的突破引发世界经济结构调整,极大提升了全球钢铁生产能力,钢铁生产的重心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的钢铁生产潜力进一步得到发挥。同时,由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投资者对钢铁需求影响巨大的两个行业(建筑和汽车)的发展前景不甚乐观,影响了大众对钢铁行业的预期。钢铁生产企业为降低成本,增强实力,纷纷走上了联盟、重组的道路。全球钢铁企业联盟、重组的同时,为降低成本和降低单一经营风险,有的企业还采取了纵向一体化的战略。随着炼铁、炼钢材料的多样化、钢铁产品的替代品的增加,客户对钢铁产品的品种和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迫使钢铁生产商积极开发研究高新技术产品。日本、欧洲和美国的三大主要钢铁组织宣布,以后钢铁工业的技术发展目标为高效、环保的炼铁技术,认为新的钢铁产品应有益于资源的重复利用。钢铁贸易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焦点主要集中在高附加值产品上。一些世界著名的钢铁企业不惜耗费巨额投资对现有企业的先进生产线进行超前性的技术改造,以确保在高附加值产品领域的竞争优势。钢铁贸易保护主义兴起,钢铁出口形势困难。各国政府在本国钢铁企业的呼吁下,加强了对进口钢材的监控,并采取了一系列的贸易保护措施,导致全球钢铁出口形势更加严峻 。
从中国国内来看,2000年在现有产钢企业290家中,只有34家企业年产钢超过100万吨,其中7家年产超过300万吨,总产量占国内钢铁总产量不到50%。说明企业行业集中度低,生产专业化程度低,不能达到规模经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钢铁企业的竞争力。同时,钢铁产品生产专业化程度低。国内钢铁联合企业大都是“万能型”工厂,板、管、棒、线、型材等都生产,专业分工不明确,产品生产专业化程度低。此外,企业平均技术装备水平低,结构不合理,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任务十分艰巨。由于钢铁企业的集中度和专业化分工程度低,以及技术装备水平落后等原因,导致钢铁产品生产成本高。不仅如此,钢铁产品的实物质量水平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钢材产品销售服务水平也相对较低。我国是世界主要产钢国,但由于钢铁生产结构不合理,同时也是世界主要钢铁进口国。近几年的钢铁进口远远超过出口。以2000年为例,2000年我国钢铁产品出口额为30.47亿美元,而进口额为95.6亿美元,贸易逆差达65.13亿美元。鉴于国际和国内严峻的形势,国家对钢铁工业采取了“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淘汰落后”的产业政策。这项政策对缓解钢铁产品供求失衡、改善品种质量、提高装备水平从而提高行业的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
2000年对于莱钢来说,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一年。正是在这一年,莱钢拉开了创建学习型企业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序幕,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至2000年底,莱钢实际具备了年产270万吨钢的生产能力。但是,产品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性改观,仍以长材为主;工序间不平衡更为突出,材的能力大于钢的能力,铁成为制约生产系统产能发挥的瓶颈;工艺装备水平参差不齐,落后工艺装备仍占据较大比重;劳动生产率低,人均产钢不足50吨;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莱钢不得不承担社会职能,过重的社会负担,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通过发展来实现。
从2001年到2010年这十年,莱钢经历了“十五”和“十一五”两个五年计划建设。这两个“五年”计划建设,在莱钢历史上,是最重要的历史阶段。特别是“十五”阶段,莱钢实现了赶超型的历史跨越,取得了发展的先机,奠定了全国钢铁行业中的重要地位。莱钢“十五”的发展得益于“十五”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相继制定的钢铁主业规划、非钢产业规划、走工业化道路实施方案及2003年进行的战略规划调整,都是在“十五”发展战略指引下开展的。正是由于“十五”阶段的跨越发展,奠定了莱钢成功地实现了“十一五”阶段战略转移的基础。由此,顺应了世界钢铁行业发展进步的潮流,占据了主动地位,并制定了具有世界眼光的莱钢发展战略,实施和采取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和措施,走进了中国钢铁行业发展的最前列。
(1)创建学习型企业和学习型党组织
莱钢创建学习型企业,是从理论导入推广入手,由点带面、全面推进这样一个发展过程。2000年1月8日,炼钢厂首次请人来讲学习型组织理论,由此,成为莱钢创建学习型企业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开端。此后,一个轰轰烈烈的创建学习型企业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在莱钢展开,一直延续下去。
与此同时,2000年4月8日,集团公司领导层进行了调整。新领导站在国内外钢铁行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审视莱钢的工作,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积极谋划企业发展战略,与集团公司班子一道带领广大职工走上了钢铁主业与非钢产业并举、生产经营与资本运营并行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道路。为应对入世挑战和国内钢铁市场急剧变化的新形势,莱钢领导班子在世纪之交确定并实施了尽快做强做大的发展战略。新领导在“十五”期间的思路与做法以及取得的成绩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
(2)莱钢“十五”建设发展
“十五”建设阶段,是莱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莱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为突破点,坚持以“严细实”管理为基础。
“坚持以‘严细实’管理为基础,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为突破点,将‘严细实’管理、学习型组织理论与其他先进管理理论相结合,创造性地运用于莱钢管理的实践,实现了思维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企业文化创新,创造了具有莱钢特色的管理经验。” 正是因为莱钢的管理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莱钢的管理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
制定《实施纲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莱钢人充分认识到,钢铁企业进入了新一轮规模扩张,随着新增产能的释放,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企业发展品质的差异,必将成为未来竞争的关键因素。谁在发展中能够正确处理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发展与职工发展的关系,谁就可能在经济全球化和竞争国际化的新型经济时代,重塑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面对这样的形势,莱钢人必须从更高的角度和更宽的视野,审慎考虑莱钢的发展品质问题。
为此,2003年,莱钢制定了《莱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
莱钢人认为,要按照党的十六大报告所指出的那样,“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工业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的重要阶段,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历史上许多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实现,是以对资源的过度使用和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中国实现工业化决不能重蹈覆辙。
《实施纲要》明确指出:钢铁企业必须适应形势变化的要求,树立新的经营理念(九大理念),在调整结构、扩大规模的同时,同步提高企业的发展品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效益,持续追求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 。
在这份《实施纲要》中,莱钢确定了今后的发展目标:
——建设“科技莱钢”。完善技术创新机制,实施科技领先战略,既注重自主研究开发又坚持技术引进移植,抢占前沿技术,培育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核心技术,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打造产品品牌。
——建设“数字莱钢”。提升莱钢信息化水平,以数字技术覆盖生产经营全过程,建成先进、实用、高效的信息化体系,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化和管理信息化。
——建设“生态莱钢”。运用工业生态学原理指导企业经营行为,实现能耗最小化、废物资源化、效益最大化,达到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建设“人文莱钢”。坚持人本管理,树立“双赢”理念,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在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中充分体现人的价值最大化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实施纲要》系统策划了提升企业发展品质,拓展企业综合价值的指导大纲,与“三步走”的目标共同对发展战略作了重要的补充和支持。开启了钢铁主业、非钢产业和资本运营共同发展的新纪元,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实施“十五”技改工程,登上1000万吨钢台阶。
为了适应钢铁主业结构调整,提升冶炼工艺技术和水平,使莱钢真正壮大起来,从2002年起,莱钢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2003年1月8日,莱钢“十五”技改工程指挥部举行揭牌仪式。同时,大型H型钢生产线工程开工。标志着大型H型钢生产线工程建设拉开序幕。
莱钢速度的创造。
“十五”技改工程抓住机遇,大干快上,创造了冶金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建设奇迹——莱钢速度。只用了11个月22天,就打通了从焦化、制氧、原料、烧结到炼铁、炼钢、连铸复杂的钢铁生产线,达到了国内冶金工程建设吨钢占地最少、工期最短、投资最省、“又快又好又省”的工程目标。整个工程决策快、行动快、建设快、见效快,创造了冶金建设史上的奇迹。
随着“十五”技改工程的深入,独具特色的莱钢模式已经形成。主要表现在:建立了精干、高效、扁平化管理机构;创造了提前介入、全面参与的运行模式;形成了目标先进、责任清楚、考核严格的管理制度;推行了施工单位、项目部、质监站“三位一体”的质量控制模式;完善了从工程到设计、采购到施工为一体的工程建设投资控制体系;连续作战,战无不胜,打造了一支新时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打胜仗的职工队伍——莱钢工程建设团队。
莱钢人在“十五”技改中发扬并丰富了“莱钢精神”,又形成了一种浓厚创业氛围。与莱钢精神交相辉映的是莱钢速度,享誉国内钢铁行业。莱钢速度促使莱钢发生了巨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例如,莱钢大事记记载:2004年8月,经过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和全国高炉煤气干法除尘工艺技术推广会的评审,莱钢的高炉煤气全干法除尘技术,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2005年2月26日,莱钢2号1880立方米高炉点火投产仪式在高炉平台举行。该项目建设周期仅为9个半月,比计划目标提前1个多月,创世界高炉建设速度之最,也为莱钢H型钢生产线提前贯通第二条线提供了保障。2005年9月1日,莱钢生产的热轧H型钢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这是莱钢获得的第一个中国名牌产品,也是全国冶金行业首批、山东省冶金行业第一个钢材类的中国名牌。2005年12月21日,莱钢实现年产1000万吨钢目标。22时45分,莱钢在1号120吨转炉前举行实现1000万吨钢出钢仪式。
莱钢登上1000万吨钢台阶,是莱钢发展史上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实践证明莱钢的发展战略高屋建瓴,决策是正确的。
时任集团公司主要领导对“十五”技改工程做出了这样的评价:“十五”期间我们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规模扩张上。由于当时全行业企业数量多、产业集中度低,在“车多路宽”的情况下,谁抢先一步,谁就能抢得发展先机。如果发展步子慢了,就会丧失机遇,就会被汹涌而来的发展浪潮所淹没。而我们具备了1000万吨钢的生产规模之后,就拥有了支撑企业持续发展的矿石、煤炭、电力、运输、土地等重要战略资源,扩充了企业运营的现金流量,最大限度地占领市场份额,并赢得国家扶大扶强政策的支持……实践证明,“十五”期间,我们确定首先把莱钢做大,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决策是非常正确的,各个方面围绕莱钢发展大局,所做的重要工作是卓有成效的 。
(3)“十一五”建设,实施战略转移
“实施以发展速度为主向以质量效益为主的阶段性战略转移”。
莱钢人清醒地认识到,尽管莱钢已形成1000万吨钢的生产能力,但总体上看,只是大而不强。主要表现在:一是没有规模化的高端产品生产线,缺少高档次、高质量、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企业的盈利水平相对较低,综合竞争力不强;二是莱钢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主要以长材和型钢以及十五期间建设的1500毫米热带为主,品种结构缺乏竞争优势;三是工艺装备参差不齐,还存有部分落后的、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工艺技术装备;四是能耗较高,能源回收、转化和利用效率较低,环境污染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莱钢人认为,如果说“十五”是以规模扩张、抢占资源为主的群雄并起的时代,谁发展慢了,谁就会落伍,谁抢占了先机,谁就拥有了发展的资源;那么,“十一五”应是进行结构调整,抢占市场时期,谁抢占了先机,谁就赢得了市场,否则,“十五”期间获得的资源,也会拱手让出。
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转型的新形势,以及资源能源、环境约束的巨大压力,在2005年在即将登上千万吨钢之际,莱钢实施了“以发展速度为主向以质量效益为主的阶段性战略转移”,并制定实施了以“突出结构调整,着力自主创新,打造钢铁精品,做出莱钢特色,建设一流强企”为核心内容的发展战略,把工作的着重点放到“做强”上。
由“做大”转向“做强”。
2006年是莱钢由做大转向做强的起步年,也是“十一五”建设的起始年。莱钢在系统总结“十五”期间跨越式发展的基本经验的基础上,确立了把工作重心转到“做强”上的阶段性战略转移发展思路。这种战略性工作思路的确立,有力地统一并凝聚了全集团各级领导班子及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和意志,大大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做强莱钢的信心,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为适应做强需要,莱钢党委按照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要求,持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显著提高。集团公司党委围绕中心任务,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明显,广大干部和职工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水平不断提升。通过每季度评选感动莱钢“十大好人好事”并在年底举行颁奖典礼、双十佳评选和“明亮窗口行动”等活动,特别是通过及时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并推广炼钢厂、板带厂、焦化厂、炼铁厂等单位经验,全面部署并展开了和谐企业建设,深化了文明莱钢创建工作,在全集团形成了倡文明、树新风、重和谐,促发展,建设“文明莱钢”、“和谐企业”的浓厚氛围。
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盈利水平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2007年,莱钢把握机遇,克服困难,开拓进取,生产经营建设改革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价值创造能力大幅提升。在钢铁主业强力拉动下,各子公司(不含股份、银山和齐鲁证券)以改制为契机,优化配置资源,着力培植主导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全集团利润总额突破55亿元,实现了莱钢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产销研一体化运作成效显著。在逐步理顺运作体制的基础上,完善以利润为主的考核政策,极大地调动了产销研各环节、各工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销售、生产、研发、机动、采购、供应联动应对市场变化,较好地发挥了市场导向作用。
科技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显现。山东省首家钢铁知识产权信息中心落户莱钢,硬件建设和机制完善齐头并进,促进了创新力量的迸发。稳妥推进焦炉、高炉、转炉及成材工序淘汰落后、优化升级项目建设,工艺结构不断优化。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已开发51个品种的高附加值新产品,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磁轨F型钢的开发成功,标志着莱钢在型钢研究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企业建设富有成效。投资、考核力度加大,干部员工节能环保意识空前增强,公司与各单位签订的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书有效履行。部分节能环保项目投入运行,干熄焦量已达65%,自备发电比例达到25%,主要生产工序烟尘治理项目进展顺利;环境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持续提升,完成了与上级签订的节能减排指标。
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取得重大进展。积极稳妥地推进实施改制方案,各单位以改制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深化内部改革,强化经营管理,市场竞争能力、盈利能力、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高。莱钢集团实施重组,建立了以产权为纽带关系的新型管控模式,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发展轨道。
2007年,是莱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实施新战略、推进阶段性战略转移取得重大进展的一年,生产经营建设改革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全集团实现销售收入572亿元,利税96亿元,其中利润57.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94%、118.3%和159.64%。全年生产钢1169.9万吨,生铁1079.1万吨,坯材1177.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8.4%、6.95%和10.7%;全年开发新产品52个,实现产量270万吨;质量异议同比下降50%,质量异议损失同比下降81.6%。全年出口钢铁产品197万吨,同比提高38.6%,约占销售总量的20%;创汇10.4亿美元,同比提高76.4%,出口产品实现利润2.43亿元。全年钢材平均售价3970元/吨,同比提高646元/吨,升幅19.43%;内销直销率达42.61%,超计划2.61%,同比提高11.53%。省内区域销售比例达61.42%,超计划目标11.42%。全年轧材成材率98.2%,比行业平均水平高2.7%,在全国排序由2006年的第7位提高到第5位。全集团实现可比成本降低率2.95%,其中股份公司3.23%,银山型钢公司2.52%。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纳入公司《细则》考核的274项指标,累计完成259项,完成率94.5%;全年吨钢综合能耗(本部)663.78kg、吨钢耗新水3.43t,节能14.63万吨标准煤,COD排放量减少4%,SO2排放量减少5%,主要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清洁生产标准。
(4)融入山钢集团
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山钢集团”)于2008年3月17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00亿元,是由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莱钢”)、济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济钢”)和山东省冶金工业总公司所属单位的国有产权划转而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注册地为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集团公司下辖济钢、莱钢、山东工业职业学院、矿业有限公司、日照有限公司、山东省耐火材料公司、张店钢铁总厂、山东金岭铁矿、烟台钢铁企业集团公司等子公司(单位)。截至2011年底,有职工8.9万人,总资产1545亿元,企业信用等级AAA。2011年生产钢2402万吨、铁2502万吨、钢材2306万吨;实现营业收入1243亿元,利润总额32.9亿元。山钢集团列2011“中国企业500强”第73位,“中国制造企业500强”第28位。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山钢集团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紧紧抓住国家批准山东为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试点省的重大历史性机遇,全力推进“突出沿海、优化内陆,精品与规模并重”的发展战略,推进结构调整,努力把山钢集团建设成为布局合理、产品优化、技术先进、环境友好、发展协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钢铁强企。
融入山钢集团,是莱钢发展史上的又一重大事件。莱钢既面临着新的挑战,也有新的机遇;莱钢人继续为铸造共和国钢铁脊梁作出自己的贡献。
(5)在金融危机中迎难而上
积极应对,保持平稳发展。
“2008年3月以来,由美国华尔街引爆的世界金融危机有如巨风海啸,迅速波及全球。不论是同属发达国家的西欧、澳洲和日本,还是新兴经济体或是经济欠发达的非洲国家,以及是坐享石油美元的中东,都在感受着这场金融巨风带来的狂扫与震撼。世界在不断进行全球化的今天,已经是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置于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之外。”
面对严峻的经济和市场形势,莱钢广大干部职工按照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服从大局,团结协作,行动迅速,形成了攻坚破难的强大合力,经受住了自然灾害、金融海啸等诸多困难和挑战的考验。
集团公司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扎实地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围绕实施新战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持续推进结构调整,全面推进产销研一体化运作,克服了一系列自然灾害和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生产经营建设等各项工作基本保持了平稳发展。
2008年,全集团实现销售收入669.27亿元,利税总额55.6亿元,其中利润总额12.83亿元,分别完成计划的110%、65.65%和27.38%;全年生产钢1062.8万吨,生铁992.6万吨,坯材1074.6万吨,分别完成计划的87.5%、87.8%和89.3%;全年完成投资50亿元,其中:集团公司3.5亿元,股份公司13.5亿元,银山型钢公司31亿元,其他子公司2亿元。全年共开发35种新产品,销售新产品总量286万吨,占国内销售总量的40.4%。实现国际贸易总量1396万吨,国际贸易总额30亿美元,其中出口钢铁产品125万吨,包括其它商品出口,共创汇11亿美元。
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直面挑战,以扭亏增盈为中心,以降本增效为主线,有效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
2009年和2010年,钢铁行业仍面临着复杂多变的严峻形势。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复苏的道路曲折漫长,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还在蔓延,进一步拖累欧洲经济的复苏。从国内看,需求增长缓慢,国家出台的一系列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等措施,持续发挥作用,一定程度上抑制对钢材的需求。从钢铁行业自身看,一是钢铁产能高增长、供大于求的态势明显。二是钢铁生产成本上升,而国内市场价格持续下跌。三是出口形势非常严峻。世界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针对我国钢铁企业的贸易争端明显增多,钢材出口面临诸多挑战。
尽管形势十分严峻,但莱钢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直面挑战,以扭亏增盈为中心,以降本增效为主线,有效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生产经营建设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2009年全年生产钢1038.3万吨、生铁1073万吨、商品坯材1040.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3%、8.1%、—3.2%。实现销售收入502.59亿元、利税总额65亿元、利润总额37.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6%、14.8%、149%。钢铁主业累计挖潜增效9.7亿元。重点工程建设快速推进。2010年,集团公司的钢、铁、材增幅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实现了20%以上的增长,分别占山钢集团总量的57.8%、57.5%和59.2%;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9.1%,本部钢铁主业同比减亏10.5亿元。公司主要产品产量、销售收入以及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完成了山钢集团下达的考核指标。
“十一五”这五年,莱钢在战略规划指导下,实现了新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集团钢、铁、材分别由2005年的1034万吨、765万吨、1049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1250万吨、1348万吨、1249万吨;销售收入、利税、利润分别由2005年的394亿元、32亿元、16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668亿元、56亿元、30亿元。
二是结构调整迈出实质性步伐。适时淘汰了小高炉、小电炉等落后设备,3200立方米高炉、宽厚板等一批技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主体工艺装备实现了大型化、智能化;形成了型钢、板带、棒材、优特钢四大系列产品,品种结构得以优化,质量档次不断提升。
三是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制定实施了做强莱钢技术支撑体系,搭建了产销研一体化运行平台,坚持引进与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工艺技术,加大科技投入和攻关力度,一大批科研成果相继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效益。
四是改制改革不断深化。先后有11个子公司完成改制,形成了“一业为主、相关多元”的发展新格局。发挥大企业品牌优势和证券金融业等资本运营优势,着力提高集团价值创造能力,齐鲁证券、永锋公司、鲁银投资及各改制单位实现了良好发展。
五是实现了和谐稳定发展。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方针得到有效贯彻;建立完善了“五条保障线”,职工收入逐年提高,环境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企业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综上所述,“十五”和“十一五”这十年,是莱钢辉煌发展的十年,是莱钢实现跨越式发展由做大转向做强的十年,是莱钢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莱钢,已今非昔比,从过去只具有省属地方企业的生产规模,一跃而走在全国钢铁行业的前列,创造了钢铁工业发展的奇迹,成为“中国奇迹”的一个缩影,彰显了工人阶级的伟大智慧和创造力。莱钢这一时期的战略性决策和颇具战略眼光的重大举措,完全具备了一个特大型钢铁企业走在全国前列的应有品质,彰显了一个现代化钢铁企业的基本特征。
首先,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开启了全党基层特别是国有企业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先河;通过不断创新,使莱钢成为全党基层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名符其实的标兵。其次,及时调整和完善发展战略:“适度发展钢铁主业,大力发展非钢产业,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本运营,尽快地把莱钢做强做大。” 这是完全正确的。第三,实施技改工程,是出台的一个妙招,走出的一步好棋。为做大做强莱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四,实施以发展速度为主向以质量效益为主的阶段性战略转移,由“做大”转为“做强”,是富有前瞻性的明智之举。
“十五”期间,国内钢铁企业竞争越发激烈,联合、兼并、重组大潮风起云涌,与此同时,全国各大钢厂规模快速扩张,民营企业异军突起。国家对钢铁产业开始实行严厉的宏观调控政策,对重点企业加以扶持。在这种态势下,莱钢领导者清醒地认识到,尽管利用外资对主体生产线实施了改扩建,2000年已具备了年产200万吨钢的生产能力,生产规模在全国冶金骨干企业已排名15位左右,产品结构得到了一些改善,但是“螺纹钢等产品仍占主导地位,产品结构不尽合理,板带比例偏低,产品附加值较低,市场竞争能力差,国家要求淘汰的小电炉和小高炉依然存在,无法适应国家宏观政策和自身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于是,集团公司超前思考,果断决策,用战略的眼光谋求莱钢的大发展,快速启动了对“十五”及2010年钢铁发展规划纲要的研究和论证,决定将“十五”发展规划中的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一起上,最终确定了突出H钢比较优势、进军板材市场、向千万吨级钢铁联合企业迈进的宏伟目标。
“十五”时期,莱钢不是简单地搞规模扩张,而是通盘考虑莱钢整个大系统工艺的合理匹配和先进实用。在产品结构上以H钢为主导,富有远见地选择银山北麓作为一个全新系统的新领地,一下子打开了莱钢大发展的局面。“技改工程推进了莱钢由200万吨钢到1000万吨钢的历史性跨越。老区的工艺结构填平补齐,银山型钢区的550万吨的现代化钢铁新区的建成,又用170天建成了银山前区新炼钢系统及210万吨的公辅系统,莱钢从2003年的289万吨钢到2005年生产1000万吨钢,连续三年钢铁产量增长速度位于全国前列,使莱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机,经济效率大幅增长,资金链条得以衔接;推进了莱钢的钢铁主业系统优化,初步实现了工艺、装备和产品的‘三大结构’调整和‘完善、调整、优化、衔接、提高’的十字方针。”
实施技改工程,脚踏实地,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一丝不苟地落实。“从具体项目上看,每一个工程项目的决策,都是根据实际情况,按领导出题、专业研究、方案多样、优中选优的程序进行,论证过程广泛吸纳诸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并在此基础上,能够适时抓住发展机遇,果断而准确的决策,在瞬息变化的市场形势下赢得主动。”
“富有远见、未雨绸缪、抢占先机、适时调整、果断决策”,是莱钢实施其阶段性发展战略的主要特点。“十一五”时期,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转型的新形势,以及资源能源、环境约束的巨大压力,莱钢实施“以发展速度为主向以质量效益为主的阶段性战略转移”,工作的着重点由“做大”转为“做强”。
由“做大”转向“做强”的阶段性战略转移的发展思路,凝聚了全集团各级领导班子及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和意志,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做强莱钢的信心,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这一阶段性战略的实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盈利水平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价值创造能力大幅提升;产销研一体化运作成效显著;科技的作用进一步显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建设富有成效;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取得重大进展。
莱钢“十一五”实施以发展速度为主向以质量效益为主的阶段性战略转移,这一发展思路,直接导致莱钢“十二五”实施“坚持系统提升,创新运营模式,推进产业协同,做强钢铁主业,支撑山钢发展”,这是一脉相承的。特别是当前在钢铁行业发展遭遇严寒,上市公司“失血”成为各行业之最的态势下,只有企业“强大”,具有雄厚的实力,才有可能抵御严寒、化解危机。
5.新起点新方向新征程(2011年—)
“十一五”时期,我国粗钢产量由3.5亿吨增加到6.3亿吨,年均增长12.2%。钢材国内市场占有率由92%提高到97%。2010年,钢铁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万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0%;资产总计6.2万亿元,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值的10.4%,为建筑、机械、汽车、家电、造船等行业以及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
此外,“十一五”时期,我国钢铁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钢材品种齐全,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大部分品种自给率达到100%。技术装备水平大幅度提高;节能减排成效显著;联合重组步伐加快;布局优化取得进展;钢铁行业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水平不断提升,融合程度不断加深;铁矿资源勘探开采迈出新步伐。
但是,我国钢材产品实物质量整体水平仍然不高,只有约30%可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品种质量亟待升级。钢铁工业“北重南轻”的布局长期未能改善,布局调整进展缓慢。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极大地挤压了钢铁行业的盈利空间,严重制约了钢铁行业的健康发展。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创新基础薄弱。面对上述情况,《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了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在上述这种态势下,莱钢制定了“十二五”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
(1)莱钢面临的形势及“十二五”发展思路和目标
莱钢认为,“十二五”及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发展环境更加严峻复杂。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持续,欧洲债务危机导致多国信用等级被下调,世界经济将震荡下滑。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仍比较薄弱,经济稳定上行的条件尚不具备;钢铁产能严重过剩,各种品种均处于激烈的竞争之中,上游国际资源垄断趋势突出,大宗原燃料价格居高不下,下游供大于求的矛盾加剧,钢铁行业利润空间非常有限,多数钢铁企业主业处于亏损状态,经营发展步履维艰。
莱钢清醒地认识到,莱钢同全国钢铁企业一样,钢铁主业发展也受到了各种冲击和影响,到目前为止,已连续四年亏损,经营性现金流日趋紧张,资金运作捉襟见肘,导致资产结构失衡,财务成本负担过重,工艺改造、新项目投资资金匮乏,这种状况持续下去是非常危险的。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钢铁主业出现经营危机,也必将危及非钢产业的健康发展。
为了尽快改变钢铁主业盈利能力不强的状况,也为了使非钢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集团公司研究制订了“十二五”战略规划,确定了莱钢“十二五”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战略规划的核心思想可概括为:“坚持系统提升,创新运营模式,推进产业协同,做强钢铁主业,支撑山钢发展”。这个战略规划以新思维、新视野、新角度,对钢铁主业、非钢产业未来发展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科学定位,为全集团提高科学发展水平提供了有益指导。
莱钢认为,不论是钢铁主业还是非钢产业,都要创新运营模式,不要拘泥于传统的思维方式,不要受条条框框所限,只要符合客观规律和市场规律,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利于整合各类资源,都可以大胆探索,创新性地运用。关于推进产业协同问题,这是大集团化运作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要坚持“一业为主、相关多元、共同发展”的原则,主业发展为辅业做大创造载体、提供市场,辅业发展为主业经营运作提供保障和服务,二者相互依托,相辅相成。就非钢产业发展而言,要继续坚持“支持发展、强化管控、战略合作、市场化运营”的原则。
莱钢的发展目标非常明确和具体:“十二五”期间,全集团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战略规划为统领,深化转方式、调结构,持续推进工艺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提高管理绩效和运营质量。在提升钢铁主业盈利水平的同时,积极推进非钢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条,做好钢铁产品精深加工的文章,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展资本运营领域,提升资本运营和资产运作水平,进一步提高价值创造能力。通过全集团的共同努力,到“十二五”末,实现年销售收入1000亿元以上,利润70亿元以上;非钢产业收入达到集团总收入的30%以上,真正把莱钢建设成为核心竞争力强、经济实力强、抗风险能力强的现代化钢铁企业集团。
(2)新阶段、新战略、新思考、新举措
以“转方式、调结构,创新超越,系统提升”活动为抓手,走内涵挖潜、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之路。
莱钢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方式、调结构,创新超越,系统提升”活动为抓手,走内涵挖潜、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之路。
首先,对发展方式有新的认识。更深刻地理解了“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意义,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意识进一步增强。《莱钢钢铁主业“十二五”战略规划》确定以产品升级、成本改善、创新提升为核心内容的发展思路和重点,为做强莱钢奠定了基础。
其次,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在产品结构调整方面,坚持适应性调整和新产品开发相结合,高专比、高效比增幅在20%以上。在工艺结构布局调整方面,重点推进特钢系统产品升级改造项目、新疆喀什钢铁工程,以及以带钢升级改造为代表的一批技改技措项目;在原料炉料结构调整方面,不断深化和优化炉料结构配比,拓展了采购渠道,提高了经济料比例,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再次,管理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深化月度滚动预算管理,强化产销研、产供研两个运行平台,可比产品总成本降低率实现了每年2%以上的降幅。创新工程管理模式,优化投资方案。财务资产管理富有成效,资产结构得到优化。节能减排、环境建设、现场整治成效明显。调整优化生产组织结构,理顺了管理体制。通过深入开展“转调创提”活动,钢铁主业盈利水平与行业的差距明显缩小,消化增支减利因素的能力明显提高。
建立完善“三大体系”和两大考核机制。
所谓“三大体系”,一是全面预算指标体系;二是绩效目标评价体系;三是责任目标考核体系。“三大体系”对领导干部、中层干部和二级单位的考核不断深化和优化,更加贴近实际,使考核机制更为有效地发挥作用。两大考核机制。即相对量和绝对量的考核机制。主要是对领导班子实施考核;对中层干部的考核。充分调动各级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加强协同配合、责权利联挂,构建产销研和产供研一体化运作体系。
加强单位之间、工序之间、生产单位和管理部门之间,尤其是营销口密切的协调配合。产供研即生产厂、原料部门和技术部门密切联挂,在确保高炉稳定顺行的基础上,进行大原料结构优化,需要充分了解市场、价格、变化和趋势,尤其是生产部门要有很重要的话语权。产供研协同配合方面需进一步加强。通过责权利联挂,能够快速适应新的要求,把原料、炉料结构包括配煤结构等提升到一个新水平。产销研一体化也需要进一步提升,注重市场需求、市场价格、新产品和高专产品的效益,紧紧抓住这“两个一体化”,围绕结构增效、营销增效做好文章。
推动“转调创提”再上新水平。
“转调创提”,是为莱钢在新时期提供的转变观念、转型升级的平台。莱钢认为,转方式是国家、行业、时代的要求和战略调整,是大势所趋;调结构是主线和重点目标;创新超越,系统提升是手段、措施和目的。管理创新是生产经营、深度挖潜、提质增效的根本措施。做好管理创新这篇大文章,需要各个管理层次深度思考,结合实际,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大胆实践,持续深化。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优化整合内外部技术和创新资源,各级技术部门要面向市场、面向现场,着眼于为用户提供技术服务,着力解决影响效率效益的关键技术问题,提高技术创新对效益的贡献率;加大管理创新力度。
调整、反思、变革,苦练内功,积蓄力量。
总的来看,莱钢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形势,积极应对,及时地调整策略,反思已有的成就和经验,对不适应发展的制度和机制进行变革,创新技术和管理机制;同时,苦练内功, 积蓄力量,时刻准备迎接新机遇、新挑战。
2012年春季以来,在集团公司新任董事长的领导下,集团公司出现了新的面貌。他号召集团公司全体员工既要看到完成目标的艰巨性、复杂性,又必须坚定信心;同时,面对钢铁工业发展的严峻态势,实事求是地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不断进行新的探索,稳定地推进企业向前发展。
“外学唐钢、新兴际华,内学型钢炼铁”。
以学唐钢、新兴际华为目标,推进降本增效向纵深拓展。制定实施了钢铁主业吨钢深度挖潜提质增效300元、全年30亿元实施方案,在职代会提出降本增效确保20亿元目标的基础上再加码。将型钢炼铁厂作为标杆,使降本增效工作有目标、有标准、有方向。2012年上半年,各单位均完成预算成本目标,型钢炼铁厂、型钢炼钢厂分别比计划降低5411万元和2456万元,这就说明措施得当,效果显著。
积极稳妥地推进机构调整和人员优化工作。
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集团公司按照战略导向、专业化、扁平化、精简高效的原则,本着总体策划、分段实施、积极稳妥、适时推进的基本思路,既要实现岗位和人员精简优化的目标,又要为新建项目、新设机构充实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逐步达到机构精简、层次减少、运行顺畅、管理高效、适应战略规划要求总体目标。目前,精简机构和优化科级干部工作进展顺利,完成了预期目标;员工分流新疆喀什在建项目,也取得了好的结果;体现了莱钢干部和员工的良好素质。
形成新的良好局面。
目前,集团公司形成了内外和谐、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各级党群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开展主题系列活动、各类劳动竞赛和技术比武;加强形势任务教育和心理疏导,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在深化“转调创提”活动,推进“学唐钢、新兴际华”、“学型钢炼铁”,以及“两转一提”活动中,达到了思想一致、目标一致、行动一致。反腐倡廉工作得到了巩固和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全面加强。企地合作层次不断提高,与莱芜市签署了“企地共建、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莱钢钢铁精深加工产业园开工建设,在非钢产业发展方面迈出了新的一步。
网络编辑:嘉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