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华教授首先谈到了他对历史重要性的认知。他说,关于历史的重要性,习近平有过一系列重要论述,如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历史是一面镜子等,既形象又生动。恩格斯曾指出:“我们根本没有想到要怀疑或轻视‘历史的启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2021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就党史学习教育作出部署安排。2021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对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开展“四史”宣传教育作出安排部署。
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社会主义”成为人类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何谓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从哪里来?社会主义向何处去?人们不停追问、不懈探索。
知所从来,明其所趋。把社会主义作为一个历史进程考察,我们对其阶段性特征概括为: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从理论到制度的发展,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我们长期止步于这里。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做出了新的概括,即从遭遇严重挫折到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这一概括就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十九大报告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七一”重要讲话明确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我把这后一个阶段,概括为从初步探索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我的思考是,2019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上,他提到两个“划时代”的“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划时代”一词,有着极强的分量感、厚重感,标志着这两个“三中全会”在中共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明确把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发展史划分为六个时间段,即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苏联模式逐步形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党作出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并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新研判,为我们在新时代深化认识世界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和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第七个时间段的开启。
接着,林建华教授提出,我们现在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其中,学科体系是讲研究领域和边界的,学术体系是讲问题的,话语体系是讲概念的。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的人群会使用不同的概念。我们常说,三句话不离本行,“本行”就是由本专业学科话语构成的,所以我们对社会主义概念也应有所了解。
林建华教授主要讲述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同时把中国的发展融入其中。
一、“社会主义”一词的由来和演变
思维始于问题,思维始于概念。
“社会主义”一词源于拉丁文,一说由socialis(同伴的、同伙的)一词引出;一说由socius(喜欢社交的)一词引出,原有社会的、共同的、集体的生活之意。因此,“社会主义”这个概念更多的是在群体、集体的意义上使用的,而不纯粹是讲个人的、个体的意识和事情的。
关于“社会主义”一词的最早使用,通常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最早使用的是德国神学家、天主教本笃派教士安塞尔姆·德辛在1753年与他人论战时把遵循自然规律的人称为社会主义者。第二种说法认为,“社会主义”一词,最先使用的是意大利传教士,表示一种上帝安排的传说制度。后来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相联系而获得了政治意义。第三种说法认为,“社会主义”一词最初出现于19世纪20至30年代欧文主义的刊物《合作》杂志和圣西门主义的刊物《环球》杂志上。空想社会主义者用这个词来表达他们不满资本主义社会中盛行的个人主义而期望实现的集体主义理想。到19世纪30至40年代,“社会主义”一词在西欧广为流传。起初,这个词含有为提高劳动群众的福利和保障社会和平而改造社会制度的意思,容许财产不平等存在。而当时的“共产主义”一词,则一般是指通过生产资料(有时也包括生活资料)公有的办法来建立社会平等,主张取消财产不平等。因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科学社会主义以前的空想社会主义和空想共产主义理论,有时统称为“社会主义”,有时则加以区别。马克思在1842年10月15日写的《共产主义和奥格斯堡<总汇报>》一文中以及恩格斯在1843年写的《大陆上社会改革运动的进展》一文中分别首次使用了“社会主义”一词,并赋予了其科学的含义,并逐步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法国、英国、德国三大工人运动,即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丝织工人两次起义、1836年开始的英国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开始显示出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在三大工人运动中,无产阶级提出了自己独立的政治经济要求,冲击着资本主义制度,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由此进入一个新阶段。
无产阶级开始独立的政治斗争以后,资产阶级经常利用“社会主义”来反对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恩格期曾指出:“在1847年,社会主义是资产阶级的运动,而共产主义则是工人阶级的运动。”在当时,马克思、恩格斯是把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同义语来使用的。从此以后,作为思潮的名称,“社会主义”通常是指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即关于消灭一切阶级实现共产主义的一般规律的科学。但是,“社会主义”仍有各种各样的含义和用法。马克思、恩格期在《共产党宣言》中,把除了科学社会主义以外的19世纪中叶在欧洲流行的社会主义思潮归纳为反动的社会主义(包括封建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真正”社会主义、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
19世纪70年代,西学东渐,“社会主义”一词才开始在日本、中国书刊中出现。日本学者加藤弘之于1870年在《真政大意》中用日文片假名音译西方“社会主义”一词,西周于1871年在《百学连环》中意译为“会社之说”,福地源一郎于1878年6月《东京每日新闻》上第一次用汉字意译为“社会主义”。我国的《西洋杂志》于1878年音译为“索昔阿利司”,《万国公报》于1899年意译为“安民新学”、“养民学”,康有为、梁启超从1901年至1902年意译为“人群之说”、“人群主义”。梁启超从1902年9月25日出版的《新民丛报》第18期开始,把当时日本人通用的“社会主义”一词移植过来。从此,“社会主义”一词在我国书刊中逐步得到使用。
梁启超是最先把社会主义学说介绍到中国来的人,李大钊是第一位在中国传播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人。
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林建华教授认为,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对立物、批判物,且始终存在着对资本主义的扬弃。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后继社会形态。作为思潮和学说,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实现的。
资本对劳动者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同时,“资本主义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工人,即无产者。”这一情况,在人类思想史上引发了最热切的回应。
1516年秋,英国人托马斯·莫尔撰写的《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即《乌托邦》发表。这部著作进行了解构资本主义、建构社会主义的探索,它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从此,社会主义在空想的荒原里蹒跚了300多年,其终点是英国人欧文撰写的《新道德世界》发表。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共同之处在于:不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规律,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地位和作用,不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找不到埋葬旧社会、建立新制度的根本力量和正确路径。因此,空想社会主义是不科学的理论,更不能形成具有实际意义的社会主义运动。但是,在300多年的时间里,空想社会主义总的发展趋势是空想成分愈益减少,科学因素愈益增多,这就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创造了较为充分的思想条件。
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撰写的《共产党宣言》发表。这部著作批判地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和人类其他优秀文化遗产,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它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即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1880年,恩格斯把《反杜林论》中的“概论”和第三篇的第一章、第二章改编为一篇新文章《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精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三个最主要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正是由于这两个伟大发现,社会主义就被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从而走出了乌托邦的荒原。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现代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对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有财产者和无财产者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阶级对立以及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无政府状态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的结果。”马克思、恩格斯精辟阐释了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即“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为人类求解放,是从人类社会出现剥削和压迫以来的几千年中,一切社会、一切先进阶级的仁人志士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目标追求。这就是说,为人类求解放,并不是科学社会主义独有的命题,但是,只有科学社会主义最了解这一命题的真谛,并找到了实现这一目的的现实途径。
在马克思主义的视域中,人类的解放至少包括以下主要进程或层次:人类的解放必须减轻体力劳动对人的束缚;人类的解放必须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的影响;人类的解放必须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人类的解放必须消灭剥削和压迫;人类的解放必须在消灭剥削压迫之后实现人的全面的自由发展;人类解放的最终目标是结合成自由人联合体。因此,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从而为人类社会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反杜林论》明确提出的。《反杜林论》与《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同样重要。马克思认为,真正有科学知识的人,都能够从恩格斯《反杜林论》的正面阐述中汲取许多东西。列宁认为《反杜林论》是恩格斯1870年以后写成的最重要的著作,它分析了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最重大的问题,它是彻底的唯物主义的典范之作,它对于有觉悟的革命工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读物。
1920年陈望道翻译了《共产党宣言》,1930年吴亮平翻译了《反杜林论》这部被誉为“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的重要著作。毛泽东称赞吴亮平“功盖群儒,其功劳不下于大禹治水”,这就是理论的力量。
三、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制度
关于这一阶段,曾有过多种概括,譬如从理论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再有就是从理论到制度。林建华教授认为,后一种说法比较科学。因为,社会主义是理论、是制度、是运动,制度的建立是一种标志。
从理论到制度,也是两种说法,一是巴黎公社革命,一是俄国十月革命。前者存在时间比较短,后者存在时间比较长,因此,标志性节点就定为俄国十月革命,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847年6月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和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917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历史性事件,具有里程碑意义。
1847年6月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标志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的纲领性文件。这两大事件具有一体性质,可以等同视之。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使整个社会主义运动发生了根本的、质的变化。共产主义运动作为社会主义运动中最具先进性、革命性的部分,成为整个社会主义运动的主体。
一般地说,社会主义运动的外延更为广泛,共产主义运动的外延相对要小一些。社会主义运动包括以否定、改造或推翻资本主义,争取实现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为目的的各种流派的社会运动。共产主义运动则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共产主义政党领导下,全世界无产阶级及广大人民群众反对资本主义和一切剥削制度,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社会运动。共产党人所从事的共产主义运动与其他工人政党和派别的社会主义运动有着原则性的区别,但是它们的问题域和思想主题又具有很大程度的共通性甚至共同性,即都是要解决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问题,特别是全球性问题,汲取现代性的人类文明成果,同时规避、超越或消除资本主义的弊端、代价和痛苦。我们今天所讲的社会主义,一般是指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运动和制度这一脉。
起初,马克思主义只是工人运动中的一种思潮和理论,在工人运动发展的实践中,它才逐步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指导思想。列宁指出:“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是在于它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他的学说的产生正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极伟大的代表人物的学说的直接继续。”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与开放性的鲜明特征,并因而成为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运动中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首先是提高工人阶级自身的觉悟;其次是指导工人政党制定正确的纲领和政策,同时指导社会主义运动的领袖们正确认识运动和领导运动;第三是校正社会主义运动的路线和方向,批驳错误的思想和政策,等等。
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最重要的举措就是演绎建党、夺权、建设三部曲。
建立政党,包括党的建设。
1847年6月建立的共产主义者同盟是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同盟的目的: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统治,消灭以阶级对立为基础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建立没有阶级、没有私有制的新社会。”列宁指出,同盟“虽然很小但却是真正无产阶级的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约有400名党员,主要是德国人,还有英、法、比、荷、瑞典、瑞士、美国等7个国家的成员,曾在欧美8个国家建立了其地方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虽然很小,但它是当代世界共产党的真正之源头。
1864年9月建立的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奠定了工人国际组织的基础,使工人做好向资本进行革命进攻的准备”,“为国际无产阶级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奠定了基础”。因此,“第一国际是不会被人遗忘的,它在工人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史上是永存的”。
1869年,第一个在民族国家范围内建立的无产阶级政党——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建立。此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出现了一批各国家范围内的无产阶级政党或社会主义政党,并于1889年组建了其国际性组织,即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创立之前所存在的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到巴黎公社时期都已奄奄一息。第二国际的建立,恢复了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工人阶级之间长期中断的国际联系,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逐步占据指导地位,第一国际的事业得到继续和发展。但是,由于对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新变化以及工人阶级斗争的新战略、新策略的认识不尽一致,1895年恩格斯逝世之后,统一的国际工人运动逐渐分化为左、中、右三种倾向和三个派别。其左派更名为共产党;其中派和右派最终结合在一起,仍然使用社会民主党的名称。国际工人运动沿着两个方向行进:一是共产党人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或科学社会主义运动),一是社会民主党人的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或社会民主主义运动、民主社会主义运动)。
夺取政权,包括政权建设。
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导、参加过两次最重要的革命,一次是共产主义者同盟存在时期爆发的1848年欧洲革命,一次是第一国际存在时期爆发的巴黎公社革命。1871年3月18日爆发的巴黎公社革命和3月28日建立的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机器——巴黎公社,是国际工人运动中用火与血凝成的第一个巨大成就。巴黎公社虽然只存在了短短的72天,但却是新社会的理想在与旧制度的长期撞击中必然发生的骤变,其伟大意义在于,它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是把人类从阶级社会中解放出来的社会革命的曙光。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世界三大矛盾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殖民主义与民族独立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激化,并最终酿成第一次世界大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所面临的时代课题是战争与革命问题。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人对此进行了正确呼应、科学回答,列宁主义应运而生。
进入20世纪的俄国先后爆发了三次革命:1905年革命结束了欧洲30多年的相对和平发展时期,拉开了世界革命的序幕;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延续370多年的沙皇专制制度,取得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胜利;1917年十月革命则从根本上推翻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制度,在世界上建立起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从科学的理论变为现实的制度,在一片广袤的土地上真正开始了建设新社会的探索,从而开创了共产主义政党取代资本主义政党而走上执政前台、掌握全部国家政权的新纪元,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建设,包括改革。
十月革命胜利之后,以列宁为主要代表的布尔什维克党人,不仅领导和组织了苏维埃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先后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或军事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或军事共产主义政策的改革),而且总结、阐发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从而进一步拟定了在苏俄(以及1922年后的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计划和途径,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总体构想。列宁的总体构想是“三位一体”的整体构想,大体上是按照“文化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的逻辑顺序展开的。其中,文化建设构想的中心点是文化革命(不是“文化大革命”),经济建设构想的中心点是发展商品生产,政治建设构想的中心点是民主政治。
十月革命的胜利、苏维埃俄国的建立,在国际上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列宁曾指出:“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就是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去考察现代资本主义。”十月革命胜利之后,紧接着,经过三年艰苦卓绝的国内战争,苏俄打退了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苏俄作为“红色孤岛”仍处于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之中,但帝国主义国家把在自己统治的薄弱链条上取得政权的苏维埃俄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的企图也未能变成现实。如何认识和处理“一球两制”则成为是一个现实问题。列宁虽然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仍是“你死我活”的,但已出现了“僵持局面”和“互有需要”、“和平共处”的并存一面。1921年,列宁指出,“社会主义共和国不同世界发生联系是不能生存下去的”,“应当把自己的生存同资本主义的关系联系起来”。同时,他又指出:“有一种力量胜过任何一个跟我们敌对的政府或阶级的愿望、意志和决定,这种力量就是世界共同的经济关系。正是这种关系迫使它们走上这条同我们往来的道路”。列宁提出与资本主义和平共处,虽然主要是为了解决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中的社会主义的生存问题,为首先胜利的这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争取最起码的外部条件,但同时也已经包含了要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技术和一切进步的东西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思想,即“对外开放”的思想。列宁在这方面的论述非常丰富,譬如:“社会主义能否实现,就取决于我们把苏维埃政权和苏维埃管理组织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结合得好坏。”还说:“乐于吸取外国的好东西: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总和=社会主义。”但是,列宁在强调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重要意义时,丝毫没有放松意识形态领域阶级斗争的警惕性。列宁告诫全体人民要百倍注意那种把和平建设变为和平瓦解苏维埃政权的图谋,号召人民用共产主义的影响来抵制国外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和危害。
共产主义者同盟建立、《共产党宣言》发表时,共产主义还是在欧洲游荡的“幽灵”,70年后社会主义已在世界东方的俄国变成了现实的制度。
四、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真正扩展为世界范围的社会运动。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亚美各大洲多个国家相继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这里这个多国,我们一般讲是二战之后社会主义在多国的出现。林建华教授认为,实际上在十月革命后还有一个多国,只是由于它们与巴黎公社一样存在时间比较短,所以一般人都不知道了。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中,“革命”是基本主题之一。在马克思的论域中,革命的主题是解决资本与雇佣劳动的矛盾,革命的主体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作用是牵引历史前进的火车头,革命的秘密是“无产阶级的解放”。对此,列宁认为,针对资产阶级国家的暴力革命不可避免的学说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全部学说的基础”。同时,在思考自由资本主义时代革命的世界性问题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如果不就内容而就形式来说,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首先是一国范围内的斗争。”但是,“共产主义革命将不是仅仅一个国家的革命,而是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的革命”。他们密切关注中国革命、俄国革命与欧洲革命甚至世界革命的互动关系,认为紧接着中国革命“而来的将是欧洲大陆的政治革命”,而俄国革命将会“成为全世界社会革命的开端”。就其实质来说,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将“是世界性的革命”,并“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直到晚年,恩格斯还强调:“无论是法国人、德国人,还是英国人,都不能单独赢得消灭资本主义的光荣。”“无产阶级的解放只能是国际的事业”。
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世界革命的思想。十月革命之前,列宁揭示了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分析了这一规律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联系。列宁指出,社会主义“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开始革命的巨大光荣落到了俄国无产阶级的头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亟待重建,世界工人运动进一步分化,这成为列宁思考时代问题和世界革命问题的出发点。一方面,列宁认为,帝国主义是垄断的、寄生的或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而且“从1917年起,这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证实”。面对无产阶级革命这一共同的威胁,帝国主义也会与各种反动势力结成联盟,“把消灭世界布尔什维主义、摧毁它的主要根据地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当成他们的主要任务”。另一方面,列宁认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只有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才能把人类从帝国主义战争所造成的绝境中解救出来。以1917—1919年芬兰、德国和匈牙利等国革命为起点,欧洲革命运动和工人运动呈现出普遍高涨的态势,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条件“异常迅速地成熟起来了”。这使得列宁和共产国际的创建者认为,各国革命者的当前任务和政治目标,就是从各方面直接训练无产阶级去夺取政权,同世界资本主义进行“最终决战”。他们认为,俄国革命是欧洲革命的前奏,西欧也将走上一条战争发展为革命、并一举取得世界革命胜利至少是欧洲革命胜利的“明确、笔直和最容易走的道路”;民族殖民地革命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组成部分,且已成为西方革命的“酵母、霉菌”。这就要求各国革命左派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殖民地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反抗斗争、苏维埃政权的巩固联结在一起,尽可能快地建立共产党,并在国际范围内团结起来,最终目的是通过推进世界革命,建立国际苏维埃共和国。十月革命后的形势则暂时把俄国置于领导世界革命的重要地位,俄国布尔什维克历史性地站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前阶”。于是,1919年1月《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的邀请信》便发出号召,代表大会应“使各国运动的利益服从世界革命的共同利益”。“第三国际即共产国际的成立是国际苏维埃共和国即将诞生的前兆,是共产主义即将在国际范围内取得胜利的前兆。”
1919年3月,共产国际“一大”通过的《共产国际行动纲领》提出,共产国际必须是一个统一的“世界共产党”。共产国际成立后,它始终把自己视为“各兄弟共产党及其司令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战斗中心”、“全世界劳动者的联盟”。共产国际认为,它是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9世纪40年代提出的关于无产阶级国际联合、共同斗争思想的全面、完美的体现者;它既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国际的真正继承者,也是第二国际优良传统的发扬者。为此,列宁在《第三国际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一文中明确指出:“第三国际即共产国际的世界历史意义在于,它已开始实现马克思的一个最伟大的口号,这个口号总结了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历来的发展,表现这个口号的概念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以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为榜样,各国社会民主党左派先后与右派在组织上实行彻底决裂,“恢复共产党人这个原先的马克思主义称号”。1919年3月共产国际创建时,正式以“共产党”命名的政党只有13个,到1943年6月共产国际解散时,全世界已有68个共产党,300多万共产党员。共产国际在反映这一时期世界历史多维性的同时,丰富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时代内涵,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范围也从欧洲和美洲扩展至亚洲和非洲乃至全世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这一概念,就是1920年列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并通过共产国际广泛使用和传播的。当今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共产党,大都是在共产国际指导、帮助下建立并开展活动的;当今时代诸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渊源,几乎都可溯及共产国际。
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和共产国际“世界革命论”推动下出现的欧洲革命高潮,从1921年起渐趋平息,西欧的罢工运动明显减弱,中东欧各国的民族民主革命相继完成。在苏俄之外建立的4个无产阶级政权也先后退出历史舞台。这就是,存在了不到100天的芬兰社会主义工人共和国(1918年1月27日-5月4日),存在了133天的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1919年3月21日-8月1日),存在了23天的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1919年4月7日-5月1日),存在了14天的斯洛伐克苏维埃共和国(1919年6月16日-30日)。
1923年,德国、保加利亚、波兰等国在共产党领导下相继爆发了无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工农政权。但是,它们在资产阶级残酷镇压下都遭到了失败。
从1917年苏维埃俄国建立,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前,又是一个70多年的时间,社会主义国家最多时达到16个,其领土面积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4以上,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3,工业产值约占世界的2/5,国民收入约占世界的1/3。新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从国名上看,都已不再沿用“苏维埃”的名称,而改用人民共和国或民主共和国等。这应该是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比十月革命胜利初期更成熟的表现。
苏俄、苏联,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资本主义的汪洋大海中站住了脚,并迅速实现了国家工业化,从革命前的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强国。
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4年,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
1945年,波兰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6年,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6年,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成立。(1947年8月,成为共产党独占领导的人民共和国)
1946年,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成立。(1948年2月,成为共产党独占领导的人民共和国)
1946年,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7年,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8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
1961年,古巴共和国成立。
1975年,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
1975年,民主柬埔寨成立。
在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时期,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类是受其压迫和剥削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即现在的发展中国家。这两类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关于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认可,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总的来看,大致有四类情况:一是国际公认,如原苏联社会主义阵营国家;二是本国自认,这种情况很多,如二战后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甚至有的国家名称里面就有“社会主义”的字眼;三是历史追认,如苏联对南斯拉夫、中国对苏联、朝鲜对中国等,因为它们也曾一度不承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四是敌对势力反认,如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国家对中越古朝老的体认。
五、社会主义从初步探索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或从改革到再改革
列宁把建设社会主义比作攀登一座崎岖险阻、未经勘察、人迹罕至的高山。波兰革命家卢森堡则把社会主义视为一块有待人们奋力开拓和辛勤耕耘的“处女地”。既然如此,社会主义建设也同样是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改革历程。林建华教授提出,在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之后的情况,还可以继续作出新的概括。这可以尝试着概括为社会主义从初步探索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社会主义从初步探索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与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在时间上有一定程度的交叉,在内容上有一定程度的重叠,但它们都是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改革,既有过从初步探索改革到难以为继的夭折历程,也有过从初步探索改革到剧变、解体的改向、逆向历程,同时还有从初步探索改革(形象的说法是“摸着石头过河”)到全面深化改革(形象的说法是“加强顶层设计”,包括全面深化改革、自主深度开放)的负重奋进历程,并在正反两方面留下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从而不断深化着人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发展规律社会的认识和把握。
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构想,但他们没有社会主义的实践。列宁时期已经开始了改革的初步探索,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实际上可以认为是一种改革或改革的尝试。邓小平对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有着较高的评价。
斯大林时期,逐步形成了斯大林模式,或称苏联模式,影响很大。斯大林逝世前后,苏东曾掀起第一波改革,但都夭折了。20世纪年代,苏东又掀起第二波改革,但最后都改向了,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中国改革的不断推进。毛泽东曾用写字比喻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探索走自己的道路,这就是“写字论”。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提出“两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解决中国问题,并创造些新的东西。在这一进程中,我们先后进行了“两次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第二次结合,是从以苏为鉴开始的,后来则是改革开放,最重大成果是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认识,是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启,这就是对改革的改革,或再改革,旨在将改革进行到底。习近平总书记以“鞋子论”妙喻道路的选择和坚持。由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事业,就由革命、建设、改革、新时代四个时间段构成。
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初,社会主义国家只剩下了5个,其余的国家都走过了党变性、国变色、制度更易的逆向历程。
1975年,民主柬埔寨成立,这标志着柬共已掌握全国政权。1979年柬埔寨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柬埔寨政府被推翻,此谓“亡国”。1981年柬埔寨共产党宣布解散,并建立新的政治组织即“民柬方面”,此谓“亡党”。只是由于柬埔寨国家较小,且亡党亡国原因特殊,不太引人注目和深思。
1989年9月,团结工会组建的波兰政府是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中第一个由非共产党人领导、共产党人占少数的政府。1990年1月27日,波兰统一工人党召开十一大,通过了该党停止活动的决定。波兰剧变完成。
1989年12月,德国统一社会党举行特别代表大会,决定把党的名称改为“德国统一社会党—民主社会主义党”。1990年2月,党的名称又改为民主社会主义党。1990年3月,民主社会主义党在民主德国大选中失败,沦为在野党。1990年10月,民主德国正式加入联邦德国。民主德国演变结束。
1989年6—9月各党派和组织“圆桌会议”举行,执政的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被迫同意在宪法草案中不再写入工人党的领导作用和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等内容。1989年10月,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召开十四大,决定将党改建为“社会党”。随后,匈牙利国会通过宪法修正案,修改了国名,并取消了原宪法中有关社会主义和马列主义政党领导作用的条文,标志着匈牙利剧变完成。
1989年11月,捷克斯洛伐克联邦议会批准了关于取消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宪法修正案。12月,捷共非常代表大会通过了实行民主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捷共的性质发生根本性转变。在随后的联邦会议选举中,捷共成为在野党。捷克斯洛伐克的“天鹅绒革命”落下帷幕。1993年1月1日,捷克斯洛伐克分裂成为捷克共和国、斯洛伐克共和国两个独立的国家。
今年是苏共解散、苏联解体、苏联制度覆亡30年,原因复杂,教训深刻,很值得我们再认识、再总结。
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这就是说,社会主义的历史选择与世界历史进程是有机统一的。尽管社会主义的历史行程,既有凯歌高奏的顺利发展阶段,也有艰难低落的曲折迂回时期。但是,从世界历史总的方向来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仍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走势,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相伴而生的,是两个利益根本对立的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出现。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中,由于其对内残酷剥夺和对外野蛮掠夺所造成的种种苦难和罪恶,直接引发了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者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是一个整合性概念。其中,有两个关键词,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这两个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虽然由于使用的语境不同,其内涵会存有差异,但二者并不是截然对立的。历史的发展既有“一天等于二十年”的伟大日子,也有“二十年等于一天”的消沉日子。现在的情况,大致可用“东升西降”、“南升北降”来概括,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用“社升资降”来概括。
最后,林建华教授提出,可发挥专业优势,着手编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资本主义的重要论述、关于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摘编,加大世界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两个主义五百年研究的力度,推出一批有份量的研究成果。
(韦丽春整理、经林建华教授补充修订)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员)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共运通讯+ 2021-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