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mQ品论天涯网
6mQ品论天涯网
认真总结与梳理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的资本理论和榨取理论,尤其是在与近代经济学方法结合的情况下,会对资本内涵及资本家榨取的逻辑依据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本文试图通过对资本与榨取内涵的拓展和通过对“动态榨取”模式的演绎,来揭示产业革命后新榨取逻辑下现代榨取方式的动态演化。该研究对正确认识社会层级关系及科学研判现代经济的正义性具有重要意义。6mQ品论天涯网
6mQ品论天涯网
一、资本的另一层含义6mQ品论天涯网
我们认为,如果从“能否带来剩余价值”结果的角度来定义资本,将不能全面把握经典作家的资本内涵。完整的资本内涵应还有另一层意思。6mQ品论天涯网
1.资本是对劳动的强制指挥权——榨取逻辑的文本阐释6mQ品论天涯网
学术界通常认为《资本论》中的资本是指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即最初投资G是因为能得到后来的G´,且产生G´>G的结果。这是一般的“资本结果”定义标准。实际上,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还给出资本的另一个含义。在第一卷第九章中,马克思明确指出:“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发展成为对劳动,即对发挥作用的劳动力或工人本身的指挥权”和“命令劳动者阶级进行超过自身生活要求的更多的劳动的强制关系”;“资本发展成为一种强制关系,迫使工人阶级超出自身生活的狭隘范围而从事更多的劳动”。通过这些论述完全可以总结出,马克思对资本的定义不仅仅是从能否带来剩余价值这一“资本结果”的角度出发的,还关注到了剩余价值产生的“逻辑依据”。在这里,马克思明确阐释了资本之所以能增殖,是因为资本家具有对劳动力使用的强制权——劳动指挥权。所以,在马克思主义著作文本中,马克思对资本的定义还应包括“资本增殖逻辑”这一榨取的内在机理含义。只有存在“资本增殖逻辑”,才能产生“资本结果”。也正是因为“资本增殖逻辑”的存在,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构建的商品价值理论与剩余价值理论在逻辑上不对称”的质疑也将自然消除。6mQ品论天涯网
深入研究《资本论》的文本发现,马克思还分析了资本之所以具有对劳动的强制指挥权的原因——资本家和劳动者拥有资本的非均衡性。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的非均衡性导致了资本家对劳动力的支配,并产生了劳动力创造的价值超过劳动力本身的价值。对劳动力的支配是资本增殖的逻辑依据,而之所以能够支配劳动力,其根源在于对资本的非均衡占有,在于社会制度的设计。6mQ品论天涯网
所以,马克思等经典作家的文本理论已经明确了产生资本增殖的内在逻辑,在于资本家以工资支付为前提取得的支配劳动的强制指挥权。从单一的“资本结果”对资本下定义,就没有全面总结出马克思文本理论中应有的资本增殖的路径依赖,没有体现出必要的增殖“过程”与“结果”的内在统一。我们认为,资本内涵起码还要包含“对劳动的强制指挥权”这一“资本增殖逻辑”内涵。“资本增殖逻辑”与“资本结果”统一后的因果双内涵的融合,才是完整的资本内涵。双内涵定义要比单一的、以是否增殖的“资本结果”定义更具有科学性和时效性。6mQ品论天涯网
2.“资本结果”标准下的资本内涵的片面性6mQ品论天涯网
从“资本结果”,即从是否增殖角度对资本下定义,不符合方法论要求。科学的资本定义应体现资本增殖的“因”与“果”的结合,体现资本增殖逻辑(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即劳动的强制指挥权与资本增殖的统一。脱离“资本增殖逻辑”,就根本产生不了“资本结果”,也就失去了研究资本及资本社会的意义。任何人简单取其部分内容作为概念的全部内涵都是以偏概全。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断不会犯如此低等错误。从文本创作的目的性角度看,与简单地研究“资本结果”的目的性相比,研究“资本增殖逻辑”更能全面深入地揭示资本家的剥削本质及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资本增殖的“因”与“果”结合,逻辑(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才更加符合经典作家创作文本的本意。6mQ品论天涯网
与资本相比,人的劳动指挥权更重要。资本以物的形式存在,物只有与劳动的强制指挥权结合才能产生出“资本结果”这一“非物”的惊人能力。也就是说,“资本结果”之所以产生,关键在于人的要素。刚性的劳动者自身需求、家庭需求及拥有资本的非均衡性,迫使劳动者出卖劳动力。这是资本家强制指挥权产生及进行榨取的永恒社会前提;表面上看,劳动者出卖劳动力是在“等价交换”的幌子下进行的,看似劳动者作为劳动力商品所有者,在进行劳动力商品交易的时候是自由的,体现一种双方的自愿,但因劳动者刚性需求强制及资本的零拥有或微拥有,逼迫劳动者急于出卖劳动力,所以,才产生了正如马克思所说的这点自由,即劳动者在工厂门前或站立或因担心而缩成一团的自由。这是资本家能够行使对劳动的强制指挥权及榨取得以实施的经济前提,正是这种看似“等价交换”和“自由”掩盖着深层次榨取机理。因为“等价交换”后,劳动者进行的劳动不是基于“人本”下的劳动,否则,资本家也不会获得较多的资本增殖结果。因为,基于“人本”下的劳动,在分配上更多地侧重“增殖共享”;而只有基于“资本”下的劳动,才产生了倾向资本家的资本集聚与资本集中。广大劳动者在劳动的强制指挥权下异化为工具,进入工厂的劳动者完全由资本家支配,这时的劳动者就如同电扇等工具,如何工作、工作多长时间取决于资本家,也就是说,资本家定到什么模式或定时多长时间,工人就会以不同的效率转到什么时间。所有的资本家都有让电扇超时高效转动的愿望,只是实现方式不同而已。资本属性主导的社会,劳动者异化为工具,这是资本家的强制指挥权得以实现的制度前提。所以,资本榨取的逻辑依据是资本家的强制指挥权,资本增殖源于资本家对劳动者劳动的强制指挥效应。虽然这种权力是对劳动力使用权中的众多使用方式的一种使用方式——强制使用,但只有在强制关系下劳动者才会从事更多的劳动,才能产生增殖并进行榨取。可见,“资本增殖逻辑”——劳动的强制指挥权在资本内涵中比另一层含义,即“能否带来剩余价值”显得更重要。6mQ品论天涯网
6mQ品论天涯网
二、资本的强制指挥权内涵在国外榨取理论拓展中得到广泛运用6mQ品论天涯网
国外对榨取理论的研究较有影响的有日本置盐信雄的剥削理论、日本学者泉弘志的全劳动生产率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分析学派的榨取理论等。这些研究体现出一个共同特点,即榨取与强制指挥权之间呈现出较强的关联性。可见,强制指挥权这一新资本内涵是诸多学派的榨取理论研究的理论支撑。6mQ品论天涯网
1.置盐信雄基于强制指挥权诠释了马克思的剥削理论6mQ品论天涯网
为了证明“资本增殖逻辑”——依据劳动的强制指挥权才能实现榨取,则需证明只有强制指挥权下的劳动才能创造价值。日本马克思经济学家置盐信雄将“榨取”理论与近代经济学方法结合,创立了“榨取动态模型”。该模型通过将马克思社会再生产原理与迂回生产相结合推导出,在对人的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共同强制支配下,“劳动力创造的价值将超过劳动力的本身价值”,即存在“榨取”这一事实。6mQ品论天涯网
2.劳动价值论与要素价值论的冲突与统一——榨取逻辑的成功运用6mQ品论天涯网
什么形成价值,对剥削理论研究至关重要。劳动价值论强调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而要素价值论强调的是所有要素都能创造价值。日本学者泉弘志等(1995)通过提出“全劳动生产率”理论,试图理顺这两种看似冲突的价值理论分歧,该理论还试图将要素价值论归结和统一到劳动价值论基础上。他们指出,全劳动生产率并不只是由直接投入的劳动决定的,而是由直接的和间接的劳动共同决定的。他们并认为机器、设备、技术、土地等都是人的劳动成果,都凝结着人的劳动,直接使用机器、设备、技术、土地等要素就是人的“间接劳动”在发挥作用。由此,机器、技术、土地等创造价值的迷惑就彻底消除。这即是说,G´>G的产生,不仅包括对人的直接劳动力的强制使用,还包括对人的间接劳动的强制使用。资本家的榨取就是对人的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共同的榨取。日本学者立足于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阐释了资本增殖的逻辑依据是资本家对所有劳动的强制指挥,极大地挖掘并发挥了资本增殖逻辑对理论冲突和现实问题的消释与化解功能。6mQ品论天涯网
3.马克思主义分析学派泛化了劳动指挥权下的榨取理论6mQ品论天涯网
1970年代以来流行于英美的马克思主义分析学派,对榨取理论进行了扩展性研究——提出了“阶级榨取对应原理”。该原理说明拥有生产资料(这里仅指机械设备)较多的资本家和拥有相对较少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两大阶级之间自发地进行借贷后,如何产生剩余价值榨取的问题。该学派基于“量”的角度,重点揭示了资本家和劳动者非均衡占有生产资料基础上的强制指挥权,仍是产生剩余价值及决定归属分配的逻辑依据问题。6mQ品论天涯网
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分析学派理论不仅适用于劳动者无生产资料,而且适用于劳动者阶级有部分生产资料的情况。该学派理论也较为实际地分析了剩余价值产生的逻辑依据及归属问题,证明了榨取对象只能是劳动者,并得出榨取的逻辑依据只能是对劳动者的强制权。6mQ品论天涯网
6mQ品论天涯网
来源:《当代经济研究》2015年第5期6mQ品论天涯网
网络编辑:岚河水6mQ品论天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