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带有国字号的匾牌可以说举目皆是,因为这是首都。譬如我居住的三里河,就是国家机关集中之地,但凡是个大院大门,都标注中国什么部委什么机关,在这里并不奇怪,毕竟是国家中枢。但是如果到了一个普通小县,能看到国字头标识的部门,那的确可以真正称得上是奇迹了。我的家乡河南兰考还真有这么一个带有国字头标识的小镇,小镇名为固阳。远远望去,只见现代化的建筑上竖立着“中国民俗乐器博览中心”的醒目大字。
浩浩大平原上,远离首都,却有这样一个“国”字头的标识,且不仅标示“中国”,还加上“中心”二字,足见它非同一般。谁不知道啊,挂这国字头的标牌批准权在北京啊!
走进小镇,一个十几米高的巨型琵琶雕塑首先映入眼帘,它告诉你,这就是那个如今闻名世界的音乐之乡——兰考固阳镇。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厂房建筑,使我和一起来的企业家景柱先生不禁叹为观止,过去听人说到了这儿就像到了欧洲小镇,以为是夸张,今日得见,果然不虚。
老实说,写下我们兰考是音乐之乡,我是需要格外小心的,因为弄不好会被人说成是吹牛。这些年我们河南人被人嘲讽爱吹牛的事,不知道被编排过多少让人笑掉牙的“段子”,所以弄得老乡们有了成绩也憋在心里不敢张扬,唯恐别人说河南人吹牛。谁不知道兰考是个闻名全国的出叫花子的穷县啊,脱贫也不过是这些年的事,哪有什么音乐啊,还加上之乡!不用说你不信,就是我这样一个土生土长但阔别故乡50多年的地道兰考人,对兰考是音乐之乡也是半信半疑。
但是,当我实地听了那个被称为“音乐小镇”的固阳的镇长蔡普光讲述了一些让我们震惊的事,实地看了那些关于音乐和乐器整齐的建筑群,我不得不承认,这是地地道道的音乐之乡,而且是辽阔中原首屈一指的音乐之乡。
读了我这句话,大家先不要着忙和我辩论,且听我慢慢说与你听。
说明一个地方的发展,最直观而有力的还是实际的发展数据。我和企业家景柱先生一起去兰考体验考察期间,听了许多关于兰考音乐和乐器的数据,我说了不算,我们还是听这个蔡镇长慢慢道来。他说:截至目前,兰考全县共有各类民族乐器企业219家,上海、北京、广州等各大城市,在这里都有乐器企业,乐器产业年产总值已突破20多亿元,仅固阳这个音乐小镇就有全国各地办的民族乐器产业187家,可以直接带动一万八千多人就业。
这还不算,还有更加惊人的数字,全国关于民族乐器的制作板材,你都无法相信,居然百分之九十全都来自兰考。也就是说,兰考的板材,供应整个国家的民族乐器制造,凡有民乐之声的地方,都有兰考板材制造的乐器发出的音响。举凡中国民族乐器的古筝、古琴、月琴、琵琶、柳琴、大小提琴等等等等,但凡你能说得到的乐器名字,这里几乎无所不有,已经多达近百个品种,达到30余个系列。仅仅古琴这一种乐器,年产就达70余万台把,据说最豪华版的古琴价格一把可达数万甚至十几万元,已经销往世界五大州。仅固阳的一个徐场村,乐器年交易额已经多达4000余万元。
还有,自从政府投资8亿多元的引导资金,开始倡导创办音乐小镇以后,物流、电商、各类木材加工及其各类乐器弹奏、各类唱法的音乐培训等,可以说百业兴旺,老百姓可以说是唱着过日子。村民足不出户,便可实现乐器的生产销售,人均收入几乎翻倍增长。更加可喜的,普通庄稼汉,现在也谈论什么通俗唱法和美声唱法,什么豫剧中的28快板,什么豫东调和豫西调。
数字是枯燥的,但蔡镇长滔滔不绝的叙说的每一个数字都几乎令我心潮澎湃。也许地处珠三角、长三角的人听着这些数字并没有什么惊奇感,但对于兰考这样一个数千年来以贫困著名的穷县来说,这几乎每一个都是可以载入历史的惊人数字,都是一种惊喜。数字在解读着这历史的沧桑之变,在叙述着兰考百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一个资源稀缺的穷县,人民奋斗创业的光辉历程。
说兰考的民族乐器,就不能不说泡桐树。记得我中学年代有一首歌人人会唱:“兰考的泡桐树根子长,焦裕禄同志扎根在俺庄。”但那时谁都不知道这泡桐与乐器有如此紧密的关联。中学地理课,老师讲豫东地方特产,我那个地理女教师是广东人,她名叫颜景宽,记得她用一口纯正的粤语颇带感情色彩地讲道:“我们豫东平年(粤语读音“原”为“年”)兰考也有闻名天下的特产,它叫中国兰桐。中国兰桐,中国兰考泡桐之谓也。其木材主要出口东洋日本,一吨木材可换日本一吨钢铁。钢铁眼下可是国家急需物资啊。”说这话时间,是1963年,这个颜老师那些夸赞我们家乡的语气神态,至今让我记忆尤新。
实事求是说,“中国兰桐”之所以进入中学课本,是因为古来有之,泡桐是当地土质宜生宜长的传统树木,后来的名气之所以广传天下,是因为焦裕禄来后带领老百姓,因地制宜地提倡大规模种植泡桐,那也是为了改造沙丘的需要。所以,泡桐名扬天下,应该归功焦书记。可那时人们谁也不知道它还还能造出闻名天下的民族乐器来啊?
关于用泡桐木材做乐器的发现,起于民间,出于偶然,早在上世纪80年代,兰考固阳一个木匠把泡桐做成农村灶台的风箱进城去卖,风箱拉动,其“呱嗒呱嗒”的清脆声响,吸引了一位民族乐器专家的注意。机缘巧合,兰考百姓就此挖掘到了制作乐器音板的上等材料,开始是一家能工巧匠做出了上佳的古筝,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乐器产业在政府的引领下,日益成为一项改变一方百姓生活的大产业。
其实,实事求是说,在兰考用泡桐木材做简单乐器,古来有之,古代这里就有“削桐为琴”的传说,但不过只能做一点简陋的二胡、梆子、音板之类,谁也没有想到这是造福一方的大产业啊。只有到了今天,在共产党的号召组织下,才真正发掘出这个巨大的地方资源。
要说泡桐适合做民族乐器板材,主要是因为它的特殊材质。中国虽然产泡桐的地方不少,但是兰考因为地处黄河故道,沙层雄厚,最适合泡桐生长,生长在兰考的泡桐,纹路清晰,音质极佳,不说在中国,就是在世界都是非常难得的自然环境,科学家们把兰考泡桐称为“会呼吸的木材”,而制作民族乐器的各类木板,最需要的是兰考这样的泡桐木板。这样的泡桐,全国其它地方无与伦比。同样的泡桐树苗,换了地方,就长不出兰考这样的上等乐器材质。因此,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这个重要发现,被称为在中国民族乐器制作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发现。
一棵树富了一方人,一棵树也带动了一个地方的文化发展。
就在今年8月,由国家轻工业协会、中国乐器协会共同举办的“中国民族乐器之乡·兰考”评定会在兰考举行,经过全国各路专家的严格评审,,大家一致认为兰考民族乐器的产业规模、产业链配套、区域品牌培育、科技创新等等,都已经完全达到了国家标准。它的音板及其各种500万套配件,在国内首屈一指,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百分之35,它自主研发、注册、引进的中国民族乐器品牌居然高达316个,举凡中国有的民族乐器,在这里都有制作。它拥有的敦煌、中州、焦桐等驰名中外的乐器品牌多达30余个,在全国获得专利388项。如今,这些乐器,不仅在中国几乎所有省份,而且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著名的维也纳金色大厅,兰考农民制造的民族乐器,正向这个世界宣告中国兰考普通老百姓的伟大创造。
我和景柱一行在固阳音乐小镇参观期间,县委书记李明俊特意安排了各种民族乐器的演奏表演让我们欣赏。随着音乐声起,优雅动听的民族之声在女孩子们如梦如幻的演奏中,琴瑟和鸣,余音袅袅,听之如痴如醉。我都无法相信这些美妙无比的音乐都是我故乡的孩子们弹奏出来的。我忽然联想到,难道这种感觉不正是古文《列子·汤问》中“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和“三月不知肉味”的特殊感受吗?
琴瑟和鸣中,我面前模糊了,忽然感觉,面前这些优雅的演奏女子们,瞬间从实景中慢慢化出,他们一个个慢慢变了,变得衣衫褴褛,变得面色蜡黄,啊!他们都是当年我的父老兄弟和姐妹们,他们或拉着二胡,或打着莲花落,却是站在异域他乡的人家面前,那是旧社会的逃荒岁月。简陋的乐器,那可也是用家乡的泡桐木板削出来的,但却只能用来他乡乞讨。
而今在这样一个新时代,父老乡亲们用同样的泡桐木板,却能造出世界闻名的民族乐器,演奏这个时代最为动听的和弦,弘扬我们伟大民族最为优美的音乐。时代不同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们不仅能够发掘一个地域最为重要的物质资源,给一种树木创造了无限价值,也发掘了自身伟大的文化创造力。
树,还是那些泡桐树,却再不是仅仅用来防沙固沙,而是用它造出乐器。演奏美丽动听的音符,为这个世界送去艺术的享受,装点人们美好的生活。我们不能不说,我们兰考已经进入人们期待和盼望的新时代。
这来自黄河南岸弹丸小镇的音乐之声,正发出新时代的回响,这的确是沧桑之变,音乐在讴歌变化的时代,在赞颂富有创造精神的伟大的老百姓。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