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贯通问题,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课题。思想政治教育贯通的出场语境虽是教育问题,但思想政治教育贯通是全方位、全过程、全员性的普遍的贯通,不是个别领域的个别现象,而是一切社会实践领域的普遍现象。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贯通,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贯通的内在本质,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贯通的基本样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贯通的整体实效,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的重要任务,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思想政治教育贯通的问题出场
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贯通问题,要把握这一问题的出场语境,抓住这一问题的根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贯通问题的科学依据,为新时代深入理解、把握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贯通奠定基础。
1.思想政治教育贯通问题的提出
思想政治教育贯通问题,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思考和阐述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时提出的重要问题。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次会议是新时代党中央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是对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战略谋划、全面实施推进的重要会议。这次会议明确提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引起了全党全社会特别是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的高度重视。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这里所说的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实际上就是要把立德树人贯穿贯通到大学建设和管理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通过“立德为根本”,来带动和推动大学各项工作,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指出,“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发挥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2019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时指出:“开展这次主题教育,就是要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他再次提到“贯通”问题,而且把“贯通”扩展到全党全社会尤其是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工作涵盖但不限于思想政治教育,还包括政保、统战等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主要是指政治性的思想工作与思想性的政治工作,是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的和根本的经济利益,而有意识、有目的、有步骤地引导和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工作贯穿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主要是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中心环节,贯穿到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引导、保证和促进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贯通。可见,思想政治教育贯通问题的出场语境是教育问题,然后逐步扩大语境范围,由高等教育领域扩大到大中小学整个教育领域,再扩展到全党全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贯通语境的逐步扩大,显示了思想政治教育贯通的普遍性,表明了思想政治教育贯通是一种普遍的贯通。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贯通问题,直接关系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关系到全党全社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关系到新时代新使命的完成,因而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2.思想政治教育贯通问题的根本
思想政治教育贯通问题的根本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关系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也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贯通和融入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高度融合、共同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贯通社会实践活动的问题,涉及思想政治教育要不要贯通社会实践活动、能不能贯通社会实践活动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做人的精神世界的工作,做人的精神世界塑造和精气神提振的工作,做好了这些工作才能推动社会实践发展。而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是人,社会实践的发展,一刻也离不开做人的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把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实践联系起来,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贯通到社会实践活动之中,作用于社会实践主体的思想和行为,才能提高实践主体的认识,凝聚实践主体的共识,汇聚实践主体的力量,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社会实践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着力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生长点。思想政治教育贯通到社会实践,不仅必要,而且可能,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3.思想政治教育贯通问题的依据
思想政治教育贯通社会实践的问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深入探索和回答这种贯通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的问题,也就是需要探索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贯通是否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与客观的实践依据问题,从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贯通的深化与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贯通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关于“矛盾同一性”“生命线”“中心环节”“政治与业务统一”“立德树人”等理论深刻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贯通的理论根据。矛盾同一性理论体现为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贯通,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毛泽东在阐述矛盾同一性理论时,明确提出了“互相贯通”的话语。因此,矛盾同一性的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贯通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根据。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理论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贯通提供了根本的理论支撑。“生命线”是对思想政治工作地位和作用的形象比喻。思想政治工作对于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而言,如同心脏泵动血液循环的大动脉构成人的“生命线”一样,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没有思想政治工作贯穿、贯通于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并始终引领和推动经济工作及其他工作,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就无法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环节”理论是党中央继“生命线”理论之后,对思想政治工作地位和作用的又一重要表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成为中心环节,贯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带动和推动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和社会的各项实践活动的发展。“政治与业务统一”的理论阐明了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对立统一关系,二者相互贯通,不可分割。只有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把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贯通到经济建设和各项业务工作中去,才能推动经济建设和各项业务的发展。“立德树人”理论是党和国家培养人才的核心思想。“立德树人”强调立德是树人的基础和根本,树人是立德的目标和归宿,立德要贯穿贯通到树人之中,着力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思想政治教育贯通具有客观的实践依据。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革命、建设、改革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贯通的成功探索,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贯通的实践依据。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进一步贯通社会实践,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贯通的普遍性,深入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贯通的本质、规律、样态、机理和方法,深刻回答思想政治教育贯通的现实必要性与实践可行性,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贯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贯通的普遍现象
思想政治教育贯通问题,出场语境虽然是教育问题,但绝不是社会实践个别领域的现象,而是贯穿于一切社会实践活动、一切社会发展领域的普遍的社会现象。因而,思想政治教育贯通是一个普遍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具有普遍的价值。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贯通的普遍存在。思想政治教育贯通社会实践,不是一种个别存在的现象,而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思想政治教育贯通,不是个别领域、个别问题、个别工作的贯通,而是各个领域、各种问题、各项工作的贯通,是一种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普遍贯通。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社会生活是由人的实践活动创造和推动的,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不解决人的思想认识问题、精神状态问题、力量凝聚问题,不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人们实践的精神动力,任何实践都开展不了,任何问题都解决不了,任何工作都推进不了,社会也就无法向前发展。凡是有人及其实践活动的地方,就必然需要做人的工作、做人的精神世界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必然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贯通实践活动的主体和主体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的创新理论成果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广泛的社会动员,消除人们的思想困惑,激发人们的精神动力,凝聚人们的价值共识,使人们确立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把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推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无论革命、建设、改革实践,还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发展等,都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环节”,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贯穿贯通。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思想政治教育贯通具有普遍性,贯穿贯通一切社会实践活动领域,贯穿贯通一切社会实践活动的始终。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贯通的无处不在。正像矛盾无处不在一样,贯通于解决社会实践领域思想矛盾和工作矛盾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无处不在。哪里有实践,哪里有工作,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贯通于一切社会实践活动和各项社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方位贯通,要致力于解决每一项社会实践活动的特殊矛盾、特殊问题,尤其是特殊的思想矛盾、思想问题,通过解决思想矛盾、思想问题来推动实践领域特殊矛盾、特殊问题的解决,为每一项实践活动提供导向、动力和保证,引领和推动每一项实践活动的发展。与此同时,还要致力于解决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工作之间的联系、配合、协作问题,协同推进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工作的共同发展与进步。人与人的团结协作,是人们战胜自然界各种挑战、促进生产力发展、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奥秘。人能结成群体形成合力,这是人能超越和战胜动物的奥秘所在,而人能结成群体是因为人能按照社会道义进行社会分工合作,而遵循和践行社会道义离不开一定社会道义的启发、引导和说服工作。在生产社会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的社会合作和协同劳动已经成为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现代化的必由之途,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成为增强人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劳动协作意识、社会协同意识,促进现代生产社会化和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方式。无论是一个单位内部的社会实践活动或具体工作,还是各单位之间的社会实践活动或具体工作,都要加强横向的协调与配合,都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贯通到实践活动的协调协同之中,都要增强实践主体的团结、合作、协同意识,防止交叉部、结合部工作的缺位,防止不负责任、工作推诿给党和人民事业造成损失。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贯通才能增强协同的自觉,深化工作的配合,凝聚工作的合力,推动实践的发展。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贯通的无时不有。正像矛盾无时不有一样,贯通于解决社会实践领域思想矛盾和工作矛盾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无时不有。社会领域的矛盾运动有一个发展过程,解决社会领域矛盾的社会实践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矛盾运动的阶段、特点和解决问题的重点不同,思想政治教育贯通社会实践的内容、重点和方式也不同。思想政治教育贯通社会实践的全过程,贯穿解决社会矛盾的全过程,既要突出每一阶段的重点和特点,又要加强不同阶段的联动和衔接,还要随着社会实践和解决矛盾进程的发展而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社会实践发展全过程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确保社会实践全过程任务的完成。社会实践解决社会矛盾、完成社会任务的过程总是呈现出阶段性,思想政治教育贯通也要随着实践过程的深化而深化,并且要随着实践阶段的发展而向前推移转变。“当某一客观过程已经从某一发展阶段向另一发展阶段推移转变的时候,须得善于使自己和参加革命的一切人员在主观认识上也跟着推移转变,即是要使新的革命任务和新的工作方案的提出,适合于新的情况的变化。革命时期情况的变化是很急速的,如果革命党人的认识不能随之而急速变化,就不能引导革命走向胜利。”人们的思想不能适合于革命实践发展过程不同阶段转换的情况,往往体现为冒险主义或尾巴主义,只有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革命实践过程不同阶段的转换,引导人们认识和克服冒险主义或尾巴主义的错误,才能推动革命实践顺利向前发展。革命的实践活动是这样,社会的任何实践活动都是这样,都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全过程、各阶段,使之相互衔接、推移转变、顺利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贯通,要注重贯通联动、前后衔接、推移转变、防止发生社会实践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无序、脱节、重复或倒挂等现象,做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保证和推动社会实践活动的层层深入、稳步推进,不仅要取得阶段性的胜利,更要取得全程性的胜利,确保完成社会实践活动的根本任务,实现社会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
正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普遍贯通于社会实践,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全过程的贯通,不断推动实践深化和社会发展,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贯通的普遍价值。
三、思想政治教育贯通的本质透析
透析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贯通的本质意蕴,就要深刻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贯通的科学内涵,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贯通的内在本质,为更好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贯通打牢基础。
1.分析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贯通的要义
贯通、思想贯通与思想政治教育贯通具有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要从三者的相互关联和内在逻辑上,加深对思想政治教育贯通科学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贯,穿也”(《苍颉》),“通,达也”(《说文》)。贯通具有贯穿、穿连、通达之意,贯通现象是社会发展中的一种客观存在的普遍性现象。在工作开展中,我们都要贯彻上级的指示精神,落实各项任务和指令,这种贯彻,就是自上而下的贯、自始至终的贯、彻头彻尾的贯,是贯彻到底的贯。在社会化大生产中,通常要通过贯彻顶层的谋划和统一的计划,组织许多人在同一生产过程中进行协同劳动。任何组织或群体的正常运转,也需要通过贯彻、贯穿、贯通来推进,使组织或群体内部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各个子系统围绕中心来运转,通过在组织或群体内部贯彻、贯穿、贯通统一的理念、价值、计划,部署于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指标和行动之中,以保证这个复杂大系统的有效运转。思想贯通是贯通现象中一种以思想为核心的贯通呈现形态,是人们理念贯通、价值贯通、思维贯通等的总和。思想贯通是思想政治教育贯通的核心表达,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贯通的本质体现。人们的思想作为客观外界的反映,具有开放性、穿透性和贯通性的特点。正是由于思想具有开放性、穿透性和贯通性,所以人们的头脑能够通过观察、联想和想象,突破感觉和知觉的限制和障碍,形成对千里之外、万仞之高的事物的跨视距反映,形成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的思想。而人们的思想可以相互传递、相互交流、相互分享,在传播、交流、分享中形成思想的相互贯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思想交流交换的过程,就是思想相互贯穿贯通的过程,就是思想影响思想、思想促进思想的过程,就是思想积淀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贯通,就是一定的阶级或集团为实现或巩固政治统治,维护和实现自身的根本利益,有意识、有目的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渗透、融通到一切社会实践活动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一切社会实践活动的引导与推动,促进社会实践发展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贯通,说到底是通过思想的贯通而实现的,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把一定的思想贯通到一定实践主体的头脑之中,影响和作用于一定实践主体的思想,进而影响、引导和推动一定实践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贯通具有贯穿、渗透、畅通、交融、共生等丰富内涵,其中,“贯穿”是前提,“渗透”是基础,“畅通”是重点,“交融”是关键,“共生”是目的。
2.深刻透析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贯通的本质
思想政治教育贯通的本质就是一定社会的阶级、政党、集团把一定的思想贯通到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主体并引领和促进一定社会实践发展的特殊实践活动,体现为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融合、融通社会实践的有机统一。思想政治教育的贯通不是一般的思想贯通,而是一定阶级、政党、集团的思想的贯通,思想政治教育的贯通带有明显的阶级性、目的性和方向性。思想政治教育贯通的融入、融合、融通,是把一定阶级、政党、集团的思想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层层深入地贯彻到一定社会实践活动主体头脑中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贯穿、贯通首先就是一种融入,是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他一切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的根本在于融入人心,融入人心的关键是把一定阶级、政党、集团的思想融入人们的头脑,融入人们的内心,转化为人们内在的、自觉的思想意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贯通更是一种融合,思想政治教育要与一切实践活动、一切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有机融合、高度契合。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根本在于融合群众,而融合群众的重点在于统一认识、凝聚共识、凝心聚力、促进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贯通还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在融入、融合的基础上,达到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军事、外交等实践活动融通的地步。融入、融合,最终是要融通,融通的根本是融为一体,融通是思想政治教育贯通的旨归。通者,不仅表明贯通双方贯通的过程比较顺畅,更表明双方的协调、协同、结合、融合达到高度契合、水乳交融的融通状态,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和经济等业务工作的高度融合与共同发展。因此,一定社会的阶级、政党、集团把一定的思想贯通于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主体并引领和促进一定社会实践发展,达到融入、融合、融通的有机统一,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贯通的本质。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贯通,本质上就是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核心的先进思想贯通到社会实践活动主体——人民群众之中,融入民心、融合群众、融通实践,团结群众、凝心聚力,引领和促进我国社会实践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体现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融合、融通社会实践的有机统一。
四、思想政治教育贯通的基本样态
思想政治教育贯通是全方位、全过程、全员性的普遍贯通,贯通的基本样态,主要呈现为横向贯通、纵向贯通、动态贯通、网络贯通、全员贯通,每一种贯通都各有其特有的内涵、重点与价值,并具有思想政治教育贯通的内在逻辑。
1.思想政治教育的横向贯通
思想政治教育的横向贯通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广泛性的贯通,也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横向、广泛、全方位地贯通到社会实践和实际工作的各个方面,让思想政治教育像阳光、雨露和空气一样渗入、渗透到各项社会实践和实际工作中。任何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都离不开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和自觉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优势,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通到社会的一切实践活动、一切实际工作之中。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了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党提出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并树立了“铁人”王进喜等先进典型,号召全国人民学习和弘扬王进喜艰苦奋斗的“铁人”精神,在各行各业深入开展艰苦奋斗精神教育,振奋了人民群众艰苦奋斗、改天换地的精神风貌,在艰苦条件下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之初,党在全党全国人民中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极大地解放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推动了改革开放的创新探索和伟大实践,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正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全方位贯通,有力地引导和促进了我国各项实践活动的发展和实际工作的完成。
2.思想政治教育的纵向贯通
思想政治教育纵向贯通,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因而也称全程贯通。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贯穿于一切实践活动,也贯穿于一切实践活动的始终。“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实践同样是一个过程,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主体为了实现一定的预期目的,而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的过程,处于不断运动、变化、发展之中。思想政治教育全程贯通实践活动,要自始至终,无时不在,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引导实践主体深刻认识和正确反映实践过程和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把握客观规律性,增强主观能动性,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基础上,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推动实践活动的发展,完成实践活动的任务。社会实践的纵向性发展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全程性贯通。抗美援朝战争关系到新中国的安危和“站起来”的中国人民的命运。抗美援朝之初,我们党提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通过广泛的政治动员,祛除了一些人存在的“亲美”“崇美”“恐美”思想,激发了全国人民与志愿军同仇敌忾抗击美国侵略的决心与斗志。抗美援朝之中,通过宣传学习战斗英雄的英勇事迹和精神,开展革命英雄主义教育,讴歌“最可爱的人”,激发了志愿军指战员“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压倒”的英雄气概,用我方的“气多钢少”战胜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钢多气少”,夺取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打出了新中国的军威国威和国际影响力。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以后,我们党大力宣传志愿军将士“惊天地、泣鬼神”的事迹、精神和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凝练总结出“抗美援朝精神”,并用这种精神和胜利持续教育、激励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使“抗美援朝精神”成为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不竭力量源泉。正是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贯通抗美援朝战争,才有力地推动和保障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最终胜利。不仅抗美援朝战争,任何实践活动的成功,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纵向的全程的贯通。思想政治教育全程贯通保证了社会实践任务的全部完成。
3.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贯通
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贯通是立足于变化发展的社会实践和人们的思想实际,适应社会实践发展和人们的思想变化而能动、及时地贯通。思想政治教育既深深植根于社会实践,又服务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不断深化的,贯穿贯通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实践的贯穿贯通,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化的、发展的过程之中,是一种动态的贯通。任何实践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有顺境、有逆境,有高潮、有低潮,呈现出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特征。革命战争时期,为了最广泛地动员进步青年和工农群众投身革命,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教育、武装进步青年和工农群众,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残酷压迫、剥削工人阶级和劳苦大众的悲惨现实,增强了工人阶级和劳苦大众的阶级斗争意识,促进了革命火种的星火燎原;当大革命遭到了反动势力的残酷镇压,革命力量转入农村特别是山区创建根据地,出现了“红旗还能打多久”的疑问时,毛泽东分析了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特殊条件,揭示了革命根据地和革命力量发展壮大的可行性和必然性;当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又遭受湘江战役的惨痛损失,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两万五千里长征,革命陷入低潮时,毛泽东提出“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揭示了长征的历史意义,坚定了全党全军和革命群众的必胜信心,揭开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当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民族矛盾超过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中国共产党又号召建立最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动员和团结全国人民共同抗日,克服抗日战争时期的种种困难,强调“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鼓舞、团结和引导全国人民在困难中看到光明,在曲折中不断前进,增强了全国人民抗战的勇气、意志和信心,最终夺取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贯通,实质上是以变应变,以变促变,变中求进,动态地、能动地发展、调适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适应新情况、应对新挑战、解决新问题,满足实践需要,回应现实关切,推动社会发展。
4.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贯通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贯通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网络领域的思想价值引领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贯通新形态。随着移动终端普及化与社会交往数字化,网络日益渗透于人们的现实生活之中,网络与人们的生活世界深度融合,成为当代人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时空。网络空间成为跨越时空高度开放、多元主体广泛参与、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公共空间,成为广大网民展现自我、表达诉求、传播信息、交流思想的“社交橱窗”“意见广场”“观念市集”与“思想战场”。网络空间思想互动的日益加深,呼唤网络空间的思想价值引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运而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态。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贯通也成为以网络为贯通的场域、载体与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贯通的新形态。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贯通要贯通网络全时空,贯通网络全媒体,贯通网络“全网民”,贯通网络“全互动”,实现网络全时全域全媒体引导。网络贯通是通过信息传播交流进行的贯通,要以“信息化贯通”为核心,通过有效的机制和方式,及时发现、分析、研判网络空间的思想信息,把握网络空间思想交流交锋的动态与动向,特别要注重把握网络空间普遍性、倾向性、行动性的思想信息,既要通过网络群众路线及时了解和回应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又要对网络空间的纷纭看法和思想情绪加以引导,并对网络空间渗透传播的西方错误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加以揭露、批判和抵御,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贯通向纵深发展,营造清朗、健康、向上的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贯通要加强网络空间的议题设置,改进网络空间的沟通方式,提高网络空间的传播能力,增强网络空间的话语权,使网络空间由最大变量成为推动人们思想行为和社会实践发展的最大增量。
5.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员贯通
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贯通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员育人,指向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主体的全面性、广泛性与协同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员贯通,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贯通到每一个人之中,成为每一个人的自觉意识与自觉行动,让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自觉地育人。无论何人都要在分工负责的本职工作中自觉贯彻、贯通和履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全员育人实际上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员贯通。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贯通就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全员共同育人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员贯通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与全方位贯通的基础和前提,正像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育人是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基础和前提一样。只有把思想政治教育贯通到全员,才具备了贯通到全过程、全方位的可能性。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来看,只有发动全校教职工全员育人,结合本职工作做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学校教育教学全方位、全过程,加强分工合作,才能形成育人合力,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贯通、全员育人,意味着广泛动员人们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全程、全方位的育人实践中,并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贯通、全员育人的协调与协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贯通、全员育人的合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育人的整体效应。
应当看到,无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横向贯通、纵向贯通、动态贯通,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贯通,说到底都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或人来进行的贯通,都是以全员贯通为基础的,都是由全员贯通牵动和推动的贯通。在思想政治教育贯通的诸样态中,全员贯通起着主导和决定的作用。只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贯通,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全过程贯通,进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广泛深入地开展,推动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化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五、思想政治教育贯通的实效提升
思想政治教育贯通总是适应一定实践需要所进行的贯通,总要从一定时间、一定实践主体及主体的实践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以及实践发展的趋势出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贯通。思想政治教育贯通总是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贯通,只有因人而贯、因事而贯、因时而贯、因势而贯,才能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贯通的实效。
1.思想政治教育贯通要因人而贯
思想政治教育贯通社会实践,就要贯穿贯通到社会实践的主体,做好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思想政治工作。人的成长发展的环境不同,经历不同,接受的教育程度不同,从事的工作不同,需要解决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不同,思想政治教育贯通于做人的精神世界的工作的重点也有所不同。从人才培养实践来看,把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于人才培养实践,培养一定社会实践、一定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就要坚持因人而贯。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人才成长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专业、不同特点和不同需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不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体现出人才培养的特色。大中小学生处在不同的学段,文科理科医科工科学生分属不同的学科,都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和需要。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学生之中,就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适应大中小学不同学段、大学不同学科的特点,以学生为本,服务学生,因人而贯,有针对性地做好不同学段、不同学科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思想政治教育贯通要因事而贯
社会发展中,人们的社会分工不同,从事的具体工作不同,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不同,在社会实践中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不同,思想政治教育贯通社会实践的内容和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毛泽东曾指出:“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一类是人民内部的矛盾,一类是敌我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解决敌我矛盾,只能用专政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的矛盾,只能用民主的方法、讨论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不能用对待敌我矛盾的方法来对待和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
思想政治教育因事而贯,还要结合人们的不同职业分工、不同实践活动和解决的不同的矛盾与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贯通工作。具体说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从事的工作各有不同,要结合其工作实践做好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贯通工作。知识分子又有不同的分工和职业,有从事经济工作的,有从事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工作的,有从事教育文化卫生工作的,等等。知识分子思想进步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经过他们自己的业务的实践”。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知识分子的社会实践活动,要紧密结合和自觉贯穿于其从事的不同业务工作,结合其从事的不同的职业、工作、需要和特点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拿从事医疗卫生事业的知识分子来说,就要加强医学伦理学的教育,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培养医学职业道德,倡导“医者仁心”,弘扬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妥善处理好医患关系,把改进医疗作风、提高医疗水平、增强救死扶伤的能力作为重中之重,不断以思想政治工作来促进医疗质量的提升。对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的知识分子来说,就要弘扬科学精神,培养创新精神,增强科研诚信,提高科研的原创意识和能力,促进科研的创新和发展,推动“产学研”一体化,促进科学技术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为加强创新型国家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
3.思想政治教育贯通要因时而贯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都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思想政治教育贯通也是这样。社会实践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推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贯穿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做到因时而贯,与时俱进。
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来看,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展的社会实践分为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实践的性质不同,解决的主要矛盾不同,完成的根本任务不同,贯穿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内容和具体方法也有所不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也是一个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过程。改革开放之初,主要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破除“两个凡是”的精神枷锁,确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思想路线,为改革开放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奠定了思想基础。20世纪90年代初,改革发展面临新的瓶颈,主要是如何看待和解决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要大胆地尝试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全党全国人民深入学习和贯彻“南方谈话”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路子。进入新时代,党中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全国人民在改革进入“深水区”时攻坚克难,推动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贯通改革开放实践的过程,就是一个因时而贯、与时俱进的过程。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社会的根本变革和时代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贯通的内容和方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贯通的时代性。
思想政治教育因时而贯,还要注重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贯通的时间节点。改革开放4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时,全国开展了隆重的庆祝活动,通过新媒体、多媒体、微媒体等全面总结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极大地教育、鼓舞了全国人民,坚定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全面总结了建党百年来的奋斗历程、伟大成就与历史经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迎来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全党全国人民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建党百年的时间节点开展的纪念教育活动,进一步使全党全国人民明确了“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人民今天的一切”的深刻道理,加深了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和拥护,坚定了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和信心。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抓住时间节点“因时而贯”,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方式。
4.思想政治教育贯通要因势而贯
势,是社会、实践和事物发展的态势、趋势和大势。势是由社会、实践和事物发展内在矛盾运动所推动和形成的。认识、把握和洞察社会、实践和事物发展之势,注重审时度势,是我们科学决策,谋取胜势,推动社会、实践和事物发展的重要依据。思想政治教育贯通社会实践,推动社会发展,也要把握发展大势,注重因势而贯。思想政治教育因势而贯,就是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因势而谋,就是要立足时代的前沿,根据国内外发展的形势、趋势和大势,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谋划,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权、主导权和话语权;应势而动,就是要把握时代的脉搏、潮流和大势,动员人们迅速地行动起来,增强人们与时代脉搏共振动、与历史潮流共命运的政治敏锐性和历史主动性;顺势而为,就是要在引导人们认识、把握国内外发展的形势、趋势和大势的基础上,主动适应中国和世界发展的趋势和大势,奋发进取,积极作为,乘势而上,而不能逆势而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中国既是推动“世界之变”的重要变量,又深受“世界之变”的影响。当今世界加速演进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主要体现为世界格局的急剧而深刻的变化。而“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是近代以来国际力量对比中最具革命性的变化”。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因势而贯,就要回答“世界之问”,引导全国人民把握“世界之变”,深刻认识世界格局之变、世界秩序之变、世界态势之变,顺应历史潮流,保持战略定力,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紧密团结凝聚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沉着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和道路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贯通只有注重因人而贯、因事而贯、因时而贯、因势而贯,才能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贯通的实效性,有力推动实践的不断深化和社会的发展进步。
(作者简介:骆郁廷,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院院长,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年第9期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