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的习惯,早晨先阅读“昆仑策研究院”的文章。今天打开研究院内部群,一个熟悉的名字闪亮眼际——宋伟,再看标题是《打造共同富裕的乡村治理共同体》,即确定此宋伟正是后八里沟村的党委书记。
这个名字为什么闪亮眼际呢?是才一周前,我给宋伟同志寄赠了我的著作《毛泽东精神》。认识他吗?不认识的。不认识为什么又寄赠书呢?起因是,中国文联民间艺术协会秘书长刘加民同志给我简要介绍过后八里沟村的事迹,并详细介绍了这个村的“毛主席塑像”和“毛主席的好孩子”村党委书记宋伟同志。加民同志与我商量,拟选一合适的时间,专程去学习参观并拜访宋伟书记。这样,宋伟这个名字也就格外的深刻了。
接着,我认真学习了文章内容。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是真好!怎么个好呢?一句话描述:这个村既是共同富裕村,又是先进文明村,可谓是乡村振兴的优秀答卷。
这个村原来也是贫困村、落后村,那么,他们是如何实现大转变、大跃升的呢?突出的感觉有五点:
一是有一个优秀的“班长”。村党委书记宋伟,“吃水不忘挖井人”,坚持“为人民服务”初心,公而弃私,捐家产“13亿元股权收益和股权”,模范地带动了“两委”班子和全体村民。
二是听党的话、跟党走,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后八里沟村党委的改革,不是向私有改,而是向共同富裕改,他们实行集体产权制,把集体企业变成村民员工自己的企业,人人都当主人翁。
三是以集体经济平台留住人才。他们通过发展集体经济,把外出打工的青年人留下来,彻底改变了空壳村面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才兴,农村兴。
四是学文化,抓思想。他们坚持办村民夜校16年,办班600余期。开智明理,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启发、提高了每一位村民的自我修养、自我约束。夜校之灯长明不熄,经济发展和文明建设出奇迹。
五是坚持民主治理。他们坚持村的管理体制,选举“两委”,让党员、群众说了算,选出自己认可的人,利用《村规民约》,让群众监督村干部,把监督覆盖到全体党员和村民,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充分认可和全力支持。
浏览观文,自觉肤浅。期待着实地走进后八里沟村,零距离接触宋伟同志,再受教育。
【相关阅读】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原解放军后勤学院教授、博导,《毛泽东精神》作者,中国管理科学学会领导力专委会专家,中国动画工程促进会红色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泰山红色文化研究院院长;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稿,作者授权首发)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