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谋略》5.3 毛第一个发现人类社会的一个秘密
物理世界的三角为人们提供稳定性,政治舞台上的三角关系则不仅是平衡的必要条件,而且蕴涵着奇妙的造势枢机。如果没有三角,仅仅是两极之间的简单较量,那政治舞台上就几乎谈不上有什么谋略,一切全凭力气,连小学生也知道什么叫政治。然而一个政治家成败的关键并不在于他拥有多大的力量,而在于他能否发现政治上的种种三角关系,并设法把它转动起来,使之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运转。
毛泽东第一个发现人类社会的一个秘密:“无论哪一个国内,天造地设,都有三等人,上等、中等、下等。”①“除了沙漠,凡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左、中、右,一万年以后还会是这样。”②“任何有群众的地方,大致都有比较积极的、中间状态的和比较落后的三部分人”。③
这个“左、中、右”的具体含义或者叫法,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阶段、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层次,各不相同。然而它的普遍存在却是毫无疑问的。
毛泽东把这个“左、中、右”分别配在“敌、我、友”上,左边的那一头为“我”,右边的那一头为“敌”,介于两极之间的中间状态则属于“友”。
怎样使这个“左、中、右”向着有利于我,而不利于敌的方向转动呢?
以抗日战争时期国内各阶级的相互关系来说,毛泽东提出的政治谋略是“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反共顽固势力”。
进步势力指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所代表的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中间势力指中等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顽固势力指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国民党中的反共顽固派。
三种势力相互制约。进步势力和顽固势力彼此斗争,你想吃掉我,我想同化你,并且都想把中间势力拉到自己一边。而中间势力也有他们自己的打算,他们想利用进步派和顽固派之间的矛盾以达到自己政治上的目的。
中间派的特点是动摇在两极之间。但正因为这一点,他们是起动政治三角的关键。在革命和反革命两大基本势力的生死决战中,中间势力迟早要发生分化,不是倒向这一边,就是倒向那一边。而中间势力到底倒向哪一边最终决定着革命的胜负。毛泽东很早就看准了这一点,所以他的统战谋略集中表现在如何争取中间势力向着进步势力一边转化上面。一旦中间派都站在我们这一边,我们就会大发展了,而敌人自然也就孤立了。
怎样争取中间派?毛泽东认为有三个条件:一是尊重他们的利益,在顽固派未消灭前,不能触犯他们的利益,还要保护甚至给予一定的好处,这样才能使他们跟着我们走。如果我们侵犯了中间派的利益,他们就会跑到敌人那边去转过来反对我们。二是我们要有足够的力量,三是我们对顽固派的斗争取得步步胜利,这两点是连在一起的,中间派两边观望,哪边强就靠到哪一边。如果他们靠到敌人一边,我们就陷于孤立。
这就发生一个矛盾;我们没有力量中间派不会来,我们要有力量必须赢得中间派。那么我们的原始力量从哪里来?解决这个矛盾不能单靠政治说教,因为说教的效果总是有限的。也不能单靠给予利益,因为不可能有那么多利益出让。毛泽东的办法是在政治大三角中分出许许多多的小三角,逐步地积聚力量,逐步地把中间派转化过来。
我们拥有很大的潜在力量,但我们中也有先进、中间、落后这个小三角。“我们”原来只是少数先进分子,但通过奖励先进,批评后进,鞭策中间,“我们”的力量就集中起来了,由一个变成十个,由十个变成百个,渐渐壮大。这便是革命的“原始积累”。
我们有了一定的力量就可以去影响中间派。而中间派中必定也有偏左、偏右和居中这样的小三角。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中间派一下子拉过来,但我们可以从左至右一部分一部分地把他们争取过来。争取了最左边的那一部分,就影响了稍左的那一部分,如此不断循环,我们的阵容逐步扩大,中间派越来越倾向于我们。
顽固派中同样也有左、中、右,有最顽固的,次顽固的,不太顽固的。我们可以先打击最顽固的,而暂时把次顽固的中立起来。等最顽固的消灭了,再依次解决其余的顽固分子。
于是,我们一天天壮大,敌人一天天弱小。最后,敌人失败了,我们胜利了。
毛泽东没有祖宗的荫庇,没有得力的靠山,没有雄厚的资产,没有过人的体力。但是他精通政治上的各种各样的三角关系,并知道怎样去起动他们,怎样使它向着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对手的方向转动,通过这套办法,他从零开始,但最终以弱胜强,从几条破枪变成三军统帅,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变成震动世界的东方巨人。
①《毛泽东集》第一卷第162 页。
②毛泽东:《事情正在起变化》,1957 年5 月15 日。
③《毛泽东选集》第85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