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谋略》2.16 围而不打,隔而不围
辽沈战役结束后,蒋介石预感到华北局势紧张,乃千方百计地促使傅作义集团南撤,并委以“东南军政司令长官”的头衔,令其掌管东南地区的军政大权。蒋介石企图以此为诱饵,调傅作义的50 万人马撤至江南,以加强长江下游的防备。妄图确保长江以南的半壁江山。
傅作义有傅作义的打算。他当时任华北“剿总”总司令,辖4 个兵团12个军42 个师,约50 万人,其中傅系有17 个师,蒋系有25 个师,分布在东起山海关,西至张家口约500 公里的狭长地带。傅有意把傅系兵力量重点放在平绥线上,而把蒋系兵力重点放在平津线上。这样部署,就是为了西撤绥远方便起见。当傅接到蒋要他南撤的命令时,他虽不敢公开违背,却迟迟不作部署。一是傅作义认为东北野战军入关不会太快,平津还可以支持一段时间;二是即使平津不保,撤至绥远,自成局面,要比南撤被蒋的势力所吞并,前途要好得多。
毛泽东洞悉蒋、傅二人的心理,他在给前线指挥员的电报中指出:敌人总是对我们估计不足,对他们自己总是估计过高,但他们已是“惊弓之鸟”,随时准备飞走。为了拖住傅作义集团,不让其东撤西逃。毛命令东北野战军不等休整提前秘密入关,以突然动作包围唐山、塘沽、天津之敌,目的是隔断敌人从海上逃跑的退路,并使其不能收缩兵力,以便尔后各个歼灭。接着又命令华北第三兵团在平绥线包围张家口,吸引傅作义主力西援。
东北野战军和华北部队,遵照军委命令,分路向平、津、张地区靠近。华北第三兵团首先包围张家口、宣化,傅作义果然命令北平地区之博系主力三十五军和一○四军的一个师援张,由于傅的主力被诱西线,平津之敌未敢决策南逃。
等到傅作义发觉解放军东北野战军主力自喜峰口源源入关,以为要同华北军会合直取北平,所以又忙调西援之三十五军撤回北平,其他各部亦向北平收缩。不料三十五军在撤退途中为我军抑留于新保安地区,同时由北平西去接应的部队也受到歼灭性打击。
当时,淮海战役正打得不可开交。黄维兵团和杜聿明集团军处境危险。
针对这种情况,毛泽东连续数次电告平津前线:被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包围在徐州西南地区的敌军三十四个师,有在十日内解决之可能。此敌解决,蒋军全局动摇,势必重新部署。有可能以海上集结待命的数十艘船只,突然北上,接走平、津、塘诸敌。现在唯一的或主要的是怕敌人从海上逃跑。据此,东北野战军应首先包围天津、塘沽、芦台、唐山诸点(而不是首先包围北平),隔断诸敌之联系。为了使蒋不好下决心从海上出逃,在目前两星期之内一般应采用围而不打或隔而不围的办法。例如对张家口、新保安、南口诸敌实行围而不打,否则将迫使南口以东诸敌迅速策划狂跑。对于平、津、通县诸敌,则实行隔而不围的办法,即只作战略包围,隔断诸敌联系,而不作战役包围,以待部署完成后各个歼灭敌人。
毛泽东的“围而不打,隔而不围”的办法确实出乎蒋、傅意外。蒋介石起初认为东北野战军不可能在辽沈战役结束后立即入关,这是蒋的大意之一;东北野战军入关以后又没有首先包围北平,蒋不知是欲擒故纵的缓兵之计,误以为是毛的力量不够,这是蒋的大意之二;毛令淮海战场缓期歼灭杜聿明集团军,蒋不知是有意策应,没有果断下决心接走平、津、塘的兵力,这是蒋的大意之三。
我军在平津地区的兵力部署得妥妥当当,作了适当的休整和准备之后,从容不迫,按照“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谋略,逐次歼灭了新保安、张家口、天津之敌。北平孤军已成我囊中之物,经过艰苦的谈判,终于迫使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兵不血刃,解决敌人的三种方式之一——北平方式就这样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