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标题版

找准症结认清优势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03-11-27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找准症结 认清优势 第14版(理论专页) 专栏: 找准症结 认清优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吕政   东北地区具有全国大多数地区发展'...

找准症结 认清优势

第14版(理论专页)
专栏:

找准症结 认清优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吕政
  东北地区具有全国大多数地区发展经济难以企及的条件,如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完整的重化工业体系和配套能力、发达的交通运输条件、教育事业发展水平和科技力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口城镇化程度高等。因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西部大开发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如果说现阶段西部大开发的重点是脱贫,那么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目标应当是如何致富,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如何摆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培养和增强竞争意识、竞争本领,以率先实现工业化。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很重要的是通过深化改革和结构调整,增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
  深化体制改革是重要前提
  东北国有经济比重高,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问题多,这是制约东北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继续调整所有制结构,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的发展。东北地区发展民营经济的目的首先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民营经济的发展既可以使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获得再就业的机会,又可以促进国有企业减员增效,甩掉冗员过多的包袱,增强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发展民营经济,既要靠经济主体自主创业的精神和能力,同时又需要政府创造宽松、规范并且一视同仁的政策环境。
  推进和规范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解决国有企业资产的“冰棍”现象,即不改制企业的资产逐渐成为无效资产,改制过程中又容易出现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权衡利弊,应当两害取其轻,出发点是有利于救活企业。但改制的办法、过程和结果都应当依法、公正和透明。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补充养老和失业等社会保障基金的不足是中央政府援助政策的重点。因为传统体制下企业的利润都上交财政了,当时没有建立和积累社会保障基金,中央的援助政策实际上是还社会保障基金的历史欠账。
  发挥优势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原则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要着眼于把具有区域优势的产业做强做大。在讨论东北地区经济结构调整时,有一种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东北的重工业过重,轻工业短腿,因此结构调整应当向轻工业倾斜。事实上,重化工业规模大、配套能力强恰恰是东北的优势,是沿海以及中西部地区所不具备的。放弃或不重视自身的优势,去发展竞争力明显低于江苏、浙江和广东的产业,在战略上不具有合理性。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客观趋势和国内供求结构看,资本和技术密集型重化工业仍然有广阔的市场需求,产品进口的比重高。轻纺产品进入门槛低,早已出现过度竞争,产品供大于求。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不在于减少重化工业,而在于优化重化工业的产品结构,在于增强重化工业的竞争力。
  调整产业组织结构是振兴东北机械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措施。东北地区机械装备制造企业由于“大而全”,实际上是“大企业、小规模”,即企业的员工多、设备多、占地多、厂房大,但生产规模小。由于专业化分工程度低,产品零部件配套的自制率高,因而批量小、设备和工时利用率低,导致产品成本高,缺乏市场竞争力。要改变这种用小生产方式搞现代大工业的状况,必须通过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对现有生产能力进行重组,以主机厂为龙头,众多专业化、标准化的零部件厂为其配套。机械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必须建立在大量小企业做专、做精的基础上。在机械加工和装配制造业领域,没有小而专和小而精,就没有大而强。军事装备制造业的调整和寓军于民体制的形成也必须走这条路。
  东北地区另一个产业优势是农业资源条件好,东北轻工业的发展应把农副产品深加工作为重点。其产品既可以供应国内市场,又可以扩大对日本、韩国和俄罗斯的出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东北农业与日本、韩国、俄罗斯具有结构互补优势,出口潜力大。必须找到一种有效的体制安排和产业组织方式,特别是要整顿和规范对俄出口贸易的渠道和秩序。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站编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