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阶段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考
第9版(理论)专栏:干部说干事
新阶段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考
李敏
新阶段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着眼于新的实践,以新的理念和举措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近年来,山东省日照市立足实际,贯彻一个方针,抓好两大任务,加快“三化”进程,突出四个重点,落实五项保障措施,推动农村经济实现了较快发展。
贯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方针。在加快城市发展的同时,加强对农村的政策倾斜、智力支持和资金扶持,促进城乡共同发展,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贯彻这个总方针,必须跳出“三农”抓“三农”,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统一规划;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其因果关系综合起来、统筹解决。特别是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确定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研究重大经济政策的时候,牢固确立“三农”问题“重中之重”的地位,加大支持和保护力度,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使城市和农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抓好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和乡镇财政收入两大任务。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新阶段农村各项工作的中心任务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把增收的具体措施和任务分解落实到村、落实到户,扎扎实实地做工作,一个百分点、一个百分点地抓落实。目前,乡镇财政困难的问题比较普遍,一些乡镇无力兴办公益事业,无法为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必要的服务。因此,必须把增加乡镇财政收入作为新阶段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更新观念,开阔思路,广辟渠道,创新模式,从实际出发,认真加以解决。
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民非农化的进程,不断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市场化、组织化和现代化程度。新阶段“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实质是就业和增收问题,而解决农民增收和就业问题,不仅要在“三农”内部做文章,而且必须全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民非农化。农村工业化,就是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不断提高二、三产业在农村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就是用发展工业的理念来发展农业,着力提高农业的产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经营水平,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和产出效益。农村城镇化,就是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束缚,培育城乡统一的商品和要素市场,整合城乡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农民非农化,就是借助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动,使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土地和农业生产活动,从事非农产业,用减少农民的办法富裕农民。
突出抓好农产品加工、劳务经济、城镇化和农业结构调整四项重点工作。一是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农产品加工特别是深加工,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和县乡财政收入的重要途径。区县和乡镇要充分发挥农产品资源优势,引进农产品加工项目。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促使其深化内部改革,尽快做大做强,提高辐射带动能力。二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农民工资性收入是近几年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和最大“亮点”。发展劳务经济,当前最重要的是加强组织引导和素质培训。要通过逐步建立和完善各级劳务输出网络,为外出务工农民提供信息、政策咨询、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要采取多种方式,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就业技能、法律等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同时,健全劳动保护机制,维护好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三是加快城镇化进程。新阶段的农村经济发展必须与加快城镇化进程结合起来,以城镇化集聚二、三产业,大规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拓宽农村经济发展空间。加快城镇化必须坚持走大中城市和农村小城镇同步推进、协调发展的路子。发展小城镇的关键在于繁荣小城镇经济,形成符合当地特点的支柱产业,建设有特色的城镇。四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必须继续大力推进农业结构的深度调整。在农业区域布局的调整上,逐步形成几个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带;在产业调整上,充分发挥日照饲料资源丰富和沿海优势,把发展畜牧业和水产业作为重点,搞好精深加工。
在领导、投入、政策、科技、环境等五个方面采取综合配套措施,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农村经济工作的领导。县、乡两级党委、政府要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心放在抓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上,用市场化的办法和手段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二是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农业是风险和弱质产业,要支持和保护其发展,必须加大财政、信贷投入,并广泛吸纳外资、工商资本和社会闲散资金。三是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坚决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四是提供科技支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五是营造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发展农村经济,需要有良好的舆论环境、投资环境、社会环境和法制环境。当前尤其要大力整顿农村市场经济秩序,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
(作者为中共山东省日照市委副书记)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