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

1959年11月16日人民日报第4版

字号+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022-08-17 09:28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大家畜小家禽齐兴旺 向阳公社一年耕牛增加三成 官'...

www.pltyw.com,pltyw.com

第4版()
专栏:

大家畜小家禽齐兴旺
向阳公社一年耕牛增加三成
官道公社“秦川牛”全配满怀
本报讯 广西天峨县向阳人民公社在公社化后第一年,畜牧业获得特大跃进,耕牛增长了33%,由平均每户两头牛增加到三头。
向阳公社有一千四百多户僮、汉族社员,解放前有牛一千二百五十头。高级社时,发展到二千九百二十头,增加了一千六百七十头。公社成立一年,一跃增为四千三百五十二头,又增加了一千四百三十二头。公社化前,用九年时间从平均每户将近一头牛发展到两头,公社化后仅一年时间,平均每户又增加了一头,达到三头。畜牧业的飞快发展,为公社增加了一大笔财富,同时也促进了农业生产。这个公社一个主要劳动力普遍可使用两头以上耕牛,多的至四、五头,这就为扩大种植面积创造了有利条件。全平大队今春开四百六十亩荒地,如以过去那样人力加锄头的干法,需要一千五百多个劳动日。今年普遍使用牛力,只花了二百三十个劳动日。因此,这个公社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公社化前扩大了70%,由一万四千五百亩增加到二万四千多亩。农田施用的牛粪也有显著增加。据向阳大队第三生产队调查,今年每亩早稻用牛粪五十五担(其他化肥、杂肥不计),比去年增加一倍多。由于精肥增加,同时全面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全社夏收粮食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0%。全年估计总产量可比去年增长73.9%。春耕时,向阳公社还卖出耕牛一千一百多头,有力地支援了县内外一些兄弟公社的生产。
向阳公社在广西西北边境的山区,红河边上,土地旷阔,可开垦荒地很多。而且水草并茂,又是发展畜牧业的好地方。在这里实行农牧并举,互相促进,是具有极为有利的条件的。但是,公社成立之前,由于高级社组织规模较小,畜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难得有更大规模的更快速的发展。由于耕牛发展不快,农业的深耕细作、扩大面积等,也受到一定限制。公社成立后,具备了大发展的条件。公社党委考虑多养牛一来可以节约劳动力,二来可以增加肥料,三来可以扩大耕地面积,便把养牛当作一项重点事业抓起来。
中共向阳公社党委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加强对发展畜牧业的领导,指定一个书记和公社畜牧部长具体负责。并从公社的公共积累中拨出一笔资金建立了畜牧场,专门负责繁殖牲畜、饲养管理和防治疫病等试验,并以此作为指导全公社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基地。各大队都建立畜牧业专业队,订立了管理和奖励制度,并配备了较强的干部领导畜牧业生产。
合理分配牧场,是发展畜牧业的另一个重要条件。公社根据各大队耕牛数目,田地分布情况,统筹规划,把所有宜牧地区划分为三百六十八个牧场,分配给各大队、生产队轮流放牧。许多年来不能解决的牧场纠纷问题,得到合理解决了。广大社员放牧的积极性大为提高。全公社在近田近水草的地方修建了三百五十多个宽大的牛栏,既便于饲养,又便于生产用肥。
全公社还开展了母牛满怀运动,队队建立配种站,加强耕牛配种选种工作,有95%的母牛配上种,改变过去繁殖自流状态。此外,公社还组织民间兽医队伍,培训了八十五个兽医,推广了七十多种良方,并组织巡回医疗队到各大队、生产队的畜牧场、放牧队开展工作。因此,这一年来耕牛死的少生的多,不及一年耕牛增长了40%。
本报讯 有名的“秦川牛”产地——陕西渭南官道人民公社,秋季大家畜配种工作进展迅速。最近统计,已配种二千四百三十八头,占应配种数的99.3%,基本上做到全配、满怀。
这个公社大家畜秋季配种工作搞得好,是由于配种任务落实,推行生产队长负责、兽医员保槽、配种员保配、饲养员保胎的“一长三员”负责制。为了达到平衡发展,及时配种,把全社的一个人工综合授精配种站和三十五个种公畜,按地区划分为三大片、八小片,明确分工,包干到底,并建立了母畜发情登记簿,及时掌握母畜发情、受胎和产仔日期。为了做到配种和使役两不误,配种站的同志就背着精液送到生产队或饲养室给发情的母畜输精,有的还牵种畜上集进行配种,有的拉种畜到槽头配种。官底管区采取以上办法,在两天内就配种一百二十四头,达到了全配。
为了鼓舞配种员和饲养员的积极性,公社还建立了责任制和奖励制。具体规定:凡是保配保产一头幼畜的,给饲养员奖励三个劳动日的工分;每产一头幼畜并保证生后一个月不死的,给饲养员奖励五个劳动日的工分;在正常情况下,三个月内没有给母畜配上种,应给予适当的批评教育。每头种畜在一年内必须保证配种一百二十头,超过规定标准而又不损害种畜身体的可得报酬:60%奖给配种员,30%归生产队。
这个公社为了加强政治领导,还普遍建立了牲畜配种、繁殖的评比竞赛制度,全面开展了查思想比干劲、查任务比措施、查空怀比配种、查时间比进度、查配种数量比受胎多少的“五查五比”红旗竞赛,形成了一个处处插红旗、个个争先进的运动。 u2R品论天涯网


第4版()
专栏:

贵州四川公社化后家禽发展快
据新华社讯 贵州省家禽生产发展很快。到10月中旬,全省共饲养鸡、鸭三千五百四十多万只,比公社化前增长47%,平均每一农户近十一只。
今年,贵州省在狠抓生猪生产的同时,掀起了群众性的春孵和秋孵运动,96%的农户都孵了鸡、鸭。许多人民公社还建立集体孵化站,提高孵化率。毕节、铜仁两专区就建立了能孵一万到两万个蛋的孵化站三十多个。由于家禽的迅速发展,今年头九个月商业部门就收购家禽三百多万只,鲜蛋四千六百一十三万个。绥阳县洋川公社金城管理区集体养鸡业,从今年元月到10月上旬止,已经为公社增加收入一万一千八百元。
据新华社讯 四川各地人民公社大力发展家禽生产。据有关部门到9月底的统计,全省已饲养各种家禽八千四百多万只,每户农民平均六只以上,比去年年底增加了将近一倍。
在发展家禽生产中,各地一方面发展集体家禽生产,一方面帮助社员家庭解决种禽缺乏等各种具体问题,发动他们积极饲养家禽。各地公社普遍建立的养禽场,一般都担负了培育种禽、推广家禽良种和家禽孵育、产蛋的双重任务。在解决社员种禽缺乏方面,各地采用了以下的办法:把公社集体饲养的种禽无偿地借给社员繁殖种蛋;把公社的小鸡小鸭按成本供应社员喂养;发动群众互相调剂。
在解决家禽饲料方面,营山县根据群众经验推广的代用饲料就有三十多种,主要是采取“留、种、采、造、放”五种办法。留,即由公社按定额提留少部分碎米、糠麸作饲料;种,即利用屋前屋后荒坡空地种植饲料作物;采,即采集青草、害虫等野生饲料;造,即人工培育制造昆虫饲料;放,即把家禽赶到空田荒坡放牧。
(附图片)
山东即墨县城阳人民公社小寨子生产大队的饲养员张振兰在喂鸡
(新华社稿) u2R品论天涯网


第4版()
专栏:

大兴水利必须政治挂帅
林县组织报告团宣传总路线大搞群众运动
社员方向明确斗志昂扬掀起水利建设高潮
据河南日报消息:千军万马齐上阵的、以水利建设为中心的冬季生产运动已在深山区林县全面展开。十五万名社员向太行山和淇、淅、洹、漳四大河系展开了攻势。已动工的大、中型水渠、水库十五处,小型水库、水渠、旱池、水井、旱井也一齐动工。十六个电站全面施工,其中有三个电站边施工边发电,已有二十多个小队开始用电灯照明。五万多名社员大搞其它生产。
今年林县秋季工农业生产取得了全面丰收。通过宣传贯彻党的八届八中全会精神后,干部干劲更大,社员劳动热情更高。全县从党内到党外,由下而上制订出了今冬明春以水利运动为中心的生产继续跃进的规划。要求大修水利,使水浇地面积达到七十五万亩(原有五十五万亩),占总耕地88%;放鱼一千五百万尾;利用水力兴建水电站十六个,年底解决全县绝大部分厂矿动力和农村49%的社员照明问题;建水力动力站二百四十二个,进行各种加工。县委对麦田管理、多种经营也提出了具体要求。这是个宏伟的计划。绝大部分干部、群众信心十足,迅速投入运动,决心实现这个计划。
但是,一小部分有保守思想的干部却说:“劳力少,只能一项跃进不能全面跃进”,“冬天大搞水利人受罪,不如到明年春天再搞”等等。有些已经实现水利化的社、队,满足现状。高山区和水利条件差的社、队信心不高;还有本位主义思想,不愿和外社、外队协作。县委认为这是掀起冬季生产高潮的主要阻力,不解决个别干部的“困难论”、“悲观论”等错误思想,就不能全面正确地执行党的总路线。于是县委提出了“政治挂帅、大搞群众运动”的口号,并采取了四项措施:
宣传政策提高觉悟
总结经验鼓起干劲
县委委员挂帅,组织报告团十六个,两千余名干部深入社队、厂矿,通过宣传和总结总路线和人民公社的巨大威力,总结建国十年来特别是1958、1959年来的跃进成绩;总结大办水利的好处,宣传今冬明春兴修水利方针、计划;总结执行农业增产“八字宪法”的体会,宣传小麦管理措施;总结大协作大兵团作战的作用,宣传实行“四化”的效果,发动群众展开大鸣大放大辩论。半月中全县共贴出大字报二十四万余张,提出各种意见达四十一万余条。河顺公社和姚村公社南陵阳、郎垒两个大队鲜明不同的两个事例,对大家教育很大:过去人人都说“南陵阳是个好地方,自流水渠灌四方,九年老天不下雨,十年丰收有保障。”但是由于有些领导干部不能正确执行总路线,处处强调“困难”,几年来,粮食增产很少,今年也未完成公社包产合同。和南陵阳大队紧挨的郎垒大队却是另一番景象,自然等条件过去是:“三山四凹九道沟,十年就有九不收,旱涝灾害难抵抗,经常逃荒在外头。”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这个队生产逐年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干部群众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政策,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今年每亩产量达九百九十四斤,超过公社包产合同。生动的事例使干部社员懂得了只要鼓干劲,跃进无止境。元康公社在总结水利建设成绩中,社员们通过计算八千亩旱地改水地的产量对比账以后,都说:“松劲要不得,干劲需再鼓,还要大搞水利,向水要粮。”社员们决心开渠四十八条,修水库三座,把八千亩山坡梯田彻底实现高山水利化。
实物展览广开眼界
参观评比方向明确
社社举办展览馆,队队建立展览棚。这是干部群众自我教育的好方法。东姚公社部分社员原来对大搞水利劲头不大,说:“山高石多,水源缺,没啥希望。”通过组织参观展览馆,社员们看到几年来全社已有八十多万元的公共积累,有了拖拉机和各种机器十二部,培养了水利技术员一千七百余名。特别是公社化后,各项水利纠纷没有了,劳力、工具、经济、技术又可统一集中使用等等,认为可以大兴水利。党委副书记刘老三又率领五十名群众代表参观了英雄渠工程。社员们看后,情绪更高,说:合涧等公社能从太行山上修成英雄渠,我们从白云山修支渠更没问题。于是全社抽出四千五百名青壮年组成二百五十个突击队,扛工具、抬锅取碗、带被子日夜兼程奔赴到水利工地。
大插红旗广树标兵
展开竞赛力争上游
插红旗、树标兵,进一步促进了争上游、赶先进运动。全县在三秋工作基本结束的基础上,共选出先进公社五个、大队五十七个、小队八百七十二个、小组两千七百二十八个和模范社员五万七千余名。他们又是冬季生产运动的带头人。以往一直是三类地区的姚村公社,今年三秋中一跃而被评为先进单位,周围公社就组织干部社员去参观学习该社经验。城关公社参观后,社员们说:“姚村会变先进,咱也能苦干一冬决心改变面貌。”写出决心书四千七百五十份,七千余名男女劳力要求上山修水利。合涧公社合涧大队九小队被选为模范队后,一小队社员当场提出要以比指标先进、比措施具体、比干劲饱满、比成绩显著为条件,和九队竞赛。全大队迅速掀起了队和队、组和组、人和人的竞赛。
发扬共产主义精神
大搞协作互相支援
通过查任务算劳力,查现金算需要,查物资算库存,查技术算力量,使大家明确了开展大协作的重要性;特别是通过总结几年来开展大协作的成绩,进一步批判了本位思想和右倾情绪。元康、小店、东姚、采桑、城关等八个公社积极提出协作修建弓上水库,使七个公社的五十余万亩土地彻底实现水利化。合涧公社上庄大队通过辩论,社员们说:“去年修水利要不是山地来支援,决不会取得这样大成绩。咱今年一定要帮助地处高山的社员修水利。”在该队的倡导下,全社十四个平地队抽出劳力五百名,和太行山顶上的路家岭队协作开绕山渠一道,建抽水站一个,修水库一个,使路家岭队一千四百亩土地实现水利化。全县开展协作的有十四个公社,一百七十五个大队,三千零七十个小队,六千八百二十个小组,共协作劳力四万余名,工具七万余件,资金百余万元,技术人员一千八百余人。由于互相协作支援,就克服了生产运动中的各种困难,使冬季生产高潮一浪高一浪地向前推进。 u2R品论天涯网


第4版()
专栏:

安徽省舒城龙河口水库主坝工地   茂山摄(舒城报社稿) u2R品论天涯网


第4版()
专栏:

及时为明年选留良种
广西柳州专区推广粳、糯稻增产显著
据新华社讯 全国各地正在为明年丰收积极选留各种作物的优良品种。截至10月下旬,河北、山西、山东、河南、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青海、浙江、安徽、湖南、江西、四川、北京等省(区)、市的不完全统计,已选留大秋作物品种五十七亿多斤。
各地在选种中,都贯彻了自繁、自选、自留、自用的方针。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已完成各种种子选留计划的一半以上。南方各省杂粮选种工作已基本结束,转入晚稻的选种高潮。浙江各地大抓现场促进会,至10月底已有三十四个县召开了良种评选会。各地对薯类、棉花、花生选留良种也很重视。目前一些已完成选种任务的地方,正普遍转入检查种子的数量、质量、保管、纯度、发芽率、水分等工作。
各地还在趁秋菜丰收的大好时机,抓紧蔬菜的选种留种工作。
刚经过民主改革的西藏广大农村,也展开了秋收选种活动。拉萨市郊区南岗欧西乡,抽出八十二个农民学习选种的意义和方法后,大力向群众宣传,并带头积极选种。
本报讯 广西柳州专区自下而上建立了一套“种子试验系统”,专门从事良种的试验、培育、繁殖、推广工作。这是确保粮食生产不断跃进的重要措施。
柳州专区在专区一级设有农业科学试验站、良种繁殖场,各个县有良种场,人民公社有试验场,全专区形成一个试验系统。经过专区一级的农业试验站试验鉴定的良种,通过县、公社层层的良种场再次试验并扩大繁殖推广。另外,专区还建立了七个良种示范区,作为推广良种的基地。中共柳州地委十分重视推广良种工作,从地委到各级党委,都有一个委员领导。今年7月,从专区到各县成立了“种子公司”,统一管理良种的收集、推广、保管、调拨以及技术指导等工作。
柳州专区去年下半年以来,以推广粳、糯稻作为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专区农业试验站搜集了二十个粳、糯稻品种,和当地的籼稻优良品种“白花516”作对比试验,在同样的水利、肥料、耕作条件之下,有十五个品种都比“白花516”的产量高,增产幅度从19%到89%。在地委领导下,从山区、丘陵到平原,进行粳、糯稻的试种,一般都比籼稻增产20%。因此,今年全专区共推广一百一十万亩,占中造和晚造全部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一强。大苗山苗族自治县由于推广粳、糯稻,有四万多亩中造平均亩产九百一十五斤,比去年增产23%;有二百五十亩,亩产高达一千九百斤。其他各县丰收也喜报频传。至于晚造粳、糯稻,也生长很好,大丰收已成定局。来宾县来宾镇卫星公社平西大队的黑粳,长的比人还高,穗长一尺,平均每穗二百粒,估计将比去年同期种的籼稻要增产一倍。柳州专区已经作出规划,明年全部中稻种粳、糯稻,晚稻一半以上种植粳、糯稻,现在各县已经动手做留种选种和调拨种子的工作。 u2R品论天涯网


第4版()
专栏:

一粒良种万粒谷
敬之
龙生龙,凤生凤。品种的优劣,对粮食能否增产起着重要作用。广西柳州专区推广粳、糯稻,在同样的水、肥、耕作条件下,比籼稻产量大增。它生动地说明:推广良种是增产粮食既有效而又经济的一项措施。
柳州专区从专区到公社建立的“种子实验系统”,成为试验、培育、繁殖、推广良种的一个得力的机构。他们的基本经验是:一切经过试验,放手发动群众;培植良种和推广良种相结合。根据这样的原则,专区设有一个农业科学试验站,作为试验推广良种的核心,各县设有良种场,公社有试验场,专区并且在山区、丘陵、平原建立七个良种示范区。专区试验站培育选出的良种,交给各县、公社的良种场去试种,并且分给七个良种示范区大面积种植,发动群众前往参观。这样,七个示范区一方面是良种繁殖场,一方面是宣传推广良种的中心。另外,从专区到各县又建立了种子公司,专门负责种子的经营保管、调剂调拨和指导推广工作。这是一条推广良种的多快好省的道路。
种子工作,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因为一个优良品种,在气候、土壤等不同条件下,它们的产量有很大差别,需要根据各地具体条件加以选择;而且,良种的优良特性会不断退化,必须不断地培育新的优良品种,代替退化了的旧品种。因此,种子工作是一件经常性的工作,必须党委挂帅,专人负责,一抓到底。柳州专区从地委、县委到公社党委都十分重视种子工作,设有分工管理种子的委员,加强对这一工作的具体领导。地委分工管种子的委员杨文贵,在地委指示下,几年来和群众一道,整理了全专区的粳、糯稻品种,编出了种子志,对推广粳、糯稻优良品种,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他的领导下,种子系统正在继续培育、改良新品种。因此,党委挂帅,专人负责,自上而下建立种子体系,长期地从事种子工作,是保证粮食生产不断跃进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经验。
八字宪法是互相联系而不可分割的,它的每一个字都对增产发挥作用。我们在加强种子工作的同时,必须认真地研究总结出一套保证执行“八字宪法”的具体有效的经验和措施。 u2R品论天涯网


第4版()
专栏:

既是“造肥厂”又是“聚宝盆”
——四川苍溪县白山人民公社养猪情况调查
四川日报编辑部调查组
猪多粮丰
在四川北部大巴山上的苍溪县,有一个千户万猪的白山人民公社。这儿海拔一千三百米,尽管山高沟深,土质瘦薄,生产水平低下,但从1949年解放以后,粮食连年丰收。从单位面积产量看:1949年粮食平均亩产只有二百二十二斤半,1958年上升到九百一十八斤,1959年一跃为一千三百一十八斤。从总产量看:1958年比1957年增加了46.2%,1959年又比1958年增加了40.7%。今年粮食平均每人一千八百七十四斤,其中细粮占一千一百六十一斤。农副业收入平均每人达到一百八十二元八角。
1959年粮食大幅度增产,是由于人民公社促进了生猪大发展。据10月底的统计:全公社一千二百九十二户、六千九百五十八人,就养了一万四千二百五十九头猪,其中公有公养的占80.42%,公有私养的占11.1%,私有私养的占8.48%,平均每户有十一点零三头猪,平均每人有两头多。与建立公社前(1958年9月底)比较,每户净增加了四点五三头,增长了69.69%。公社的猪,不仅发展快,而且作到了稳定地繁殖和增长。
全公社一万一千二百四十八亩耕地,平均每七分九厘耕地就有一头猪。哪里养猪多,哪里增产多。以红庙管理区为例,据1959年10月统计,生猪比1958年同期增加了一点三一倍。1958年,这个管理区平均每亩耕地施净猪粪五千二百六十二斤,粮食平均亩产八百八十三点八斤。1959年平均每亩耕地施净猪粪一万二千一百六十六斤,粮食平均亩产为一千三百二十斤。
养猪多,卖的肥猪也多,对国家的贡献大。全社从1959年1月到9月,已出售肥猪一千三百七十三头,为国家分配全年出售任务的206%。与1958年同期相比,增加了56%。公社计划在今年第四季度再卖一千二百头肥猪给国家。
卖的猪多,公社积累多,社员收入多。白山公社1959年商品生产收入的比重已占到总收入的49.04%,其中猪占商品生产部分的33.43%。预计全社1959年卖猪款及国家发给的超额完成生猪外调任务的奖金,相当于全社全年工资总额的68.8%,按全社二千七百六十四个标准劳动力计算,平均每人可得七十三点五元。仅猪一项,全社公共积累可达三万零四百七十五元。百分之百的社员增加了收入。
养猪多,社员吃肉也多。全社一百五十七个食堂,每月吃肉二至三次,老、弱、病、残、产妇还能多吃一些肉。1958年的腊肉,到现在还没有吃完,个个食堂都有腊肉,社员家里也存有腊肉。
社员们说:猪是“造肥厂”,又是“聚宝盆”。
公社为大量养猪开辟道路
解放前,这里养猪很少。全乡一千二百多户人,1949年只养了五百多头猪,平均每户不到半头;有八百零四户农民喂不起猪。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领导群众大力发展生猪,用互助和贷款等办法帮助贫苦户解决困难,1956年秋(高级合作化初期),就发展到平均每户养猪三点九六头。到1957年秋天,猪增加到平均每户五点四六头。
猪大量地增加以后,一家一户喂猪的情况,已不适应加速发展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要;因此,好些社员要求修一些猪圈来集体养猪,专人专业,省人省事,不误农业生产,又不误养猪。中共白山乡党总支委员会在1958年春,根据上级指示和群众要求,大力发展公有公养猪,同时也鼓励社员私人养猪。这样,猪增加得更快了。1958年9月,就发展到八千三百九十八头,其中公有公养猪的比重达到了50%。
1958年,农业生产全面大跃进,高速度发展养猪事业也显得十分重要了。但是农业社人少资金少,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大规模养猪中的一些问题(如猪源、修圈的原材料和技术力量等)。当时还有占总数一半的猪是一家一户私人喂养,在农业生产大跃进的情况下,社员也感到分散喂养浪费劳动力,对农业生产不利;同时亲眼看见公养猪比私有猪发展得又快又好,所以迫切要求生猪入社,集体喂养。公社成立后,满足了群众的要求,用合理的价格把社员自愿归社的生猪折了价,变私有为公有。公社本着两条腿走路的精神,贯彻了生猪以公有公养为主,公有私养为辅,并且允许私有私养的方针;还采取了以生产队为基础,以食堂为中心,公社和管理区建立一部分较大型的养猪场等办法,大力发展养猪事业。在发展过程中,公社对各个管理区的生产计划、劳力、猪源、饲料和猪圈作了统一安排,迅速地解决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难以解决的一系列问题。
第一、解决了劳力问题。公社建立前,全乡共有猪八千三百九十八头,占用一千五百七十二人,平均每人喂五点三头猪。公社建立后,80%以上的猪都是公有公养的,实行了专人专业,提高了劳动效率。据1959年10月统计,生猪已发展到一万四千二百五十九头,饲养员仅五百五十四人,平均每人养猪二十五点七头,减少了一千零一十八个养猪的人。
第二、由于公社能够在更大范围内统一筹划生产,因而能够更有计划的发展种母猪和种公猪,更好地贯彻了自繁自养的方针。公社建立后,种母猪由1958年的六百三十六头增加到一千零九十四头;种公猪由两头增加到二十九头。
第三、更好地解决了饲料问题。公社建立后,饲养员一面养猪,一面种饲料,饲料的产量平均增长了一倍半。生猪绝大部分公有公养后,还大大节省了燃料,以前有一千二百九十二个灶煮饲料,现在只要二百三十七个灶就够了。
第四、更好地解决了猪圈问题。公社统一安排劳动力,采取组织专业队和群众相结合的办法,在一个月内新修大型和中型的猪圈八百六十八间,并将过去分散和小型的旧猪圈全部进行了改建扩建。现在的猪圈都是圈高坑深,向阳背风,排粪便利,猪圈干燥。修建猪圈是按照生产上的需要合理布局,节省了运肥的劳力。
第五、养猪落后的管理区很快地赶上了先进的管理区。公社用调剂猪源,增修猪圈,交流经验等办法,使全社除飞凤管理区平均每户只有九点七头猪外,其他管理区平均每户都在十一头左右。在养猪上比较落后的寨丫管理区,由1958年9月平均每户五头,到1959年9月上升至十点四八头,增加了一倍多。
公社在大力发展公有公养猪的同时,在集中饲养条件尚不具备的某些生产队,把少数公有猪分散给社员喂养,公有私养一律由生产队出猪本,由社员自己解决饲料,出卖时,除掉猪本外,其余的现金收入按生产队分二成到三成,社员分七成到八成;肥料大部分归生产队使用,小部分由社员自用。
饲养科学猪肥仔多
白山公社生猪大发展的过程,既是和右倾保守思想不断作斗争的过程,又是深入开展群众运动的过程。1958年冬,公社党委根据生产发展和社员的要求,提出了在1959年实现生猪平均每户发展到十头的计划。这时,个别有右倾保守思想的人表示怀疑,他们说:“养猪好是好,就是缺饲料”,“每户平均养猪六、七头就到顶了,每户养十头猪,就是活神仙也做不到”,“农村生产忙,劳力紧,那里顾得上养猪”。公社党委找出了青龙管理区的猪已发展到每户十点四六头的先进范例,组织群众参观和讨论,运用这一活生生的事实,打破了保守思想。又在群众中讨论了人民公社建立后加速发展猪的有利条件;在干部中讨论了既抓农业生产又抓养猪的方法问题。干部和群众决心很大,人人献计献策,全公社掀起了“学青龙、赶青龙、超青龙”的热潮。
白山公社党委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养猪生产的领导,把各级管生猪的干部下放到猪场,参加养猪,领导养猪;所有的干部都实行了“一统、两包、三看、四能”。“一统”,即农业生产和养猪统一布置,统一检查评比。“两包”,即干部划片分队,既包干农业生产,也包干养猪。“三看”,即到猪圈要看猪是否有病;看猪圈是否清洁和消过毒,看猪吃得饱不饱。“四能”,即能防病,能治病,能饲养,能调制饲料。现在很多干部都能防治普通的猪病;所有的干部都是又管农业生产,又管养猪;走在田间检查生产,也走到猪圈检查养猪;有时着重突击农业生产,有时着重突击养猪;养猪和农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了。为着进一步取得经验,做出样子,大部分专管养猪的干部都有“千斤猪”、“三十万斤饲料地”、“无病猪圈”等试验田。
饲养员的政治质量和科学技术水平,是决定猪能否养好的关键。有些干部对这一工作原来注意不够,甚至有个别干部认为“养猪是小事情,不用领导也能养好”。公社建立后,对饲养员进一步加强了政治领导,组织饲养员进行了经常性的政治学习,在饲养员中发扬了不讲条件,不计报酬,忘我劳动的共产主义风格;开展了增产节约竞赛,以管理区为单位,七天评比一次,以公社为单位,半月评比一次,每逢开群英大会,都有模范饲养员参加大会主席团。
饲养员的思想觉悟提高了,在各个方面表现了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为了改变过去饲养与生产和采集饲料脱节的现象,饲养员提出了“三合一”的办法:能养猪、能生产和采集饲料,能看病。专业的饲养员和群众紧密结合,开展了增种饲料和大采野生饲料的运动,做到了“瓜瓜豆豆到处有,田边地角种饲料,满山遍野四季青”。饲养员还总结了农民固有的养猪经验,采用了“勤喂猪”等少用粮食喂肥猪的办法,每天喂三次、四次,有时夜间还喂一次;饲料煮熟、切细、淘净;大猪小猪分群饲养。全体饲养员立下了“不消灭猪瘟不甘心”的誓言,严格实行防疫措施:普遍做到猪圈四周消毒;经常洒石灰和消毒药水;猪槽经常用开水消毒,圈板随时打扫干净;用柏枝驱散蚊蝇,使猪圈不脏不臭;每隔一至五天给猪吃五味防疫药。
就是这样,干部、饲养员和群众在一起,创造了建立公社以后一年多来没有病死过一头猪的奇迹,实现了高速度发展生猪的跃进计划,有右倾保守思想的人只好低头认输了。 u2R品论天涯网


www.pltyw.com,pltyw.com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站编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邮箱service@pltyw.com

相关文章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
扫二维码添加收藏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