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
专栏:
茶叶生产汇报会议号召各地
充分挖掘秋茶潜力增产茶叶
新华社1日讯 农业部最近在北京召开了茶叶生产汇报会议,要求各地在春夏茶丰收的基础上抓紧做好茶园培育管理,多增产秋茶。
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浙江、安徽、福建、湖北、湖南、四川等六省有关部门的代表。根据汇报,大部分产春茶的省比去年同期都有不同幅度的增产。其中四川、湖南两省增产20%以上。著名的“西湖龙井”比去年增产53.7%,“六安瓜片”比去年增产17%,国际市场上有名的“祁红”“宜红”“川红”均比去年增产,品质也有提高。目前,夏茶已接近采摘末期,截至7月上旬统计,湖南、四川两省的边销茶比去年分别增产10%、25%,各产茶区已陆续开展伏期中耕施肥、加强茶园管理,准备秋茶生产。
据各省汇报,各地在春茶采制结束后,紧接着就抓夏、秋茶的生产。浙江、安徽、福建、四川等省都先后召开了产茶县的县委、公社党委书记会议,部署了夏、秋茶生产。安徽省还在歙县、祁门、休宁、霍山等重点产茶县分别召开现场会或电话会议,总结春茶增产经验,研究夏、秋茶的增产措施。中共浙江省委召开了重点茶区县委书记会议,讨论了多采秋茶是否影响明年春季茶树生长的问题,根据以往经验,大家认为注意茶园培肥、不采当年春夏老叶、采摘时期一般不超过霜降,多采秋茶,并不影响来年春茶的增产。
会议指出,夏茶采制将近结束,各地应组织力量将未采完的夏茶突击采摘下树,对于荒山野茶,也要争取多采多摘。为了充分供应西藏及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对茶叶的需要,要求各地多生产边销茶。
会议指出,努力增产秋茶是完成和超额完成今年茶叶生产任务的关键,而秋茶增产的潜力也是很大的。因为大部分茶区的气候温暖湿润,茶树生育期长,秋茶采摘时期比春、夏两季还要长。为了增产秋茶,会议要求各地必须注意安排采摘秋茶劳力,固定茶叶生产的专业队伍,使茶园管理,茶叶的采、制,要有专人负责;还要求各地继续贯彻茶园包工包产、超产奖励的制度;在技术措施上,要加强茶园施肥、中耕除草和防治病虫害等工作,促使秋茶生长旺盛;继续推行双手快速采茶法,积极开展技术革新和茶叶工具改革,对改造老茶园,扩大新茶园,采种育苗等工作也要抓紧,争取秋茶大丰收。
第6版()
专栏:
绍兴积极革新采茶制茶技术
本报讯 在人民公社化后第一个春天,浙江绍兴县春茶获得了大丰收,比1958年春茶产量增加15%。富盛公社坟山大队四百多亩茶园平均亩产春茶超过一百斤。
在春茶采制季节中,县委与农林局负责茶叶生产的干部组成工作组长驻山区,采取以点带面的方法,指导茶叶生产。在春茶开采前,他们发现今年春茶茶芽生长早、齐、多,就发动群众提早采摘,全县比去年同期提早十天开园。这样不仅使山上茶叶及时采下来,而且保证了茶叶的质量。茶区各级干部响应了这个号召。富盛公社坟山茶场制茶跟不上采茶,公社副主任董水荣看到这一情况后,一面帮助茶场安排劳动力,一面亲自动手抢制茶叶。
今年采制茶叶的劳动力十分紧张,各地都积极进行技术革新,提高劳动效率。今春,这个县训练一万八千名采茶手,其中有五千六百多名学会了双手采茶。全县从去年平均每人日采十二斤,提高到今年平均每人日采二十五斤,劳动效率比去年提高一倍多。同时这个县还大搞制茶工具半机械化和机械化。全县新建动力制茶厂六处,水力制茶厂二十九处,畜力制茶厂五十三处,新建百页烘干机七十三架,烘干室二十一间,全县春茶85%以上利用机器制茶。单制茶一项就节省了四万八千工。
为了搞好茶叶生产,茶区各生产队在公社统一领导下,对生产小队普遍实行四包一奖(包工、包产、包质、包成本)的责任制,有力地推动茶园培育管理和茶叶的采制工作。如越南公社越联生产队因去年采春茶时,从外地雇来二万一千个劳动力,今年由于建立责任制,同样茶园面积,除及时完成茶叶采制任务外,还腾出了三十六个劳力支援蒋相生产队采制茶叶生产。
目前该县茶区广大社员们正乘春茶丰收的东风,积极开展茶园中耕、施肥、铺草,力争夏秋茶园更大丰收。
第6版()
专栏:
争取秋茶更大丰收
本报评论员
继1958年全国茶叶生产空前大跃进,今年春、夏茶又丰收了。闻名的云南“滇红”,比去年增产三成多;四川的“川红”和“边茶”增产一成五和二成五;安徽的六安“瓜片”,增产一成七;浙江的“西湖龙井”更增产了53.7%。今年春、夏茶大丰收,是茶区广大干部和群众努力经营,切实执行八字宪法的结果。
虽然今年全国的春、夏茶丰收了,但离开人们对茶叶的需要还很远。人民的饮茶数量,近几年来每年都有提高。这就要求全国各茶区农民在春、夏茶丰收的基础上,鼓足更大干劲,千方百计地争取秋茶更大增产,以适应人民对茶叶不断增长的需要。
目前全国各茶区的秋茶生产,已经相继开始。秋茶能否大增产呢?完全能够。从自然条件上说,全国茶区绝大部分属亚热带气候区域,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全国秋茶的采摘期一般都在三、四个月左右,比春茶和夏茶采摘期的总和(二个多月)还要长。同时秋茶发芽的轮次和芽数也较春、夏茶为多。春、夏茶各发一轮,秋茶可发二至三轮。特别是今年6、7月间,雨水充沛,使茶树安然度过了威胁秋茶生长的“伏旱”关,给今年的秋茶大增产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此外,几年来秋茶增产的事实也证明:秋茶生产的潜力是巨大的。浙江省近几年来茶叶产量迅速增加,重要措施之一就是紧紧地抓住了增产秋茶这个决定性的环节。浙江省1955年只产秋茶四万六千担,到1958年就已增加到二十万零七千担,三年的时间增长了三倍半。如果全国各茶区都能像浙江省那样抓紧增产秋茶,那么,全国的秋茶产量就可以大大增加。
怎样使今年秋茶更大增产?根据春、夏茶的经验,首要的问题是合理安排劳动力,固定一批茶叶生产的基本队伍,以保证秋茶生产期间采、制、管各项生产任务顺利完成。各地增产事实证明:凡是有茶叶生产专业队伍的地方,茶叶增产的速度都是比较快的。如浙江诸暨县璜山公社陈宅生产队,从1957年开始建立了一支有十二个劳力的茶叶专业队后,1958年茶叶产量比1957年增产一倍六,今年春、夏茶又告丰收,春茶增产四成三,夏茶预计增产六成。建立茶叶专业队伍的最大好处是加强社员生产的责任心,保证茶园管理的适时进行,使茶园管理和采茶、制茶都专业化起来。
最大限度地调动社员生产积极性,是保证秋茶增产的又一重要因素。今年春、夏茶期间,许多茶区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如推行三年不变的包产、包质、包工、包本责任制,实行“定额管理、超额奖励”和“半记工分、半付现金”等办法,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秋茶期间应该进一步推广这些成功的经验。
提高茶园管理水平,改善茶树营养条件,是达到多培育、多采摘、多增产秋茶的关键。特别要抓紧下列五项增产措施:①大抓秋季茶园施肥;②铺草埋草,保土抗旱;③精耕细作,清园治虫;④精采细收,适时采扎,认真推广按标准及时分批采茶,留鱼叶;⑤改进制茶技术,提高毛茶品质。
目前,全国各产区的秋茶生产已经开始,茶区干部应该深入生产队、深入茶园和初制厂,加强对秋茶生产的领导。茶叶采购部门要加强秋茶的采购工作。各级党组织要把秋茶生产认真抓起来,从上到下组成一条茶叶生产的坚强战线,争取做出更大成绩,迎接国庆十周年。
第6版()
专栏:
在茶乡梅家坞
胡尚
天热口渴,如能喝杯龙井泉泡的龙井茶,那是一件快事。但日已西斜,我们一刻也不能停,必须快马加鞭赶上狮峰去。
穿过龙井寺的密林,狮峰就迎面出现。它高出一头的兀立在群山中,峰顶是壁立的岩石,看来很有点狮子的雄姿。峰顶的下面,遍布着绿油油的茶丛。连起来看,茶丛就如一条条的翠带,横搭在“狮子”身上。峰尖下绿波中露出许多白色草帽,这是龙井生产队的社员们正在那里劳动。
出了几身大汗,才到了“狮子”背上。极目远眺,只见钱塘江水,烟波浩渺,令人胸襟顿豁。近看平亮如镜的西湖就在山脚,湖旁的柳堤,参差的亭榭楼阁,历历在目。狮峰如此的秀丽,无怪产的茶叶名传天下。
妇女们一面嘻嘻哈哈的说笑,一面双手像梭一样飞动着。茶芽不停的“流”进茶篮。她们很大方,让我们选择各种镜头随意拍照。只有个腰系小小茶篮的刚会走路的小姑娘,却似乎很害羞,老绕到茶丛那边,躲开相机的正面。
男社员们正在锄草施肥。现在已是夏茶尾期,抓紧时机培育茶树,秋茶就能及早萌发。他们愉快的谈到今年夏茶完成计划的情况,他们说,今年的产量比去年同期高二成以上。我问他们对“秋茶超春茶”有信心没有?他们坚定的说,低地茶园一定可以超过,因为灌溉方便;远山、高山茶地抗旱较费劲,但是把握还是有的,关键在于如何争取。
翻过“狮子”背就是梅家坞十月生产队的茶园。天色已晚,采茶的人们正收工回村。我和她们是老相识,立即赶上去攀谈起来。
“小梅!今天采多少斤?”我过去提了提小梅的沉沉的茶篮。
“几斤!嘻嘻,还没你那天采得多呢!”小梅故意“卖转子”,因为那天我虽然费了不少劲,但只采了二十多斤,而她却采了五十多斤。
“别听这小鬼的,她今天采五十多斤,是我们三队的第二名呢!”芦大嫂揭了她的底。
五十多斤,如果就解放前“单手采”来说,恐怕是最高纪录了,这本是该大大表扬的,但我故意“激”了一“将”。
“小梅!你怎么不能创个新纪录呢?”
“新纪录?”小梅沉不住气了。“今天是采洗蓬茶哪(比较难采的茶),采夏茶第一批嫩芽的时候全队比赛我们就采了……”
“多少?过了百斤吗?”我紧接着问。原来超过一百斤,就能得到采茶能手的光荣称号。
“没有!没有!”小梅故意隐藏着心头喜悦。原来这次比赛,小梅八小时采了二百八十五斤,质量符合一芽二三叶的标准,得了第五名。第一名和第二名竟采了三百零几斤。以前的最高纪录是一百六十斤,这一下跃进了一倍。这些姑娘们的灵巧的双手,真令人敬佩不已。
下了山坡,话题又转到秋茶大增产上。梅家坞去年秋茶超过了春夏茶的总和。他们对实现今年秋茶超春茶的要求满有信心,她们异口同声的说没问题。夏茶“扫尾”以后,她们也将投入茶园培育抗旱工作。当然,在这方面她们也是不弱于男社员的。
晚上,我和老朱在溪边柳树旁一边喝着香气浓郁的龙井茶,一边闲谈着。村头上茶厂的机器声隐隐传来,广播器也放送着优美的音乐。茶乡的夏夜,真令人陶醉。
过了一会,广播器传来芦书记的声音和热烈的掌声,我们赶快跑到大礼堂一看,原来是双手采茶比赛的给奖大会,采茶能手们正依次接受奖品。她们穿着各色各样花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在明亮的电灯光下,这些健壮的采茶能手们显得更精神,更美丽了。
第6版()
专栏:
加强领导 安排劳力
安徽抓紧采制夏茶
本报讯 安徽省各产茶区为了力争夏茶超春茶,实现多收、快收、收好、收足的要求,全面开展了夏茶采制和收购工作。到7月29日止,全省已收购各类夏茶十一万多担;7月份收购量步步上升,7月上旬平均日收量比6月中、下旬平均日收量增长40%以上。
为了切实做好夏茶生产和收购工作,中共安徽省委最近曾发出指示,强调指出茶叶是安徽省主要出口物资之一,也是茶区人民公社收入的主要来源。指示要求各重点产茶区从县到社、队,党委的第一书记都要亲自领导夏茶采制工作,合理地安排劳动力,建立与健全茶叶采摘、初制、茶园管理专业队,保证夏茶及时采制、及时除草施肥;一般茶区也要有一个党委书记或委员负责,安排足够劳力,及时把夏茶采制下来;同时要开展“因人、因时、因地优质高产采茶制茶”运动,及时进行评比,以鼓励社员生产积极性。
茶区各级党委都认真贯彻了省委指示,层层作了部署。芜湖地委除召开了电话会议进行贯彻以外,并决定从地委、县委到公社党委成立茶叶生产指挥部(所),采取“领导分线、劳动分业、任务到队、管理到组、措施到园、责任到人、互相协作、检查验收”的生产责任制,开展社与社、队与队之间的竞赛,组织大查大比,大搞群众运动。现在全专区正在掀起一个轰轰烈烈的夏茶增产热潮。祁门县采取了早上抓劳力、中午抓质量、晚上抓效果的“三抓”办法,全县出勤采制劳力已从6月底的一万六千多人增加到三万三千多人。六安地委要求平均每亩茶园要有一个人采茶,最近全专区采茶劳力由6月底五万二千多人增加到七万多人。
各产茶区商业部门在党委的领导下,普遍增设流动收购组,采取串队、串户、串初制厂的办法,全面开展夏茶收购,因而加快了收购进度。
第6版()
专栏:
双手采茶效率高
——安徽推广双手采茶经验
双手采茶就是把一般单用一只手采茶的习惯改为双手并用,这是一项技术改革,能够显著提高采茶工效。安徽早在1956年就发现有的茶农能双手采茶。双手采茶比一只手快,于是就在1957年试行推广,1958年重点推广,1959年全面推行。到今年春季,已经培训了十万人能双手采茶了。在春茶期间,这些双手采茶的能手们,采摘一芽二、三叶的所谓细茶,每人日采生叶数量一般都由二十来斤提高到三十来斤,平均工效提高了25%;还出现了六千多名日采超百斤的双手快速采茶能手。可以这样说,实行双手采茶,是普遍提高采茶工效,解决茶季劳力不足的一项有效措施。
从安徽今年推行双手采茶的情况看来,要使这项方法普遍推广和提高,必须做好这样三方面工作:
第一,有组织有领导地培训一批双手采茶骨干,来推动广大群众实行双手采茶。这里一般都是以县或公社为范围,在党委领导下由农业部门、妇联等有关单位联合起来举办现场观摩训练,聘请双手采茶能手做示范操作,先使数百名干部和采茶妇女积极分子学会了双手采茶;再以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为范围普遍举办现场训练以及采取干部分片负责和老手带新手的办法,组织广大群众学习双手采茶。在每个采茶专业队里都配备有已经学会双手采茶的积极分子和能手,老手带新手面对面地同采一丛茶,教会一个再教一个。这样,培训的人就多,推行的面就大、就快。在春茶开采前后的个把月里,每个县少的有几百人,多的有二万七千多人学会了双手采茶。
第二,要勤学苦练。要使一只生疏的手在很短期内学会另一只手的熟练的动作而能双手并用,是必须经过一番勤苦锻炼的。有些人为了使左手和右手一样地灵活,不仅抓紧在茶季以前用采摘灌木树叶来练习左手采茶动作,甚至连吃饭拿筷也用左手。开始采摘园茶的时候,茶芽还不太多,必须特别勤练左手。一般在开头几天,左右两手往往顾此失彼,效率不高。但是千万不要灰心,苦练个把星期,就习惯了。安徽歙县采茶能手张青和,原先一天也只采到三、五十斤,去年春季学会了双手采茶,经过一季苦练,在夏、秋两季中就分别创造了日采一百六十二斤和五百十一斤半的纪录。由此可见,双手采茶提高效率的关键在于勤学苦练。
第三,实行“分期分级,以产计工”和“因人定额,超产奖励”的办法,不断提高工效和保证质量。
“因人定额,超产奖励”十分重要,因为每个人的劳动力强弱程度不同,技术高低基础不同,如果一律按照日采五十斤或者一百斤的标准超产给奖,就会有的容易得奖,有的很难达到。而实行“因人定额,超产奖励”,就可以不论老幼强弱,或老手新手,只要经过努力都能有产可超。(阳浚)
第6版()
专栏:
保证秋茶丰产丰收的关键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今年春夏茶生产,在去年大跃进的基础上,又获得了丰收。湖南、安徽、四川、云南等省,增产5%到二成多不等。
增产秋茶的有利条件是很多的,首先是从去年茶叶生产大跃进以来,党和群众不仅对秋茶增产的潜力有了深刻的认识,对采用增产秋茶的关键性措施,也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各地并且创造了许多秋茶超春茶的丰产范例,为争取今年秋茶丰产丰收树立了旗帜。其次是我国茶区分布甚广,最南茶区和热带气候相近,可以全年采茶,即使是北部茶区,如浙江、安徽等省,如果将8月以后所采的茶叶算做秋茶,全年也有三个月以上的生产季节,远比春茶生产时期为长。第三,秋茶处在晚稻插秧以后,劳力情况比较缓和,而且秋茶生产季节长,产量不甚集中,可以抽出一定劳力建立专业队,分批巡回采收,或集中力量分期突击采收。
争取秋茶丰产丰收,必须充分发挥秋茶生产的有利条件,紧紧抓着下面这些增产关键。
及时伏耕,勤除杂草
我国各地茶区,都有一个共同的茶园管理经验,就是:“七挖金”,“八挖银”,也叫“伏耕”。伏耕应在8月中旬以前进行,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根据地势和土壤情况(坡地宜浅,平地较深,沙土宜浅,粘土较深),耕深五—八寸左右,遇有陡坡土壤冲蚀严重的地方,只宜浅耕除草,不能深耕。浙江杭州地区农民的经验是:伏耕时要让挖起的泥垡直立,不能打碎耙平,经过烈日照晒以后,泥垡自然疏散,草根全部晒死,这时遇有阵雨,茶树生长特别良好。农民说这“比施肥还灵”。伏耕的主要优点是改善了土壤的结构和营养物质的状态,增加了土壤中的可给态营养的物质,改变了土壤空气和水分状况,因而有利于秋茶的生长发育,伏耕除具有上述优点以外,还能除去深根的杂草,如茅草、莠竹等,减少杂草对土壤养料和水分的争夺。杂草对茶树的影响很大。农民对秋草危害的印象是:“宁可少施一遍肥,不可养老一季草”。但伏耕时应注意选用四齿或两齿钉耙,不可使用铁锄,以免多伤根系。如果是新发展的条列式密植茶园,伏耕时应避免深耕,以松土除草为主。
分期适时追肥
我国过去一年中茶叶产量的分布,多集中在春、夏两季,特别是以春茶所占的比重为最大,这是和以往重视春茶以前的茶园施肥管理等情况分不开的。1958年茶叶生产大跃进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加强夏、秋季茶园施肥管理的情况下,夏茶产量可以赶春茶,秋茶更可以超过春茶。为什么能这样呢?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分期适时追肥。秋季茶园施肥应该采用分次施和根下、根外施相结合的方法。一般对土壤施肥,可视茶季长短和肥源情况追肥一到三次,以速效氮肥为主,如猪、人粪,硫酸铵等(在晴天掺水施用,较为适宜)。高山茶园附近草源充足的,可多采用“埋青”的办法。浙江浦江农民的经验,每丛茶树埋青草十斤,全年可增产茶叶72.3%,其中以秋茶增产最为显著。根外施肥不仅增产显著,还有局部改良茶园小气候和提高茶叶品质的特殊作用。根据各地经验,根外施肥以0.5%—1%的尿素、硫酸铵或硝酸铵等化学肥在早晚喷湿全部茶丛,每隔三到五天喷施一次,效果最好。安徽祁门和浙江杭州农民今年春茶时期由于采用根外施肥方法,产量增加一到三成,而且芽叶肥壮,不易变老。
行间盖草,保水防旱
茶叶在生产季节,土壤湿度应经常保持在60%左右,但在我国的主要茶区,由于秋季温度高,雨量少,因此秋旱现象比较普遍。秋旱反映在茶树生产上的问题是:萌芽不旺,新梢梗短、叶薄,未大先老,甚至发生停止生长的现象。因此,在茶树行间盖草,保水防旱,是增产秋茶效力高而又切实可行的措施。浙江桐庐县新登公社昌东生产队1958年茶叶比1957年增产一点二倍,这年秋茶等于春茶产量的173.5%。他们在茶园管理上的主要一条经验就是肯定了茶园铺草的效果,全队铺草茶园的面积占总面积80%以上,每亩铺草(包括各施“山青”、豆秆、麦草等)约三千斤。根据这个队在相同条件下的两块具有代表性的茶园所做的对比测定,铺草比不铺草的茶园增产达三倍之多;铺草的茶树芽叶密度大,长得快,能够提早采茶,且无焦叶现象。他们总结茶园铺草的好处,除保水防旱外,且能护坡防冲,减少杂草生长,使茶园土壤长期保持疏松状态。在盖草腐烂翻耕入土后,又丰富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土壤肥力。
分次及时采茶
秋茶在“吃饱喝足”的情况下就可以大大发挥其生产的潜在力量,芽叶不仅发得多,而且长得快,必须及时勤采,才能保证增产和提高品质,并促进新芽的不断萌发。
去年有些地区在采秋茶的时候用养老后一次捋采或“留梗采”的方法,由于秋梢一般都不粗壮,而且留梗后当年不能继续抽芽,今年春季多半成为萌芽力极差的枝条或者整枝死去,必须注意防止。
怎样达到及时勤采,这是保证丰产丰收的关键所在。除在制度上应做到确定定额,进行超额奖励以外,在技术上必须大力推广双手快速采茶法。做到思想集中,手眼配合,双手交错,顺序采茶。一般采茶妇女经过训练,采用双手快速采茶法以后,可提高效率一倍以上。
在增产秋茶当中,必须注意防止两种偏向:一种是不敢大胆采摘秋茶,表现在过早地封园停采;另一种是无限期地延迟采摘,不分条件地把新老叶全部采光。
茶树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只要加强培育管理,可以做到采得多、发得多。勤采茶、多采茶,是栽培茶树的目的,也符合茶树生长的规律。采秋茶在保有一定数量的当年春季或夏季萌发新叶和合理的营养条件下,就可以采至最后发出的一批新梢为止。当然,对未达到采摘标准的幼年茶树,以及新近台刈或重修前的茶树,由于“养蓬”的需要,应该少采一些。这样采收的结果,既可增产秋茶,又可维持茶树生长的优势,使茶叶产量保持在既高产又稳定的基础上。因此,不敢大胆采秋茶,是保守的作法;无限期地延迟采摘,把新梢老叶全部采光的做法,也是违反茶树生活本性的,况且这样增产出来的秋茶,也不能符合市场的需要,还可能加大成本,得不偿失。剪除枯枝,施足基肥
茶树是多年生植物,春季收获甚早,前期管理对当年增产具有决定作用。因此,必须在力争秋茶增产的同时,加强培育管理,为明年更大跃进打下基础。
茶树由于新陈代谢作用,或者是采摘管理上的不合理,经常出现有枯病粗老枝条或者出现各种病虫害寄生的枝条。这些枝条应该在茶季基本结束时(最迟在11月以前)全部剪去,促使枝条的更新和营养生长的集中,以及减少病虫害的传播。
秋季深耕、施足基肥,对明年增产关系很大。这一工作,应抓紧在9月或不迟于10月以前完成。秋季深耕应视土层深浅或根系分布情况一般耕深八寸至一尺二寸为宜。并需由丛脚向行间逐步加深(幼龄茶树,则不宜耕得过深)。深耕和施基肥必须结合进行。数量多质量较差的肥料,应该分层施用。基肥以有机迟效氮肥为主,并须适当配合磷、钾肥料,有培土习惯的地区,应选林地下面的表土为培土。
抓牢增产关键,以增产秋茶为主,正确的掌握采摘秋茶的技术,就一定能够增产更多的秋茶,同时打好明年丰产基础。
茶叶研究所工作人员葛敬应试制成功的大采茶剪,每小时能剪茶叶十九斤以上,在剪茶的同时还能做好茶丛的修剪工作。图是葛敬应在全国采茶机评比会议上用大采茶剪采茶。 新华社记者 张申明摄武夷茶产区加强茶园管理。这是崇安茶场用拖拉机中耕松土。孙志成摄(新华社稿)(附图片)
滇红茶区的采茶姑娘要和时间赛跑。虽在夜晚也双手不停地采摘茶芽。 新华社记者 侯中贤摄杭州市郊公社女社员们正在聚精会神地采摘龙井茶新华社记者 伊心恬摄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