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
专栏:
包产一定要落实
林一舟
领导农业生产,组织今年农业生产的继续跃进,要抓许多环节;其中很重要的一环,是包产。
包产,是公社和生产队、社员之间的一种协议,一种合同;也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法。公社根据包产数字拟定农业方面的收益分配方案。公社以下的核算单位(生产大队或者生产队)根据包产数字来支配由自己管理的各种收支。超过包产的部分,绝大部分或几乎全部归包产单位的社员群众所有。包产数字又是国家分派农产品征购任务的一个重要依据。通过包产数字的拟定,就使一年的生产和分配的轮廓更加明朗化,使生产的增加和生产者收入的增加更直接地联系起来,使国家利益、公社集体利益和社员个人利益更好地结合起来。通过包产体现出来的这种清楚明白的生产和分配的关系,农民熟悉、妇孺皆知。根据过去的经验,只要处理得好,就会对生产起重大的推动作用。
包产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关键在于包产指标是否落实。包产指标不应当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空想出来的。在确定包产指标的时候,决不能以愿望作为根据,以感想代替实际;不能以为指标定得愈高愈好,不能把亩产在实际上只能达到五百斤的,定成一千斤,一千五百斤,甚至更多,实际上做不到。必须对去年当地各种土地上的产量多少,去年比前年增产多少,今年能够增产多少,有什么可靠的增产措施,等等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实事求是的调查和分析。在切实估计到当地人力、物力、财力的客观可能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既要看到各种有利条件,又要看到实际存在的困难条件,并要研究克服困难的办法,使计划指标尽可能地符合实际或接近实际。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同群众进行充分的讨论,共同作出决定。因为一般群众对当地土地和生产上各种实际条件的了解,比干部是会要清楚些。当然,其中也有某些有保守观点的人,但是,一般说来,农民群众对自己耕种的各类土地要采取什么措施以及因此可能达到的产量的估计,是比较实际,比较可靠的。而且,要克服群众中的某些保守观点,也只有依靠实际的经验,首先是依靠一批试验的结果。
经过群众讨论,才能反映群众要求,集中集体智慧,使包产指标成为领导与群众共同决定的指标。这样,包产指标才能真正为群众所掌握,真正成为群众实际行动的奋斗目标,才能鼓舞他们的干劲,激励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包产指标能否达到,全靠社员的双手,全在于他们干劲的大小和积极性的高低。经验证明:凡是群众不同意、不接受的计划和指标,勉强实行,硬着来做,往往是行不通、办不到的。
有人担心,这样一来,群众会把指标压得很低。当然,这种可能也是存在的。小集体和大集体的矛盾,这是需要相当时间才能逐步解决的问题。这种矛盾,有时表现为小集体的本位主义,有时表现为大集体的过分集中。当前情况必须注意的,是某些上级的干部对生产指标层层加码,要求过高,同时,对小集体的利益照顾不够,对生产的领导过分集中。因此,必须说明:包产指标如群众不同意就不能算数。小集体和大集体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这种利益的一致性是它们共同商量问题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是能够达成一个大家都比较满意的协定的。
包产中有一个留有余地的问题。现在很多地方在包产的时候,把包产指标定得比实际可能达到的产量低一些(例如低10%到20%),给包产的生产小队或者生产队留下超产的余地,使他们真正有可能超产,因而有奖可得,从增产中得到较大的实惠。我们认为这种办法是完全对的,因为这样做,可以大大鼓励和刺激农民群众的增产积极性。切实关心群众的利益,时刻想到使我们的政策措施适合群众的要求,这是我们党和毛泽东同志所一贯坚持的原则;我们必须在确定包产指标这一类的问题上,认真贯彻执行这个原则。至于群众当中有少数或个别的人可能产生的指标愈低愈好、留的余地愈大愈好的、不尽合理的、本位主义的想法,通过共同商量讨论,在群众对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一致性认识的思想基础上,是可以克服的。对增产的实际可能性估计不足,把指标定得太低,因而使生产措施松懈下来,这种偏向也是要尽可能地防止和纠正的。
我们强调包产指标要切合实际,也就是为了使自己的两脚踏在实地上,使生产跃进建立在切实可靠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有把握,基层干部和社员群众才会真正下决心、有信心去完成和超额完成所定的指标。指标愈切合实际,他们这种决心和信心也就愈强,跃进的劲头就会更大。相反地,如果超过实际可能,自己根本无把握,群众根本不相信,这同真正的跃进是毫不相干的。过高的指标,脱离实际的指标,不但不能鼓励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反而会挫折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因为指标定得过高,谁也达不到,只是说说而已;如果定得切合实际,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群众就会认真对待,争取实现。
包产指标落实以后,我们对产量就有个最低限度的可靠的把握,国家征购、公社积累、社员分配等等的绝对数字,就可以比较实际地预定下来。这样,干部心中有底,工作主动;群众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干活有劲,许多事情都会好办得多。这样,我们整个计划指标的实现,就会更有保证。
(转载“红旗”杂志第十期)
第3版()
专栏:
田间会诊 对症下药
陆川县委领导群众诊断三类苗掀起田间管理高潮
岳阳毛田公社逐丘插标开展群众性禾苗升级运动
本报南宁15日电 看任何事情只看一时的、表面的现象都是难以得到正确的结论的,看禾苗也是这样。过去,人们往往把生长繁茂的禾苗划成一类禾;可是,今年陆川县的农民却把一部分过于旺盛、叶子又长又宽的禾苗划成三类禾。因为这样的禾苗容易早期倒伏,以致严重减产,必须及早注意加强管理。
中共陆川县委在早稻田间管理初期,就领导社员对三类禾的标准和形成的原因开展了讨论。大家认为造成三类禾的原因很多,有些是先天的,有些是后天的,情况十分复杂。中共陆川县委的领导人员还到清湖公社的陆落大队,虚心向群众求策问计,和群众一道临田察看,田头会诊,获得了看禾施肥、因苗用水的经验。他们根据不同情况的禾苗,确定了六种不同的管理方案。第一种是先天优越,过于旺盛的丰产田,由于分蘖过多,发育不正常,大有倒伏危险,因此,决定立即放水,实行浅灌,暂不追肥,到拔节前再施放磷钾肥;第二种是秧地田,禾苗插下后久不转青,不长新根,主要原因是基肥不足,插秧较晚,决定大放木叶压青,再施人粪尿或石灰,促使早生快发;第三种是秧苗遭冻,先天受挫,插下后又黄又老,萎蘼不振,对这种禾苗决定施“四味汤”(人尿、火灰、鸡鸭粪和硝坭的混合肥);第四种是山冲冷水田,长满青红浮萍,禾秆软,不分蘖,采取排水晒田、施放石灰等措施,以增加土温;第五种禾苗是插下发黄,不生新根,决定用火灰冲人尿和开水泼下,摧根快长;第六种是秧根粪不好,禾苗转青迟慢,决定暂不耘田,用水肥淋禾,促使转青。经过这样的全面鉴定,具体处理,全大队的三类禾苗在六天内全部消灭。
县委紧紧抓住这面旗帜,召开现场会议,兴风鼓浪,使陆落大队的经验变成全县各地的经验。全县田间管理运动顿时卷起了高潮。全县三十万早稻现已耘过三遍,每亩追肥二百担;三类禾由九万多亩下降到两万多亩,绝大部分禾苗丘丘整齐,株株茁壮。
三类禾能否迅速升级,中心环节在于积肥多少和田间管理责任制是否层层落实。陆川县各公社在田间管理初期即抽调一定力量,掀起了第二次积肥运动。在田间管理责任制方面,上至领导下至群众都作了妥善的安排。全县九个公社划分为南、中、北三个片,有三个县委书记和委员分工包干领导,各公社党委书记和委员分别包干到大队,大队、生产队干部分别包干到垌,社员包管到田,做到块块有兵,垌垌有将。
据新湖南报报道 岳阳毛田公社采取临田会诊、逐丘插标、田头扎营、大搞竞赛的办法,开展了群众性的禾苗升级、消灭三类禾的突击运动,五天内,全公社有六千三百四十七亩三类禾已上升为二类禾,八千五百三十亩二类禾已上升为一类禾。
公社党委五个书记、十三个大队总支书记和八十三个生产队支部书记即组织了三百一十三个有经验的农民和八十三个生产队的农业技术员,分头临田会诊,一丘一丘找出三类禾、二类禾的“病情”,并把某丘田需要追什么肥、追多少、追几次、何时追,田间管理的其它各项措施,和管理员姓名写在竹牌上,插在田头,以便心中有数,对症下药。治好一丘后即在竹牌上记下一功。为了提高田间管理水平,各队、组还采取了白天田边会诊,晚上上课训练的办法,培训了七千六百五十个男女青年社员。全社四百零四个作业组都根据临田诊断结果,订出了本组消灭三类禾、提高二类禾的具体规划。一般都抓住了四大环节:首先是及早追肥,看田、看禾、看品种合理追肥。第二是及时中耕,看田、看水、看禾中耕;边中耕、边追肥、边补蔸、边除稗扯草。第三是合理排灌,看禾、看土质、看天色、看耕作情况、看田的蓄水量进行科学排灌。第四是防治病虫害。
他们把消灭三类禾,提高二类禾作为当前田间管理的关键,骨干分组包片,社员包丘,三类禾田边扎营搞试验,大搞群众性的禾苗升级运动。全社有四百九十四名干部同社员一道搞了消灭三类禾的试验田八百三十九亩,并在边远的田边搭起了七十七个营棚,细心培育禾苗。各队以党员团员骨干为核心,以田间管理责任区为基础,建立了四百零一个协作突击战斗小组,每个小组四至六人,采取定人、定地、定措施、定质量、定工分、定奖励、定期消灭三类禾提高二类禾的责任制,把六千三百四十七亩三类禾和一万一千九百一十五亩二类禾,用合同承包的办法,包到社员,临田接受任务,交代诊断措施。这样,群众的责任感更为加强,两天内即有三千五百三十一个党员团员骨干分子和其它社员一起,在田边搭棚,侍候禾苗。
为了加强领导,保证工作质量,公社、大队、生产队都成立了禾苗升级运动的指挥机构和检查验收小组,开展评比竞赛。队、组、个人之间闹得热火朝天。八斗大队石门生产队社员周正清承包了五点五亩三类禾,同屋的周竹玉也承包了四点二亩三类禾。两人互相挑战。经过两天奋战,周正清包的五点五亩田按照质量要求又快又好地完成了中耕追肥和排灌任务,丘丘插上了红旗。可是周竹玉包的四点二亩田只一点二亩田插上了红旗,其余三亩田中耕粗糙,缺蔸未补好,三个缺口拦水桩未打好,追肥数量、质量未达到要求,检查时未予验收。周竹玉感到没尽到责任,连忙和爱人商量,当晚夫妻俩就把自己厕所里的二担大粪、家里的污水、十五担草木灰和地皮泥,来不及事先登记就下到了田里。第二天清早出工,又赶忙补好蔸,打了拦水桩,对中耕粗糙的丘踩了第二道。队干部二次检查验收时,符合质量标准,插上了红旗,赶上了周正清。
现在群众性的禾苗升级运动正在深入开展。五天时间内,全社积肥八十多万担,已在六千三百四十七亩三类禾和八千五百三十亩二类禾中平均追施了速效肥四十七担,进行了一道中耕除稗除草,所有漏蔸、浮蔸已全部补好,田边缺口都进行了整理或打了桩,蓄水管水工作进一步作好了。全社田间管理工作越做越细,组组都有人负责预测天气,丘丘有人负责预报虫情。(附图片)
浙江桐乡县大麻公社上市管理区联星生产队的社员们在稻田里拔草。 单小学摄(桐乡日报供稿)
第3版()
专栏:
河南省布置小麦选种工作
江苏扬中县确定种子田一万多亩
本报郑州15日电 河南省的小麦即将成熟,为了给今后丰收打下良好基础,河南省农业厅最近召开专、市农业局局长、农业科学研究所长会议。要求对今年小麦选种工作要抓早、抓好,培育发现新品种,提高原有优良品种,使良种普遍提高一步。
今年小麦选种工作,在贯彻执行了农业“八字宪法”后的新形势下提出新的任务,小麦地普遍比过去耕的深,种的密、肥料比过去上的多,管理的细致,并搞了不少的大面积丰产方,这些变化,对种籽的要求也有了相应的提高。根据这些变化,把过去没有被重视的抗倒伏、高产耐肥的“中农二八”、“辉县红”要在今后大量发展,过去已经发展的品质好、高产、又抗倒伏的“南大二四一九”继续发展,过去已大量推广的适应性强但不抗倒伏的“碧玛一号”控制在原有数量上。同时还要淘汰一些不大好的“佛手麦”、“土二芒麦”等。会上,还提出今后要做到优良品种普及化,良种繁育系统化、优良品种多样化,良种保管制度化。
今年的小麦选种工作时间紧、任务大,各地为了很好的完成这一任务,从省到人民公社确定都要建立选种机构,抽调专职干部,各生产队成立选种专业队,层层包干,开展品种站队,并把农业科学部门、试验场的技术员、土专家组成一批队伍,分片包干,掌握重点,全面系统地收集资料,作好选种规划。实行包地块、包品种、包专业队和定时间、定任务、定质量、定选种工分。
在有了专业队伍的情况下,各地还必须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群众性的选种工作,做好技术训练,使人人懂得选种育种的要求,熟练地掌握选种技术。偃师县已作出计划,十亩麦田有一个选种骨干,三十亩麦田有一个选种技术员。选种要大穗、主穗、生长整齐、抗病、抗倒伏的穗。实行八不要(地头穗不要、路边、倒伏、病虫、过高、过低、小穗、排列松的穗都不要),作到单打、单收、单晒、单保管。当前,要求把现有仓房进行一次检修、清仓、消毒工作。 (张励中)
本报南京15日电 江苏扬中县各人民公社组织群众深入田头,用边看、边议、边定的办法,确定了夏熟作物的种子田一万多亩,并确定专人管理这项工作。在开始确定留种田时,少数干部群众认为今年大部分都是良种,留不留无所谓,当前生产任务十分紧张,选种工作只要在麦子上场时,拣拣就行了。根据以上的思想情况,各公社党委分别召开了管理区的支部书记、技术员和农民座谈会,讨论了“八字宪法”中的“种”字的重要性。丰裕公社把留种工作交给社员广泛讨论,使大家一致认识留好种子的重要性。元麦“扬中红”、小麦“二四一九”等品种,虽为优良品种,但从已经抽穗的麦子来看,仍有10%的混杂程度,如不彻底精选一次,势必使优良品种混杂,影响明年夏熟作物的产量。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迅速地开展了确定种子田的工作。全公社一万七千多亩高低田,已确定元麦种子田一千二百五十六亩,小麦“二四一九”、“菜子黄”种子田三百八十五亩,绿肥种子田五千多亩。在选择留种田工作中,各社队要求很高,讲究质量,并随即加强管理。幸福公社新升管理区确定的元、小麦种子田,一般都是地势高、不易涝、不易病、无病麦的麦田,麦株生长平衡,起身早,秸秆粗,穗头大,每穗四十粒以上,子粒饱满,杂种少。这个管理区并确定对种子工作有经验的农民、技术员和积极分子等一百十二人为种子田的负责人,从田间管理到麦子进仓,以人定田,负责包干到底。在收割时,种子田要单摘、单放、单运、单打、单保管。生产队与社员还签订了“五保证”的合同,合理地确定了工分报酬。由于责任明确,每天都有专人观察生长变化情况,天天记载,以便采取措施,对症下药。 (古平)
第3版()
专栏:
我国试制出多种采茶机
采茶机评比会议在杭州龙井茶区召开
本报讯 我国试制出的二十六台采茶机,最近在著名的杭州龙井茶区进行现场表演。在这些采茶机中,有的可以马上推广试用;有的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这些采茶机为我国采茶实现机械化电气化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各地试制的这些采茶机按机器的工作原理可分为四种:一种是机动的梯阶式采茶机,采扎部分装有几个具有一定硬度的橡皮采扎指,凭借橡皮采扎指在金属制成的板内往复运动,可以把茶叶采下来。另外装有吸风器,茶叶采断后由风力自动将茶叶吸入贮叶器内。一种是打击式的采茶机,机器上装有细长的钢丝或木翻轮借高速转动所产生的惯性力作用把茶叶采下来。一种是抓摘式的采茶机,这是仿照手指采茶的原理而制成的。一种是切割式的采茶机,是根据剪切的原理把茶叶剪下来。
全国采茶机评比会议认为,中国茶叶研究所、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与南京工学院合作试制的“南茶—702”切割式采茶机,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葛敬应农技师试制的“采茶剪”较好。“南茶—702”号每五分钟可采茶叶(青叶)十五两(操作熟练还可提高),采下的完整芽叶占77%左右,碎芽叶占18%左右,老梗只占0.5%左右。“采茶剪”的采扎功效很高,并且具有修剪作用。每五分钟可采青叶一斤十二两左右,采下茶叶的完整度占55%左右。浙江农学院试制的梯阶式采茶机具有选择性,目前正积极改进中,将来可以在高级茶地区推广使用。
第3版()
专栏:
海南岛准备收割早稻
新华社广州15日电 海南岛早稻丰收在望。岛上各人民公社正在为迎接夏收进行紧张的准备工作。
由于夏收时间紧迫,农活错综复杂,各地都在抓紧进行工具改革,以解决劳动力不足的困难。乐东县有一千六百多人投入工具改革工作,新制和修理了牛车四千六百多架,打谷机七百八十多台,同时整修了一百八十多条牛车路。争取夏熟作物快收、快打、快运。海口市郊各公社也在短时间内新制和修理了七千多部快速收割器、九千多部打谷机和大批的牛车。与此同时,各公社的手工业部门还赶编了一批竹器用具,支援夏收。
为了加强夏收粮食的保管工作,海南岛各人民公社都整修了仓库,海口市东山公社还在仓库里普遍进行一次消毒。有的公社调整了粮食保管,加强仓库管理工作。各地在准备夏收工作时,还制订收割公约,争取做到颗粒还家。
第3版()
专栏:
县委书记在田间
本报记者 黄绍进
晚霞中,一片禾浪迎风起伏,广西陆川县的早稻秧苗,已经插下二十来天了。这时,县城北郊的?塘二区,有三个人,踏着夕阳的余辉,在田埂上走着、谈着。他们是中共陆川县委第一书记王英、书记林廷柱和秘书刘建龄。全县的春播任务,已完成80%了,县委正在考虑下一步的工作如何进行。路旁出现了一块木牌:“七女试验田”。这块田一片青绿,禾苗有两尺来高。再往前走,又出现了几块瘦黄的禾苗,才六寸多高。今年春播时,遇到几次寒潮,冻死了一些秧,看来补播的秧苗,都嫌先天不足,禾苗生长得很不整齐。突然,王英掉转头对秘书说:“老刘,准备一下,明天到九区去。”秘书知道王书记又要去“解剖麻雀”。从去年以来,陆川县委就是在一个生产高潮之后,就着手组织下一个高潮。
“不让尾巴拖住中心”
第二天,王英和几个干部到全县插秧较早的清湖公社陆落大队去。一到那里他们就到门口的田边去看禾苗。有几块田,禾苗长得不好,经过了解,这是秧地田,插得迟,基肥下得少。王英问周围的社员说:“为什么不多施些粪水呢?”一个社员说:“早禾不满十嘛,到十来天自然会转青的。”看完田,在去大队部的路上,又遇见几个青年妇女说是去赶集。这天不是集日。王英问大家:“你们怎么不出工呢?”“秧都插完了。”妇女们嘻笑地走过去了。看来,田间管理还没有被人重视起来,又是“重插轻管”的老观念在作怪。王英参加检查工作,习惯先到现场走走、看看、谈谈,然后才听干部的汇报。这个大队汇报的情况是:早稻已大部插下,早插的已经二十多天了,耘田追肥的仅仅很少一部分田,而70%到80%的劳动力在突击插秧扫尾。王英向大家提出一个问题:“当前正是插秧扫尾与田间管理两项工作交叉进行的时候,是不是仍然以插秧为中心呢?”第三作业区主任叶宗周说:“插秧要抢季节,不能把中心转到田间管理上去。”支部书记曾玉坤也认为插完再转,工作好做些。可是也有人反对这种意见,他们主张目前应该以田间管理为中心。看来意见一下子统一不起来。王英对支部书记说:“再找大家谈谈吧,看田间管理要不要抢季节。”
翌晨,支部书记把一些人的意见作了汇报。他说,大家认为,插秧要抢季节,追肥耘田也要抢季节。有些老农还举了许多事例,说明早追肥早耘田的重要性。这一下,大家思想开朗了。王英这时才说:社员们的意见很正确,早稻有效分蘖期是插秧后的二十五天左右,今年禾苗发育早、返青快,如不马上追肥耘田,已插下的84%的禾苗就会形成后天失调。所以当前应该以田间管理为中心,不能让插秧扫尾拖住田间管理。他的这番话,使大队干部恍然大悟,重新安排了劳动力,马上转移了工作重心。
田头会诊
王英向县委写了报告,“不让尾巴拖住中心”成了县委当前在生产上的指导思想。全县农业生产方面的劳动力,70%到80%开始投入田间管理了。田间管理初期的中心问题是耘田追肥,消灭三类禾、大破分蘖关。但是今年的三类禾是哪些?原因何在?怎样消灭?这一系列的问题领导上还是心中无数的。
一天晚上,干部们在向高村开碰头会,请了几个农民参加。王英建议大家研究消灭三类禾问题,一谈就谈到了乌鸦塘的一块秧地田,这是最典型的三类禾,有人叫它“老顽皮”。这块田插下十三天了,一直不长新叶。大家分析原因是秧苗受冻后还未育壮便插下去,秧根肥质量又不好,因此不长新叶。王英问大家:“怎么处方呢?”有人说要用人尿,有人说要用鸡鸭屎,有人说用火灰、硝泥。老农庞福利说:“我看这四样同时要用,就叫‘四味汤’吧。”大家一致同意了。忽然大队长叶宗庆说:“四味汤也要看禾施用。我看青年试验田就不能用。四味汤的氮肥重,去年有些原来的一类禾瞎追氮肥,结果倒伏了,收得很少。”青年队长忽的站起来嚷道:“我要搞高额丰产,不多下氮肥不行。”顿时意见纷纭。有人提议:“到田间会诊去吧!”王英支持这个意见。
4月5日,支部书记通知各队队长、技术顾问,邀请几位老农,到第三队的唐寮垌临床会诊。在青年试验田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大多数的生产队长,都主张试验田里精肥越多越好,禾苗长得越高越好;有一个老农却不同意。他说:“去年倒伏的禾苗,就是这种类型。不看禾施肥,是糟蹋肥料,糟蹋粮食。”这时,王英又想起了那天在青年试验田路边,和一个老头的对话:“今年你们的禾苗真好哇!”老头哈哈一笑,忽又认真地说:“现在是好,如果不小心,将来怕未必好。”这老头看问题很辩证呀!王英便叫大家回忆一下,去年是不是像那个老农所说的情况。有些人点点头,有些人却不同意。王英进一步分析说:“寒潮后补种的秧多,秧地田多,三类禾面积估计不会少的。如果大家把精肥粪尿都倒在一类禾田里,使好禾倒伏,而三类禾又缺肥,结果将会怎样呢?”有人说:“驼子打滚,两头落空。”这时有人叫起来:“这样搞法超产就成问题了。”最后一致认为:这类田目前只能薄施草木灰、石灰,促使禾秆稳壮不倒伏,多分蘖。王英又补充了几句:“今后划分三类禾标准时,应该把那些禾苗过于茂密、呈现鸡公尾、有倒伏危险的,也作为三类禾来处理,以便引起人们的警惕。”
就这样,王英逐丘逐块地把唐寮垌的一百五十多亩田全部作了鉴定和诊断。最后总结时,他把所有三类禾,又分为六种类型,针对禾苗生长、品种、土质、基肥等不同情况,分别拟定了处方,对症下药。
田头会诊以后,王英就立即深入到几个生产队去检查执行的情况,发现有些田的药不对方,有些田垌还没有人耘田,就又和干部们一起研究,发现原来的责任制度虽已实行分垌管理,但还没有落实到每一个人,群众的积极性还未全部调动起来。于是王英又督促大家执行“四包”“五到田”的责任制度,做到块块有兵,垌垌有将,田间管理工作进行得有条有理了。
四面开花
王英赶回县里后,立即召开了县委会议。县委认为陆落大队的情况,基本上反映了全县当前的生产形势:秧地田多、寒潮后补播的秧苗回青慢、禾苗生长不一致。田间管理不仅有强烈的季节性,而且有比较复杂的技术性。因此,必须立即在全县范围内掀起稻田管理热潮,并且及时地推广先进经验。
4月12日,全县三百多个干部到陆落大队开现场会议时,这里的禾苗长得茁壮,全部是一类苗。大家一边看,一边听陆落大队的介绍,人人心服口服,众口齐夸“从未见过这么好的禾苗!”一个“学陆落”的田间管理高潮,风起云涌,成千成万的人会师田头,当医生、作护士,“要三类禾绝迹”。新的生产高潮掀起来了。一丘丘的三类禾苗脱下黄袍,穿上绿衣。县委认为,新的战役开始了,措施落实了,领导者的责任,就是要更进一步推波逐浪,把群众运动轰轰烈烈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
第3版()
专栏:
各地抓紧季节种植麻类
主要产区力求扩大种植面积
新华社15日讯 各地正抓紧季节种植麻类作物。由于工业发展对麻的需要量很大,今年各主要产麻区种麻面积将比去年扩大。
据农业部到7日为止的统计,全国已播种黄麻一百四十多万亩、大麻一百一十六点八万亩,多年生的苎麻已育苗十六万多亩,正陆续移栽。
长江、珠江流域是我国黄麻和苎麻的主要产区。现在,浙江省已播种黄麻七十一点五万亩,超额六万五千亩完成了播种计划;早播地区已转入田间管理。湖南省播种黄麻、苎麻共三十九万亩,目前仍在继续播种中;早播的黄麻已经普遍出苗,老麻园的苎麻生长良好,秆粗皮厚,一般株高五、六尺,二十天后即可割头麻(苎麻一般一年收三次)。安徽省黄麻、苎麻预计可超过国家计划很多,已基本上完成苎麻扩种计划。四川省苎麻育苗三万四千亩,可供移栽三十四万亩;南部地区苎麻园已开始收头麻,亩产量比去年有显著提高。广西僮族自治区已种植黄麻、苎麻等十五万多亩。
为了争取麻类丰产,浙江、湖南、江西、福建、安徽、吉林等省在生产季节前都开过现场会,办训练班,培养了公社种麻的技术员;有的公社成立了种麻专业队。浙江省海宁县培养种麻能手三千六百五十七名,广东省英德等三县建立苎麻专业队三十九个,各地种麻质量一般也较往年为好。安徽省六安县苏埠人民公社二万一千多亩大麻地,一般深耕一尺左右,每亩分层施肥五百担,每亩播种量由往年的七斤增加到十斤。湖南省黄麻地一般深耕七寸以上,每亩施基肥三百担左右。各地苎麻园一般都进行了冬季培土施肥、入春中耕追肥以及防风防虫等工作。湖北省阳新县掀起了培育管理苎麻的高潮,全县麻地普遍锄草一——二遍,追施了土化肥,并出动二万九千多人除治了二万六千亩麻地的害虫,现在头麻生长茁壮,可望丰收。(附图片)
左图:固始县是河南省主要产麻区。今年这里的大麻长得特别好。“七一”公社姚湾生产队的社员在麻田里施化肥。
新华社记者 杨震河摄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