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
专栏:
千万不可犁掉麦苗
高长任
湖南省长沙县黄花区今年计划在全区扩种75%的双季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中共黄花区委会提出了“一切为了75%的双季稻的口号”。因为有些田播种了小麦,影响扩种双季稻计划的完成,他们就号召农民犁掉麦苗,增种双季稻。因此,这个区许多农业合作社都计划犁掉麦苗。
可是这件事情却引起了农业合作社一部分社员的反对。因为现在社里的麦子大部分是新社员的;这些新社员又大都是今年春天还缺口粮的贫困户,他们指靠着收了麦子解决缺口粮的问题(虽然青苗已经折价归社,但到时候他们可以向社里预借)。区干部们只想到完成扩种75%的双季稻,却没有考虑这些社员的情况。
这个区的区委副书记万国华在黄花乡“兴隆”农业生产合作社发现了这个问题。他和社员们共同研究出一个不犁掉麦苗也能增产的办法,那就是加强对现有麦田的管理,提早小麦的成熟期,等收了麦子再种间作双季稻。这样,虽然比计划中的连作双季稻要少收一些稻谷,但却多收了麦子,而且可以提前几个月吃到粮食,解决一部分社员缺口粮的问题。这个办法得到了社员的一致拥护。全区22个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合作社的社主任都同意这样做法,原来准备犁掉麦苗的社也取消了犁掉麦苗的计划。
这件事情说明:我们领导农业生产固然要有远大的眼光、长远的计划,但这必须把群众的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结合起来。只看今天不看明天是眼光短浅;但只看明天不顾当前的具体情况,同样是不对的。
第2版()
专栏:向先进生产者看齐
承认先进,赶上先进
本报记者 顾页
大同煤矿张富贵掘进组,提前十几天完成了1月份的掘进计划。
这个掘进组的工人们,在1955年曾经和重重困难进行过不屈不挠的战斗,在煤层较薄的掘进巷道里,他们斜躺着打眼,坐着装煤,爬着推煤车,最后终于全面地超额完成了全年的掘进任务。去年年底,工人们讨论执行五年计划的情况的时候,知道了全组到1957年应该掘进23,300多公尺,前三年累计已经完成15,500多公尺,如果在1956年还掘进7,800多公尺,那末就可以提前一年完成五年计划。1955年全组只掘进6,000多公尺,1956年掘进7,800多公尺行吗?工人们拿自己跟张万福快速掘进组比较,都说:我们在薄煤层,他们也在薄煤层,平日听说张万福组团结得好,我们也团结得不坏,可是,为什么他们在1955年能掘进8,200多公尺?他们一定有什么窍门,要是找到这个窍门,提前一年完成五年计划就没问题了。
这时候,因为张万福组创造了月进1,076公尺的全国新纪录,领导上组织张富贵、张成来等掘进组长到张万福掘进组的巷道去参观学习。张富贵兴奋极了,虽然自己所在的巷道,有某些条件跟张万福组的不一样,但是,他仔细地听人家介绍,专心去寻找那些比自己先进的地方。参观完了,他说:张万福组的“蛇退皮”交接班制度和分段循环运搬确实好,我们一定把它学好。他向工人们传达以后,工人们一致表示:坚决向先进看齐。
从此,巷道里的情形变了。他们认真地推行了“蛇退皮”交接班制度,消灭了窝工浪费。过去,交接班的时候,往往因为分工不明确,工人到了工作岗位还不知道接谁的工作,每班就浪费了一个小时。现在上一班都为下一班准备好空巷、存煤、炮土等等,并利用电话告诉井口干部:下一班还需要些什么材料,领多少炮药,到哪一条巷去接班。下一班在井上根据上一班电话汇报的情况,明确分工,分头准备,然后下井实行工种同工种、个人同个人的交接。打眼工人验收完了,立即到空巷去打眼;装车工人接过铁锹就装煤;推车工人接了车就往外推煤。过去,上班的人空着手走到工作面,下班的人空着手走出巷道;现在上班的人遇到空车,顺便把它推进去了,下班的人遇到煤车,也顺便把它推出来,使运煤工作不致为交接班而中断。这样,每班都比过去多推出20多车煤。
运搬工人推行了分段循环运搬经验以后,每班比过去多推两茬炮的煤,从而使每班多掘进了几公尺。
工人们也学习了张万福组密切协作的精神,在操作过程中,运搬工人帮助打眼工人送炮药和炮土,使打眼工人不因为取炮药炮土耽误掘进。因为顶板不好,每放一茬炮,就有一层20多公分厚的石头随着煤坍落下来,运搬工人在铲煤装车之前,还得用很多时间拣石头,打眼工人和保安工人就主动拣石头。
推行张万福组的先进经验,张富贵组的掘进进度便大大加快了。到月底统计,掘进进度完成计划192.61%,产量超过计划一倍以上,效率超过计划半倍多,成本也大大降低,平均每天掘进24公尺以上,超过了提前一年完成五年计划所规定的日进23.4公尺的要求。
这个组在矿务局1月中旬召开的积极分子大会上和张万福掘进组一起向全矿发起全年掘进一万公尺的竞赛。
张成来掘进组的情形恰恰相反。张成来在去张万福快速掘进组巷道参观学习的时候,采取了和张富贵完全相反的态度,总认为自己的困难很多,张万福组的经验没有什么可学的,结果,1月份的各项指标都没有完成。
这一事实证明:要赶上先进,必须首先承认先进,只要虚心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自己就能成为先进。如果闭着眼睛不看别人的长处,或者只强调自己的困难,拒绝学习别人的经验,就一定搞不好工作,就一定落后。
第2版()
专栏:
加快设计进度是完全可能的
煤炭工业部设计管理总局局长 任弼绍
煤矿系统的设计机构担负着繁重的设计任务。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有占设计能力80%以上的新建矿井是由国内设计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煤矿系统的全部改建和恢复的重大工程的设计任务也是由国内担负的。几年来,依靠设计人员不断的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和技术水平,依靠苏联专家的热诚帮助,边做边学,我们基本上完成了任务。到1955年止,已经有60对以上国内设计的新建矿井开工,其中鸡西小恒山竖井和双鸭山岭西竖井已经投入生产,大型的近代化的谢家集矿井,也将在今年投入生产。
煤矿设计工作始终处在任务大、力量小的矛盾中。设计工作量以1953年为100,则1954年为375,1955年为571.2;而设计技术人员的增长以1953年为100,1954年只增为120,1955年也只增为150。设计技术人员的增长很难同设计任务急剧加大的情况相适应,这个情况在今后一个时期内还是难以改变的。拿今年的设计任务来说,又比去年增加约75%,为1953年的785以上,而今年设计技术力量的增长则是有限的。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几年来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今后也只有从这些方面发掘潜力,加快设计进度,才能满足煤矿建设日益增长的需要。
首先采取的措施是在可能条件下实行交叉作业,提前设计。我们在煤层稳定,地质构造简单的矿区,当地质钻探工作完毕,设计所需的基本资料具备的时候,就开始研究井田开拓方案,编制初步设计,待正式地质报告提出后,再加以适当修改。这样做就可以将设计时间提前一个月到两个月以上。而且,由于煤层稳定,特别是由于地质工作的质量逐年提高,修改的设计工作量也是逐年减少的。当设计方案决定以后,矿井能力,井筒深度、断面、座标、主要设备规格及工业广场布置已经确定了,就可以把布置草图和设备规格交给施工部门,提前进行准备,大大争取了时间。在设计机构内部,各主要业务科之间,科内各设计组之间也进行交叉作业,争取了很多时间;由于加强了各个环节的相互联系,并不影响设计质量。
1953年和1954年,各个煤矿设计院编制初步设计的时候,常常在开拓方案上意见分歧,不能很快确定下来;有时再三变更,拖延几个月之久。1955年第三季度,我们学习苏联先进经验,组织六个设计院和三个矿务局20多位设计人员,根据已经搜集到的地质资料,进行成批分类设计方案规划。在苏联专家具体指导下,一次编制了42对新建矿井的设计方案,设计能力达1,800万吨以上,其中有26对矿井是今年开工的项目。在这些矿井的设计方案里,都确定了井型、设计能力、提出了开拓方案和提升等主要设备的规格。这种做法改变了设计管理总局难以和国家煤炭工业大规模建设相适应的手工业管理方法,估计可节约初步设计时间20%以上,并且节省了各个煤矿设计院往返审核设计方案的时间,互相交流了设计方案比较的经验,提高了技术水平,还给计划工作提供了编制计划的可靠的基础,施工单位和设备供应部门也可以提前进行施工准备和订购设备。今年我们还准备采用这个办法:编制1957年和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建井项目的设计方案。
另外,根据矿井地质情况和工程性质的不同,我们还分别简化了一些设计程序。例如年产30万吨以下的矿井,我们根据具体条件,或者把技术设计和施工图合并进行,或者把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合并进行,或者采取简易初步设计及施工图两段设计方法。在进行同煤田同类型矿井设计时,一般采取互相套用方式,只作局部修改,不另外进行设计。恢复矿井,一般是只做恢复方案就开工。这些,都可以将设计时间缩短一个月到三个月。
以上几项措施,主要是在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阶段采用的,但是这两个设计阶段的工作量仅占成套设计工作量的10%—30%,最繁重的工作量还是施工图设计,而且这个设计阶段的工作直接关系施工进度能否加快,施工力量能否顺利的发挥作用。我们在这方面强调了采用标准设计和重复使用图纸。1953年起,北京、沈阳、上海3个煤矿设计院都设立了标准设计组织。在历年年度计划中,除勘查设计计划外,并且颁发标准设计计划。1953年春召开一次民用建筑设计图纸交流会议,着重解决了民用建筑工程的图纸问题。1954年召开一次井巷工程及部分机电设计图纸交流会议,部分解决了这方面的图纸问题。但是由于煤矿建设刚刚开始,工程施工还没有大量展开,设计工作时间不久,成品不多,资料积累还不足,更主要的是由于我们的认识不足,因之这两年里采用的标准图纸和重复使用的图纸仅占施工图工作量的4%—5%。到1954年下半年,施工工程大量展开,设计赶不上施工的情况日趋严重,认识上才逐渐明确起来,批判了不愿采用标准图纸及重复使用图纸的保守思想,1955年各设计院年度总计使用的标准设计及重复使用图纸,估计可达施工图总工作量的15%,其中北京、汉口两院可达22%到25%。到去年年底,北京、沈阳、上海、汉口等煤矿设计院一般都可以做到施工前三个月交出施工图纸。为了给今年的建设工程提前做好准备,我们在去年12月初召开了全国煤矿设计系统图纸交流大会,发现今年施工的6,560项工程中有4,687项可以采用标准图纸或有图纸可以重复使用。估计除部分图纸需稍加修改外,可节约10万以上的工日,约等于500多个设计人员一年的工作量。此外,我们正在已经批准的标准初步设计的基础上,编制各型矿井工业广场内除生产系统外的各项工业建筑的施工图纸,估计在今年二月以前可以全部提出,这样,新建矿井地面建筑的图纸问题可以根本解决。为了巩固这项措施,我们在去年年底还规定了各个煤矿设计院要按季度编制使用标准设计及重复使用图纸的计划,规定了有标准设计或有图纸可以重复使用的不允许新设计的制度。在这方面的问题是部分图纸质量不高,矿井地面生产系统图纸还不能满足需要,设备选型、非标准设备规格和建筑模数还相当混乱,需要逐步解决。
解决煤矿设计工作任务大、力量小的矛盾,加快设计进度的道路是极其广阔的。我们有信心加紧各方面的努力,完成1956年煤矿建设的设计任务,满足国家建设日益增长的需要。
第2版()
专栏:
浙江各地农业社积极开展冬季生产
浙江省农业基本上实现了半社会主义的合作化。到1月31日,全省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已经占农户总数的80%以上。全省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的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也有7,362个。
全省广大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后,立即投入了兴修水利、积肥、改良土壤、培育春花、选种、除虫和开荒等生产活动。金华专区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为了推广大面积的水稻“三熟制”,修了23,479处水利工程。浦江县后郎乡第一农业生产合作社为了把90%的水田改种双季稻,300亩旱地改成水田,全体社员日夜赶修3个水库。嘉兴县新篁区蒋家浜、戴家村等12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已经捻了14,550船河泥。 (本报驻杭州记者)
第2版()
专栏:
长春职工纷纷突破原订技术经济指标
长春市许多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职工在讨论和制定提前一年完成五年计划的措施中,纷纷突破原订的技术经济指标。地方国营度量衡厂今年的经济指标,经过职工讨论以后,作了7次修改,产值和产量都较原计划提高了一倍。长春服装厂有30个小组,提议修改78项劳动定额。中国铁路长春车辆段职工派出代表主动向领导方面提出全面审查和修改定额的要求。国营橡胶第八厂劳动模范马洪芬,发动全组4个技术最高的工人,帮助大家学习技术,决定在半年内把全组14个工人的生产量由日产520双胶鞋提高到800双以上。地方国营长春制鞋厂有些老技工主动公开技术,积极帮助工人改进工具和操作过程。1月份这个工厂提出了100多件合理化建议,改进了50多种制鞋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1倍到10倍。长春卷烟厂、制药厂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都积极热情地利用休息时间给工人讲技术课,帮助工人提高技术水平。长春铁路分局机务段一向被称为“老保守”的张喜贵,历年都不愿超轴。每列车最多只能牵引2,200多吨。最近他打破了保守思想,在1月份连续3次超轴2,700吨。
(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陕西省将提前消灭省内黄河流域的水土冲刷灾害
根据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的要求,陕西省将提前在1962年基本消灭本省境内黄河流域的水土冲刷灾害。
过去陕西省制定的15年水土保持计划规定,到1967年减少向黄河输沙量67%,控制水土流失面积7万多平方公里。最近在全省农、林、水利、水土保持工作会议上,各级干部按照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的精神,深入批判了右倾保守思想,修改了水土保持的计划。经过算细账、找窍门,不仅缩短了完成任务的时间,还提高了各项指标。按照修改后的计划,到1962年,陕西省境内黄河流域将修建3,000多万亩梯田等田间工程、13万多道淤地坝和2,000多座大型土坝。这几项指标比原计划扩大50%到两倍以上。到那个时候,陕西省每年输入黄河的5亿多公吨泥沙将减少90%左右,控制水土流失面积达10万多平方公里。这些地区因为保持了水土,粮食产量将增加71亿斤。
现在,山区和黄土高原区的各级领导机关和农业生产合作社,正在着手规划合理利用土地,保持水土,全面发展山区经济,以保证完成新的全省水土保持计划。
(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水利部在华北平原
展开土壤水文地质勘测工作
为了作好黄河下游及海河流域灌区的统一规划,水利部组织土壤调查队在华北平原展开土壤和水文地质勘测工作。半年多来,这支勘测队在中国科学院帮助下,已经完成了土壤概测35,000多平方公里,土壤详测700多平方公里;同时调查了水文地质点3,000多个,布置了地下水长期观测井82个,进行了23个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试验,并且结合土壤特性对农业生产情况进行了调查。目前,勘测队正在整理和总结这些资料,进行标本化验、分析等工作。
这支勘测队今年除将完成华北平原97,000平方公里的勘测任务外,还将进行黄河中游27,000平方公里的勘测工作。 (方生)
第2版()
专栏:
“人民建设渠”完工
在河南省武陟县五车口沁河堤上兴修的引沁河水灌溉的渠首闸和渠道工程,最近已经完成,并且开始放水冬灌,效果良好。这条渠道叫做“人民建设渠”,是河南省黄河河务局武陟黄(河)沁(河)修防段修建的。
这座引水闸,可引水五至六秒公方流量,利用放淤,可把日寇和蒋军在1943年秋互相扒堤遗留的2万多亩沙地改变成良田,可以使五车口一带73个村8万多亩旱田变为水田。将来引水量还可增加到15秒公方,进一步扩大灌溉面积。 (据新华社讯)
第2版()
专栏:
贵州修筑穿越苗岭山脉的公路
贵州省从雷山苗族自治县到台江苗族自治县和剑河县之间的公路,已经在2月1日正式开工修建。这条穿越苗岭山脉的公路共长194公里,它盘旋在崇山峻岭中,修建工程非常艰巨,全线需要修建的桥梁、涵洞就有300多处。这全部工程预计在6月底完成。
(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国营上海妇女用品商店开幕
国营上海市妇女用品商店7日正式开幕。
这家规模宏大的商店,有38间门面,商场的面积共有1,000平方公尺。商店设有服装、鞋帽、化妆、衣料、内衣等5个部门,陈列着5,000种以上的商品。在服装部里,女学生、女工人、女机关工作人员、农村妇女、家庭妇女们所喜爱的各式服装都可以买到。在鞋帽部、化妆部、内衣部里,顾客同样可以买到称心的商品。在鞋帽部里,为妇女们设计了50多种式样新颖的帽子和900多种各式各样的鞋。
为了便利有小孩的女顾客,商店内还设有哺乳室。这个商店的营业员中有90%是妇女。
(本报驻上海记者)
第2版()
专栏:
全面开发前夕的海南岛
陈浚
一提起海南岛,人们就会想到:那里的人民有过光荣的革命历史,曾在孤岛上坚持斗争20多年;那里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几年来,黎族苗族自治区的工作发展很快;那里是祖国南方的屏障,国防前线。可是,许多人对于它在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处的地位,还是不够熟悉的。
海南岛蕴藏着丰富的热带资源,宜于发展几十种热带经济作物。其中有国防的战略物资和纤维作物:橡胶、剑麻、蕉麻、番麻、海岛棉、爪哇木棉;有贵重的油料作物:椰子、油棕、蓖麻、油海棠;有重要的药材、饮料和香料:奎宁、槟榔、沉香、咖啡、可可、胡椒、香茅草;有鲜美的果品,椰子、菠萝、芒果、香蕉。还有许多珍贵的木材,那里是鱼盐的盛产地,西边的北部湾是世界四大鱼场之一,莺哥湾盐场可年产50万吨。岛上也有品位高达60%到70%的富铁矿,多种有色金属和水晶矿。海南岛不只是我国唯一的一块热带土地,并且也是目前社会主义阵营中一块少有的土地。我们有责任充分利用它的每一寸土地。
热带地区有许多好条件,但是,并不是可以不用巨大的代价,垂手向大自然取得所需要的一切。自然灾害和历代反动的统治,长期折磨着海南岛。据“广东气象、地震史”记载,从1420年到1860年之间,海南岛曾遭到大风、大水、大旱等灾害136次,最大的一次旱灾持续了11个月。元、明、清三代的统治者,对海南岛人民大举用兵十几次,有一次战争持续60年。天灾人祸,使宝岛变成统治者们所说的“虫蛇之穴”。唐朝诗人李德裕的诗写过:“崖州在何处?生渡鬼门关。”海南岛成为一个流放罪犯的监狱,宋朝诗人苏东坡得罪以后,就被放逐到海口。随着人民革命的胜利,海南岛上已经消灭了“人祸”,可是要想从这个“常绿宝岛”里取出百宝来,我们面前还有着同大自然的一场激烈斗争。
按照海南岛的气候来说,冬季最冷的1月份,全区各地平均温度很少到摄氏10度以下的;而夏季最热的7月份,平均温度也很少有超过34度的,只有临高和琼山两县的绝对最高温度,才到过41度上下。海风的影响,使那里暑天并不比大陆炎热。因此,这里适宜於农作物的生长。水稻四季可种,甘薯、玉米、高粱、豆类等杂粮,一年可以三熟。但是,到目前,海南岛耕地的复种面积不到一半,而耕地的单位面积产量也比较低,水稻和甘薯(折谷计算)都只在160斤到166斤之间。全区500多万亩耕地产的粮食,还不足以供应270万人口的需要。为了调运粮食供应海南岛,国家一年要担负300万元的费用。这是别的许多自然条件和历史情况所造成的。
单纯从数量上来看,海南岛是不缺水的。全区全年平均降雨量近1,700公厘。一年的雨量估计有300亿吨。全区可耕地都开垦起来,只要30亿吨水就够用了。但是,这里年年闹旱灾。岛上雨量在地区和季节上分布极不平衡,加上河流都是发源在中部山地,从四面八方泄入大海,坡度大,河流短,入海快,下了大雨就闹水灾;不下雨,就闹旱灾。海南岛的早造田,一般都在春节前插完秧,这样早插秧。对稻子生长并不利,可能遭到北方寒流的袭击,但是过了这个时候,秋季积下来的水干涸了,流尽了,过了春节,就会插不上秧。
海南岛的台风季节特别长(5月到11月)。最近的50年里,每年平均遭到台风袭击4次到5次。1910年就遭到10次台风。台风能带来雨,对于常闹旱灾的海南岛,还是不可少的;一般的,8级以下的台风,利多害少,10级以上的,就会造成灾害。
海南岛解放以后,党领导全区人民进行了土地改革,发展生产,尤其是同风灾、旱灾进行了顽强的斗争;1955年,海南岛人民就是在同延续8个月的旱灾和一次12级的台风的紧张斗争中过来的。单是水利一项,到1955年上半年为止,就兴修25,000多宗,可以灌溉近80万亩。粮食产量逐年增加,1954年的总产量达到14.6亿斤,比抗日战争以前(1936年)增加49%。1955年,在占全区人口总数80%以上的汉族区,又出现了合作化的高潮,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近1万个,少数民族地区,也面貌一新,那种刀耕火种的落后耕作方式,已经快看不到了。毛主席关于进行全面规划,加快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示,给予海南岛人民以新的力量,海南岛已经处在进行全面开发的前夕。
在开发海南岛的问题上,几年来,并不是没有过曲折的。
记者访问了设在澄迈县的一个国营福山农场。这个农场的前身是属于广东省垦殖局的一个农业机器站。建站的头两年,曾在这里开了荒,试种过一些热带经济作物。由于一些技术问题和自然条件,遭到了失败。可惜,当时并没有认真接受失败的教训,却把过错都记到“山高、地瘠、风大、水少”的自然条件的账上,于是,决定要把这个站撤销。在这个时候,党纠正了这种没有远见的悲观论者,指出了应该而且可能继续办下去。究竟怎么办下去呢?当事的人思想上是混乱的。在这样的地区能发展什么作物呢?在这个时候,中共海南区党委的前一任书记来了。他同农业机器站的领导工作人员一起访问了当地的农民。他们很快地发现了就在农业机器站的附近,有全岛著名的咖啡园,有上海一个化学公司专设的香茅园,也有一个私人的剑麻园。咖啡是重要的饮料;剑麻是耐腐、耐碱、耐磨擦、拉力强并且在干湿情况变化下伸缩不大的硬质纤维作物,用途广,经济价值高,被美帝国主义列为禁运物资的战略物资,香茅是提炼香料的重要原料。调查研究,向群众学习,使垦殖工作人员懂得了必须采取因地制宜的垦殖方针。1954年这个农场建立起来,就以经营剑麻、咖啡和香茅草为主,兼营其他农作物。建场的第二年(1955年)农场的收支已经相抵,预计1956年就可以获利15万到20万元。福山农场的发展显示了海南岛热带经济作物发展的无限前途。
记者也到了临高县多文乡。这个乡的多文农业生产合作社是1954年建立的。社员是46户贫农和中农,耕地393亩。1955年春季,战胜了旱灾、风灾和虫灾,战胜了保守思想,初步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改革,兴修了水利。他们创造了全区最高的单位面积产量。1955年早晚两造共收了180,092斤稻谷,比1954年增产58%。其中晚造的63亩丰产田,单位面积产量达到640斤。社里产量最高的一块1.27亩的丰产田,两造的收成达到每亩1,568.7斤。去年12月下旬,社里已在忙着积肥、修水渠。一块准备由双造改三造的水田,已经犁过,就要插秧。多文社增产的事实,大大鼓舞了全区农业社开展千斤亩、千斤社、千斤乡运动的信心。海南岛农业的潜力也是无限的。
中共海南区党委已经初步确定了开发海南岛的方针:在粮食自给略有敷余的基础上,以国营农场带头,农业生产合作社为基础,最大限度地发展热带经济作物。在全岛5,000万亩土地上,要充分利用其中三分之一的可耕土地发展经济作物和粮食,其余的植树造林。为了实现这个开发计划,除了广泛使用农业机器以外,至少还要移入140万人。全面的大规模的勘察工作,已经从1955年12月开始了,要在4个月内拟订出综合、全面、长期开发海南岛的初步规划。这是海南岛空前的大事。区党委把这一个工作当成了最重要的工作任务,并且要进一步动员和组织全区人民,克服一切困难,来战胜自然。在第二个、第三个五年计划结束的时候,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把成亿吨的水拦蓄下来,从根本消灭旱灾和水灾!海岸防护林、水源林、农田防护林,将组成3,000多万亩的严整的防护林网,会使横扫千里的台风不得任性!将使剑麻园、咖啡园、椰子园、甘蔗田遍布全岛!将使千万亩良田一年三熟,地尽其利!随着热带经济作物的发展,可以想见,海南岛的工业、交通运输业、文化卫生事业,以及海内外贸易,都将有相应的发展。海南岛将成为热带经济作物的基地,渔业和盐业的基地,也将是重工业的原料基地之一。海南岛全面开发的规划,将为海南岛人民找到幸福的源泉。(附图片)
海口市 洪克摄 (中国青年报社稿)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