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
专栏:
北京第三无线电器材厂党委广泛发动群众
用革命大批判开路清仓取得丰硕成果
全厂树立了以勤俭节约为荣,以铺张浪费为耻的新风尚
新华社十七日讯北京第三无线电器材厂遵照毛主席关于“增加生产,厉行节约”的伟大教导,紧紧抓住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这个纲,坚持用革命大批判开路,广泛发动群众对全厂的仓库和物资进行了一次大清理,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通过这次大清理,进一步肃清了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推行的反革命修正主义办企业路线的余毒,扫除了许多错误思想,堵塞了铺张浪费的漏洞,使毛主席的“艰苦奋斗”、
“勤俭建国”的伟大方针深入人心,“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已经成为广大革命群众的自觉行动。全厂在产品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原料材料消耗和生产成本显著降低。今年,这个厂在制订增产计划的时候,不仅主动地削减了向国家要设备和原料材料的计划,而且还主动把厂内过去积压的物资上交给国家统一分配,支援了兄弟单位的生产和建设。
批判“浪费难免论”,扎下勤俭节约思想的根
北京第三无线电器材厂是解放后新建的大型工厂。过去,由于受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办企业路线的影响和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厂里有些人滋长了资产阶级大少爷的思想作风,有的大手大脚,对国家财产满不在乎;有的对浪费现象熟视无睹,习以为常,散布什么“吃烧饼总得掉几粒芝麻,大工厂浪费点算不了啥”等等的“浪费难免”的错误论调。
针对这种情况,工厂党委广泛发动群众,以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为纲,以革命大批判为武器,对各种各样的“浪费难免”的错误论调开展了批判。在此基础上,他们举办车间、班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广泛发动群众,揭浪费的罪状,摆浪费的危害,挖浪费的根源。通过批、揭、摆、挖,大大提高了广大革命群众的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觉悟,激起了他们对浪费的痛恨,深刻地认识了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伟大意义。党委会还组织厂、车间、班组,把历年来铺张浪费的实物集中起来进行展览,进一步向群众进行教育。有些人看到自己过去扔掉的一块块不锈钢板、铜板和整箱未启封的化工材料,后来都被老工人拣了回来,痛心地感到浪费的确是极大的犯罪。他们主动地斗私批修,批判了“家大业大浪费点没啥”的错误思想,控诉了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对自己的毒害。他们激动地说:我们扔掉的不是几粒“芝麻”,而是工人阶级用血汗创造出来的宝贵财富;我们丢掉的不仅仅是几块钢板、铜板,更重要的是丢掉了无产阶级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针对青年工人没有受过旧社会的苦和容易受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弱点,厂党委组织他们参观阶级教育展览,请老工人给他们上阶级教育课。老工人以新旧社会的对比,以本厂在两条路线斗争中的成长发展史,向青年工人们忆苦思甜,忆苦思权,进一步提高了青年工人的阶级斗争觉悟和爱护国家财产的主人翁责任感。许多青年工人说,是勤俭节约,还是铺张浪费,这是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的一种反映。我们青年一代,一定要把无产阶级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继承下来,坚持下去,让毛主席关于“勤俭建国”的伟大指示在自己头脑里牢牢扎根。
批判“就仓清仓”观点,清
仓先清“刘毒”
在思想觉悟提高的基础上,厂党委及时引导群众对全厂的仓库和物资展开了大清理。这时,群众中又出现了一种单纯任务观点,认为清仓只不过是“盘点、过数、登记”而已。还有少数同志认为“仓库年年点,从来点不清”,对清仓缺乏信心。
过去清仓点不清的原因在哪里?厂党委经过认真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就仓清仓”的单纯任务观点在作怪。过去清仓,不是首先注意清除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流毒,因而没有从思想上解决问题。这次清仓,他们坚持清仓先清“刘毒”,清物先清思想,从而保证了清仓工作的胜利进行。
北京第三无线电器材厂建厂以来,由于受刘少奇的“生产第一”、“业务挂帅”、“专家治厂”等一整套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有些物资供应部门的同志滋长了严重的本位主义坏习气,只顾自己方便,不考虑国家利益。计划人员向国家要东西的时候,“帽子三尺高,不怕砍三刀;三刀砍完了,砍不到头发梢”,愈是国家迫切需要的物资,愈是想多要。有的领导和采购人员在“防止万一,准备一万”的错误思想指导下,盲目采购现象十分严重。他们总想把自己厂的仓库办成象中药铺一样,样样物资都有,贪多求全,贪大求洋,自己用不着的东西也舍不得上交国家处理。结果,就造成了国家资财大量积压浪费。
在这次清仓工作中,厂党委下决心要铲除造成积压浪费的毒根。他们大张旗鼓,发动群众,从上到下摆开革命大批判的战场,全厂批,车间批,班组批,人人口诛笔伐,向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猛烈开火。通过革命大批判,全厂革命群众进一步划清了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和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界限,更加认清了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危害,大大提高了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觉悟。大家认识到,如果不彻底肃清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余毒,不坚决批判本位主义,那就必然会一边清仓,一边又出现新的积压,发展下去,甚至会使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企业变质。由于从思想上广泛、深入地发动了群众,大打“人民战争”,人人动手,“翻箱倒柜”,全厂只用了八天时间,就把所有大小仓库包括班组的小工具库,都进行了彻底清查和处理,并且根据全国一盘棋的原则,积极将清理出的多余的物资上交国家支援了兄弟单位。
批判清仓节约“一阵风”,
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
清仓工作告一段落之后,有的同志产生了“歇口气”的思想;也有的认为清仓只是“一阵风”,“搞一阵便完事了”。
厂党委认为,这种思想反映了对清仓节约工作的长期性、经常性及其深远意义认识不足。于是,他们便及时引导群众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的教导,批判了那种清仓节约“一阵风”的错误思想,教育大家必须树立全局观点和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
厂党委从实践中体会到,要使清仓节约工作深入持久地坚持下去,还必须有组织和制度上的保证。因此,厂党委最近在集中广大群众正确意见的基础上,建立和健全了计划、劳动、质量、技术和财务管理等规章制度;有的小组,还订立了坚持勤俭节约的公约。
现在,以勤俭节约为荣,以铺张浪费为耻的无产阶级新风尚,正在全厂发扬光大。广大工人群众胸怀革命大局,自觉地发扬克勤克俭的作风,在技术革新中坚持不向或少向国家要设备、要材料。不少车间和物资供应部门,正在大力开展回收利用、节约代用工作。计划、采购和仓库管理人员,作计划、办事情、想问题,坚持从全局出发,自觉地贯彻执行社会主义经济原则,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决心在自己岗位上为社会主义当好家,理好财,掌好经济大权,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作出新贡献。
第4版()
专栏:
为革命节约一寸木一颗钉
在江苏如东县掘港木器厂,“艰苦奋斗”、“厉行节约”,已经成为广大革命群众的自觉行动,为革命节约的生动事迹不断涌现。
小材大用
前些时候,木器厂承受了制造一批水车的任务,有人建议购买大木材。共产党员、老工人孙师傅认为,买大木材,必然增加开支,不符合勤俭的原则。他想,上次做料勺多了一些小木材,可以拿来顶大材用。他把自己的打算告诉了另外两位老工人。三位老工人在一块一商量,都认为是好办法。他们回到车间同工人群众一道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要节约闹革命”的教导,然后又把利用小木材做水车的打算告诉了大家,得到一致赞成。大家发挥冲天干劲,很快就用小木材做成了二十部水车。工人们高兴地说:照毛主席指示办事,小木材照样造成大水车!
“废”料不废
一天,共产党员、老工人陶金标看见司秤员正在称一堆木柴,准备卖给顾客作柴火。他仔细一看,里边有好多可以利用的木条,一量正好够太平桶的高度。陶金标说:“毛主席教导我们:‘什么事情都应当执行勤俭的原则。’我们要听毛主席的话,‘废’料也要叫它不废!”说着,陶金标把木条一根一根从柴火堆里拣出,捆好带回车间。他动脑筋想办法,起早摸黑,利用工休天,把那捆“废”木材做成了二十六只太平桶。
精打细算
厂革委会委员陈万明,是厂里的会计。他牢记毛主席关于“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的伟大教导,处处精打细算,为厂里节约开支。
厂里每逢购进木材等生产原料,陈万明总是带领工人自己装运,坚持不请搬运工人,减少开支。一次,厂里用船运回三千斤氯化液,需要装进木桶。这时,陈万明就带着六七个工人去自卸自装。陈万明见站在船边装不方便,就赤脚站到过膝的氯化液中装。陈万明的脚有湿气病,被氯化液一浸钻心痛,但他坚持到装完。有人说:“何必这样自找苦吃!”陈万明回答说:“为革命我们甘愿自找苦吃!”
积少成多
在通往车间的路上,老工人高师傅看见地上有一颗废钉,就连忙弯腰拾起来。后面一个青年工人看了说:“厂里好钉有的是,何必在几颗废钉上打主意呢?高师傅真是小眼光!”高师傅从怀里拿出革命红宝书,同这个青年工人一起学习毛主席的教导:“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然后,他对那个青年工人说:“为着社会主义建设,我们应当注意节约每一颗钉。别看一颗钉,天天拾一颗就多了。”
几年来,这位老工人为厂里拾了五百多斤“废钉”,经过回炉又变成了好钉。
新华社通讯员
第4版()
专栏:
大庆油田各级革委会和广大革命工人,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办企业的光荣传统,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性的增产节约活动。这是老工人王进喜利用回收的废旧器材,对青年工人进行思想教育。
新华社记者摄
第4版()
专栏:
风雪高原炼红心
在工程兵的行列里,有一支终年在祖国边疆施工的部队。他们身在边疆,心向北京,自觉地用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用毛泽东思想统帅施工。
不久前,这个部队的十一连奉命来到了风雪高原。这里气候变化无常,有时狂风呼啸,沙石横飞;有时大雪纷纷,铺天盖地。部队刚到时,没有房子住,没有水吃,生活十分艰苦。面对这样的艰苦环境,全连同志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的伟大教导,自觉地把一锹一镐的劳动,看作是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为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贡献一分力量,决心在风雪高原筑起一道反帝、反修的钢铁长城。没有房子住,自己动手盖;没有水吃,自己动手挖井;缺乏高原作业经验,就在干中学,学中干,很快就学会了一套硬本领。
一天,排长张据衡带领三班战士到山上去施工。路上突然刮起了强烈的暴风雪,气温骤然下降到零下三十度,八、九级的狂风卷着漫天飞舞的沙石、大雪,刮得人们连眼睛也睁不开。这样恶劣的气候条件,给上山施工带来很大困难。张据衡同志带领大家认真学习毛主席“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伟大教导,使大家认识到艰苦的环境是磨练革命战士继续革命意志的最好课堂,我们一定要迎着困难上。于是,大家手挽着手,臂挽着臂,奋勇前进。
到工地的路上要过一道山口,人们传说:“风雪东山口,人过难上难。雄鹰不敢飞,神仙也胆寒。”但是,这风雪山口丝毫动摇不了革命战士的坚强意志。快到山口处,狂风夹着冰雪、沙石,打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前进最困难时,不能站起来走,就匍匐前进。新战士李占江,入伍后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暴风雪,排长张据衡就给他讲述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故事。他们望着这漫天飞雪,不约而同地背诵起毛主席“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的伟大诗句。他们心潮澎湃,浑身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力量。同志们在排长带领下,高声朗诵毛主席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闯过了风口,胜利到达了工地。
在施工中,狂风把冰雪、沙子灌满了同志们的脖子、袖口、裤管,扎得皮肤象刀子割一样难受。但大家不管这些,只管掌钎、抡锤,如猛虎一般向顽石开战。冰雪、汗水、尘土和沙子搅在一起,在大家身上结了一层冰甲,帽耳上结下了寸把长的冰柱。工作虽然很艰苦,但同志们不喊一声苦,不叫一声累,越战越顽强。共产党员唐永木,过风口时,一只手套被风刮跑了。他在掌钎时,手和钢钎冻在一起,三个指甲冻坏了,就用一块布裹着手坚持作业。同志们劝他休息,他说:“轻伤坚持战斗,重伤不下火线,这是我军的光荣传统。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的侵略,我这点小伤算什么。”他忍受着钻心的疼痛,在工地坚持打锤掌钎。
十一连的同志们,始终坚持在暴风雪中施工。在工地上,吃饭也非常困难。一碗饭刚吃几口,碗内就结上了冰碴,刮上一层沙尘,白米饭变成了黄米饭。全连在工地上战斗了六天六夜,完成了原计划十天完成的施工任务。同志们豪迈地说:“战士胸中有朝阳,那怕山高风雪狂。甘愿吃尽天下苦,为了人类得解放!”
本报通讯员
第4版()
专栏:
山高没有革命战士志气高
战斗在风雪高原的工程兵某部七连,接受了一项重要的工程任务。主体工程在海拔二千八百多米,坡度七、八十度的陡峭的山顶上。
为了保证按时开工,需要及早地把大量的施工工具、器材以及工程用料搬到山顶上去。怎样解决这个难题?连里发动群众进行讨论。战士们豪迈地说:为了落实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我们要用手拉上去,用肩扛上去!
同志们面对着怪石嶙峋的陡峭山峰,背着一袋袋水泥,一袋袋砂石,脚下试探着可以站稳的地方,手扒着风化的岩石,顺着山坡向山顶爬去。他们还没有爬到半山腰,已经累得腰酸腿痛,汗流浃背了。山,越来越陡;路,越走越险。走在最前面的指导员周金春同志高声朗诵着毛主席的伟大教导:“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鼓舞大家继续前进。山高,没有革命战士的志气高!路险,没有革命战士的意志坚。跌倒了,爬起来;摔伤了,坚持战斗;衣服撕烂了,干脆光着脊梁干。革命战士们就是凭着一颗无限忠于毛主席的红心,一双铁手,一副铁肩,硬是把大量的工具、器材搬上了山顶。
一关更比一关难,把工具、器材搬上山,已经是很困难了;接着还要把五、六吨重的空气压缩机搬到山顶,就更加困难了。同志们用粗麻绳,牵引着空气压缩机的鼻子,一步步往上拉,十米,二十米,三十米……在快要到达山顶的时候,三股绷得紧紧的麻绳,一下子断了两股。空气压缩机猛然失去平衡,开始急剧下滑。这时,如不及时排除险情,不仅空气压缩机会被摔坏,更重要的是在后面推的同志们有生命危险。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共产党员、副班长郑思和同志,迅速抱起一块垫木,勇敢地向空气压缩机下面冲去。他把垫木塞在空气压缩机的轮子底下,在其他同志协助下,阻止住机器轮子的倒转,避免了一场重大事故的发生。郑思和同志在关键时刻表现出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获得同志们的一致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