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
专栏:
人民的好儿子
——记解放军济南部队某部“鸡雄山阻击战斗英雄连”排长、共产党员盛习友的英雄事迹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锻炼了千百万革命战士,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哺育出无数英雄。
人民解放军济南部队某部“鸡雄山阻击战斗英雄连”排长、共产党员盛习友,在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斗争中,坚定地站在阶级斗争最前列,英勇地捍卫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他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为革命赴汤蹈火,奋勇向前。他对人民无限热爱,无限忠诚,在群众生命发生危险的紧急关头,舍己救人,勇献青春。他用自己光辉灿烂的一生,实践了生前的豪迈誓言:
为人民操心最情愿,
为人民斗争最幸福,
为人民吃苦最愉快,
为人民献身最光荣。
为人民献身最光荣
去年七月十七日下午,鲁中群山丛中的章丘县胡山公社的田野上,红旗招展,歌声嘹亮,男女社员在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指引下,掀起“抓革命,促生产”的新高潮,正在为夺取农业大丰收进行着紧张的劳动。
突然,乌云翻滚,电闪雷鸣,瓢泼大雨象江河翻底似的灌了下来。顿时,雨水从四面陡峭的山崖上急泻而下,一齐涌进了巴漏河谷。
这时,兴隆大队的九名女社员,趟着齐膝深的河水,从田间回村。正走到河心,骤然间,丈把高的洪峰,裹夹着树木,翻卷着巨石,象千万匹脱缰的野马,咆哮着向九名女社员劈头盖顶地扑来。
在这危急时刻,正在山上施工的盛习友,一听到呼救的声音,“嗖”的一声抛掉了头上的防险帽,向身旁的战士程长春和陈振泰急喊了一声:“快!”就从离那九名女社员三百多米远的山上飞奔而下。他们跨过一道道三米多高的田堰,冲过一丛丛枝杈横生的荆棘。三个人象三枝离弦的飞箭,疾赶到巴漏河边,纵身跃入滔滔的山洪里,奋力抢救眼看就要被洪水吞没的社员。
盛习友和他的战友、当地群众一起,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同激流搏斗,迅速救出了六名遇险的社员。盛习友发现贫农女儿李凤兰卷在漩涡里,没有上来,又立即劈涛斩浪,向她身边游去。他几次靠近,都被漩流打了回来。“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盛习友鼓起全身力气,再次冲了上去,把李凤兰托出水面,向岸边石崖猛靠。岸边贫下中农向他高声急喊:“赶快靠岸,前面危险!”
前面不远,被激流淹没着一道五米多高的拦河坝,坝前激流受阻,形成强大的漩涡,冲过坝顶,象瀑布一般飞流直下,撞到坝下狼牙交错的巨石上,腾起一片水雾。
盛习友托着李凤兰,已经被激流冲进了坝前的漩涡,但他毫无惧色。岸上的群众向他伸过一根锄把,急促地喊道:“快上!快上!”在这随时都有被激流冲进坝底的危急关头,一根短短的锄把,是脱险的依靠,是生存的希望。盛习友满怀舍己救人的革命豪情,用尽全身力气,把托着李凤兰的右臂猛力一举,让李凤兰抓住了锄把。
李凤兰脱险了,盛习友却仍在坝前的漩涡里,岸上群众焦急万分,一再催促他赶快上岸。可他象没有听到一样,为了继续抢救遇险的阶级姐妹,又转身向激流游去。这时,一个恶浪打来,人民的好儿子盛习友被冲进了拦河坝下……。
英雄所在连队的干部、战士,附近村庄的贫下中农,闻讯赶到河边,用焦灼的眼睛一遍又一遍地搜寻着巴漏河水,只见浪涛滚滚,不见英雄身影。天黑下来了,人们又燃起了万盏灯火,沿河呼唤着盛习友,英雄的名字,盖过山风叫,压倒河涛吼,在群山峡谷中回荡。
天亮了,东方日出,霞光万道。人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凝望着阳光照耀下的一行脚印。这是英雄从山上奔向河边抢救阶级姐妹留下的脚印,这是英雄把一切献给人民的脚印。这一行闪耀着共产主义思想光辉的脚印,记录着英雄一心为人民,一生为革命的光辉战斗历程。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人民的好儿子盛习友,为人民洒尽了鲜血,献出了青春,实践了他生前的钢铁誓言:“我的一切都属于人民,愿把一切都献给人民。”“我心脏的最后一下跳动,要停止在为人民战斗的岗位上”。
为人民操心最情愿
盛习友出生在安徽省肥西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他从小就失去了父母,是一棵生在血和泪里的苦苗。
一九六四年春天,盛习友怀着保卫毛主席,保卫人民江山的坚强决心,跨进了人民解放军的战斗行列,成了“鸡雄山阻击战斗英雄连”的一名战士。
一九六五年初冬,“鸡雄山阻击战斗英雄连”来到西解家庄驻防。从旧社会苦海里熬出来的穷孩子,同天下劳动人民有着无比深厚的阶级感情。第一个星期天,盛习友就到村里参加集体劳动。劳动中,他发现贫农王克升大爷穿的比较单薄,一问别人,原来王大爷的老伴是个残废,棉衣还没有做好。他就把这事记到了心上。第二天中午,盛习友买了一件新绒衣和一顶新棉帽,送到村干部家里,请他交给王大爷。接着,盛习友又向村干部询问,全村有多少户贫下中农,烈、军属都叫什么名字,“五保”老人都住在哪些地方,都认真地记在自己的小本上。村干部有点惊奇地问:“全村有上百户,千把人,你能顾得上吗?”盛习友亲切地回答说:“我是人民的子弟兵,走到哪里,哪里就是我的家,普天下的劳动人民都是我的亲人,我要尽最大力量去做。”
盛习友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把全村的贫下中农,烈、军属和“五保”户,时刻挂在心头。在旧社会扛了二十多年长活的老贫农李洪来家里的锅破了,盛习友连跑几个供销社,买了新锅和新锅盖给他送去;七十三岁的“五保”老人邹大娘病了,盛习友去得就更勤了,给她煎药、烧饭,忙里忙外地服侍她;村头有一家是三个孤儿,盛习友就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帮助他们安排生活、料理家务;……西解家庄的贫下中农,家家都留下了盛习友为他们操心的脚印,人人都称赞盛习友是他们的贴心人。
盛习友同人民群众心连心,想人民群众所想,急人民群众所急。他对人民爱得深,为人民想得细,每当人民群众有什么需要的时候,他就伸出两只勤劳的大手,出现在人民群众面前。
一天,银山后村的陈大娘突然肚子痛起来,痛得连腰都直不起来,盛习友忍着自己腿上关节炎的疼痛,冒着漫天的风雪,跑了二十多里路,买回了药,送到了陈大娘家里。陈大娘两手捧着药,满怀深情地凝望着墙上高挂着的毛主席像,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热泪。她万分感激地向盛习友说:“谢谢你!”盛习友说:
“不,这是我的本份。”
“我的本份”,这朴朴实实的四个字,充分体现了人民的好儿子盛习友对人民无比热爱的崇高思想,集中反映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为人民服务的高度自觉。
盛习友时时刻刻想着人民,事事处处为着人民,走到哪里,就把人民子弟兵热爱人民的革命本色带到哪里;住在哪里,就同哪里的人民群众结下亲如骨肉的情谊。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的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的有益于青年,一贯的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呵!”盛习友遵照毛主席这一伟大教导,为人民做了一辈子好事。他入伍五年多来,从胶东半岛到鲁北平原,从渤海之滨到泰沂山区,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一心爱人民,一贯的有益于广大群众。
盛习友同志壮烈地牺牲了,他为人民献出了一切,留下了他心爱的毛主席著作和他入伍以来一直枕着的战备小包袱。人们打开一看,里面有一套褪了色的军装,一双补了又补的袜子,一个印着“为人民服务”的针线包。
人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望着这个只有二十四岁的年青战士的遗物,提起了他生前曾说过的那句话:“为人民献出生命也觉少,为自己享受一分也嫌多。”多少往事涌上心头……。
贫下中农眼含热泪激动地说:“盛排长啊!你一心想着俺们,从来没有想过你自己,你为俺们真是操碎了心,出尽了力啊!”
为人民斗争最幸福
一九六七年,正当全国人民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同以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为首的资产阶级司令部进行激烈搏斗的关键时刻,盛习友怀着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无比热爱,对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刻骨仇恨,来到了“三支”“两军”第一线。他下定决心,要同广大革命群众一起,同资产阶级司令部,同一小撮阶级敌人进行拚死的斗争。
一九六七年夏,北关西大队获得了空前大丰收。这时,阶级敌人打着要关心群众生活的幌子,煽起了一股“三光”“四不留”的妖风。正在这时,盛习友高举着红彤彤的《毛主席语录》来到了这个大队。他一进村,背包没顾得解,满脸的汗水没顾得擦,就来到了贫下中农中间。连着几天,他夜以继日地调查村里阶级斗争的情况,废寝忘食地同革命干部促膝谈心,挨门逐户地听取贫下中农的意见。第四天晚上,他组织革委会成员办起了毛泽东思想学习班。人们走进屋里,迎面黑板上写着红光闪闪的两段毛主席的伟大教导:“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已经获得革命胜利的人民,应该援助正在争取解放的人民的斗争,这是我们的国际主义的义务。”盛习友先请村里两位在旧社会苦大仇深的老贫农进行了忆苦,接着就一桩桩摆出了几天来所调查的阶级敌人猖狂活动的情况,并和革委会的成员反复学习黑板上写的那两段毛主席的教导。盛习友激动地说:“阶级敌人煽妖风,同咱争的决不是多分几斤麦子,而是想拉咱走资本主义道路,把咱新生的革委会搞垮!”革委会全体成员在学习班里,擦亮了眼睛,提高了觉悟,一致表示:决不中阶级敌人的奸计,一定要走社会主义道路,一定要在增加集体储备的同时,向国家多卖粮,卖好粮,支援世界革命。盛习友和革委会成员一起,用毛泽东思想把全大队的贫下中农发动了起来,召开了狠揭猛批阶级敌人妄想复辟资本主义罪行的大会,当场揪出了那个煽妖风的阶级敌人。这年夏季,北关西大队的贫下中农比往年向国家多卖了十几万斤小麦,新生的革委会也经受了一次严峻的考验,更加坚定地在社会主义大道上阔步前进。
在阶级斗争的暴风雨中,盛习友是一个宣传毛泽东思想的尖兵。他深刻认识到,要带领革命群众对阶级敌人进行战斗,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用毛泽东思想武装群众的头脑。他怀着无比深厚的阶级感情,满腔热忱地宣传毛泽东思想,把光芒万丈的毛泽东思想送到每一个阶级弟兄的心坎上。
在伟大领袖毛主席视察大江南北以后不久,盛习友来到一个矿山的机修车间宣传毛泽东思想。这个车间有个青年工人,被资产阶级派性缠身,和大家怎么也捏不到一块,多少人给他做工作,都被顶了回来,人们说他是“生铁疙瘩”。盛习友认为,是用毛泽东思想把阶级兄弟从资产阶级派性里解放出来,还是看着他们沿着资产阶级派性的邪道滑下去,这是同阶级敌人争夺群众的一场阶级斗争。他一到机修车间,就满怀着对阶级敌人无比仇恨,对阶级兄弟无比热爱的深厚无产阶级感情,主动找那个青年工人谈心。谁想到连找他三次,都被冷冰冰的顶了回来。这时,有人劝盛习友:“何必呢,算了吧!”
能“算了”吗?盛习友坐在灯下沉思。屋外大雪纷纷扬扬,他的心潮滚滚翻腾。他想,如果在行军途中我的战友掉了队,我能不管吗!如果我的亲人在前进路上迷了方向,我能不管吗!如今这个青年工人在阶级斗争的暴风雨中,离开了毛主席的革命航道,我怎能“算了”呢!这时,他又习惯地打开了《毛主席语录》,反复学习了毛主席的伟大教导:“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他心里更加亮堂了,就是千难万难也要把这个青年工人团结过来,把他团结过来,就增添了一份革命的力量,就多了一个向阶级敌人冲锋陷阵的战士。
清晨,大雪还没有停。这个青年工人打开门,不由得一楞,见盛习友站在门口,身上已经积了一层厚厚的雪花。这个青年工人见此情景,顿时心里一热,赶忙把盛习友拉进屋里。盛习友怀着强烈的无产阶级感情,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循循善诱,同他一起学习毛主席关于“在工人阶级内部,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的最新指示,一起忆苦思甜,一起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经过三十多次谈心,盛习友终于用毛泽东思想的阳光把这个青年工人引上了毛主席的革命航道。工人们称赞他说:“老盛的心真象一团火,就是生铁疙瘩也能叫他熔化了!”
盛习友在“三支”“两军”第一线,热情地对待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地宣传毛泽东思想。在那紧张的日日夜夜里,盛习友到过工厂、农村、学校,执行过支左、支工、支农和军训任务,从这个战斗岗位,奔赴那个战斗阵地,及时地把毛主席的每个战斗命令送到群众中去,不断地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武装广大人民群众。
为人民战斗永不下岗
人民的好儿子盛习友怀着深厚的阶级感情,一心爱人民,一切为人民。他在自己的日记里,不只一次地表达过这样的心愿:
“生为人民忘我战斗,死为人民英勇献身。”
“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为人民去战斗。”
这金石般的豪言壮语,表达了盛习友对人民无比热爱、无限忠诚的赤胆忠心,也是他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
在苏修社会帝国主义侵犯我国领土珍宝岛以后,盛习友怀着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对人民的无限热爱,投入了一项工程施工任务。他不分昼夜地战斗在工地上,抱风钻,抡大锤,什么活最脏最累,他就抢着干什么;战士身上有多少汗,他身上就有多少汗。他还不断地用毛泽东思想武装战士,使全排牢固地树立了为保卫毛主席、保卫人民江山而施工的坚强决心。
正当盛习友和战友们抓紧施工的时候,一天,他收到了哥哥的来信,告诉他那个失离了二十年的小妹妹宝芝找到了,她已经由一个老贫农抚养长大,还加入了共青团。盛习友读着信,止不住地流下了滚滚热泪。二十年前,那一幕幕悲惨的景象又浮现在眼前:
在那暗无天日的旧社会,盛习友的一家挣扎在苦难的道路上。
一年,盛习友的家乡遭到赤地千里的大旱,但是黑了心肠的“刮民党”派下来的苛捐杂税,还是多如牛毛。盛习友一家人的骨髓早被榨干了,哪里还能交得起捐税!官府逼捐索税似虎狼,强盗们把盛习友的父亲吊到梁上,用扫把蘸着煤油烧得遍身血水潦泡;把他母亲毒打得皮开肉绽,几次昏死过去……。
税捐累累,黑夜漫漫。盛习友的父母累死累活也挣不出一家人糊口的糠菜,万般无奈,就把盛习友的大妹妹送给了人家,结果还是被旧社会活活折磨死了。这样,一家人仍然没法活下去,又忍痛把不满周岁的小妹妹卖掉。
领导上考虑盛习友入伍五年多来,还没有探过家,多次安排他回家和妹妹团聚,他执意不肯,决心紧握手中枪,为人民战斗永不下岗。
一九六九年七月十七日,是盛习友光辉的一生中最后的一天。这天凌晨一点,在工地上整整干了二十个小时的盛习友才下山。他回到宿舍,汗水淋淋的工作服没顾得换,就先挨个察看熟睡的战士,看他们的蚊帐是不是都掖严实了。当他走到新战士梁长举床前,发现小梁还没有睡着,便象往常一样,每天晚上都帮助文化低的小梁学习一条毛主席语录。油灯下,盛习友把毛主席的最新指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还有些事没有做完,现在还要继续做,譬如讲斗、批、改。”端端正正写在小梁的本子上,一遍又一遍地讲给小梁听,一笔一划地教着小梁写,直到小梁把毛主席的这条最新指示学懂会写了,他才去洗脸换衣服。可是,小梁一觉醒来,发现灯还在亮着,从排长的蚊帐里不时传出轻轻翻书声,小梁立即明白了,排长又在学习毛主席著作,检查一天的言行,这是他雷打不动的习惯。当起床号吹响的时候,盛习友的床上早已经没有人了,他睡了还不到两个小时,在早晨四点钟又奔上了工地。
就在这天下午,人民的好儿子、优秀的共产党员盛习友,为了人民的利益,英勇牺牲了。他用自己的青春,谱写了一曲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革命赞歌。
人民的好儿子盛习友无限忠于毛主席,无限忠于人民的光辉形象,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当地广大军民踏着英雄的足迹,掀起了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的新高潮!
当地广大军民踏着英雄的足迹,更高地举起了“拥军爱民”的旗帜,随时准备消灭一切敢于来犯的敌人!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第2版()
专栏:
“爱民水”
一次,解放军总字一○二部队某部执行任务来到渭北高原的一个小山村。这里水缺,全村二百多户人家吃水全靠两口水井。部队刚到这里,村里的贫下中农就把其中的一口井腾出来,让解放军使用,还敲锣打鼓送来一担担“拥军水”,表达了贫下中农对解放军的深情厚谊。
久旱无雨,水井渐渐枯竭了,每次只能打半桶,吃水成了个大问题。解放军同志遵照毛主席关于“我们的同志不论到什么地方,都要和群众的关系搞好,要关心群众,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的伟大教导,决定掏井挖新泉,给贫下中农留下喝不完的“爱民水”。
村里的贫下中农听说解放军要掏井,纷纷赶来。贫农王大爷关切地说:“这口井是百多年前打的,十多年没修了,要掏可有危险啊!”这时,解放军同志个个坚定地说:“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要‘完全’‘彻底’为人民,那怕古井万丈深,也要掏出爱民水!”
一场掏井的战斗开始了。一架辘轳,一根井绳,把战士陈清明送到了井底。他凭着安全帽上的照明灯,只见井底堆满了烂砖和污泥,井壁的砖块歪歪斜斜,不断地滴滴嗒嗒往下滴水。不一会,他的衣服全湿透了。他不管这些,紧张地战斗着。一筐筐烂砖,一桶桶污泥,接连从井底传上来。井底的水冷得刺骨,他默诵着毛主席关于“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即在短期内不休息地接连打几仗)的作风”的教导,增添了无穷的力量,坚持战斗。在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终于使这口百年古井涌出新泉来。贫下中农打起一桶桶清清的井水,围着解放军,连声赞扬:“人民子弟兵就是好,就是好!”
第2版()
专栏:
“拥军木”
高原气候,瞬息万变。
去年八月的一天,大雨倾盆而下,顿时山洪暴发,解放军总字一○二部队某部的一批木材来不及抢救,被洪水冲走了。
上寨彝族民兵排长白兴发率领五位民兵,正在挖沟排水,看到一根根冲下来的圆木,知道这是部队急用的木材。过去,这里流传着一首民谣:“无雨河底干,雨后洪水卷着石头转,过河如过鬼门关。”白兴发想起毛主席关于“拥军爱民”的伟大教导,不顾危险,第一个跳入激流中打捞木材,民兵们在他的带动下,也纷纷投入战斗。他们一面高声朗诵“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一面英勇顽强地战斗。民兵白立强被洪水冲倒,手脚被石头划破了五道口子,鲜血直流,同志们救起他后,他不叫一声苦,继续坚持战斗到底。
贫农驭手白兴臣带病从外地赶车回来,当听到部队的木材被洪水冲走,他不顾身患重病,迅速赶到现场,积极投入了这场战斗。
洪水越来越大,但没有民兵抢救国家财产的决心大。他们奋战了三个小时,终于把冲下来的一百多根圆木,打捞上来,送还了部队。他们把这些木材称为“拥军木”。
本报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