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

1969年12月7日参考消息第1版

字号+作者: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 1970-01-01 08:00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毛主席语录 '...

毛主席指出:从现在起,五十年内外到一百年内外,是世界上社会制度彻底变化的伟大时代,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是过去任何一个历史时代都不能比拟的。处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必须准备进行同过去时代的斗争形式有着许多不同特点的伟大的斗争。 on6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我有关单位在我国庆前收到捷克斯洛伐克朋友写来的一封信,刊载如下:同志们:
    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伟大的七亿人口的中国
    ——社会主义的国家,象征着未来的国家,站在我们一边,站在人权、真理和正义一边,这对我们是最大的鼓舞。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和进步的堡垒建立二十周年万岁!
    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万岁!
    马克思主义的旗手,被压迫民族的希望——人民中国万岁!
    共产党人—无产者 on6品论天涯网


    【本刊讯】新加坡《民报》十一月二十八日报道:
    澳大利亚《新闻公报》最近发表一篇文章,文章说:
    苏联目前正在中苏边境一带集结大军,准备一旦“中苏边界谈判”破裂时,和中国大打一场。
    尽管中国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但是,中国系肯定无法“被人加以征服”的。
    两国之间的对抗,当彼等开始举行边界谈判时,似有减弱的趋势,然而,香港左派报章《大公报》最近所刊登的一项报道,却显示情况并不见良好。局势的一项可能性系:苏俄目前正设法拖延时间,利用这个机会于边境布置军力。这种说法如今已逐渐为人们所相信。因为有一位最近方乘坐火车越过西伯利亚的旅客,曾报告他在苏俄东部目击大量军队、兵器和防卫铁甲车集结的情形。那位旅客也报道说:在他们所乘坐的火车上,大半的乘客是军事人员。
    在苏俄进行备战的同时,香港的观察家亦认为中国将在边界一带布置最优秀的战斗部队,准备对苏联的可能侵略力量,给予“重重的一击”。
    中国当局已呼吁所有军队加强纪律,并且提高警惕,慎防在谈判破裂之后所发动的“突然攻击”,中国方面一直是相信这种可能性的。
    在人力方面,中国系有办法应付,甚至远胜于苏俄的,然而中国在重型武器、装甲和空中运输方面却较为弱些。
    香港的军事专家均相信,在苏俄大举侵略时,中国所采取的策略,将是一面利用轻骑部队给来犯的敌军予以扰乱,另一方面则将最优秀的军队等候敌军趋近时加以消灭。
    担心中苏争执将演成战争的看法,在西方的大部分观察家当中,尚不流行,虽然他们并不否认类似以色列在一九六七年发动的那种“突袭”亦可能再度重演,不过,他们也认为,以色列在发动突袭时,并不必担心对方的反击,而如今的情况却并不是如此的。 on6品论天涯网


    说苏修正在为发动侵华战争作各种准备,对西方采取了“缓和紧张局势”的政策,同日本“寻求发展友好”关系,在亚洲拼凑“集体安全体系”的反华军事同盟。
    认为苏修如果发动侵华战争,可能促进苏国内革命发展使苏修彻底垮台;或者结果是中苏“双方削弱”,美帝以“世界警察出场”
    【本刊讯】日本《每日新闻》十一月十九日、二十日连载该报评论委员三好修写的文章,标题是《缓和还是冷战?和平是不可分割的》,摘要如下:
    七十年代的中苏对立将展开一种什么样的局面呢?从大的方面来说,有三种可能性。
    第一,是象现在这样的会谈的局面。
    如果苏联方面为了对会谈施加压力而在边境地带采取军事行动,形势就会急剧变化。另一方面,会谈也有可能纠缠在原则性的立场上而无限期地拖延下去。在这两种情况下,都可以预料会发生谈判重新破裂的事态。
    第二,是象整个六十年代那样,中苏之间继续保持“冷战状态”。就是说,边境地带虽然不断发生间歇性的小纠纷,但不发展为正式的军事冲突的状态。不过,这种“冷战”的特点是,今后的纠纷有可能带上把亚洲其他地区也卷进来的高度政治性战争的性质。
    第三,是象《纽约时报》记者索尔兹伯里等人所推测的那种中苏之间正式的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从双方基本战略的差异和军事力量对比来看,难以想象在现阶段中国方面会主动地发起武装冲突。反倒可以认为,当由于边界谈判不顺利等原因,克里姆林宫内部的力量对比倾向于鹰派的方面占优势的时候,那样一种可能性将会加强起来。但是,这样的正面冲突有可能从苏联对中国的核设施和军需工业中枢进行先发制人的攻击开始,发展为全面战争。
    从战略上来看,苏联在近代的破坏力和机动力方面是占有压倒的优势,但是采取“人民战争”战略的中国,以它的人口和广阔的后方为背景,有着十分雄厚的天然的防卫力量。然而这样正面冲突的结果如何是根本无法预料的,这种事态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无论如何,七十年代初期的中苏对立,将从目前的“谈判较量”的局面出发,或者转向一定时期的缓和,或者重新回到冷战局面。全面战争的可能性虽然很小,但问题是中苏双方都在假想着这种极限状态,而开始在各自的内政、外交方面采取行动。
    苏联是地跨欧亚两洲的大陆国家,它在战略上处于必须考虑欧洲和亚洲两个方面的地位。因此当苏联感觉到来自东方的威胁增大的时候,接着它便在西方开始采取了缓和紧张局势的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苏联对欧政策的基本目的之一是以“德国军国主义和复仇主义”为头号的潜在敌国,通过孤立它并强调它的威胁,以维持东欧各国的团结。可是,从乌苏里江事件前后开始,苏联向西德的接近表面化了,并且借着现在波恩的勃兰特社会民主党政权上台的机会,已经发展到建议召开全欧安全会议的程度。
    西欧的专家们对于苏联的这种对欧缓和政策表示欢迎,但同时有一种警惕的心理加强了,这就是认为苏联的这种政策“可能是为了防备东方的黄祸而要结成白种人同盟”。在亚洲这一方面,自从今年六月勃列日涅夫在世界共产党会议上发言以来,苏联的“亚洲集体安全”设想正在成为问题。
    预料将长期继续下去的中苏对立,反转过来对亚洲和世界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从今年的春季到夏季,中苏两国国内向边境地带调配兵力和转运军需物资的活动似乎加速了。苏联把国内中部的兵力移向东部地带,西伯利亚铁路对于这种兵力和与此有关的武器与物资的运输给予了最优先的地位。据认为莫斯科市内肉类常常供应不足也是由于这个缘故。此外,还听说苏联为了补充和加强军事运输力量正在敷设第二条西伯利亚铁路。
    随着争端的激化,要正确地了解它的规模是不可能的,但在两国国内一定会引起大量的人口和物资的移动。根据这一点,欧洲的战略研究家们分析说:“只要中苏之间的冷战继续下去,位于苏联两端的西欧国家和日本将会免遭军事威胁,日本和欧洲都将有一个喘息时期。”美国的军方人士也提出了这样的形势判断:“在欧亚两大洲的正中央发生的熊(苏联)虎(中国)之斗,扩大了美国的行动自由。”
    的确,在展望七十年代亚洲安全保障问题的时候,中苏争端的动向也不能不成为日本深切关心的对象。今天,对于同美国维持着友好关系的日本来说,如果说面临着潜在的军事威胁的话,那将不是中国,而是在西伯利亚、沿海边疆区和日本海部署有近代化战力的苏联。但是,苏联的生产中枢仍然在乌拉尔以西地区,苏联为了对付日本海上的争端,必须依靠西伯利亚铁路进行运输。这条细长的运输线在许多地方都暴露在同中国的长长的边界线一边,特别是在冬季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封冻的几个月里,这种弱点更显得突出。有人假想说,只要上述情况不变,日本在七十年代也还可以暂时免遭国防上的重大威胁。不仅如此,苏联现在甚至正在寻求同日本发展友好关系。
    然而,也必须注意中苏争端中潜藏着极大的危险性。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当中苏冷战发展为全面战争、核战争的时候,形势如何发展,是根本无法预料的。英国的《经济学家》杂志注意到中苏争端有促进欧洲形势缓和的效果,但它同时也警告说:“如果苏联被卷入同中国的长期的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而同时它在东欧的地位又遭到直接挑战的时候,苏联将采取什么态度则是很难预料的。”美国记者索尔兹伯里也提醒人们的注意说:“如果争端扩大到印度、巴基斯坦和日本等地,美国也必定面临直接介入的问题。”
    实际上,当中苏正面冲突的时候,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态。例如:(1)中国蒙受毁灭性的打击而显著削弱,苏联扩大在欧亚大陆的行动自由。结果,日本和欧洲都可能重新遭受“苏联的威胁”。(2)苏联被卷入同中国进行的“超越南战争”,在战争的痉挛中,苏联国内的革命形势得到促进,结果,就可能引起苏联的瓦解和中国向沿海边疆区出击。(3)可能中苏双方都被削弱,而美国作为世界警察重新出场。
    这样一些假设,看起来也许象是空想,但这都是欧洲的战略家们所写的关于中苏争端的多种著作的一部分。 on6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站编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