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英《金融时报》十五日刊登了西格尔的一篇文章,摘要如下:
    昨天在莫斯科的索科尼基公园举行了一个国际博览会——“六九年自动化”博览会——的开幕式,这次博览会正好是在有必要重新估计苏联的经济,特别是它的工业和技术基础的时刻举行的。
    问题是在一九六五年底开始实行的经济改革,未能使工业具有满足国家的需要的能力,不论这些需要是表现在消费者对提高生活水平的要求方面,或者表现在这个政权保证通过使平均的每人生产率高于西方来证明共产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方面。
    例证是明显的。在五○年代后期,苏联工业增长率每年达百分之十二左右;到六十年代初期,增长率降为百分之八至九左右,虽然某些西方人士,的确还有一些苏联人士认为这一数字要低得多。工业中每工时的产量增长率从百分之九降为百分之四至五。因此,很大的希望寄托在经济改革上。可是,去年十二月——在过了三年时期以后——苏联主要的计划负责人巴伊巴科夫承认,生产率的增长不够快,不足以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
    同时,在宣布一九六九年工业的计划增长数字为百分之七点三时,进一步证实了经济处于紧张状态,这一数字低于自从一九六四年以来各年的实际增长率,并反映出生产率落后和投资不足。
    就科学和技术进步而论,五年计划在这方面是大大落后了。巴伊巴科夫说,在准备完成的二百五十个联合的科学技术工程项目中,正在完成的占百分之八十至九十。他还承认,这是乐观的估计。
    苏联承认,他们自己的计算机,乌拉尔、别斯姆和明斯克计算机是不合适的。他们决定了一个新计划,第三代的R型计算机——以西方的型式为基础,即使他们到一九七五年能生产三万台左右这种计算机,他们仍然会发现他们落后于美国人,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技术上。因为,到那时,西方已使用第四代计算机了。
    这说明了更一般的问题,即改革未能产生一个工业上和技术上不断发展的、可以自给自足的革新体系。此外,目前有迹象表明,在实践中对改革的阐述阻碍了技术革新。这是由于下述的事实:推动经济改革的有两个不同的哲学派别。其共同点是,应当使经济更有效,要作到这点,可以使用市场标准:如利润、资金支出和利息率。
    经过三年半之后,这个制度还是老样子。
    技术革新问题仍然存在。企业目前和以前一样,每年都接受下达的计划。新的一点是,它规定可以出售一定数量的产品,规定可以得到这么多的“利润”,从中拨出用作各种奖金的基金。但是革新仍然意味着破坏生产和对销售和利润指标的估定。使用新技术的基金,以及为使用新技术发给奖金的基金(这用来刺激工程技术人员搞新的创造发明)都不足以克服基本生产中面临的危险。
    在工业管理方面,改革也以部的体制代替区的国民经济会议的办法。一个目的是保证在一个部门里有一个统一的技术政策,为此目的,研究所和设计局也置于部的控制下。巴伊巴科夫说,但是,不仅各部的技术计划落后了,而且其他的证据还表明,各部“本身”的老问题也重新出现了。例如,在立陶宛,工具工厂目前又回到了一九五七年以前的改组作法,工具工厂靠塑料部件工厂供给部件。这意味着,存在着专业化政策可能破产的初期危险。
    苏联当局在准备新的五年计划(一九七零年至七五年)——用巴伊巴科夫的话说,新的五年计划是要在技术上更新苏联工业——时所面临的经济困难是清楚的。他们或者努力修补老制度、或者干脆打破它而采用南斯拉夫、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修正主义方针。修正主义经济学家在布拉格在意识形态上没有影响了,而且被赶下了台,然而他们可能在莫斯科取得较大的胜利。
    【路透社华盛顿二十七日电】苏联大使馆今天说,最高苏维埃主席波德戈尔内给尼克松总统发一个贺电,祝贺美国阿波罗十号的月球飞行,并向它的三个「有胆略的宇宙航行员」表示良好祝愿。
    这位苏联领导人对尼克松说,「总统先生,请接受我们对于阿波罗十号飞船成功完成绕月球的飞行所表示的祝贺」。
    【路透社莫斯科二十七日电】参加经互会执行委员会的代表们今天在这里开会,讨论上月的经互会最高级会议所作出的决定。这些决定主要是关于经互会八国之间改善了的因为最高级会议显然避免了经济一体化和货币兑换性这些较为广泛的问题。
    【本刊讯】法国《法兰西晚报》二十三日刊载一篇文章,摘要如下:
    目前,肯定没有任何东西不可以使人说,苏联是党(文人政权)和军队(军人政权)之间斗争的场所。多年以来,实际上自斯大林于一九五三年死后以来,就出现了表明人们可能称之为“军队不可抗拒地走向掌权执政”的倾向。
    正是在赫鲁晓夫发动的非斯大林化使得本来属于军人的东西归于军人的情况下,苏联元帅们(自从斯大林死后,有十一位元帅是新领导任命的)才支持这一运动。但是,作为苏联这一时期的特点的政治不稳定——赫鲁晓夫代替马林科夫、赫鲁晓夫对莫洛托夫“反党集团”的斗争、以及最后赫鲁晓夫一九六四年的垮台——,无疑地使得这些元帅们在他们给予支持方面进行讨价还价。直到一九六四年十月解除赫鲁晓夫职务为止,人们可以把民政领导人和军人之间的讨论称为“技术性的”讨论。
    曾经几次削减军事预算的赫鲁晓夫主张把重点放在火箭和核武器上。人们看到军队机关报《红星报》在一九六四年八月三十日(即赫鲁晓夫下台前两个月)公开批评“赫”的军事概念。在赫鲁晓夫被勃列日涅夫—柯西金—波德戈尔内三人班子代替后,这个问题就从技术问题变成政治问题。
    几件事已经表明了军队的希望受到重视:
    (一)从一九六五年起,军事预算不断地定期增加。(二)在一九六三年被“赫鲁晓夫”解除总参谋长职务的扎哈罗夫元帅在一九六四年十一月重任总参谋长。(三)在一九六七年四月,在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之死和他的继承人的指定之间,用去了不必要的十二天。
    苏联军队的影响的真正表现是在国际舞台上。事实上,两年来,向这支军队提出了许多要求,它已经成为莫斯科外交的一个行动手段。
    在苏联过去和现在面临的三大迫切问题中,这一作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一,在中东:一九六七年的失败引起苏联军人对他们的阿拉伯盟国的军队进行更加严密的控制。俄国舰队进入地中海。
    二,东欧:这里也是用重兵而不是用各种会议来使捷克斯洛伐克“正常化”的。
    华沙条约国军事演习的空前增加是很惊人的:从一九六八年七月到一九六九年五月就举行了五次。
    三,中国:在进行了多年的意识形态论战之后,在三月份乌苏里江上的战斗中,军队不得不保卫“苏联神圣领土”的边界了。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从五月十八日到二十一日,四天连载了它的特派记者中岛写的一篇题为《文明开化的蒙古》的通讯。摘要如下:
    蒙古严重缺乏人力是早已众所周知的。
    蒙古的领土约为日本领土的五倍,但人口只有一百一十二万。人口密度是一平方公里零点七二人,在世界上也是最稀的。蒙古军队约有五万人。虽然中苏边境紧张,也苦于不能增强兵力。
    如果是悠闲地过着游牧生活的时代就好了,但是在迅速工业化的现代,人力缺乏就显得特别严重。因此,政府当局也大张旗鼓地努力宣传“多生,多养”。对孕妇和幼儿的保护也好象格外注意。生两个孩子以上的母亲,就赠以“英雄母亲”称号和奖章。
    乌兰巴托市周围建立了巨大的苏联式居民区,而在远离市区的地方,却可以看到一大片一大片的蒙古包群。为了防御黄沙滚滚的狂风的袭击,蒙古包的四周都用破烂木板围着,这就更加显得破烂可怜。
    我曾问过学生们将来的希望是什么。“希望到外国去。苏联也好,东欧也好。”这种回答使我吃了一惊,以为这是要脱离蒙古的一种倾向。据说乌兰巴托机场总是有很多家属和朋友送别启程的留学生。
    不用说国家经济,就是国民生活也同畜牧分不开。衣食住(蒙古包是毡子制的)不必说,连燃料也是晒干了的牛粪和踩结实后切成砖块样的干羊粪。没有家畜就生活不下去。边区的交通工具至今还是马和骆驼。
    正在大力工业化的蒙古,工农业产值中工业所占比重现在还是大体上占一半。无论怎么说,国家经济的主体还是农业。其中畜产品占农业产值的百分之七十,约占出口总额的百分之九十五。工业中,畜产品的加工部门也占很大的比重。畜牧国蒙古的帽子不是那么容易摘掉的。
    说第三个五年计划(一九六一年到一九六五年)的牲畜头数是二千四百万头,第四个五年计划是二千五百万头。但是可惜目前只有二千零六十万头。一九六六、一九六七年因为大雪和暴风,一下就死了四百万头。
    然而似乎还有问题。就是畜牧人口多半是老年。青年劳动力被工业争去了,畜牧劳动力的百分之八十到九十是六十到六十五岁的男子,五十五岁到六十岁的妇女。
    一九二一年蒙古的革命得到过红军的援助。从那以后约五十年来苏联给予蒙古社会主义建设的援助是庞大的。这不仅是经济方面,而且在军事、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是如此。
    不论你走到哪里,都会拿出满盘的巧克力糖和茶来招待你。这是直接输入的苏联式的招待方法。旅馆的各层楼都是由女值班员看守着,这也是苏联方式。不论什么样的商店都使用着效率不会很高的苏联大算盘。文字改革中简单地采用了苏联文字。
    人们感到从蒙古的城市到乡村普遍地渗透着苏联色彩。西方的新闻记者指着这种情况下的蒙古讽刺地说它是“苏联第十六个加盟共和国”。中国攻击说蒙古是“苏联的殖民地”。总之,蒙古的现状是正在同苏联化为一体,实际上已经到了被称为“苏联的殖民地”也无可奈何的地步。
    一九六二年,蒙古加入了经互会。野心勃勃的蒙古的工业化也在苏联和东欧各国的全面援助下进行。但是,这里产生的问题是,如何偿还苏联和东欧各国所给予的经济贷款。对苏联,一直是延期偿还贷款的。对目前的第四个五年计划中的一亿七千万卢布的贷款,似乎也要等到有偿还能力的时候再还,不过,这肯定是成了蒙古的弱点。
    据说在苏联和蒙古之间的贸易中,一台自行车换四匹马,一架收音机换二十六只羊,一个轮胎换四十只羊。
    蒙古工业化的最大障碍是人口不够,特别是熟练劳动力极度缺乏。几乎一手承包蒙古国内住宅建设的是苏联军队工作队。过去如果不是同苏联结成一体就不会有蒙古的“文明开化”,而今后可能还是如此,蒙古的现状使人们产生了这样的感觉。
    【本刊讯】蒙修《真理报》二十二日刊登了泽登巴尔答美国《纽约时报》副主编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问。摘要如下:
    问:发展美国同蒙古关系的前景如何?
    答:您已经知道,由于美国方面的主动,一九六一年谈过关于建立我们两国间的外交关系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当时讲过自己的积极态度。但是美国以当时国际形势的某些具体事情为借口,终止了已经开始的会谈。蒙古人民共和国政府一如既往地坚持在和平共处的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不同社会政治制度国家间正常关系的立场。
    问:有可能扩大蒙古同美国的外贸关系和文化关系吗?
    答:我们同各国的外贸关系和文化关系正在逐年扩大,也将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美国建立这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