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众国际社华盛顿二十八日电】(记者:汉斯莱)美国官员今天说,苏联在捷克斯洛伐克所获得的表面上的胜利,可能要使克里姆林宫和共产主义事业在长远以后付出很高的代价。
    一些比较负责的美国官员们认为苏联领导在处理一个已在他们的门前酝酿发展达八个月之久的政治问题方面,是笨拙的,不高明的。
    他们说这很可能最终使得克里姆林的高级领导发生某些变化,虽然由于不了解政治局内部的辩论情况使人难以肯定知道是不是这样。
    美国政府希望,尽管这次捷克危机在局部方面产生了影响,继续努力通过各种次要的协议同莫斯科走向改善关系的目标。
    今后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于俄国人是否能在今后几个星期内比较巧妙地处理局势,撤退相当数量的军队并使捷克党的头目杜布切克有足够的活动余地来挽回面子和他的领导地位。
    如果莫斯科笨拙地处理局势,引起捷克继续举行示威甚至是孤立的抵抗行动,美国不论是在现在还是以后将发现它将难以继续试图改善同克里姆林的关系。
    许多人似乎认为,在莫斯科达成的“解决办法”只是一个一定会在东欧共产党集团之内继续下去的一场斗争的另一阶段。
    公报措词缺乏具体的字眼,使得美国专家们无法估计捷克人的反应以及这一协议能够维持多久。
    他们似乎是悲观的,特别是由于公报上规定苏联集团的军队在不限定的时期内继续留在捷克斯洛伐克,只是在局势“正常化”的时候才撤退。对外交观察家来说,苏联和盟国条约军队立即行动起来封锁西德和奥地利边界一事看来也是预兆不祥的。
    美国所发表的唯一的正式的声明,是国务院新闻发布官麦克洛斯基所发表的。他说:“我们将仔细研究这个公报及其对捷克靳洛伐克根据联合国宪章所拥有的基本权利的影响。”这意味着美国将密切地注视,在一月间开始的这种政治上自由化的运动是否将会被容许继续下去,正象公报暗示的那样。
    美国官员认为满意的是,俄国人准许领导“民主化”进程的杜布切克留在原位。然而他们不知道在杜布切克开始把俄国人无疑要求采取的措施付诸实施的时候,他所享有的非常之高的威望还会维持多久。据信,这些措施包括,重新对所有新闻传播工具实行新闻检查,禁止成立非共产党的政治团体,限制布拉格要求同西德和共产主义集团以外的其他国家进行更密切的合作的运动。
    这里某些分析家认为杜布切克面对的是一种几乎是办不到的任务。作为他继续维持他的政权的代价,他显然曾不得不同意接受他曾经认为是“不可容忍的”而予以拒绝的同样要求,那些要求是俄国和它的四个盟国在七月十六日华沙会议之后,在一封写给布拉格的信中所提出来的。
    【本刊讯】英《约克郡邮报》二十二日刊载一篇文章,摘要如下:
    历史将记载,勃列日涅夫和苏联“共产”党主席团其它成员在一九六八年八月二十一日给予共产党致命的打击。在这场破坏行动中,他们得到一些华沙条约成员国中的傀儡的帮助。
    俄国人和他们的走狗昨天在捷克斯洛伐克所犯的罪行是无耻的,赤裸裸的,野蛮的没有一点真正借口的侵略。
    正如一九三八年和三九年希特勒侵略捷克斯洛伐克那样无耻,其办法和目的也是相同的。
    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华沙条约的真正含义。它不是为对付假设的西方的进攻而进行相互防御的条约——它永远不是这样一个条约,因为“共产党”领导人一向很清楚地知道,西方不打算发动这样的进攻。
    华沙条约已表明它只不过是为正式批准俄国对俄国的东欧帝国的每个国家进行统治的一种安排。
    【本刊讯】英国资产阶级报纸二十八、二十九日继续发表文章,评论苏修、捷修头目莫斯科“会谈公报”。
    《每日镜报》二十八日说,“在可预见的将来一段时间内,杜布切克政权要在苏联军事力量就在身旁的情况下进行工作,而且苏联军事力量一看到布拉格在政治上有违抗的苗头,就会猛烈出击”。
    《泰晤士报》社论说,“莫斯科的绝对命令未能吓倒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未能使他们放弃争取更多自由的计划。争吵根本没有结束,只是开辟了一个新的、更困难、可能更危险的阶段”。它说,在会谈公报发表的第二天苏“权威评论员”茹科夫就在《真理报》发表文章,谴责捷修非常代表大会,认为“这是新争吵中的第一枪”,这一争吵必将导致苏修头目中“强硬派”和“温和派”“重新展开角逐”。该报记者戴维说,“俄国人仍然是用枪口逼着把意志强加于捷克斯洛伐克”。《卫报》二十八日说,“俄国人遭到重大政治和心理的挫折,在全世界舆论中被视为侵略者,难于使它抵制来自布拉格的外交压力。”
    【美新处得克萨斯州奥斯丁二十八日电】白宫星期三表示,约翰逊希望同苏联取得进一步和解的计划不变。
    虽然总统新闻秘书克里斯琴拒绝就来自日内瓦的关于约翰逊和苏联领导人举行会议的消息发表意见,但是他在回答其他问题时清楚地表明,约翰逊仍然希望改善同苏联的关系,希望早日就控制进攻性和防御性导弹系统问题举行会谈。
    来自日内瓦的消息引述不明身份的外交人士的话说,苏联在以它为首的华沙条约国家军队入侵捷克斯洛伐克那一天曾邀请约翰逊参加最高级会议。
    克里斯琴表示,他上星期对有关这次入侵的影响的问题所作的回答仍然不变。克里斯琴说,美国仍然希望同苏联就裁军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接触。
    【南通社华盛顿二十八日电】美国官员们非正式地指出,这次危机的完全消除,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究竟是怎样使莫斯科公报付诸实施。
    华盛顿认为,以美苏就重大问题(导弹裁军和其他问题)举行进一步谈判和达成协议而论,捷克斯洛伐克危机不应当妨碍这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对话。
    人们的印象是,华盛顿认为它在将来达成协议方面的地位将会比以往有力。
    【法新社布加勒斯特二十八日电】罗马尼亚外交部发言人今天既不肯证实也不肯否认下述谣传:苏军将参加今秋在罗马尼亚举行的联合演习。
    外交部发言人在回答问题时说:“我们不知道这件事,也不知道许多罗马尼亚报纸报道的大量谣言。”
    当记者向这位发言人进一步追问时,他仍然不肯否认西方报界的消息,即:莫斯科已经告诉布加勒斯特,他打算在九月间派出军队到罗马尼亚参加演习。
    【路透社波恩二十八日电】一位发言人今晚说,西德政府严肃地看待关于华沙条约可能在罗马尼亚举行演习的消息。
    政府副发言人阿勒斯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被问及,波恩政府有什么证据可证实这些消息。
    他回答说:“西德政府有理由严肃地看待这些消息。看来,这些消息不完全是捏造的。”
    他说,如果演习真的举行的话,“不会是正常的演习。”
    关于苏军将于九月初开进罗马尼亚,举行华沙条约演习的一则消息,今天出现在罗马晚报《意大利报》上。
    该报驻布加勒斯特记者的一条电讯说,苏联大使昨晚通知罗马尼亚外交部,说苏军马上要到达。
    【本刊讯】英《每日电讯报》二十九日刊载一篇文章说:
    外交大臣斯图尔特昨晚同罗马尼亚大使瓦西里·庞安讨论了一则消息,消息说,俄国已要求罗马尼亚让苏联军队进入它的领土以便参加华沙条约的演习。
    斯图尔特同庞安在外交部举行的四十五分钟会谈原来是根据庞安的请求为讨论斯图尔特九月八日访问罗马尼亚的最后安排而安排的。
    但是,当庞安到外交部时,关于俄国要求在罗马尼亚举行演习的消息就在伦敦传开了。
    【南通社罗马二十七日电】意大利共产党今天对捷克斯洛伐克和苏联领导人之间达成的协议表示赞许,尽管它对局势进一步发展的看法十分谨慎。
    隆哥说,这种戏剧性的情况下终于能够通过谈判找到了解决捷克斯洛伐克局势的政治解决办法,我们对此表示赞许。我们相信,新达成的协议将使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和共产党能充分独立自主地把一月中央委员会的决定所开创的民主革新和巩固社会主义社会的进程继续推进下去。
    【本刊讯】美《国际先驱论坛报》二十八日发表一篇题为《莫斯科会谈》的社论,摘要如下:
    这次的入侵是对主权的粗暴破坏,而在莫斯科达成的协议则公然违背苏联大声宣传的不干涉“兄弟”国家内政的原则。
    卡奴特王(古代一个英格兰和丹麦国王名——本刊注)不得不公开承认海潮的力量。莫斯科的领导找不到一批无论在人数或威信方面说足以组织起一个政府的捷克斯洛伐克人,而且不得不面对这样一种可能:用武力统治捷克斯洛伐克的话,对东方集团只会成为一个沉重的累赘,在经济上是一个负担,在政治上是一种障碍,在军事上也有危险。
    克里姆林实际干了的事情,从西方共产主义运动内部的分裂和东方的不安来说,从国际威信受到的损失来说,从实现世界和平的希望遭到的严重打击来说,代价也已经够大的了。卡奴特王被潮水浸湿了脚,照传奇中的说法,这反而使他的臣子们知道了他不是万能的。
    更捉摸不定的是捷克斯洛伐克事件对东方集团的其他国家——包括苏联在内——会有什么影响。在东德,已经明显出现了不安现象。如果这次入侵的主要的表面结果是在捷克斯洛伐克同西德的边界上保持一种冷战防守的话,首先感到压力的也许就是不合时代的乌布利希政府。
    常言说,法国一伤风,欧洲就打喷嚏。如果苏联在捷克斯洛伐克的象征着未来的潮水里着了凉,第一个躺上病床的将是哪一个国家呢?
    【美联社布拉格二十八日电】这里已经有未经证实的消息说,东德情况不安定,举行了亲捷克斯洛伐克的示威;说乌克兰(跟捷克斯洛伐克接壤)举行要求自治的集会;说波兰境内不满情绪增长;说保加利亚的领导可能即将更迭。
(原载美《时代》周刊,笼子上的英文字为捷克斯洛伐克,持手枪的为苏联,其左右为波兰和东德)
    【德意志新闻社布加勒斯特二十八日电】罗马尼亚国家和党的首脑尼古拉·齐奥塞斯库今天在这里接见了莫斯科的苏罗友好协会代表团,苏联大使巴索夫也在场。
    据官方的罗马尼亚通讯社报道,会见是在“热烈的、同志式的气氛中”进行的。
    据报道,齐奥塞斯库强调了两国的友好协会继续合作的必要性。
    苏联代表团团长、《苏维埃俄罗斯报》主编马斯科夫斯基赞扬罗马尼亚共产党在国家生活中遍及各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