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晚,乌鲁木齐某高层住宅突发火灾,造成10人死亡。类似的火灾造成这么多死亡是很少见的。城市地区,正常情况下消防5分钟到场,及时展开战斗,火灾通常在1小时之内就会扑灭。钢筋混凝土的分户结构,隔火能力也很强,1小时之内不会被烧死。除非是灭火时间拖延过长,造成大量有毒烟雾弥漫,产生了跨越户型和楼层的吸入性致死。
而据新闻报道,本场火灾发生于19时49分,19时54分消防站3车15人即抵达现场,但直到22时35分现场明火才被扑灭,耗时约3个小时,导致火势蔓延了3个楼层,烟气扩散到7个楼层……在当地已经封控超过100天的背景之下,这不能不引发公众质疑,是否存在有关障碍影响到消防救援和居民逃生。
事故后首封通报似乎已经预料到相关质疑,特意点了一句:该小区为低风险区,居民可下楼活动。虽然彼此都知道弦外之音,但这种预防式的甩锅还是引发了全国网友的谴责。
次日当地召开事故发布会,推出一个市消防支队队长来总结这场重大伤亡的深刻教训:其一是居民家庭电气线路敷设不合规埋下火灾隐患;其二是常闭防火门未保持关闭导致灾情迅速扩大;其三是小区道路狭窄,私家车停放混乱,影响消防车快速到场处置;其四是部分居民自防自救能力弱,对居住建筑中通往楼顶的第二安全出口位置不熟悉,火灾发生时未进行有效的扑救及及时的逃生自救。
四个深刻教训,基本都打在居民身上——火灾隐患居民埋,防火门是居民开,消防通道居民挡,自救能力居民弱……就差直说居民活该了。
这些因素虽然是因素,但在很多老旧小区中都属于常态,它可能会诱发火灾或造成火灾发展快,但它并不能解释为什么需要3个小时灭火。试问哪场火灾不快,火灾就是要以快制快,拖3小时,再慢的火也足够烧遍全楼。消防队每天训练1分钟出警是为了什么?
至于居民“自救能力弱”,那就更不像人话了。所谓通向楼顶的第二安全出口,很多地方都是锁死的,你要是真跑上去给堵在楼顶才是悲剧,最靠谱的还是得往下跑。实际上普通居民的防灾自救能力,都是差不多的,但全国每年这么多火灾,没有一起把事故责任归咎于居民自救能力弱的。
居民的自救能力也是有上限的,如果居民万能,还要消防队干嘛。居民的逃生能力也是不均衡的,总有一部分人反应较慢,总有一部分老幼体弱者跑不出来,他们只能寄希望于外部救援。据称今次死者中就有幼儿,你让他怎么自救?
可能其三中包含了些许耽误救援的关键因素,那就是私家车停放问题。消防通道狭窄、被停车占用,其实也是很多小区的常态,但我们对照其它一些类似的情况,火灾后物业一声呼叫,大部分车主会及时出来把车开走让出通道,即便留下少数无人挪动的车辆,消防排障工作也减轻了许多。但如果所有的车都不能动,那工程可就浩大了。众所周知该地封控已超过100天,不管人有没有到极限,车载电池几乎都超过了极限,亏电打不着了。如果存在这种因素,总结经验教训也不能忽略,这意味着任何工作都要有个度,超过限度必然引发更严重的隐患。
至于还有没有其它障碍,目前不得而知,有人传出未曾确认的消息,被抓造谣那是非常快的。但真正令谣诼平息的是及时透明的真相,客观总结真正影响救援的关键因素,而不是只会给居民甩锅。
一个耐人寻味的后续,11月26日乌鲁木齐宣布社会面基本清零,将分阶段有序恢复低风险区居民生活秩序。历经100多天封控,每日新增仍然居高不下,很多人还以为解封遥遥无期,没想到突然来了这么一出,是水到渠成,还是紧急转弯?
当然,大家期望严格执行精准防控二十条由来已久,没想到它落地的代价如此惨烈。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