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新闻广播电台网站12月3日刊登题为《空间站、探月、火星车……中国太空计划价值几何?》的文章。全文摘编如下:
北京表示,中国空间站最后一个舱段梦天实验舱已于11月3日顺利完成转位,空间站的“T”字构型就此完成。随后,新华社报道称,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进入梦天实验舱。11月30日,又有三名航天员加入他们的行列,完成了中国历史上首次乘组在轨轮换。凭借这一轨道空间站以及近期取得的成就,中国大大展现了其太空雄心。那么,中国的太空计划与其雄心相匹配吗?
2003年,中国加入了拥有载人航天能力的小型俱乐部,此后它便不断进步。今年4月,三名航天员完成了六个月的在轨飞行之后返回地球。这场为期183天的漫长旅程刷新了它在前一年创下的92天最高纪录。处于收尾阶段的中国空间站建造工作同样证实了中国对载人飞行技术的掌控,中国航天员实现了长达数小时的出舱活动。
除了上述载人飞行和在失重环境中组装(空间站)之外,中国还取得了多项令人瞩目的成就。2019年1月,嫦娥四号完成了全球首次月球背面着陆。这是一项壮举,因为月球背面的地形起伏比它的正面剧烈得多,这项活动需要更高的技术。法国天文学会副会长吉勒·达维多维奇解释说:“要完成这件事非常复杂,因为需要一颗中继卫星。”
后来,玉兔二号月球车继续在这颗地球的天然卫星上进行探索。达维多维奇评论道:“中国人向月球发射的月球车拥有难以置信的自主性和寿命。”
2020年12月,一项新的杰作完成。中国通过嫦娥五号任务成为继美国和苏联(俄罗斯)之后第三个采集月球样本的国家。
在这些成功的加持下,北京继续推进其探索进程。2021年5月,天问一号任务将祝融号火星车送上了火星。在此之前,只有美国人实现过这一壮举。达维多维奇强调说:“中国人一次就成功了。”
所有这些辉煌成就都是一项长期工程的成果。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主管、空间政策专家伊莎贝尔·苏尔布-韦尔热介绍说:“中国太空计划真正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北京没能获得美国的技术转让,而当时美国人是在太空活动的主力军,包括在公共和私人领域,民用和军事领域。这种局面延缓了中国的太空计划,它不得不发展自己的技术。
苏尔布-韦尔热表示:“凭借超高水准的太空任务,中国从2010年起就成为一个合格的、自主的太空强国。”
中国这些任务的复杂程度仍无法与美国的任务比肩,但中国不必为自己的表现感到惭愧。达维多维奇表示,中国在太空的表现“出色、十分扎实且可靠”。法国战略研究基金会研究员保罗·沃雷尔认为,中国的太空计划“特别认真”,其瞄准的“任务复杂程度是逐渐增加的”。所有受访专家均强调了中国的自主性,以及该国发展出了从小到大一系列的发射工具。因此,沃雷尔认为,现在可以将中国视为“第二大太空强国”。
沃雷尔说:“中国拥有一系列完整的太空活动:发射、观测卫星、通信卫星、科学任务、载人飞行。它无所不能。”他总结道,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它的太空计划反映了这种第二名的地位。苏尔布-韦尔热同样将中国排在美国之后,她认为后者依旧是一个“太空超级大国”。
中国最终会超越美国吗?专家们目前都排除了太空竞赛以及正面比拼的观点,认为中国正在跟随自己的节奏和自己的技术追赶逻辑。苏尔布-韦尔热甚至认为,更多地是美国人把与中国人的较量摆上台面,部分原因是为了说明其太空领域支出的正当性。
在苏尔布-韦尔热看来,“中国最终当然追求与美国处于同等水平”。肯定是出于这一原因,一家中国航天集团的负责人才会在10月份举行的中共二十大期间确认,中国将进行载人月球探测、月球科考基地的建设、火星采样返回、实施小行星探测等航天重大工程。尽管目前华盛顿处于领先,但北京似乎已经追回了几个光年的差距。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