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新闻

海拔4500米的西藏时令湖哨所,官兵追忆守哨时光

字号+作者: 来源:解放军报 2022-07-25 17:35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透过清晨的光束,看着哨所的国旗如约升起,光斑沿着他们的足迹,在曲折的山路上连成一条光线,官兵们笑了:“原来,我们守卫的地方这样美”。'...

中文站点,红色文化。欢迎访问pltyw.com

 RtT品论天涯网

RtT品论天涯网
守哨时令湖
RtT品论天涯网
RtT品论天涯网
RtT品论天涯网
■张子钦 朱家立
 
 
 
初夏,海拔4500米的西藏时令湖哨所,冰雪消融。
 
 
 
时令湖边,守哨官兵弯腰取水。阳光刺透湖面,湖底水草摇曳。二级上士李冬东拎着水桶说:“这可能是我们最后一次在这里取水了。”
 
 
 
根据上级命令,这一批官兵即将下哨回连队待命。此刻,走在从湖边通往哨楼的栅栏路上,他们顺着栈道向远处眺望,那一片迷蒙的白雾,是连队营区的方向。
 
 
 
上哨以来,经历了大雪封山、暴雨倾盆,哨所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坚守的见证。
 
 
 
哨长陈建东对大家的关切犹在耳畔:“山上风大,小心着凉。”下士潘大锐的幽默令人难忘:“执勤路上手拉手,小心一起被吹走。”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开始了对这段守哨时光的追忆。
 
 
 
初到哨所,正值雨季。战士们换洗的衣物一个星期晒不干。去年夏天,山上接连下了半个月的雨,连队通报,道路两侧的石墙存在坍塌危险,陈建东带领大家披上雨衣连夜加固。
 
 
 
完成任务,回到哨楼,上等兵向腾躲在角落一言不发。这个甘肃籍战士不适应山上潮湿的环境。陈建东从房间取来一个热水袋:“小向,用热水袋敷一敷,身上湿气很快会散的。”
 
 
 
接过热水袋,向腾红着脸向哨长微微一笑。
 
 
 
后来,哨长的热水袋就成了哨所官兵的“暖心贴”。哨所也有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无论哪班岗哨,接岗战士一定会给下岗战士递上一个热水袋。
 
 
 
到了深秋,牦牛爱在山间徜徉。一次暴雨过后,网络光纤从地里裸露出来,被几只牦牛拱断了。
 
 
 
信号开始变得微弱,排长邓增杨培连忙将自己的手机绑在栈道围栏上,打开“个人热点”,与大家共享。“哪怕只能发条短信,给家人报个平安也好!”他说。
 
 
 
一阵风吹来,信号转瞬即逝,邓增杨培自告奋勇:“我媳妇说的尽是些家长里短。你们正在处女朋友的赶紧抢时间好好唠唠!”伴着战友们的笑声,邓增杨培举着手机四处走动,“拼尽全力”捕捉信号。
 
 
 
邓增杨培在军校学的是通信专业。翌日一早,他就拎着工具箱沿山巡线。光纤断了不好修,他步行走到几公里外的连队,拿来熔接机,用了一个下午续接光纤。
 
 
 
终于“手到病除”,看着手机上的满格信号,他在日记本上写道:“其实战士们的要求并不高,一根连接世界的光纤就够了。”
 
 
 
到了冬天,寒流邂逅湿气,冰花飘然而落。这个季节的高山哨所,犹如浣纱的少女格外秀丽。
 
 
 
冰天雪地,铲雪便成了官兵的头等大事。望着一望无际的雪原,众人心中感叹:“这雪啥时候才能铲完!”
 
 
 
大家你拿锹、我拿铲,说干就干!为了疏通一条通往山下的“给养路”,战士们干得热火朝天。
 
 
 
风雪不停,清路行动也在继续。为了让大家吃上热乎饭,炊事班长邓科航,找来背包绳紧紧裹着高压锅,一路滑行到清路现场。
 
 
 
此时的邓班长已然变成了“雪人”,防寒头套上挂着的冰霜完全盖住了双眼。看到战友们吃上了热饭,他笑得特别开心。
 
 
 
春去春又回,到了即将下哨的时刻。那天,站在哨所官兵自己挖建的蓄水池旁,每个人黝黑的脸庞上都流露出不舍的神情。
 
 
 
回到哨所,邓增杨培正在整修光纤,把路由器固定在顶棚上;邓科航把灶台擦得锃光瓦亮,白色的瓷砖把人影都能照出来;刚下岗的向腾,在路上捡了一块石子搓了又搓,最后揣进了怀里。
 
 
 
临行那天,天还没亮,大家就动身了。星光指引,他们的脚步静悄悄,抚摸着熟悉的围栏,一行人走几步就不舍地回眸。
 
 
 
透过清晨的光束,看着哨所的国旗如约升起,光斑沿着他们的足迹,在曲折的山路上连成一条光线,官兵们笑了:“原来,我们守卫的地方这样美”。
 
 
 
(本文刊于《解放军报》2022年6月27日“中国边关”版)
中文站点,红色文化。欢迎访问pltyw.com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站编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